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开的实施方式涉及液体喷出头以及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2.作为印刷装置,已知有利用喷墨记录方式的喷墨打印机、喷墨绘图仪。在这样的喷墨方式的印刷装置搭载有用于使液体喷出的液体喷出头。
3.为了使驱动器ic与散热板结合,在该液体喷出头设置有从驱动器ic的背面侧朝向散热板按压驱动器ic的按压构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4.在先技术文献
5.专利文献
6.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6/104480号
技术实现要素:7.实施方式的一个方式涉及的液体喷出头具备头主体、驱动器ic、壳体、散热板以及按压构件。头主体具有喷出液体的喷出孔。驱动器ic控制所述头主体的驱动。壳体位于所述头主体上,在侧面具有开口。散热板位于所述壳体的所述开口,对所述驱动器ic中产生的热进行散热。按压构件将所述驱动器ic按压在所述散热板。所述散热板被固定在所述按压构件。
8.此外,实施方式的一个方式涉及的记录装置具备上述记载的液体喷出头、输送部以及控制部。输送部将记录介质向所述液体喷出头输送。控制部控制所述液体喷出头的所述驱动器ic。
附图说明
9.图1是实施方式涉及的记录装置的说明图(其1)。
10.图2是实施方式涉及的记录装置的说明图(其2)。
11.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涉及的液体喷出头的概略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12.图4是图3所示的液体喷出头的放大俯视图。
13.图5是图4所示的被单点划线包围的区域的放大图。
14.图6是图4所示的a-a线的剖视图。
15.图7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涉及的按压构件以及按压构件周边的构造的剖面示意图。
16.图8是实施方式涉及的液体喷出头的侧面示意图。
17.图9是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涉及的液体喷出头的侧面示意图。
18.图10是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涉及的液体喷出头的侧面示意图。
19.图11是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涉及的壳体的侧面示意图。
20.图12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变形例4涉及的驱动器ic周边的构造的放大剖视图。
21.图13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变形例5涉及的按压构件以及按压构件周边的构造的剖面示意图。
22.图14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变形例6涉及的按压构件以及按压构件周边的构造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在以往的液体喷出头中,在按压构件不具有给定的形状的情况下,无法将驱动器ic充分地按压在散热板,因此存在难以使驱动器ic与散热板结合的问题。
24.根据实施方式的一个方式,能够提供一种能够使驱动器ic与散热板良好地结合的液体喷出头以及记录装置。
25.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公开的液体喷出头以及记录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并不通过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来限定该发明。
26.作为印刷装置,已知有利用喷墨记录方式的喷墨打印机、喷墨绘图仪。在这样的喷墨方式的印刷装置搭载有用于使液体喷出的液体喷出头。
27.此外,从液体喷出头使液体喷出的方式之一中,存在压电方式。该压电方式的液体喷出头通过位移元件使油墨流路的一部分的壁弯曲位移,机械地对油墨流路内的油墨进行加压,使其喷出。而且,为了驱动该压电元件,在液体喷出头设置有驱动器ic。
