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数码转印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清晰度数码转印印花机。
背景技术:2.数码转印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印花方法,其主要特点是节能环保,其工艺过程是将设计好的花型先印刷在转印纸上,再通过物理方法(例如高温高压法)或者化学方法(例如助剂反应法)将转印纸上的花型图案转印到被印织物上。
3.一般的,将带有印花的转印纸卷悬挂在工作台上,通过机器上的控制系统使转印纸运动,通过物理加热的方法将转印纸上的印花印在织物上。但现有的转印机由于其结构的局限性,只有一个工作台,在印花过程中,由于转印纸缺少拉力,转印纸会出现褶皱或堆叠的现象,导致印刷在织物上的图案出现重叠和位置偏移的情况,影响对织物的转印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4.为了提高对织物的转印印花质量,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清晰度数码转印印花机。
5.一种高清晰度数码转印印花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端固定连接有用于铺设转印纸及织物的工作台面,所述机架一端设置有用于放卷转印纸的第一放卷辊,所述第一放卷辊与机架转动连接,所述机架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对转印纸进行加热的加热组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对转印纸进行收卷的第一收卷辊,所述第一收卷辊与机架转动连接。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放卷辊对转印纸进行放卷,放卷后的转印纸水平铺设在工作台面上,待印刷的织物铺设在转印纸上与转印纸相贴合,加热组件对转印纸以及织物共同加热,在转印纸放卷的同时,第一收卷辊对已经放卷的转印纸进行收卷,保证转印纸在放卷的过程中始终收到牵引力,保持张紧,使转印纸上的印花更加准确的印刷在织物上,提高对织物的印刷质量。
7.可选的,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用于张紧转印纸的第一张紧辊,所述第一张紧辊与机架转动连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放卷辊对转印纸进行放卷后,转印纸与第一张紧辊相抵触,第一张紧辊对转印纸进行张紧后,再通过第一收卷辊对转印纸进行收卷,可使转印纸始终处于张紧状态,印刷效果更好。
9.可选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传送织物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表面与工作台面相平行,所述传送带位于工作台面下方。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已转印完成的织物落放在传送带上,传送带将转印完成的织物继续向前传输,无需通过生产人员人工即刻将转印完成的织物取出,提高了设备的自动化程度。
11.可选的,所述机架远离第一放卷辊的一端设置有两个支撑座,两个所述支撑座关于机架宽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机架位于两个支撑座之间,所述加热组件设置于两个支撑座之间,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辊以及支撑辊,所述加热辊下端设置有第二张紧
辊,所述加热辊、支撑辊以及第二张紧辊上共同缠绕有加热带,所述加热带的表面用于与织物相抵触。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热带张紧缠绕在加热辊上,加热辊通过热传导对加热带进行加热,加热后的加热带对贴合在一起的织物以及转印纸相抵接,对织物以及转印纸进行挤压和加热,使转印纸上的印花印刷至织物上。
13.可选的,所述机架靠近支撑座罩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过渡板,所述加热带与过渡板之间留有供织物以及转印纸穿过的间隙。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台面上的转印纸以及织物搭设在过渡板上,过渡板的设置增大了转印时转印纸以及织物所受的支撑面积,转印纸穿过过渡板以及加热带之间的缝隙,通过加热带的加热,完成转印。
