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拉链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拉链车缝固定装置及拉链车缝设备。
背景技术:2.在织物的制备过程中存在需要在织物上车缝拉链的工序。在传统的车缝拉链工序中,通常采取如下方式完成:操作人员将拉链和裁片位置对准后放入衣车上的车缝工位进行车缝,其中为了避免拉链和裁片发生错位导致拉链车缝不良的情况,操作人员需要持续固定拉链与裁片的相对位置,或间断地纠正拉链与裁片的位置。这样的操作依赖于操作人员的技能和工作状态,不仅车缝效率难以进一步提高,而且难以避免地存在拉链车缝不良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3.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拉链车缝效率且确保拉链车缝良率的拉链车缝固定装置,进一步地,提供一种拉链车缝设备。
4.一种拉链车缝固定装置,其包括底座、驱动机构和拉链夹持机构;所述底座用于承载待固定的拉链,所述拉链夹持机构包括两个链牙夹持件,两个所述链牙夹持件用于从两侧夹持所述拉链的链牙;所述链牙夹持件位于所述底座上方,所述驱动机构用于调节两个所述链牙夹持件之间的距离以及用于驱动两个所述链牙夹持件朝所述底座下压。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拉链定位机构,所述拉链定位机构具有位于底座上的拉链通道,所述拉链通道用于限定所述拉链的位置,两个所述链牙夹持件位于所述拉链通道上方。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拉链定位机构包括两个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条带定位件,两个所述条带定位件间隔设置,且两个条带定位件之间形成所述拉链通道。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条带定位件之间的距离可调。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两组驱动组件,各所述驱动组件均包括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的驱动方向沿直线,两个所述第一驱动件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链牙夹持件,各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对应的所述链牙夹持件斜向夹持所述链牙。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驱动件和转轴,所述第一驱动件整体通过所述转轴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驱动件进行转动,所述第一驱动件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链牙夹持件从所述底座上方向所述底座进行转动。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驱动组件中,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二驱动件均为气缸,所述第一驱动件的活塞杆连接对应的所述链牙夹持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的缸体通过所述转轴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驱动件的缸体还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件的活塞杆。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链牙夹持件包括夹持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呈板状,所述夹持部呈块状,其中,所述夹持部设置于所述连接部靠近另一个所述链牙夹持件的一端。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链牙夹持件具有链牙夹持面,所述链牙夹持面相对于所述底座放置拉链的表面倾斜设置。
13.进一步地,一种拉链车缝设备,其包括衣车和根据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拉链车缝固定装置,所述拉链车缝固定装置设置于所述衣车的工作台上,所述衣车用于将被所述拉链车缝固定装置固定的拉链缝纫至织物上。
14.上述拉链车缝固定装置可以按照如下方式进行使用。
