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纺织皮革 专利正文
一种无纺布贴合原料裁剪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8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无纺布贴合原料裁剪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纺布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纺布贴合原料裁剪装置。


背景技术:

2.无纺布又叫做不织布,是利用机械对各种纤维原料进行高压或者粘合形成的一种布料,具有防潮透气和质地轻柔等优点,在无纺布完成制造后,需要进行裁剪,完成后续的加工。
3.现有的无纺布贴合原料裁剪装置在裁剪时,不但固定不牢靠,而且固定后还会因布料自身的柔软性,出现夹持松弛,增加了裁剪的难度。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的无纺布贴合原料裁剪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纺布贴合原料裁剪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无纺布贴合原料裁剪装置在裁剪时,不但固定不牢靠,而且固定后还会因布料自身的柔软性,出现夹持松弛,增加了裁剪的难度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纺布贴合原料裁剪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表面设置有切板,所述工作台的顶部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工作台的顶部表面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的侧壁预留有空槽,所述空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三转轴,所述一个第三转轴的端部贯穿于侧板的内部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第三转轴的表面设置有传送轮,所述传送轮之间连接有皮带,所述第三转轴的表面设置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底部设置有切刀,所述切刀和固定机构的表面均设置有基座,所述基座之间设置有连杆。
6.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滑块、内槽、第一转轴、上压板、下压板、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第二转轴和旋钮,所述滑槽的内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侧面开设有内槽,所述内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表面设置有上压板,所述第一转轴的表面设置有下压板,所述第一转轴的表面设置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底部侧面设置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的侧面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端部贯穿于滑块的内部设置有旋钮。
7.优选的,所述滑块通过滑槽与工作台构成滑动结构,所述滑块设置有两个。
8.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的表面设置有两段相反的螺纹,所述第一转轴与上压板和下压板均为螺纹连接,所述上压板为“t”型结构,所述下压板为“凹”型结构。
9.优选的,所述第三转轴的表面设置有螺纹,所述第三转轴与活动板为螺纹连接,所述第三转轴设置有两个。
10.优选的,所述基座与连杆构成转动结构,所述基座和连杆均关于切刀的纵向中心线对称分布。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无纺布贴合原料裁剪装置,
12.1、通过滑块、内槽、第一转轴、上压板、下压板、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第二转轴和旋钮等零件的相互配合,使得第一转轴旋转的时候可以带动上压板和下压板对裁剪布料进行夹持固定,因为上压板和下压板的特殊构造,使得对布料夹持的更加牢固,解决了布料裁剪时固定不牢靠的问题。
13.2、通过工作台、切板、滑槽、侧板、空槽、第三转轴、伺服电机、传送轮、皮带、活动板、切刀、基座和连杆等零件的相互配合,使得伺服电机带动切刀下移的时候,会通过连杆带动两个滑块向两侧移动,进而拉紧布料,方便裁剪,解决了布料松弛,不便裁剪的问题。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剖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压板与下板侧视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工作台;2、切板;3、滑槽;4、固定机构;401、滑块;402、内槽;403、第一转轴;404、上压板;405、下压板;406、第一锥形齿轮;407、第二锥形齿轮;408、第二转轴;409、旋钮;5、侧板;6、空槽;7、第三转轴;8、伺服电机;9、传送轮;10、皮带;11、活动板;12、切刀;13、基座;14、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20.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无纺布贴合原料裁剪装置,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的顶部表面设置有切板2,工作台1的顶部表面开设有滑槽3,滑槽3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机构4,工作台1的顶部表面设置有侧板5,侧板5的侧壁预留有空槽6,空槽6的内部设置有第三转轴7,一个第三转轴7的端部贯穿于侧板5的内部设置有伺服电机8,第三转轴7的表面设置有传送轮9,传送轮9之间连接有皮带10,第三转轴7的表面设置有活动板11,活动板11的底部设置有切刀12,切刀12和固定机构4的表面均设置有基座13,基座13之间设置有连杆14。
21.固定机构4包括滑块401、内槽402、第一转轴403、上压板404、下压板405、第一锥形齿轮406、第二锥形齿轮407、第二转轴408和旋钮409,滑槽3的内部设置有滑块401,滑块401的侧面开设有内槽402,内槽40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转轴403,第一转轴403的表面设置有上压板404,第一转轴403的表面设置有下压板405,第一转轴403的表面设置有第一锥形齿轮406,第一锥形齿轮406的底部侧面设置有第二锥形齿轮407,第二锥形齿轮407的侧面设置有第二转轴408,第二转轴408的端部贯穿于滑块401的内部设置有旋钮409,上述机构使得驱动固定机构4的时候,可以对不同厚度的布料进行夹持固定,避免其在裁剪时滑落,影响裁剪。
22.滑块401通过滑槽3与工作台1构成滑动结构,滑块401设置有两个,滑动结构使得滑块401可以拉紧固定好的布料,进入减少裁剪的难度。
23.第一转轴403的表面设置有两段相反的螺纹,第一转轴403与上压板404和下压板405均为螺纹连接,上压板404为“t”型结构,下压板405为“凹”型结构,螺纹连接使得第一转轴403转动的时候可以带动上压板404和下压板405对布料进行夹持固定,避免其滑落,同时上压板404和下压板405的特殊构造使得布料夹持的更牢固。
24.第三转轴7的表面设置有螺纹,第三转轴7与活动板11为螺纹连接,第三转轴7设置有两个,螺纹连接使得第三转轴7转动的时候可以带活动板11移动,进而带动切刀12完成裁剪。
25.基座13与连杆14构成转动结构,基座13和连杆14均关于切刀12的纵向中心线对称分布,转动结构使得活动板11在下移的时候不会与滑块401发生卡死现象,有助于后续拉紧布料。
26.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无纺布贴合原料裁剪装置时,首先将布料的一端放在上压板404和下压板405之间,然后正转旋钮409,因为旋钮409与第二转轴408固定连接,所以当旋钮409正转的时候会带动第二转轴408正转,又第二转轴408与第二锥形齿轮407固定连接,所以当第二转轴408正转的时候会带动第二锥形齿轮407正转,又第二锥形齿轮407与第一锥形齿轮406相互啮合,所以当第二锥形齿轮407正转的时候会带动第一锥形齿轮406反转,又第一锥形齿轮406与第一转轴403固定连接,所以当第一锥形齿轮406反转的时候会带动第一转轴403反转,又第一转轴403与上压板404和下压板405螺纹连接,所以当第一转轴403反转的时候会带动二者靠拢,进而夹持固定住布料的一端,布料另一端重复上述操作,待布料固定好后,启动伺服电机8,使其正转,因为伺服电机8的输出轴与第三转轴7固定连接,所以当伺服电机8正转的时候会带动第三转轴7正转,又第三转轴7与活动板11螺纹连接,所以当第三转轴7正转的时候会带动活动板11下移,进而带动其上的切刀12下移,因为切刀12通过基座13和连杆14与滑块401相互连接,所以当切刀12下移的时候会通过连杆14带动滑块401向两侧移动,进而拉紧固定好的布料,直至切刀12与布料接触,完成裁剪后,反转伺服电机8,使其复位,伺服电机8反转会带动活动板11上移,进而拉动滑块401靠拢复位,工作人员在复位后停止伺服电机8,反转旋钮409,取下布料即可。
2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