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纺织皮革 专利正文
一种高弹轻量化的经编间隔织物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22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高弹轻量化的经编间隔织物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针织服用面料设计与制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弹轻量化的经编间隔织物。


背景技术:

2.经编间隔织物,特别是弹性经编间隔织物都比较重,因为多梳双针床经编机织间隔织物,间隔纱需要在两个针床上成圈,线圈长,用纱量大,弹性经编间隔织物的间隔纱一般重量占织物克重的50%,所以普通的间隔织物比较重,特别是弹性大的间隔织物,克重在400—500gsm以上。太过笨重的面料限制了面料本身的使用场景及体验,如何做一款高弹得轻量化经编间隔面料?目前此方面的解决方法主要有:1.通过减少纱线细度,减少面料克重;2.减少成品密度;
3.对于方法1,由于多梳双针床经编机机号在32针以下,太细的纱会断纱并且面临胚布幅宽过窄的难题。
4.对于方法2,减少成品密度,需要在定型时把布拉薄,由于间隔织物比较重,定型时需要很大的力才能拉开,成品缩水情况也会变差,另外拉薄后面料弹性减小。
5.综上所述,上面2种编织方法都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弹轻量化的经编间隔织物。
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8.一种高弹轻量化的经编间隔织物,包括织物本体,所述织物本体以空穿间隔纱方式编织,在织物本体内形成管状连接结构层,织物本体具有正面层和反面层,该管状连接结构层沿着织物本体的纵向方向延伸,用于连接正面层和反面层。
9.所述管状连接结构层通过化纤长丝和氨纶的复合纱线沿着织物本体纵向编织形成。
10.所述织物本体的正面层和反面层均包括单层纱线结构和多层纱线结构,多层纱线结构为大于等于2层的纱线结构。
11.所述织物本体的正面层和反面层的单层纱线结构的区域大于多层纱线结构的区域。
12.所述化纤长丝为尼龙、涤纶或多组分混合纱、氨纶包芯纱。
13.所述化纤长丝和氨纶的细度范围为20d—200d。
14.所述织物本体采用经编双针床多梳机编织,针数为18针到32针,梳栉数大于等于5梳。
15.本实用新型通过管状连接结构,实现织物本体的整体连接,以空穿间隔纱的方式编织,可以有效的减少织物克重并提高织物弹性。
附图说明
16.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18.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高弹轻量化的经编间隔织物,包括织物本体,所述织物本体以空穿间隔纱方式编织,在织物本体内形成管状连接结构层2,织物本体具有正面层1和反面层3,该管状连接结构层2沿着织物本体的纵向方向延伸,用于连接正面层1和反面层3。利用管状连接结构层,以及空穿间隔纱和编织方式,能够有效减少织物克重并提高织物弹性,
19.所述管状连接结构层通过化纤长丝和氨纶的复合纱线沿着织物本体纵向编织形成。管状连接结构层内部空,从而能够进一步减少织物克重。
20.所述织物本体的正面层和反面层均包括单层纱线结构和多层纱线结构,多层纱线结构为大于等于2层的纱线结构。所述织物本体的正面层和反面层的单层纱线结构的区域大于多层纱线结构的区域,由于单层纱线结构的部分远大于多层纱线结构,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织物抗起球起毛性能。
21.所述化纤长丝为尼龙、涤纶或多组分混合纱、氨纶包芯纱。所述化纤长丝和氨纶的细度范围为20d—200d。
22.所述织物本体采用经编双针床多梳机编织,针数为18针到32针,梳栉数大于等于5梳。
23.1、经编所用纱线整经:
24.1)长丝整经:
25.整经机机型:karl mayer ds 21/30nc-2,消极式送纱。
26.整经温度:25℃
ꢀꢀꢀꢀꢀ
整经湿度:65%
27.车间在上述温湿度的条件下,设置工艺参数。
28.2)氨纶整经:
29.整经机机型:karl mayer dse-h21/30nc-2,积极式送纱。
30.整经温度:24℃
ꢀꢀꢀꢀꢀꢀ
整经湿度:75%。
31.车间在上述温湿度的条件下,设置工艺参数。
32.2、织造
33.织造机器型号:karl
·
mayer rd7/2-12en或其他符合要求的经编机。
34.机号:e24。
35.使用纱线:
[0036][0037]
3、后整理工程
[0038]
水洗-预定-染色-脱水-后定型-验布-打卷。
[0039]
4、织物规格
[0040]
幅宽:140cm。
[0041]
克重:300gsm。
[0042]
厚度:1.00mm。
[0043]
5、拉力测试结果:测试标准ltd03 7.5lbf。
[0044]
length%=145%。
[0045]
width%=331%。
[0046]
modulus 0.924lbf length%=40%。
[0047]
2.106lbf length%=80%。
[0048]
0.020lbf width%=40%。
[0049]
0.368lbf width%=80%。
[0050]
recovery length%=94%。
[0051]
width%=89%。
[0052]
6、pilling测试结果:测试标准astm d3512。
[0053]
正反面4.5级
[0054]
从上面实例可以看出,用空穿间隔纱的方法可以有效的减少织物克重并提高织物弹性,300gsm的间隔织物纬向有331%的弹性伸长率,这是绝大部分间隔织物做不到的。另外由于减少了间隔纱的使用,使得织物两面大部分是单层结构,这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织物抗起球起毛性能。
[0055]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是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弹轻量化的经编间隔织物,包括织物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本体以空穿间隔纱方式编织,在织物本体内形成管状连接结构层,织物本体具有正面层和反面层,该管状连接结构层沿着织物本体的纵向方向延伸,用于连接正面层和反面层,所述织物本体的正面层和反面层均包括单层纱线结构和多层纱线结构,多层纱线结构为大于等于2层的纱线结构,所述织物本体的正面层和反面层的单层纱线结构的区域大于多层纱线结构的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弹轻量化的经编间隔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连接结构层通过化纤长丝和氨纶的复合纱线沿着织物本体纵向编织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弹轻量化的经编间隔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纤长丝为尼龙、涤纶或多组分混合纱、氨纶包芯纱。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弹轻量化的经编间隔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纤长丝和氨纶的细度范围为20d—200d。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弹轻量化的经编间隔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本体采用经编双针床多梳机编织,针数为18针到32针,梳栉数大于等于5梳。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弹轻量化的经编间隔织物,包括织物本体,所述织物本体以空穿间隔纱方式编织,在织物本体内形成管状连接结构层,织物本体具有正面层和反面层,该管状连接结构层沿着织物本体的纵向方向延伸,用于连接正面层和反面层,所述管状连接结构层通过化纤长丝和氨纶的复合纱线沿着织物本体纵向编织形成。本实用新型通过管状连接结构,实现织物本体的整体连接,以空穿间隔纱的方式编织,可以有效的减少织物克重并提高织物弹性。可以有效的减少织物克重并提高织物弹性。可以有效的减少织物克重并提高织物弹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涛 胡军岩 陈长荣 王莉萍 何贤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超盈纺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16
技术公布日:202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