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玻璃纤维布开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蒸汽开纤装置。
背景技术:2.电子级玻璃纤维布由电子级玻璃纤维纱经过整经整理纱序,再经过浆纱上浆,通过织布机将电子级玻璃纤维纱织成电子级纤维布,接着通过一次退浆和二次退浆去除电子级玻璃纤维布表面浆料,最后通过处理工艺完成电子级玻璃纤维布成品布,应用于覆铜板及后续的印刷电路板。其最终的处理段是整个生产的重要环节。常见的处理段工艺,通过水流冲击布捆表面,清洁布捆的同时对经纬纱进行开纤,通过开纤将原本集束在一起的纱线打开铺平更方便后续处理剂含浸;然而仅通过水流冲击布捆表面,开纤效果有限,因水流无法打击到纱线内部,纱线无法做到更大的扩散和平铺。
技术实现要素: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旨在提供一种蒸汽开纤装置。
4.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蒸汽开纤装置,主要包括:开纤槽、纤维布传输机构和蒸汽开纤模块;
6.所述纤维布传输机构部分位于所述开纤槽内,所述蒸汽开纤模块包括蒸汽开纤结构,所述蒸汽开纤结构一端固定于所述开纤槽,另一端朝向所述纤维布传输机构,并可向放置于所述纤维布传输机构上的纤维布喷射蒸汽。
7.上述的一种蒸汽开纤装置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蒸汽开纤模块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开纤槽外侧并与所述蒸汽开纤结构相连通的蒸汽过滤结构。
8.上述的一种蒸汽开纤装置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蒸汽过滤结构包括相连通的初效过滤器和高效过滤器,所述高效过滤器与所述蒸汽开纤结构相连通。
9.上述的一种蒸汽开纤装置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蒸汽压力控制器,所述蒸汽压力控制器设置在所述开纤槽外侧,并设置在所述高效过滤器与所述蒸汽开纤结构之间。
10.上述的一种蒸汽开纤装置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控制屏,所述蒸汽压力控制器与所述开纤槽之间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屏电性连通,所述蒸汽压力控制器与所述控制屏电性连通。
11.上述的一种蒸汽开纤装置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纤维布传输机构包括若干个轴线平行且高低错落设置的输送辊;
12.所述蒸汽开纤结构为开纤管,所述开纤管的轴线方向与所述输送辊的轴线方向相平行,所述开纤管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输送辊的正上方。
13.上述的一种蒸汽开纤装置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纤维布传输机构还包括蒸汽轧轮组,所述蒸汽轧轮组设置在所述开纤槽内,并靠近所述纤维布离开所述开纤槽的一侧,所述蒸汽轧轮组包括两个蒸汽轧轮,所述两个蒸汽轧轮呈上下对称布置,所述纤维布可
从两个所述蒸汽轧轮之间穿过,其中一个所述蒸汽轧轮朝向另一个所述蒸汽轧轮的一端布满蒸汽小孔。
14.上述的一种蒸汽开纤装置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开纤管朝向与其相正对的一个所述输送辊的一端阵列设置有蒸汽喷嘴。
15.上述的一种蒸汽开纤装置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开纤管的径向截面为外方内圆结构。
16.上述的一种蒸汽开纤装置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开纤槽的上方设置有蒸汽排放孔。
17.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是:
18.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蒸汽开纤装置,通过热蒸汽冲击玻璃纤维布表面;纱线同时受到高压冲击和热膨胀,更好的扩散集束在一起的纱线,蒸汽比水流更细,更小,可以更好处穿透玻璃纤维布的纱线内部,达到打散平铺的效果。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蒸汽开纤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蒸汽开纤装置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开纤管的第一方向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开纤管的第二方向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蒸汽轧轮的结构示意图。
