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纺织皮革 专利正文
一种洗衣机减震底座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洗衣机减震底座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配件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洗衣机减震底座。


背景技术:

2.洗衣机是利用电能产生机械作用来洗涤衣物的清洁电器,现在的洗衣机在清洁完衣服之后会对衣物进行脱水处理,在脱水的过程中洗衣机滚筒内部利用高速旋转的离心力来将衣物中的水分排除,但是在高速的旋转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震动,不仅会产生噪音,而且洗衣机会有可能因为震动发生位移,同时也有可能会使得洗衣机因为震动而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洗衣机减震底座,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洗衣机减震底座,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若干防滑组件,所述防滑组件包括第一动力源、橡胶条、滚筒,所述橡胶条的一侧的长边连接在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橡胶条长度方向的另一侧延伸至与地面抵接,所述第一动力源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动力源能够驱动所述滚筒朝向所述橡胶条运动,以使通过所述滚轮将所述橡胶条的一侧压紧于地面,在洗衣机洗衣服的过程中,洗衣机会产生大量的震动,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了若干组所述防滑组件,这些所述防滑组件由所述滚筒和所述橡胶条组成,在不需要对所述底座固定时,只需要通过所述第一动力源驱动所述滚筒远离所述橡胶条即可,当需要对所述所述底座进行固定时,通过所述第一动力源驱动所述滚筒朝向所述橡胶条移动,在此期间,所述滚筒最后会将所述橡胶条压紧在地面上,这样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所述橡胶条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同时也使得所述底座能够牢牢固定在地面上,同时这种固定方式非常灵活,相较于如螺栓等固定方式,不会对地面产生损伤;
5.所述底座上顶部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能够提供作用于洗衣机加持力以使洗衣机固定于所述底座上,通过所述固定组件可以提高洗衣机与所述底座之间的配合程度,方便洗衣机能够有效地安装在所述底座上。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滑组件还包括两个连接座和两个延伸杆,所述连接座均与所述第一动力源输出端连接,所述延伸杆与所述连接座位置一一对应,所述延伸杆的一端与位置对应的所述连接座连接,所述延伸杆的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底座的方向延伸,所述滚筒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在两个所述延伸杆的相对面上,这样可以通过所述延伸杆将所述滚筒安装于所述底座的一侧,这样方便了所述滚筒对所述底座一侧的所述橡胶条压紧于地面。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座底部设置有滚轮,当所述第一动力源驱动所述滚筒将所述橡胶条压紧于地面时,所述滚轮与地面脱离接触,当所述第一动力源驱动所述滚轮与地面接触时,所述滚筒与所述橡胶条脱离抵接,在一些大型的洗衣房需要
经常移动洗衣机的位置,在加装所述底座后的洗衣机更加难以移动,增加了所述滚轮的设置可以方便所述洗衣机的移动,并且通过所述连接座的设置,使得所述滚筒与所述滚轮之间形成移动夹角,使得在所述第一动力源驱动所述连接座转动时完成了对所述底座固定模式和移动模式两种模式的切换,同时在家庭中,如果洗衣机后侧掉落了东西需要搬动洗衣机,通过带有所述滚轮的底座移动洗衣机省时省力。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滚轮为万向轮,通过所述万向轮可以进一步方便所述底座的移动。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若干底槽,所述底槽靠近所述滚筒的一侧面与外界相通,所述连接座与所述底槽位置一一对应且所述连接座均位于位置对应的所述底槽内,这样将所述连接座和轮子隐藏在所述底座中,不仅美观而且减小了占地面积。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开口向上的固定槽,所述固定组件设置于所述固定槽内,通过所述固定槽的设置可以在安装洗衣机后进一步降低洗衣机的重心,减小了洗衣机洗衣时的振动。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二动力源和若干挡板,所述第二动力源能够驱动所述挡板水平移动,以使位置相向设置的所述挡板将洗衣机的两侧夹持,通过这些所述挡板的设置能够将配合所述第二动力源将洗衣机夹持,从而完成对洗衣机的固定。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若干所述挡板相向面均设置有橡胶层,在将洗衣机夹持后,会对洗衣机两侧产生较大的压力,通过所述橡胶层不仅能提搞与所述挡板与所述洗衣机之间的摩擦力,而且能够有效降低所述挡板将洗衣机侧面刮伤的可能性。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支架,所述第二动力源设置于所述支架上,通过所述支架使得所述第二动力源能够稳定安装在所述底座上。