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装鞋帽 专利正文
一种防蚊服装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防蚊服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蚊服装。


背景技术:

2.夏季来临,蚊虫经常出现,户外防蚊主要是依靠在人身上喷洒防蚊药水进行防蚊,防蚊药水耗散块,不能持久,户外防蚊困难。
3.市面上的防蚊服装主要是在衣服上装坠防蚊药包进行防蚊,防蚊效果不全面,蚊虫仍然有可乘之隙。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蚊服装,所述防蚊短袖中的防蚊层由含有拟除虫菊脂类胶囊的涤纶丝织成,可以做到全面防蚊,不给蚊虫留可乘之隙。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防蚊服装,包括衣衫本体,所述衣衫本体包括:棉层,内侧设置为贴身侧;尼龙层,连接在所述棉层的外侧;防蚊层,连接在所述尼龙层的外侧,所述防蚊层包括涤纶丝和拟除虫菊脂类胶囊,所述拟除虫菊脂类胶囊粘接在所述涤纶丝上,粘有所述拟除虫菊脂类胶囊的所述涤纶丝编织形成成所述防蚊层。
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防蚊服装,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将所述涤纶丝粘接上所述拟除虫菊脂类胶囊,使所述涤纶丝带有防蚊的效果,再利用粘有所述拟除虫菊脂类胶囊的所述涤纶丝来编织所述防蚊层,使得整个所述衣衫本体都具有防蚊效果,所述衣衫本体不给蚊虫留可乘之隙;此外,设置的所述棉层可以作为贴身层来贴合身体,给予穿着时的舒适感,利用所述尼龙层来连接所述棉层和所述防蚊层,使得所述衣衫本体的整体强度好,不容易被损坏。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衣衫本体连接有衣领,所述衣领设置为圆领,所述衣领的贴身侧设置有罗纹结构,所述衣领的外侧连接有艾草香囊,设置的所述罗纹结构可以增大所述衣领的弹性,方便紧身穿着,设置的所述艾草香囊可以进一步提升驱蚊效果;此外,因为人的耳朵经常散发出腥味、臭味和大量的热量,蚊虫容易在人的耳朵旁飞舞,所述衣衫本体遮罩不到耳朵,无法进行有效的防蚊,所述艾草香囊连接在所述衣领上,所述艾草香囊散发出来的气味正好可以祛除人的耳朵旁边飞舞的蚊虫。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艾草香囊设置有多个,设置的多个所述艾草香囊可以使驱蚊效果增强。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衣衫本体的胸部位置设置有贴袋,设置的所述贴袋可以用来存放笔、纸巾或者其他的便携物品,也可以作为所述衣衫本体的正反面的标准,方便穿着时认清所述衣衫本体的正反面。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贴袋上设置有反光条,设置的所述反光条可以提高所述衣衫本体在夜晚的辨识度,正面来车可以及时辨认行人位置,并且因为所述反
光条是设置在所述贴袋上的,不会影响整个所述衣衫本体的观赏性和防蚊效果。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衣衫本体可拆卸连接有衣袖,可拆卸连接的所述衣袖可以更换,所述衣袖可以更换为长袖或短袖。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衣袖的袖口设置有用于装载药物的药物袋,设置的所述药物袋装载药物,当所述衣袖为短袖时,可以驱赶手臂周围的蚊虫。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药物袋绕所述衣袖的周向设置,使得驱蚊全面。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衣衫本体连接有布片,所述布片的上端与所述衣衫本体连接,所述布片的下端设置为袖口,因为所述布片的上端是连接所述衣衫本体的,所以在人走路起伏的时候,所述布片也会跟着上下摆动,从而搅乱所述衫本体周围的风场,使得蚊虫无法靠近。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衣衫本体设置为白色、灰白色或黄色,因为蚊虫是趋暗的,所以像白色、白色或黄色等浅色的所述衣衫本体可以避免蚊虫靠近。