15.例如,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将拉链置于底座上的预设位置上,然而通过驱动机构调节控制两个链牙夹持件之间的距离大于拉链上链牙的宽度,链牙夹持件朝底座下压至链牙两侧的上方,再控制两个链牙夹持件互相靠近直至两个链牙夹持件从两侧夹持拉链的链牙,可完成拉链的固定。
16.上述拉链车缝固定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7.采用上述拉链车缝固定装置对拉链进行固定,无需操作人员手动固定拉链,可以避免由于操作人员的失误导致的拉链跑位的问题。同时上述拉链车缝固定装置通过采用链牙夹持件固定链牙的方式对拉链进行固定,拉链在车缝过程中也可以一直被固定于两个链牙夹持件之间,节省了调整拉链位置的时间,能够有效提高车缝效率。
附图说明
18.图1示出了拉链车缝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其中,各附图标记及其对应的含义如下:
20.110、左侧链牙夹持件;111、左侧夹持部;112、左侧连接部;120、右侧链牙夹持件;121、右侧夹持部;122、右侧连接部;130、左侧驱动组件;131、左侧第一驱动件;132、左侧第二驱动件;133、左侧转轴;140、右侧驱动组件;141、右侧第一驱动件;142、右侧第二驱动件;143、右侧转轴;150、底座;160、拉链定位机构;161、左侧条带定位件;162、右侧条带定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实施方式和效果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实施例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22.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固定在另一个原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还可以是一体化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进行间接连接,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应当理解,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对应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而不会引起
歧义的。
23.除非另有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实用新型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和简化对实用新型内容进行描述,同时帮助阅读者结合附图进行理解,而不是限定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的特定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个合。
2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一种拉链车缝固定装置,其包括底座、驱动机构和拉链夹持机构;拉链夹持机构用于夹持拉链的链牙,拉链夹持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链牙夹持件,链牙夹持件位于底座上方;驱动机构用于调节两个链牙夹持件之间的距离以及使两个链牙夹持件朝底座下压。
26.其中,底座用于承载待固定的拉链,拉链通常包括位于两条间隔设置的布条以及位于两条布条之间且分别固定连接于两条布条的两排链牙,每排链牙之间通常包括多个连续排列的链牙,在实际制备过程中,两排链牙之间通常都是彼此嵌合形成闭合的链牙整体,如无特别说明,下文中的链牙指的都是两排链牙彼此嵌合后形成的链牙整体。
27.可以理解,该拉链车缝固定装置的其他部件,例如驱动机构和拉链夹持机构也可以设置于该底座上。
28.其中,拉链夹持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链牙夹持件,在工作状态时两个链牙夹持件之间间隔设置。由于拉链中的条带较薄、链牙明显突出于条带,因此通过调节两个链牙夹持件之间的距离,能够使得这两个链牙夹持件从两侧分别夹持拉链的链牙。
29.例如,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将拉链置于底座上的预设位置上,然而通过驱动机构调节控制两个链牙夹持件之间的距离大于拉链上链牙的宽度,链牙夹持件朝底座下压至链牙两侧的上方,再控制两个链牙夹持件互相靠近直至两个链牙夹持件从两侧夹持拉链的链牙,可完成拉链的固定。
30.在其中一个具体示例中,该拉链车缝固定装置还包括拉链定位机构,拉链定位机构具有位于底座上的拉链通道,拉链通道用于容纳及限定拉链的位置,两个链牙夹持件位于拉链通道上方。
31.可以理解,拉链通道与待固定的拉链宽度尺寸相同,以便于拉链能够容纳于该拉链通道中,同时还被限定于拉链通道中。在使用时,可以直接将拉链放置于拉链通道中,如此拉链的放置位置总是固定的,位于中间的链牙位置也是固定的,可以省去控制两个链牙夹持件移动以与链牙对位的步骤。
