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纺织皮革 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双面绣旋转的湘绣绣绷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8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便于双面绣旋转的湘绣绣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绣绷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双面绣旋转的湘绣绣绷。


背景技术:

2.连湘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是以湖南长沙为中心的带有鲜明湘楚文化特色的湖南刺绣产品的总称,它起源于湖南的民间刺绣,吸取了苏绣和粤绣的优点而发展起来,已经有2000多年历,19世纪末,绣工胡莲仙的儿子吴汉臣在长沙开设第一家自绣自销的“吴彩霞绣坊”,在湖南民间刺绣基础上吸收“苏绣”、“广绣”之优点,渐渐湘绣针法以参针为其特色。“参针”也称“乱插针”,与齐针相对应。可表现物象的立体形态和晕染效果。参针中又有接参针、拗参针、直参针、横参针、毛针等。另有排针、游针、花针、钩针、孔针、刻针、打子等针法。其丝线,经过荚仁液蒸发处理极光洁平整,劈丝细若毫发,有“羊毛细绣”之称。湘绣的风格是形象生动逼真、色彩丰富鲜艳、十分强调用色的阴阳浓淡、针法多变、劈线细致,绣工讲究“绣花能生香、绣鸟能听声、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绣品还有荷包、怀镜袋、笔插、椅垫、桌围、枕套、帐套、帐檐、手帕、衣边、裙饰、腰带等,湘绣以着色富于层次、绣品若画为特点,民间有苏猫、湘虎之说。湘绣狮虎毛纹刚健直竖,眼球有神,几可乱真,已发展到异色、异形、异面的双面全异绣,尤其是双面全异绣,可以同时绣出正面与背面两种图案,在绣双面异绣时为了保证双面绣更加便捷,就需要用到双面绣旋转绣绷。
3.但是现有双面绣专用绣绷为单一绣绷放在旋转支架上,在旋转绣绷时需要一个手扶住绣绷,另一个手进行刺绣工作,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4.现有的双面绣旋转绣绷存在旋转不变以及旋转到一定角度后,定位不变的缺点,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双面绣旋转的湘绣绣绷。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双面绣旋转的湘绣绣绷,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旋转不变以及旋转到一定角度后,定位不变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于双面绣旋转的湘绣绣绷,包括旋转组件,以及设置于旋转组件之间的绣绷组件,所述绣绷组件包括绣绷内圈以及绣绷外圈,所述绣绷内圈边角做圆弧处理,所述绣绷外圈内壁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绣绷内圈边角相适应,所述绣绷外圈两侧壁相对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壁活动设有滑块,所述滑块在滑槽内壁滑动,所述滑块之间设有连接块,所述滑块有两组,两组所述滑块关于绣绷内圈中轴线对称分布,通过设置滑槽与滑块,使得绣绷外圈在两个滑块之间旋转角度;
7.所述旋转组件包括旋转壳,所述旋转壳内部中空,所述旋转壳内部设有横杆,所述横杆中部活动设有转轴,所述横杆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转轴活动设置于第一通孔内壁,所述转轴在第一通孔内壁旋转,所述转轴上部设有齿轮,且所述转轴一端穿过旋转壳与连接块上远离滑块一端连接;
8.所述旋转壳内部设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与齿轮相啮合的尺牙,所述尺
牙侧壁连接有弧形条,所述弧形条中部设有圆环,所述圆环内壁活动设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一端与横杆连接;
9.所述旋转壳上部侧端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内壁活动设有按钮,所述按钮下端与弧形条上远离尺牙一端连接,且所述弧形条下壁与旋转壳内壁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所述按钮正下方,弹簧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弹簧弹力,使得弧形条另一端的尺牙始终与齿轮 相互啮合,实现固定齿轮的位置,进而固定绣绷组件的位置。