15.可选的,所述防护罩内设置有垫纸组件,所述垫纸组件包括用于放卷垫纸的第二放卷辊以及用于收卷垫纸的第二收卷辊,所述加热带的外表面与垫纸相贴合。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印的过程中,会出现转印纸上印花的面积大于织物的面积的情况,如果转印纸直接与加热带相接触,多出部分的印花会粘附在加热带上,后续加热带直接与织物相接触时,会对织物表面造成污染,在传送带外表面贴合垫纸,转印纸上多余的印花会粘附在垫纸上,保证加热带的外表面始终处于洁净状态。
17.可选的,所述防护罩内设置有用于张紧垫纸的张紧组件,所述张紧组件包括若干个第三张紧辊,垫纸依次缠绕在若干个所述第三张紧辊上。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干个第三张紧辊对垫纸进行张紧,使垫纸更加紧密地贴合在加热带的外表面上。
19.可选的,所述传送带两侧均设置有烘干组件,所述烘干组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若干个风扇。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印完成的织物表面的印花处于未完全干燥的状态,烘干组件在传送带对织物的传送过程中进行烘干,可以加快织物表面印花的干燥速度,降低了生产人员将织物从传送带上取下,造成印花污损的可能性。
21.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2.1.第一放卷辊对转印纸进行放卷,放卷后的转印纸水平铺设在工作台面上,待印刷的织物铺设在转印纸上与转印纸相贴合,加热组件对转印纸以及织物共同加热,在转印纸放卷的同时,第一收卷辊对已经放卷的转印纸进行收卷,保证转印纸在放卷的过程中始终收到牵引力,保持张紧,使转印纸上的印花更加准确的印刷在织物上,提高对织物的印刷质量;
23.2. 在转印的过程中,会出现转印纸上印花的面积大于织物的面积的情况,如果转印纸直接与加热带相接触,多出部分的印花会粘附在加热带上,后续加热带直接与织物相接触时,会对织物表面造成污染,在传送带外表面贴合垫纸,转印纸上多余的印花会粘附在垫纸上,保证加热带的外表面始终处于洁净状态;
24.3. 转印完成的织物表面的印花处于未完全干燥的状态,烘干组件在传送带对织物的传送过程中进行烘干,可以加快织物表面印花的干燥速度,降低了生产人员将织物从传送带上取下,造成印花污损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25.图1是用于体现本实施例整体结构带的示意图。
26.图2是用于体现转印纸组件结构的示意图。
27.图3是用于体现支撑座与机架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28.图4是用于体现加热组件、垫纸组件以及张紧组件结构的示意图。
29.图5是用于体现烘干组件结构的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
31.1、机架;2、工作台面;3、支撑座;4、转印纸组件;41、第一放卷辊;42、第一收卷辊;43、第一张紧辊;5、加热组件;51、加热辊;52、支撑辊;53、第二张紧辊;54、加热带;6、垫纸组件;61、第二放卷辊;62、第二收卷辊;7、张紧组件;71、第三张紧辊;8、烘干组件;81、安装板;82、风扇;9、传送带;10、过渡板。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高清晰度数码转印印花机。
34.参照图1,一种高清晰度数码转印印花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端固定连接有工作台面2,工作台面2用于铺设转印纸以及织物,机架1上设置有转印纸组件4,转印纸组件4用于对转印纸进行放卷和收卷,机架1一端设置有加热组件5,加热组件5用于对贴合在一起的转印纸以及织物进行加热,加热组件5一侧设置有垫纸组件6,垫纸组件6用于对垫纸进行放卷和收卷,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对转印完成的织物进行传送的传送带9,传送带9的表面与工作台面2平行,传送带9位于工作台面2下方。
35.参照图1,转印纸组件4对转印纸进行放卷,放卷后的转印纸铺设在工作台面2上,生产人员将待印刷的织物铺设在转印纸的表面上,转印纸组件4对转印纸进行放卷的同时对转印纸进行收卷,织物随着转印纸共同移动,加热组件5对贴合在一起的转印纸以及织物共同进行挤压和加热,将转印纸上的花纹印刷到织物上,印刷完成的织物落放到传送带9上。