32.在其中一个具体示例中,拉链定位机构包括两个设置于底座上的条带定位件,两个条带定位件间隔设置,且两个条带定位件之间形成拉链通道。
33.进一步地,两个条带定位件之间的距离可调。设置两个条带定位件之间的距离可调,以使得该拉链车缝固定装置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的拉链。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需要采用该拉链车缝固定装置固定另一尺寸的拉链时,只需要调节两个条带定位件之间的距离,
就可以实现对于另一尺寸拉链的定位。
34.其中,链牙夹持件可以从链牙的两侧朝向中间对链牙施加压力以夹持链牙,也可以从链牙的两个侧上方朝向中间偏下的方向对链牙施加压力以在夹持链牙的同时将链牙压紧于底座上。在其中一个具体示例中,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两个链牙夹持件斜向下压底座。
35.具体地,驱动机构包括两组驱动组件,各驱动组件均包括第一驱动件,第一驱动件的驱动方向沿直线,两个第一驱动件分别连接于两个链牙夹持件,各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对应的链牙夹持件朝链牙斜向下压。通过第一驱动件驱动对应的链牙夹持件朝链牙斜向下压,能够在夹紧链牙的同时避免拉链在底座上产生偏移。
36.其中,第一驱动件的驱动方向沿直线,即受到第一驱动件的驱动,链牙夹持件沿直线方向运动。沿直线方向运动的链牙夹持件可以有朝向链牙前进或背离链牙后退的动作,后退时可以方便放置拉链,前进时能够从链牙的侧上方夹持链牙,固定拉链的位置。但可能无法对链牙施加足够的夹持力和压力,增加了拉链在固定时发生移位的风险。因此进一步地,还可以通过其他设置增强链牙夹持件对于链牙的压力,以固定拉链的位置。
37.在其中一个具体示例中,各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驱动件和转轴,第一驱动件整体通过转轴可转动设置于底座上,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一驱动件进行转动,第一驱动件转动时能够带动链牙夹持件从底座上方向底座进行转动。可以理解,受到第二驱动件的作用,第一驱动件会绕转轴进行转动,此时还会带动链牙夹持件进行转动。链牙夹持件朝向底座上方向底座进行转动,当链牙夹持件同时夹持链牙时,链牙会阻碍链牙夹持件的进一步转动,此时链牙夹持件会对链牙施加下压力,以增强拉链与底座之间的压力,进而增加拉链与底座之间的摩擦力。
38.在其中一个具体示例中,第一驱动件与第二驱动件均为气缸,第一驱动件的活塞杆连接对应的链牙夹持件,第一驱动件的缸体通过转轴可转动设置于底座上,第一驱动件的缸体还连接于第二驱动件的活塞杆。
39.其中,气缸通常具有缸体和活塞杆,活塞杆在缸体内可以进行往复的活塞运动,活塞杆可以带动其他部件沿直线运动,因而气缸的驱动方向沿直线。在具体使用时,第二驱动件的活塞杆连接于第一驱动件的缸体,由于第一驱动件的缸体连接于转轴,因此当第二驱动件的活塞杆运动时,第一驱动件的缸体受到转轴的限位会进行转动,缸体带动第一驱动件整体转动,进而带动链牙夹持件朝底座进行转动。
40.在其中一个具体示例中,链牙夹持件包括夹持部和连接部,连接部呈板状,夹持部呈块状,其中,夹持部设置于连接部靠近另一个链牙夹持件的一端。可选地,夹持部可拆卸连接于连接部。
41.例如,第一驱动件的活塞杆可以连接于对应链牙夹持件的连接部。两个第一驱动件可以分别通过两个活塞杆驱动链牙夹持件实现靠近、远离及下压。
42.在其中一个具体示例中,该拉链车缝固定装置中的链牙夹持件具有链牙夹持面,两个链牙夹持件的链牙夹持面相对设置。其中,相对设置可以是正对,此时两个链牙夹持面相平行;也可以是倾斜相对,此时两个链牙夹持面具有一定夹角。
43.采用上述拉链车缝固定装置对拉链进行固定,无需操作人员手动固定拉链,可以避免由于操作人员的失误导致的拉链跑位的问题。同时上述拉链车缝固定装置通过采用链牙夹持件固定链牙的方式对拉链进行固定,拉链在车缝过程中也可以一直被固定于两个链
牙夹持件之间,节省了不停调整拉链位置的时间,能够有效提高车缝效率。
44.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拉链车缝设备,其包括衣车和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拉链车缝固定装置,该拉链车缝固定装置设置于衣车的工作台上,衣车用于将被拉链车缝固定装置固定的拉链缝纫至织物上。
45.为了便于理解上述拉链车缝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拉链车缝固定装置的具体实现方式,请参照图1,一种拉链车缝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拉链车缝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50、驱动机构和拉链夹持机构。