28.此外,为了使驱动器ic与散热板结合,在该液体喷出头设置有从驱动器ic的背面侧朝向散热板按压驱动器ic的按压构件。由此,能够将在驱动压电元件时产生的热从驱动器ic良好地散热。
29.然而,在以往的液体喷出头中,在因制造时的偏差、组装时的变形等而按压构件不具有给定的形状的情况下,无法将驱动器ic充分地按压在散热板,因此难以使驱动器ic与散热板结合。由此,存在不能将在驱动压电元件时产生的热从驱动器ic充分地散热的担忧。
30.因此,期待能够克服上述的问题点,并即使在按压构件不具有给定的形状的情况下,也能够使驱动器ic与散热板结合的液体喷出头以及记录装置的实现。
31.《打印机的结构》
32.首先,参照图1以及图2对实施方式涉及的记录装置的一个例子即打印机1的概要进行说明。图1以及图2是实施方式涉及的打印机1的说明图。
33.具体地,图1是打印机1的概略侧视图,图2是打印机1的概略俯视图。实施方式涉及的打印机1例如是彩色喷墨打印机。
34.如图1所示,打印机1具备供纸辊2、引导辊3、涂敷机4、头壳体5、多个输送辊6、多个框架7、多个液体喷出头8、输送辊9、干燥机10、输送辊11、传感器部12、以及回收辊13。输送辊6是输送部的一个例子。
35.打印机1还具有对该供纸辊2、引导辊3、涂敷机4、头壳体5、多个输送辊6、多个框架7、多个液体喷出头8、输送辊9、干燥机10、输送辊11、传感器部12以及回收辊13进行控制的控制部14。
36.打印机1通过使液滴弹落在印刷纸张p上,在印刷纸张p上进行图像、文字的记录。印刷纸张p是记录介质的一个例子。印刷纸张p在使用前成为卷绕于供纸辊2的状态。然后,打印机1将印刷纸张p从供纸辊2经由引导辊3以及涂敷机4输送到头壳体5的内部。
37.涂敷机4将涂层剂均匀地涂敷在印刷纸张p上。由此,能够对印刷纸张p实施表面处理,因此能够使打印机1的印刷品质提高。
38.头壳体5收纳多个输送辊6、多个框架7、以及多个液体喷出头8。在头壳体5的内部,除了在印刷纸张p出入的部分等的一部分与外部相连以外,还形成有与外部隔离的空间。
39.在头壳体5的内部空间中,根据需要,通过控制部14来控制温度、湿度以及气压等控制因子中的至少一个。输送辊6在头壳体5的内部将印刷纸张p输送到液体喷出头8的附近。
40.框架7是矩形形状的平板,位于接近于由输送辊6输送的印刷纸张p的上方的位置。此外,如图2所示,框架7设置为长边方向与印刷纸张p的输送方向正交。而且,多个(例如四个)框架7沿着印刷纸张p的输送方向位于头壳体5的内部。
41.另外,在以后的说明中,将印刷纸张p的输送方向也称为“副扫描方向”,将与该副扫描方向正交且与印刷纸张p平行的方向也称为“主扫描方向”。
42.从未图示的液体罐向液体喷出头8供给液体例如油墨。液体喷出头8喷出从该液体罐供给的液体。
43.控制部14基于图像、文字等数据,控制液体喷出头8,朝向印刷纸张p使液体喷出。液体喷出头8与印刷纸张p之间的距离例如为0.5~20mm左右。
44.液体喷出头8固定在框架7。液体喷出头8例如在长边方向的两端部固定在框架7。液体喷出头8设置为长边方向与印刷纸张p的输送方向正交。
45.即,实施方式涉及的打印机1是在打印机1的内部固定有液体喷出头8的所谓的行式打印机。另外,实施方式涉及的打印机1并不限于行式打印机,也可以是所谓的串行打印机。
46.该所谓串行打印机是交替地进行一边使液体喷出头8在与印刷纸张p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例如大致正交的方向上往返等移动一边进行记录的动作、和印刷纸张p的输送的方式的打印机。
47.如图2所示,在一个框架7固定有多个(例如五个)液体喷出头8。在图2中,示出了三个液体喷出头8位于印刷纸张p的输送方向的前方、两个液体喷出头8位于后方的例子,将液体喷出头8设置为在印刷纸张p的输送方向上,各个液体喷出头8的中心不重叠。
48.而且,通过位于一个框架7的多个液体喷出头8,构成头组8a。四个头组8a沿着印刷纸张p的输送方向设置。向属于相同的头组8a的液体喷出头8供给相同的颜色的油墨。由此,打印机1能够使用四个头组8a,进行基于四种颜色的油墨的印刷。
49.从各头组8a喷出的油墨的颜色例如为品红色(m)、黄色(y)、蓝绿色(c)以及黑色(k)。控制部14控制各头组8a向印刷纸张p喷出多种颜色的油墨,由此能够在印刷纸张p印刷彩色图像。
50.另外,为了进行印刷纸张p的表面处理,也可以从液体喷出头8向印刷纸张p喷出涂层剂。