24.附图中:1、开纤槽;11、蒸汽排放孔;2、纤维布传输机构;21、输送辊;22、蒸汽轧轮组;221、蒸汽轧轮;2211、蒸汽小孔;3、蒸汽开纤模块;31、蒸汽开纤结构;311、开纤管;3111、蒸汽喷嘴;4、蒸汽过滤结构;41、初效过滤器;42、高效过滤器;5、蒸汽压力控制器;6、控制屏;7、压力传感器;8、温度传感器;100、纤维布;200、蒸汽开纤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26.本文中为组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技术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7.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
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8.请参阅图1至图5,本发明公开一种蒸汽开纤装置200,包括:开纤槽1、纤维布传输机构2和蒸汽开纤模块3;
29.纤维布传输机构2部分位于开纤槽1内,蒸汽开纤模块3包括蒸汽开纤结构31,蒸汽开纤结构31一端固定于开纤槽1,另一端朝向纤维布传输机构2,并可向放置于纤维布传输机构2上的纤维布100喷射蒸汽。
30.具体而言,纤维布传输机构2包括若干个轴线平行且高低错落设置的输送辊21;纤维布100从开纤槽1外进入开纤槽1内,并在输送辊21上进行输送,再输送出开纤槽1外,在开纤槽1内进行开纤。
31.可选地,开纤槽1可以为一体式封闭结构,也可以为分体式封闭结构。
32.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蒸汽开纤结构31为开纤管311,开纤管311的轴线方向与输送辊21的轴线方向相平行,开纤管311设置在其中一个输送辊21的正上方。
33.其中,蒸汽通过管道9进行输送,管道9与蒸汽开纤结构31具体为开纤管311连通。
34.蒸汽开纤模块3还包括设置在开纤槽1外侧并与蒸汽开纤结构31相连通的蒸汽过滤结构4。通过设置蒸汽过滤结构4将进入蒸汽开纤结构31的蒸汽事先进行过滤,以防止蒸汽中含有杂质污染玻璃纤维布100。
35.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蒸汽过滤结构4包括相连通的初效过滤器41和高效过滤器42,高效过滤器42与蒸汽开纤结构31相连通。
36.进一步地,还包括蒸汽压力控制器5,蒸汽压力控制器5设置在开纤槽1外侧,并设置在高效过滤器42与蒸汽开纤结构31之间。蒸汽压力控制器5可以控制蒸汽的压力。
37.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屏6,蒸汽压力控制器5与开纤槽1之间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7和温度传感器8,压力传感器7和温度传感器8均与控制屏6电性连通,蒸汽压力控制器5也与控制屏5电性连通。具体地,压力传感器7和温度传感器8设置在管道上,且压力传感器7设置在温度传感器8的前端,换句话说,温度传感器8与蒸汽开纤结构31连通。蒸汽经过过滤之后进入蒸汽压力控制器5,通过蒸汽压力控制器5来微调整蒸汽压力以得到所需的蒸汽压力;然后通过压力传感器7来感测蒸汽的压力,并将数据信号传回控制屏6内,操作人根据控制屏6中是实际数据是否为所需的蒸汽压力,如果不是,再通过蒸汽压力控制器5来调整蒸汽压力,直到调节得到所需的蒸汽压力为止,通过温度传感器8感测蒸汽的温度,并将温度数据传回控制屏6;控制屏6通过温度传感器8的数据来微调整蒸汽压力控制器5以保证蒸汽温度的稳定;最后蒸汽进入蒸汽开纤结构31具体为开纤管311对纤维布100进行开纤;通过压力传感器7、温度传感器8和蒸汽压力控制器5可以保证装置在中蒸汽的压力和温度比较稳定,例如,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程序调试可以保证蒸汽压力波动小于等于0.5kg。
38.可选地,开纤管311朝向所正对的一个输送辊21的一端阵列设置有蒸汽喷嘴3111。蒸汽从蒸汽喷嘴3111内喷向放置在输送辊21上的纤维布100,开纤管311的径向截面为外方内圆结构。
39.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蒸汽喷嘴3111采用专用蒸汽喷嘴,从蒸汽喷嘴3111射出的蒸汽在纤维布100表面呈扇形形状,该专用蒸汽喷嘴的冲击力均匀性相同,可以避免纤维布100表面因为压力差产生条痕。
40.进一步地,纤维布传输机构2还包括蒸汽轧轮组22,蒸汽轧轮组22设置在开纤槽1
内,并靠近纤维布100将要离开开纤槽1的一侧,蒸汽轧轮组22包括两个蒸汽轧轮221,两个蒸汽轧轮221呈上下对称布置,纤维布100可从两个蒸汽轧轮221之间穿过,其中一个蒸汽轧轮221朝向另一个蒸汽轧轮221的一端布满蒸汽小孔2211。纤维布100经过蒸汽轧轮组22时,蒸汽轧轮组22对纤维布100进行上下挤压,可以将蒸汽更好的渗透至纤维布100的纱线内层,从而达到优化开纤效果的作用。
41.开纤槽1的上方设置有蒸汽排放孔11。
42.本发明提供的蒸汽开纤装置200,通过热蒸汽冲击玻璃纤维布100表面;纱线同时受到高压冲击和热膨胀,更好的扩散集束在一起的纱线,蒸汽比水流更细,更小,可以更好处穿透玻璃纤维布100的纱线内部,达到打散平铺的效果。
43.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44.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