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煤矿用风筒布的智能清洗设备。
背景技术:2.风筒是应用于煤矿井下局部通风用的一种导风装置,由于柔性风筒的重量轻,连接与悬吊都很简单,目前井下通风使用较为广泛。由于井下作业环境的特殊性,风筒壁易沾染油污、煤尘等附着物,长期使用影响通风质量与安全,需要定期更换或者清洁。
3.目前的风筒的清洁方式多有不便,其一是设备极为单一,一般是采用通用工具将风筒撑开,然后采用毛刷人力刷洗,工作效率极低,刷洗成本高,非常耗时耗力,浪费大量水资源,工作人员长时间浸泡水中,对身体健康造成较大程度的伤害;其二是现有清洁方式容易破坏风筒壁面,而壁面破损后的风筒只能丢弃。现阶段企业针对这一情况将使用一定时间的风筒直接废弃,无法回收处理,对环境治理留下了大隐患,同时也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对资源也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煤矿用风筒清洗效率低,清洗成本高的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清洗效率较高、清洗成本较低的智能清洗设备。
5.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煤矿用风筒布的智能清洗设备,其包括:传输装置、清洗装置以及烘干装置;所述传输装置用于将风筒布依次传输至清洗装置以及烘干装置处;所述清洗装置包括至少两个上下相对设置的滚刷及至少两个上下相对设置的喷水管;所述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体,所述烘干箱体的两侧设有进风口与出风口,连接所述烘干箱体的进风口与出风口的导风管路,所述导风管路设有烘干风机。
7.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清洗装置与所述烘干装置之间还设置吸水装置,所述吸水装置包括至少两个上下相对设置的海绵辊筒。
8.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传输装置包括架体以及安装于所述架体上若干组传输辊组,所述传输辊组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一传输辊与第二传输辊,所述风筒布夹持于所述第一传输辊与第二传输辊之间。
9.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沿所述风筒布的传输方向,所述风筒布依次经过所述滚刷与所述喷水管,所述喷水管上设置若干喷嘴,所述喷嘴的喷射方向朝向所述滚刷。
10.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清洗装置下侧还设置排水箱体,所述排水箱体设有排水口。
11.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烘干箱体内设置两组加热装置,两组所述加热装置分别用于对所述风筒布的上下两侧进行加热。
12.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装置包括沿所述风筒布的传输方向依次排列的加热管。
13.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烘干箱体的进风口与出风口分别设置于所述烘干箱体上下两侧的箱壁上。
14.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烘干箱体上还设置若干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用于将所述进风口的进风输送至所述烘干箱体的不同区域。
15.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传输装置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以及链式传动机构,所述传输辊组与所述链式传动机构的链轮通过同步带连接。
1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煤矿用风筒布的智能清洗设备中,用于煤矿井下风筒的清洗,其包括传输装置、清洗装置及烘干装置,传输装置可将风筒布依次传输至清洗装置以及烘干装置上,清洗装置通过滚刷及喷水的方式对风筒布的两侧进行清洗,烘干装置通过引入风循环的方式使该风筒布快速烘干。该清洗设备基于智能传动、清洗及烘干等功能为一体实现对井下风筒快速高效清洗。
附图说明