51.此外,一个头组8a包含的液体喷出头8的个数、搭载在打印机1的头组8a的个数能够根据印刷的对象、印刷条件,适当地进行变更。例如,如果在印刷纸张p上印刷的颜色为单色且对能够用一个液体喷出头8来印刷的范围进行印刷,则搭载在打印机1的液体喷出头8的个数也可以是一个。
52.在头壳体5的内部进行了印刷处理的印刷纸张p通过输送辊9输送到头壳体5的外部,通过干燥机10的内部。干燥机10使进行了印刷处理的印刷纸张p干燥。由干燥机10进行了干燥的印刷纸张p通过输送辊11输送,由回收辊13回收。
53.在打印机1中,通过由干燥机10对印刷纸张p进行干燥,能够抑制在回收辊13中重叠地卷绕的印刷纸张p彼此粘接,或者未干燥的液体被擦掉。
54.传感器部12包含位置传感器、速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控制部14能够基于来自该传感器部12的信息,判断打印机1的各部分的状态,控制打印机1的各部分。
55.在到此为止说明的打印机1中,示出了将印刷纸张p用作印刷对象(即记录介质)的情况,但是打印机1的印刷对象并不限于印刷纸张p,也可以将辊状的布等作为印刷对象。
56.此外,打印机1也可以代替直接输送印刷纸张p,而载置在输送带上进行输送。通过使用输送带,打印机1能够将单张纸、裁剪的布、木材、瓷砖等作为印刷对象。
57.此外,打印机1也可以设为从液体喷出头8喷出包含导电性的粒子的液体来印刷电子设备的布线图案等。此外,打印机1也可以从液体喷出头8朝向反应容器等使其喷出给定量的液体的化学药剂、包含化学药剂的液体来制作化学药品。
58.此外,打印机1也可以具备对液体喷出头8进行清洁的清洁部。清洁部例如通过擦拭处理、加盖处理,进行液体喷出头8的清洗。
59.所谓擦拭处理例如是通过用具有柔软性的擦拭器擦拭喷出液体的部位的面例如流路构件21(参照图3)的第2面21b(参照图6),去除附着在该第2面21b的液体的处理。
60.此外,加盖处理例如如下实施。首先,盖上盖子以使覆盖喷出液体的部位例如流路构件21的第2面21b(将其称为加盖)。由此,在第2面21b与盖子之间形成大致密闭的空间。
61.接着,在该密闭的空间反复进行液体的喷出。由此,能够去除堵塞了喷出孔63(参照图4)的粘度比标准状态高的液体、异物等。
62.《液体喷出头的结构》
63.接下来,参照图3对实施方式涉及的液体喷出头8的结构进行说明。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涉及的液体喷出头8的概略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64.液体喷出头8具备头主体20、布线部30、壳体40、以及一对散热板50。头主体20具有流路构件21、压电致动器基板22(参照图4)、以及贮存部23。
65.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方便,将在液体喷出头8中设置头主体20的方向也称为“下”,将相对于头主体20设置壳体40的方向也称为“上”。
66.头主体20的流路构件21是大致平板形状,具有作为一个主面的第1面21a(参照图6)和位于该第1面21a的相反侧的第2面21b(参照图6)。第1面21a具有开口61a(参照图4),从贮存部23经由该开口61a向流路构件21的内部供给液体。
67.向印刷纸张p喷出液体的多个喷出孔63(参照图4)位于第2面21b。而且,在流路构件21的内部形成有使液体从第1面21a向第2面21b流动的流路。关于该流路构件21的详情将在后面叙述。
68.压电致动器基板22位于流路构件21的第1面21a上。压电致动器基板22具有多个位移元件70(参照图5)。此外,布线部30的信号传递构件31与压电致动器基板22电连接。关于该压电致动器基板22的详情将在后面叙述。
69.在压电致动器基板22上配置有贮存部23。在贮存部23中,在主扫描方向的两端部
设置有开口23a。贮存部23在内部具有流路,从外部经由开口23a供给液体。贮存部23具有向流路构件21供给液体的功能以及对被供给的液体进行贮存的功能。
70.布线部30具有信号传递构件31、布线基板32、驱动器ic33、按压构件34、以及弹性构件35。信号传递构件31具有将从外部发送的给定的信号传递到头主体20的功能。另外,如图3所示,实施方式涉及的液体喷出头8具有两个信号传递构件31。
71.信号传递构件31的一个端部与头主体20的压电致动器基板22电连接。信号传递构件31的另一个端部向上方引出以便插通贮存部23的开口23b,并与布线基板32电连接。