10.优选地,所述绣绷外圈上端设有开口,所述绣绷外圈开口处两端设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上端活动设有螺丝,两个所述固定块上端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螺丝活动设置于螺纹通孔内壁,所述螺丝一端设有辅助圈,所述辅助圈上开设有若干防滑槽,若干所述防滑槽等间距分布,通过固定块与螺丝.实现绣绷外圈与绣绷内圈固定绣布,辅助圈的使用转动螺丝更加方便。
11.优选地,所述旋转壳下壁设有支柱,两个所述支柱侧壁下部设有加强杆,两个所述支柱底部设置支块,两个所述支块底部相对设有支撑垫,支柱的主要作用是支撑设备,支撑垫的使用使得设备摆放更加稳定。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旋转组件以及定位组件,当绣绷组件不需要旋转时,尺牙与齿轮相互啮合,固定齿轮不能旋转,进而转轴不能旋转,通过连接块以及滑块,使得绣绷组件不能旋转,当需要旋转时,按下按钮,弧形条一端被压下,通过转动柱作为支点,弧形条另一端带动尺牙抬高,不再与齿轮相互啮合,此时转动绣绷组件,实现绣绷组件两面旋转,通过尺牙定位,不再需要使用一只手扶住绣绷,两只手共同进行刺绣,进而方便实现湘绣中的双面异绣,本装置结构简单,绣绷组件旋转角度定位准确。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双面绣旋转的湘绣绣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旋转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绣绷内圈;2、绣绷外圈;3、滑块;4、连接块;5、旋转壳;6、横杆;7、转轴;8、齿轮;9、尺牙;10、弧形条;11、圆环;12、转动柱;13、按钮;14、辅助圈;15、固定块;16、螺丝;17、支柱;18、加强杆;19、支块;20、支撑垫;21、辅助圈。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3.请参照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便于双面绣旋转的湘绣绣绷,包括旋转组件,以及设置于旋转组件之间的绣绷组件,绣绷组件包括绣绷内圈1以及绣绷外圈2,绣绷内圈1边角做圆弧处理,绣绷外圈2内壁设有凹槽,凹槽与绣绷内圈1边角相适应,绣绷外圈2两侧壁相对设有滑槽,滑槽内壁活动设有滑块3,滑块3在滑槽内壁滑动,滑块3之间设有连接块4,滑块3有两组,两组滑块3关于绣绷内圈1中轴线对称分布,通过设置滑槽与滑块3,使得绣绷外圈2在两个滑块3之间旋转角度;
24.旋转组件包括旋转壳5,旋转壳5内部中空,旋转壳5内部设有横杆6,横杆6中部活动设有转轴7,横杆6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转轴7活动设置于第一通孔内壁,转轴7在第一通孔内壁旋转,转轴7上部设有齿轮8,且转轴7一端穿过旋转壳5与连接块4上远离滑块3一端连接;
25.旋转壳5内部设有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包括与齿轮8相啮合的尺牙9,尺牙9侧壁连接有弧形条10,弧形条10中部设有圆环11,圆环11内壁活动设有转动柱12,转动柱12一端与横杆6连接;
26.旋转壳5上部侧端开设有圆形通孔,圆形通孔内壁活动设有按钮13,按钮13下端与弧形条10上远离尺牙9一端连接,且弧形条10下壁与旋转壳5内壁之间设有弹簧14,弹簧14位于按钮13正下方,弹簧14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弹簧14弹力,使得弧形条10另一端的尺牙9始终与齿轮 8相互啮合,实现固定齿轮8的位置,进而固定绣绷组件的位置。
27.绣绷外圈2上端设有开口,绣绷外圈2开口处两端设有固定块15,两个固定块15上端活动设有螺丝16,两个固定块15上端开设有螺纹通孔,螺丝16活动设置于螺纹通孔内壁,螺丝16一端设有辅助圈21,辅助圈21上开设有若干防滑槽,若干防滑槽等间距分布,通过固定块15与螺丝16.实现绣绷外圈2与绣绷内圈1固定绣布,辅助圈21的使用转动螺丝16更加方便。
28.旋转壳5下壁设有支柱17,两个支柱17侧壁下部设有加强杆18,两个支柱17底部设置支块19,两个支块19底部相对设有支撑垫20,支柱17的主要作用是支撑设备,支撑垫20的使用使得设备摆放更加稳定。
2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请参照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便于双面绣旋转的湘绣绣绷,首先将绣布放置在绣绷内圈1与绣绷外圈2之间,通过辅助圈21带转动螺丝16,螺丝16带动固定块15,实现绣绷内圈1与绣绷外圈2固定绣布,当需要旋转绣绷组件时,按下按钮13,弧形条10一端被压下,通过转动柱12作为支点,弧形条10另一端带动尺牙9抬高,不再与齿轮8相互啮合,此时转动绣绷组件,通过转轴7在横杆6中部第一通孔内壁旋转,实现绣绷组件两面旋转,进而带动绣布两面旋转,最终有利于进行双面异绣,当不需要转动绣绷组件时,弹簧14挤压弧形条一端,转动柱12作为支点,使得弧顶条10另一端带动尺牙9下移,尺牙9与齿轮8相互啮合,实现固定齿轮8,最终使得绣绷组件不再旋转。
3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