46.其中,拉链夹持机构包括左侧链牙夹持件110和右侧链牙夹持件120,左侧链牙夹持件110包括左侧夹持部111和左侧连接部112,右侧链牙夹持件120包括右侧夹持部121和右侧连接部122。其中,左侧连接部112和右侧连接部122均呈板状,左侧夹持部111和右侧夹持部121呈块状,左侧夹持部111设置于左侧连接部112靠近右侧链牙夹持件120的一端,右侧夹持部121设置于右侧连接部122靠近左侧链牙夹持件110的一端。随着左侧连接部112与右侧连接部122相靠近,左侧夹持部111与右侧夹持部121也互相靠近。
47.其中,驱动机构包括左侧驱动组件130和右侧驱动组件140。左侧驱动组件130用于驱动左侧链牙夹持件110,右侧驱动组件140用于驱动右侧链牙夹持件120。左侧驱动组件130包括左侧第一驱动件131,左侧第一驱动件131为气缸,左侧第一驱动件131的活塞杆连接于左侧连接部112。右侧驱动组件140包括右侧第一驱动件141,右侧第一驱动件141为气缸,右侧第一驱动件141的活塞杆连接于右侧连接部122。
48.左侧第一驱动件131和右侧第一驱动件141主要作用是控制左侧链牙夹持件110和右侧链牙夹持件120的前进、后退动作。其中,前进动作指的是左侧链牙夹持件110和右侧链牙夹持件120相互靠近,后退动作指的是左侧链牙夹持件110和右侧链牙夹持件120相互远离。二者后退时便于放置拉链,二者前进时能够夹持链牙。
49.进一步地,左侧驱动组件130还包括左侧转轴133和左侧第二驱动件132,左侧转轴133固定设置于底座150上,左侧第一驱动件131通过转轴可转动连接于底座150,左侧第二驱动件132为气缸,左侧第二驱动件132的活塞杆连接于左侧第一驱动件131的缸体。右侧驱动组件140还包括右侧转轴143和右侧第二驱动件142,右侧转轴143固定设置于底座150上,右侧第一驱动件141通过转轴可转动连接于底座150,右侧第二驱动件142为气缸,右侧第二驱动件142的活塞杆连接于右侧第一驱动件141的缸体。
50.其中,在左侧第二驱动件132的活塞杆调节高度的过程中,左侧第一驱动件131可以绕左侧转轴133进行转动;在右侧第二驱动件142的活塞杆调节高度的过程中,右侧第一驱动件141可以绕右侧转轴143进行转动。其中,左侧转轴133和右侧转轴143设置于底座150上,均与链牙的延伸方向相同。因此,通过调节左侧第二驱动件132的活塞杆高度可以调节左侧第一驱动件131相对于底座150表面的倾斜角度,进而调节左侧夹持部111相对于链牙的倾斜角度。
51.通过调节右侧第二驱动件142的活塞杆高度可以调节右侧第一驱动件141相对于底座150表面的倾斜角度,进而调节右侧夹持部121相对于链牙的倾斜角度。
52.可以理解,在工作状态中,左侧第一驱动件131和右侧第一驱动件141的驱动方向是朝前下方倾斜于底座150平面的。并且,通过调节左侧第二驱动件132和右侧第二驱动件142,还可以控制左侧链牙夹持件110和右侧链牙夹持件120固定拉链链牙时的压力。
53.其中,该拉链车缝固定装置还包括拉链定位机构160。拉链定位机构160包括左侧条带定位件161和右侧条带定位件162,左侧条带定位件161和右侧条带定位件162均呈板状。左侧条带定位件161和右侧条带定位件162之间间隔设置,左侧条带定位件161与右侧条带定位件162之间形成拉链通道,拉链可以直接放置于该拉链通道中进行定位,以节省操作人员调节拉链具体摆放位置的工序,同时设计该拉链通道,还有利于实现拉链的自动化放置。具体地,拉链通常包括左侧条带和右侧条带,在放置时,左侧条带的外边缘可以紧贴左侧条带定位件161,右侧条带的外边缘可以紧贴右侧条带定位件162,以实现拉链的快速定位放置。
54.进一步地,左侧条带定位件161与右侧条带定位件162之间的距离可调,以便于适应多种尺寸拉链的放置。
55.可以理解,上述拉链车缝固定装置可以应用于拉链的车缝中。具体地,上述拉链车缝固定装置可以和衣车共同构成一种拉链车缝设备。拉链车缝固定装置设置于衣车的工作台上,衣车用于将被拉链车缝固定装置固定的拉链缝纫至织物上。
56.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较优的可行方式,其中各个件大小、位置、形状等均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而进行相应设定,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仅能够以上述实施方式实现。
57.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个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个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个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58.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