72.由此,能够将头主体20的压电致动器基板22和外部电连接。信号传递构件31例如包含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印刷电路)等。
73.布线基板32位于头主体20的上方的位置。布线基板32具有向驱动器ic33分配信号的功能。
74.驱动器ic33设置在信号传递构件31的一个主面。如图3所示,在实施方式涉及的液体喷出头8中,驱动器ic33在一个信号传递构件31上各两个地进行设置。另外,在实施方式中,在一个信号传递构件31设置的驱动器ic33的数量并不限于两个。
75.驱动器ic33基于从控制部14(参照图1)发送的信号,使头主体20的压电致动器基板22驱动。由此,驱动器ic33使液体喷出头8驱动。
76.按压构件34在剖面观察下具有大致u字形状,从内侧朝向散热板50按压信号传递构件31上的驱动器ic33。由此,在实施方式中,能够将在驱动器ic33进行驱动时产生的热效率优良地向外侧的散热板50散热。
77.弹性构件35设置为与按压构件34的按压部34a(参照图7)的外壁相接。通过设置该弹性构件35,能够在按压构件34对驱动器ic33进行按压时,减少按压构件34使信号传递构件31破损的可能性。
78.弹性构件35例如包含发泡体双面胶带等。此外,作为弹性构件35,例如使用非硅系的导热片,由此能够使驱动器ic33的散热性提高。另外,弹性构件35未必一定要设置。
79.壳体40配置在头主体20上,以使覆盖布线部30。由此,壳体40能够密封布线部30。壳体40例如包含树脂、金属等。
80.壳体40是向主扫描方向较长地延伸的箱形状,在副扫描方向上对置的侧面具有第1开口40a以及第2开口40b。该第1开口40a以及第2开口40b是开口的一个例子。此外,壳体40在下表面具有第3开口40c,在上表面具有第4开口40d。
81.散热板50的一者配置在第1开口40a,使得封堵第1开口40a,散热板50的另一者配置在第2开口40b,使得封堵第2开口40b。
82.散热板50设置为在主扫描方向上延伸,包含散热性高的金属、合金等。散热板50设置为与驱动器ic33相接,具有对在驱动器ic33产生的热进行散热的功能。
83.一对散热板50通过螺钉51(参照图7)分别固定在壳体40。因此,固定有散热板50的壳体40成为第1开口40a以及第2开口40b被堵塞,第3开口40c以及第4开口40d开口的箱形状。
84.第3开口40c设置为与贮存部23对置。在第3开口40c插通有信号传递构件31以及按压构件34。
85.第4开口40d为了插通设置于布线基板32的连接器(未图示)而设置。该连接器与第
4开口40d之间优选由树脂等进行密封。由此,能够抑制液体、尘土等侵入到壳体40的内部。
86.此外,壳体40具有绝热部40e。该绝热部40e配置为与第1开口40a以及第2开口40b相邻,并设置为从在副扫描方向上对置的壳体40的侧面朝向外侧突出。
87.此外,绝热部40e形成为在主扫描方向上延伸。即,绝热部40e位于散热板50与头主体20之间。这样,通过在壳体40设置绝热部40e,能够抑制在驱动器ic33产生的热经由散热板50传递到头主体20。
88.另外,液体喷出头8也可以还包含图3所示的构件以外的构件。
89.《头主体的结构》
90.接着,参照图4~图6对实施方式涉及的头主体2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4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头主体20的放大俯视图。图5是图4所示的被单点划线包围的区域的放大图。图6是图4所示的a-a线的剖视图。
91.如图4所示,头主体20具有流路构件21和压电致动器基板22。流路构件21具有供给歧管(manifold)61、多个加压室62、以及多个喷出孔63。
92.多个加压室62与供给歧管61相连。多个喷出孔63分别与多个加压室62相连。
93.加压室62向流路构件21的第1面21a(参照图6)开口。此外,流路构件21的第1面21a具有与供给歧管61相连的开口61a。而且,从贮存部23(参照图2)经由该开口61a向流路构件21的内部供给液体。
94.在图4的例子中,在头主体20中,四个供给歧管61位于流路构件21的内部。供给歧管61具有沿着流路构件21的长边方向(即,主扫描方向)延伸的细长的形状,在其两端,在流路构件21的第1面21a形成有供给歧管61的开口61a。
95.在流路构件21二维地扩展形成有多个加压室62。如图5所示,加压室62是具有角部被实施了r的大致菱形的平面形状的中空的区域。加压室62向流路构件21的第1面21a开口,在该第1面21a与接合压电致动器基板22接合,由此被封闭。