16.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7.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蚊服装的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示出的防蚊服装的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图1示出的防蚊服装的衣衫本体的三层结构的示意图;
21.图4为图1示出的防蚊服装的防蚊层中的涤纶丝和拟除虫菊脂类胶囊的结构示意图。
22.衣衫本体100、棉层110、尼龙层120、
23.防蚊层130、涤纶丝131、拟除虫菊脂类胶囊132;
24.贴袋140、反光条141;
25.布片150;
26.衣领200、罗纹结构210、艾草香囊220;
27.衣袖300、药物袋310。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及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31.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2.参照图1至图4,一种防蚊服装,包括衣衫本体100,衣衫本体100包括:棉层110,内侧设置为贴身侧;尼龙层120,连接在棉层110的外侧;防蚊层130,连接在尼龙层120的外侧,防蚊层130包括涤纶丝131和拟除虫菊脂类胶囊132,拟除虫菊脂类胶囊132粘接在涤纶丝131上,粘有拟除虫菊脂类胶囊132的涤纶丝131编织形成成防蚊层130。将涤纶丝131粘接上拟除虫菊脂类胶囊132,使涤纶丝131带有防蚊的效果,再利用粘有拟除虫菊脂类胶囊132的涤纶丝131来编织防蚊层130,使得整个衣衫本体100都具有防蚊效果,衣衫本体100不给蚊虫留可乘之隙;此外,设置的棉层110可以作为贴身层来贴合身体,给予穿着时的舒适感,利用尼龙层120来连接棉层110和防蚊层130,使得衣衫本体100的整体强度好,不容易被损坏。可以理解的是,内侧指的是衣衫本体100在正常穿着时靠近身体的一侧,外侧则与内侧相反。
33.在一些实施例中,衣衫本体100连接有衣领200,衣领200设置为圆领,衣领200的贴身侧设置有罗纹结构210,衣领200的外侧连接有艾草香囊220,设置的罗纹结构210可以增大衣领200的弹性,方便紧身穿着,设置的艾草香囊220可以进一步提升驱蚊效果;此外,因为人的耳朵经常散发出腥味、臭味和大量的热量,蚊虫容易在人的耳朵旁飞舞,衣衫本体100遮罩不到耳朵,无法进行有效的防蚊,艾草香囊220连接在衣领200上,艾草香囊220散发出来的气味正好可以祛除人的耳朵旁边飞舞的蚊虫,可以理解的是,艾草香囊220可拆卸连接在衣领200上,具体的,艾草香囊220可以设置魔术贴,艾草香囊220通过魔术贴粘贴在衣领200上,艾草香囊220可以设置为圆形,也可以设置为椭圆形、星形或者其他的形状,衣领200可以覆盖艾草香囊220,可以理解的是,衣领200也包括衣领本体,衣领本体的层状结构与衣衫本体100的层状结构相同。
34.在一些实施例中,艾草香囊220嵌设在衣领200中。
35.在一些实施例中,艾草香囊220设置有多个,设置的多个艾草香囊220可以使驱蚊效果增强。
36.在一些实施例中,衣衫本体100的胸部位置设置有贴袋140,设置的贴袋140可以用来存放笔、纸巾或者其他的便携物品,也可以作为衣衫本体100的正反面的标准,方便穿着时认清衣衫本体100的正反面。可以理解的是,贴袋140可以设置一个也可以设置多个。
37.在一些实施例中,贴袋140上设置有反光条141,设置的反光条141可以提高衣衫本体100在夜晚的辨识度,正面来车可以及时辨认行人位置,并且因为反光条141是设置在贴袋140上的,不会影响整个衣衫本体100的观赏性和防蚊效果。
38.在一些实施例中,衣衫本体100可拆卸连接有衣袖300,可拆卸连接的衣袖300可以更换,衣袖300可以更换为长袖或短袖。可以理解的是,衣袖300可以通过拉链、按扣或者魔术贴等方式可拆卸连接衣衫本体100,可以理解的是,衣袖300同样具有衣袖本体,衣袖本体
的层状结构与衣衫本体100的层状结构相同。
39.在一些实施例中,衣袖300的袖口设置有用于装载药物的药物袋310,设置的药物袋310装载药物,当衣袖300为短袖时,可以驱赶手臂周围的蚊虫。在一些实施例中,药物袋310绕衣袖300的周向设置,使得驱蚊全面。
40.在一些实施例中,衣衫本体100连接有布片150,布片150的上端与衣衫本体100连接,布片150的下端设置为袖口,因为布片150的上端是连接衣衫本体100的,所以在人走路起伏的时候,布片150也会跟着上下摆动,从而搅乱衫本体100周围的风场,使得蚊虫无法靠近。
41.在一些实施例中,衣衫本体100设置为白色、灰白色或黄色,因为蚊虫是趋暗的,所以像白色、白色或黄色等浅色的衣衫本体100可以避免蚊虫靠近,可以理解的是,衣衫本体100的颜色还可以是其他浅色。
42.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