首页 > 船舶设备 专利正文
一种临时孔/人孔通道防护工装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临时孔/人孔通道防护工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船舶分段制作及总段合拢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临时孔/人孔通道防护工装。


背景技术:

2.无论在分段制作阶段还是在总段合拢阶段,为方便人员通行和作业,必须存在临时通行孔/人孔通道,而在露天临时孔处/人孔通道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不进行防护则可能发生人员坠舱。传统的防护措施为使用四只脚手管架立杆夹头夹在临时孔/人孔通道边缘,再使用直接扣将护栏与立杆紧固,使用材料较多,并不易安装与拆卸。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安装与拆除方便,安装后能够有效避免施工人员因失足踏入临时孔/人孔通道而跌伤,同时即使有高空抛物坠落时,也可以阻止重物进舱,保证安全的临时孔/人孔通道防护工装。
4.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5.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临时孔/人孔通道防护工装,所述的临时孔/人孔通道防护工装包括工装护圈,工装护圈上设置防护网,工装护圈与支撑立杆上端连接,支撑立杆下端安装夹头,夹头包括夹头本体和螺栓。
6.所述的工装护圈为圆管弯折而成的椭圆形结构。
7.所述防护网为钢丝网,防护网与工装护圈焊接。
8.所述的工装护圈和支撑立杆之间设置斜撑杆。
9.所述的临时孔/人孔通道防护工装使用时,夹头的夹头本体设置为能够卡装在临时孔/人孔通道边缘位置的结构,螺栓设置为能够穿过夹头本体抵靠在临时孔/人孔通道边缘的结构。
10.所述的支撑立杆和斜撑杆均为圆管制成的结构。
11.所述的支撑立杆上端与工装护圈一侧侧边焊接连接。
12.所述的螺栓上端设置螺栓旋转头。
13.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临时孔/人孔通道防护工装,在分段上门架后搭设脚手架时,施工人员爬到平台临时孔处,可以根据临时孔的数量,将所需要的工装吊装到位。一个施工人员就可以将工装搬移到临时孔处,临时孔一般为长圆形孔,大小分为400
×
600、500
×
700或者600
×
800,此工装适用于以上所有临时孔。将临时孔长边与工装椭圆长边对齐,只需将夹头与临时孔/人孔通道边缘卡装,并通过螺栓拧紧即实现可靠连接。安装后能够有效避免施工人员因失足踏入临时孔/人孔通道而跌伤,安装后可保留到船舶下水完工后拆除。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临时孔/人孔通道防护工装,结构简单,成本低,安装与拆除方便,安装后能够有
效避免施工人员因失足踏入临时孔/人孔通道而跌伤,同时即使有高空抛物坠落时,也可以阻止重物进舱,保证安全。
附图说明
15.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临时孔/人孔通道防护工装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临时孔/人孔通道防护工装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临时孔/人孔通道防护工装的夹头的结构示意图;
19.附图中标记分别为:1、工装护圈;2、斜撑杆;3、支撑立杆;4、夹头;5、螺栓旋转头;6、防护网;7、夹头本体;8、螺栓;9、临时孔/人孔通道边缘。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1.如附图1

附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临时孔/人孔通道防护工装,所述的临时孔/人孔通道防护工装包括工装护圈1,工装护圈1上设置防护网6,工装护圈1与支撑立杆3上端连接,支撑立杆3下端安装夹头4,夹头4包括夹头本体7和螺栓8。上述结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全新的改进方案。在分段上门架后搭设脚手架时,施工人员爬到平台临时孔处,可以根据临时孔的数量,将所需要的工装吊装到位。一个施工人员就可以将工装搬移到临时孔处,临时孔一般为长圆形孔,大小分为400
×
600、500
×
700或者600
×
800,此工装适用于以上所有临时孔。将临时孔长边与工装椭圆长边对齐,只需将夹头与临时孔/人孔通道边缘卡装,并通过螺栓拧紧即实现可靠连接。安装后能够有效避免施工人员因失足踏入临时孔/人孔通道而跌伤,安装后可保留到船舶下水完工后拆除。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临时孔/人孔通道防护工装,结构简单,成本低,安装与拆除方便,安装后能够有效避免施工人员因失足踏入临时孔/人孔通道而跌伤,同时即使有高空抛物坠落时,也可以阻止重物进舱,保证安全。
22.所述的工装护圈1为圆管弯折而成的椭圆形结构。所述防护网6为钢丝网,防护网6与工装护圈1焊接。上述结构,工装护圈1的形状对应于临时孔/人孔通道的形状及尺寸设计。临时孔一般为长圆形孔,大小分为400
×
600、500
×
700或者600
×
800,将工装的尺寸设置为大于临时孔的尺寸,或针对不同临时孔尺寸设置不同尺寸的工装,就能够覆盖以上所有临时孔。这样,有效满足工作环境的需求。
23.所述的工装护圈1和支撑立杆3之间设置斜撑杆2。上述结构,斜撑杆连接工装护圈1和支撑立杆3,加强两者的强度,避免变形。
24.所述的临时孔/人孔通道防护工装使用时,夹头4的夹头本体7设置为能够卡装在临时孔/人孔通道边缘位置的结构,螺栓8设置为能够穿过夹头本体7抵靠在临时孔/人孔通道边缘的结构。上述结构,通过拧动螺栓,调节螺栓位置,实现夹头与临时孔/人孔通道边缘的拧紧和松开,根据需要可以方便快捷安装或拆卸工装,满足使用要求。
25.所述的支撑立杆3和斜撑杆2均为圆管制成的结构。支撑立杆3上端与工装护圈1一
侧侧边焊接连接。螺栓8上端设置螺栓旋转头5。
2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临时孔/人孔通道防护工装,减少材料浪费,一个简单的夹头代替四个夹头立杆,经济可靠;安装与拆卸方便,及时有高空抛物坠落时,钢丝网可以阻止重物进舱,保证安全。
2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临时孔/人孔通道防护工装,在分段上门架后搭设脚手架时,施工人员爬到平台临时孔处,可以根据临时孔的数量,将所需要的工装吊装到位。一个施工人员就可以将工装搬移到临时孔处,临时孔一般为长圆形孔,大小分为400
×
600、500
×
700或者600
×
800,此工装适用于以上所有临时孔。将临时孔长边与工装椭圆长边对齐,只需将夹头与临时孔/人孔通道边缘卡装,并通过螺栓拧紧即实现可靠连接。安装后能够有效避免施工人员因失足踏入临时孔/人孔通道而跌伤,安装后可保留到船舶下水完工后拆除。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临时孔/人孔通道防护工装,结构简单,成本低,安装与拆除方便,安装后能够有效避免施工人员因失足踏入临时孔/人孔通道而跌伤,同时即使有高空抛物坠落时,也可以阻止重物进舱,保证安全。
28.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