96.加压室62构成在长边方向上排列的加压室行。加压室行的加压室62在邻近的两行加压室行之间被配置为锯齿状。而且,通过与一个供给歧管61相连的四行加压室行构成一个加压室组。在图4的例子中,流路构件21具有四个该加压室组。
97.此外,各加压室组内的加压室62的相对配置相同,各加压室组在长边方向上稍微偏移地配置。
98.喷出孔63配置在流路构件21中的避开与供给歧管61对置的区域的位置。即,从第1面21a侧透视观察流路构件21的情况下,喷出孔63不与供给歧管61重叠。
99.进而,在俯视观察下,喷出孔63配置为收纳到压电致动器基板22的搭载区域。这样的喷出孔63作为一组占有与压电致动器基板22大致相同的大小以及形状的区域。
100.然后,通过使对应的压电致动器基板22的位移元件70(参照图6)位移,从喷出孔63喷出液滴。
101.如图6所示,流路构件21具有层叠了多个板的层叠构造。这些板从流路构件21的上表面起依次为腔室板21a、基座板21b、孔隙(节流孔)板21c、供给(supply)板21d、歧管板21e、21f、21g、覆盖板21h以及喷嘴板21i。
102.在板上形成有多个孔。板的厚度为10μm~300μm左右。由此,能够提高孔的形成精度。将板对位地层叠,以使这些孔相互连通而构成给定的流路。
103.在流路构件21中,供给歧管61与喷出孔63之间通过独立流路64相连。供给歧管61位于流路构件21内部的第2面21b侧,喷出孔63位于流路构件21的第2面21b。
104.独立流路64具有加压室62和独立供给流路65。加压室62位于流路构件21的第1面21a,独立供给流路65是将供给歧管61和加压室62相连的流路。
105.此外,独立供给流路65包含宽度比其他部分窄的节流孔66。由于节流孔66的宽度比独立供给流路65的其他部分窄,所以流路阻力高的。这样,在节流孔66的流路阻力高时,在加压室62产生的压力不易释放到供给歧管61。
106.压电致动器基板22具有压电陶瓷层22a、22b、公共电极71、独立电极72、连接电极73、虚设连接电极74、以及表面电极75(参照图4)。
107.此外,在压电致动器基板22中,压电陶瓷层22a、公共电极71、压电陶瓷层22b以及独立电极72按照该顺序层叠。
108.压电陶瓷层22a、22b均在流路构件21的第1面21a上延伸,以使横跨多个加压室62。压电陶瓷层22a、22b分别具有20μm左右的厚度。压电陶瓷层22a、22b例如包含具有强介电性的锆钛酸铅(pzt)系的陶瓷材料。
109.公共电极71在压电陶瓷层22a以及压电陶瓷层22b之间的区域遍及面方向的大致整个面而形成。即,公共电极71与和压电致动器基板22对置的区域内的全部加压室62重叠。
110.公共电极71的厚度为2μm左右。公共电极71例如包含ag-pd系等金属材料。
111.独立电极72包含主体电极72a和引出电极72b。主体电极72a位于压电陶瓷层22b上的与加压室62对置的区域。主体电极72a比加压室62小一圈,具有与加压室62大致相似的形状。
112.引出电极72b从主体电极72a引出到与加压室62对置的区域外。独立电极72例如包含au系等金属材料。
113.连接电极73位于引出电极72b上,厚度为15μm左右,形成为凸状。此外,连接电极73与在信号传递构件31(参照图3)设置的电极电连接。连接电极73例如包含含有玻璃料的银-钯。
114.虚设连接电极74位于压电陶瓷层22b上,设置为不与独立电极72等各种电极重叠。虚设连接电极74将压电致动器基板22和信号传递构件31连接,提高连接强度。
115.此外,虚设连接电极74使压电致动器基板22和压电致动器基板22的接触位置的分布均匀化,使电连接稳定。虚设连接电极74包含与连接电极73同等的材料即可,可以通过与连接电极73同等的工序形成。
116.图4所示的表面电极75在压电陶瓷层22b上形成在避开独立电极72的位置。表面电极75经由形成于压电陶瓷层22b的过孔与公共电极71相连。
117.由此,表面电极75被接地,保持在接地(ground)电位。表面电极75包含与独立电极72同等的材料即可,可以通过与独立电极72同等的工序形成。
118.多个独立电极72为了独立地控制电位,各自经由信号传递构件31以及布线,独立地与控制部14(参照图1)电连接。而且,若使独立电极72和公共电极71为不同的电位,并在压电陶瓷层22a的极化方向上施加电场,则该压电陶瓷层22a内的被施加了电场的部分作为因压电效应而变形的活性部进行动作。
119.即,在压电致动器基板22中,独立电极72、压电陶瓷层22a以及公共电极71中的与
加压室62对置的部位作为位移元件70发挥功能。