36.参照图2,转印纸组件4包括第一放卷辊41以及第一收卷辊42,第一放卷辊41位于机架1远离加热组件5的一端,第一放卷辊41与机架1转动连接,第一放卷辊41位于工作台面2上方,第一收卷辊42位于传送带9与工作台面2之间,第一收卷辊42与机架1转动连接,第一放卷辊41与工作台面2之间设置有第一张紧辊43,第一张紧辊43与机架1转动连接。
37.参照图2,第一放卷辊41对转印纸进行放卷,转印纸绕过第一张紧辊43进行张紧,放卷后的转印纸铺设在工作台面2上,通过第一收卷辊42对转印纸进行收卷,始终保持转印纸处于张紧状态。
38.参照图1和图3,机架1远离第一放卷辊41的一端设置有两个支撑座3,两个支撑座3关于机架1宽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加热组件5以及垫纸组件6均设置于两个支撑座3之间。
39.参照图4,加热组件5包括加热辊51、支撑辊52以及第二张紧辊53,加热辊51、支撑辊52以及第二张紧辊53均与支撑座3转动连接,支撑辊52位于加热辊51靠近工作台面2的一侧,第二支撑辊52位于加热辊51下方,加热辊51的直径大于支撑辊52以及第二张紧辊53的
直径,加热辊51、支撑辊52以及第二张紧辊53同一端头的中心点呈三角形状设置,加热辊51、支撑辊52以及第二张紧辊53上共同缠绕有加热带54,工作台面2靠近支撑辊5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过渡板10,过渡板10为弧形板,过渡板10与加热带54之间设置有供转印纸以及织物穿过的空隙。
40.参照图4,加热辊51通过热传导将自身的热量传递给加热带54,贴合在一起的转印纸以及织物穿过过渡板10以及加热带54之间的间隙,加热带54对转印纸以及织物共同进行挤压和加热,转印纸上的印花受热后从转印纸上脱离,印刷到织物上,过渡板10的设置增大了转印纸以及织物在受压加热时所受到的支撑面积,转印效果更好。
41.参照图4,垫纸组件6包括第二放卷辊61以及第二收卷辊62,第二放卷辊61用于对垫纸卷进行放卷,第二收卷辊62用于对垫纸卷进行收卷,第二放卷辊61以及第二收卷辊62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第二放卷辊61位于第二收卷辊62上方,第二放卷辊61以及第二收卷辊62均与支撑座3转动连接,加热带54的外表面与垫纸相贴合。
42.参照图4,由于会出现转印纸上的印花面积大于织物表面积的情况,如果转印纸直接与加热带54相接触,多出部分的印花会粘附在加热带54上,后续加热带54直接与织物相接触时,会对织物表面造成污染,在传送带9外表面贴合垫纸,转印纸上多余的印花会粘附在垫纸上,保证加热带54的外表面始终处于洁净状态。第二放卷辊61对垫纸卷进行放卷,垫纸绕过加热带54与加热带54的表面相贴合,缠绕至第二收卷辊62上,第二收卷辊62对垫纸进行收卷。
43.参照图4,第二放卷辊61上方设置有用于张紧垫纸的张紧组件7,张紧组件7包括若干个第三张紧辊71,本实施例中第三张紧辊71的数量设置为三个,第三张紧辊71与支撑座3转动连接,三个第三张紧辊71同一端面的中心点也呈三角形状设置。放卷后的垫纸依次绕设在若干根第三张紧辊71上,对垫纸进行张紧,使垫纸始终保持张紧状态。
44.参照图5,传动带两侧均设置有烘干组件8,两组烘干组件8关于机架1宽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烘干组件8包括安装板81,安装板81与机架1固定连接,安装板81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风扇82。
45.参照图5,转印完成的织物表面的印花处于未完全干燥的状态,烘干组件8在传送带9对织物的传送过程中进行烘干,可以加快织物表面印花的干燥速度,降低了生产人员将织物从传送带9上取下,造成印花污损的可能性。
46.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第一放卷辊41对转印纸进行放卷,转印纸水平铺设在工作台面2上,生产人员将织物铺设在转印纸上,使织物与转印纸相贴合,转印纸在第一收卷辊42的带动下向前运动,带动织物移动。转印纸以及织物穿过加热带54与过渡板10之间的间隙时,加热带54对转印纸以及织物共同进行挤压加热,转印纸上的印花转印到织物上。印刷完成后的织物落放在传送带9上,传送带9将转印完成的织物向前运输,生产人员将转印完成的织物从传送带9上取下即可。
47.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