18.下面将通过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实施例,将有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优点,其中: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煤矿用风筒布的智能清洗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煤矿用风筒布的智能清洗设备中清洗装置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煤矿用风筒布的智能清洗设备中烘干装置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5.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26.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煤矿用风筒布的智能清洗设备(以下简称清洗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该智能清洗设备用于对煤矿井下的风筒进行清洗。该清洗设备包括:传输装置10、清洗装置20以及烘干装置30;所述传输装置10用于将风筒布a依次传输至清洗装置20以及烘干装置30处,所述清洗装置20用于清洗风筒布a,所述烘干装置30用于将清洗后的风筒布a烘干。其中,所述清洗装置20包括两个上下相对设置的滚刷21及至少两个上下相对设置的喷水管22;风筒布a通过所述传输装置10输送至相对设置的两个滚刷21以及喷水管22之间;所述烘干装置30包括烘干箱体31,所述烘干箱体31的两侧设有进风口31a与出风口31b,连接所述烘干箱体31的进风口31a与出风口31b的导风管路32,所述导风管路32设有烘干风机33。通过控制烘干风机33启动,使烘干箱体31形成风循环,对烘干箱体31内的风筒布a进行烘干处理。
27.上述清洗设备可用于煤矿井下风筒的清洗,其中,传输装置10可将风筒布a依次传输至清洗装置20以及烘干装置30上,清洗装置20通过滚刷21及喷水的方式对风筒布a的两侧进行清洗,烘干装置30通过引入风循环的方式使该风筒布a快速烘干。该清洗设备基于智能传动、清洗及烘干等功能为一体实现对井下风筒快速高效清洗。
28.为了进一步提高该清洗设备的清洗效率,所述清洗装置20与所述烘干装置30之间还设置吸水装置40,所述吸水装置40用于对风筒布a进行吸水操作,所述吸水装置40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风筒布a上下两侧的海绵辊筒41。风筒布a经过上下两个海绵辊筒41之间,一方面使风筒布a进行初步的干燥,另一方面海绵辊筒41可以进一步清洁所述风筒布a。
29.具体地,所述传输装置10包括架体以及安装于所述架体上若干组传输辊组,所述传输辊组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一传输辊11与第二传输辊12,所述风筒布a夹持于所述第一传输辊11与第二传输辊12之间。所述传输装置10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以及链式传动机构13,所述传输辊组与所述链式传动机构13的链轮通过同步带连接,使所述传输辊组同步运动。采用上述对夹式传输辊组对风筒布a进行传输可以使风筒布a可靠地经过清洗装置20的滚刷21,避免通过传输带进行传输容易导致风筒布a打滑或受阻后无法继续前进的问题。
30.所述传输装置10贯穿整个清洗装置20和烘干装置30侧,经过烘干装置30后,所述风筒布a继续经过传输装置10的若干组传输辊组。
31.具体地,沿所述风筒布a的传输方向,所述风筒布a依次经过所述滚刷21与所述喷水管22,所述喷水管22上设置若干喷嘴,所述喷嘴的喷射方向朝向所述滚刷21。所述喷水管22与供水装置连通,风筒布a经过滚刷21后,控制供水装置启动,喷水管22的喷嘴向滚刷21侧喷射水流,避免其清扫时灰尘过大。沿所述风筒布a的传输方向设置至少两组所述滚刷21与所述喷水管22。
32.具体地,为了避免清洗装置20的喷水直接洒落至地面,所述清洗装置20下侧还设置排水箱体23,所述排水箱体23用于接收喷水管22喷出的水,并通过其排水口排至污水管路。
33.一种方式中,所述排水箱体23内设置过滤装置,其过滤排至所述排水箱体23内的水体,经过过滤装置过滤后的水可以与供水装置连通继续循环使用。
34.为了进一步提高该烘干箱体31的烘干速度,所述烘干箱体31内设置两组加热装置34,两组加热装置34分别位于所述风筒布a的上侧和下侧,用于对所述风筒布a的上下两侧
进行加热。具体地,所述加热装置34包括沿所述风筒布a的传输方向依次排列的加热管。
35.为了精确控制烘干箱体31内的烘干温度,所述烘干箱体在接近所述风筒布a的位置处设有温度传感器35,所述温度传感器35用于检测所述风筒布a所在区域的温度,便于控制加热装置34的启停。
36.具体地,所述烘干箱体31的进风口31a与出风口31b分别设置于所述烘干箱体31上下两侧的箱壁上,所述烘干风机33位于所述烘干箱体31的下侧,所述烘干风机33的出口通过第一导风管路与所述烘干箱体31下侧的进风口31a连通,所述烘干风机33的进口通过第二导风管路与所述烘干箱体31上侧的出风口31b连通。
37.具体地,所述烘干箱体31上还设置若干导流板36,所述导流板36用于将所述进风口31a的进风输送至所述烘干箱体31的不同区域。所述导流板36焊接于所述烘干箱体31的内壁上,并将进风分隔成几部分导引至烘干箱体31的各个部分。这样可以使循环风更加均匀地输送至烘干箱体31内侧的风筒布a上,加快其烘干速度。
38.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