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洗衣机洗衣服的过程中,洗衣机会产生大量的震动,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了若干组防滑组件,这些防滑组件由滚筒和橡胶条组成,在不需要对底座固定时,只需要通过第一动力源驱动滚筒远离橡胶条即可,当需要对底座进行固定时,通过第一动力源驱动滚筒朝向橡胶条移动,在此期间,滚筒最后会将橡胶条压紧在地面上,这样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橡胶条与底面之间的摩擦力,同时也是的底座能够牢牢固定在地面上,同时这种固定方式非常灵活,相较于如螺栓等固定方式,不会对地面产生损伤。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8.附图标记:1、底座;11、底槽;12、固定槽;2、防滑组件;21、橡胶条;22、滚筒;23、连接座;24、延伸杆;25、支架;26、第一动力源;3、固定组件;31、挡板;32、橡胶层;33、第二动力源;4、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20.参照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洗衣机减震底座1,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置有若干防滑组件2,防滑组件2包括第一动力源26、橡胶条21、滚筒22,橡胶条21的一侧的长边连接在底座1的一侧,橡胶条21长度方向的另一侧延伸至与地面抵接,第一动力源26设置在底座1上,第一动力源26能够驱动滚筒22朝向橡胶条21运动,以使通过滚轮4将橡胶条21的一侧压紧于地面,在洗衣机洗衣服的过程中,洗衣机会产生大量的震动,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了若干组防滑组件2,这些防滑组件2由滚筒22和橡胶条21组成,在不需要对底座1固定时,只需要通过第一动力源26驱动滚筒22远离橡胶条21即可,当需要对底座1进行固定时,通过第一动力源26驱动滚筒22朝向橡胶条21移动,在此期间,滚筒22最后会将橡胶条21压紧在地面上,这样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橡胶条21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同时也使得底座1能够牢牢固定在地面上,同时这种固定方式非常灵活,相较于如螺栓等固定方式,不会对地面产生损伤;
21.底座1上顶部设置有固定组件3,固定组件3能够提供作用于洗衣机加持力以使洗衣机固定于底座1上,通过固定组件3可以提高洗衣机与底座1之间的配合程度,方便洗衣机能够有效地安装在底座1上。
22.参照图1-3所示,防滑组件2还包括两个连接座23和两个延伸杆24,连接座23均与第一动力源26输出端连接,延伸杆24与连接座23位置一一对应,延伸杆24的一端与位置对应的连接座23连接,延伸杆24的另一端朝向远离底座1的方向延伸,滚筒22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在两个延伸杆24的相对面上,这样可以通过延伸杆24将滚筒22安装于底座1的一侧,这样方便了滚筒22对底座1一侧的橡胶条21压紧于地面。
23.参照图1-3所示,连接座23底部设置有滚轮4,当第一动力源26驱动滚筒22将橡胶条21压紧于地面时,滚轮4与地面脱离接触,当第一动力源26驱动滚轮4与地面接触时,滚筒22与橡胶条21脱离抵接,在一些大型的洗衣房需要经常移动洗衣机的位置,在加装底座1后的洗衣机更加难以移动,增加了滚轮4的设置可以方便洗衣机的移动,并且通过连接座23的设置,使得滚筒22与滚轮4之间形成移动夹角,使得在第一动力源26驱动连接座23转动时完成了对底座1固定模式和移动模式两种模式的切换,同时在家庭中,如果洗衣机后侧掉落了东西需要搬动洗衣机,通过带有滚轮4的底座1移动洗衣机省时省力。
24.参照图1所示,滚轮4为万向轮,通过万向轮可以进一步方便底座1的移动。
25.参照图1-3所示,底座1底部设置有若干底槽11,底槽11靠近滚筒22的一侧面与外界相通,连接座23与底槽11位置一一对应且连接座23均位于位置对应的底槽11内,这样将连接座23和滚轮4隐藏在底座1中,不仅美观而且减小了占地面积。
26.参照图1所示,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开口向上的固定槽12,固定组件3设置于固定槽12内,通过固定槽12的设置可以在安装洗衣机后进一步降低洗衣机的重心,减小了洗衣机洗衣时的振动。
27.参照图1-2所示,固定组件3包括第二动力源33和若干挡板31,第二动力源33能够
驱动挡板31水平移动,以使位置相向设置的挡板31将洗衣机的两侧夹持,通过这些挡板31的设置能够将配合第二动力源33将洗衣机夹持,从而完成对洗衣机的固定。
28.参照图2所示,若干挡板31相向面均设置有橡胶层32,在将洗衣机夹持后,会对洗衣机两侧产生较大的压力,通过橡胶层32不仅能提搞与挡板31与洗衣机之间的摩擦力,而且能够有效降低挡板31将洗衣机侧面刮伤的可能性。
29.在一个实施例中,固定槽12槽底也设置有橡胶层32,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大洗衣机与底座1之间的摩擦力。
30.在一个实施例中,防滑组件2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在底座1前后两侧,这样底座1的四个角均设置有滚轮4,在底座1移动的过程中,也能过给予底座1足够的支撑力。
31.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动力源26包括但不限于电机等转动动力源。
32.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动力源33包括气缸、液压缸等移动动力源。
33.参照图1-2所示,底座1的一侧设置有支架25,第二动力源33设置于支架25上,通过支架25使得第二动力源33能够稳定安装在底座1上。
34.工作原理:当需要对洗衣机进行固定时,先将洗衣机放置在固定槽12中心,然后通过若干第二动力源33驱动对应的挡板31将洗衣机固定在固定槽12中心;
35.当需要移动洗衣机时,推动底座1利用滚轮4将洗衣机运送至需要到达处;
36.当需要将洗衣机固定在地面时,打开第一动力源26,从而带动连接座23转动,在这个过程中,滚轮4逐渐与地面脱离接触,底座1底面与地面接触,连接座23带动延伸杆24转动,从而带动滚轮4将橡胶条21压紧在地面,从而完成对底座1的固定。
37.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