120.而且,通过该位移元件70进行单压电晶片变形,从而加压室62被按压,从喷出孔63喷出液体。
121.接下来,对实施方式涉及的液体喷出头8的驱动步骤进行说明。预先将独立电极72设为比公共电极71高的电位(以下,称为高电位)。而且,每当有喷出要求时,将独立电极72暂时设为与公共电极71相同的电位(以下,称为低电位),然后,在给定的定时再次设为高电位。
122.由此,在独立电极72成为低电位的定时,压电陶瓷层22a、22b返回原来的形状,加压室62的容积比初始状态即高电位的状态增加。
123.此时,在加压室62内被赋予负压,因此供给歧管61内的液体被吸入到加压室62的内部。
124.然后,在再次将独立电极72设为高电位的定时,压电陶瓷层22a、22b变形为向加压室62侧凸出。
125.即,由于加压室62的容积减少,所以加压室62内的压力成为正压。由此,加压室62内部的液体的压力上升,液滴从喷出孔63喷出。
126.也就是说,控制部14为了使液滴从喷出孔63喷出,使用驱动器ic33向独立电极72供给包含以高电位为基准的脉冲的驱动信号。将该脉冲宽度设为压力波从节流孔66传播到喷出孔63为止的时间长度即al(acoustic length,声长度)即可。
127.由此,在加压室62的内部从负压状态反转为正压状态时两者的压力合在一起,能够以更强的压力使液滴喷出。
128.此外,在灰度印刷中,以从喷出孔63连续地喷出的液滴的数量即由液滴喷出次数进行调整的液滴量(体积)来进行灰度表现。因此,从与指定的点区域对应的喷出孔63连续地进行与指定的灰度表现对应的次数的液滴喷出。
129.通常,在连续地进行液体喷出的情况下,也可以将为了使液滴喷出而供给的脉冲与脉冲的间隔设为al。由此,在使先被喷出的液滴喷出时产生的压力的残余压力波和在使后被喷出的液滴喷出时产生的压力的压力波的周期一致。
130.因此,能够使残余压力波和压力波重叠而使用于喷出液滴的压力放大。另外,在该情况下,之后开始喷出的液滴的速度变快,多个液滴的弹落点变近。
131.《按压构件的详情》
132.接下来,参照图7以及图8对实施方式涉及的按压构件34的详情进行说明。图7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涉及的按压构件34以及按压构件34周边的构造的剖面示意图,图8是实施方式涉及的液体喷出头8的侧面示意图。另外,在图8中,为了容易理解,将信号传递构件31以及壳体40用用单点划线、虚线表示。
133.如图7的(a)所示,按压构件34在剖面观察的情况下,形成为上侧开口的大致u字形状。按压构件34具有按压部34a、连接部34b、以及突出部34c。
134.一对按压部34a形成为相互大致并行地设置并且在主扫描方向上延伸。按压部34a隔着弹性构件35以及信号传递构件31与驱动器ic33对置的设置。
135.连接部34b形成为与头主体20(参照图8)对置地在主扫描方向上延伸。连接部34b将一对按压部34a连接。连接部34b通过未图示的螺钉等固定在头主体20的贮存部23(参照
图8)。
136.如图8所示,突出部34c设置为从按压部34a的主扫描方向的两端部朝向外侧突出。在突出部34c形成有圆孔34d,在该圆孔34d的内壁形成有螺钉槽。
137.收纳按压构件34的壳体40具有突出部40f。该突出部40f设置为从壳体40的在主扫描方向上对置的侧面朝向内侧突出。即,突出部40f设置为朝向第1开口40a以及第2开口40b突出。
138.此外,突出部40f设置在与按压构件34的突出部34c对应的位置。而且,在突出部40f的与上述的圆孔34d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圆孔40g。
139.进而,在散热板50的与圆孔34d以及圆孔40g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圆孔50a。
140.而且,在实施方式中,如图7的(a)所示,将弹性构件35、信号传递构件31、以及驱动器ic33按照该顺序以堆积重叠的方式进行配置,以使与按压构件34的按压部34a的外壁相接。
141.此外,将壳体40配置为突出部40f的内壁与按压部34a的突出部34c的外壁相接。另外,此时,将壳体40配置为圆孔40g的位置与圆孔34d的位置一致。
142.然后,将散热板50配置为封堵壳体40的第1开口40a(或第2开口40b)并且与突出部40f的外壁相接。另外,此时,将散热板50配置为圆孔50a的位置与圆孔34d以及圆孔40g的位置一致。
143.然后,将螺钉51从散热板50的外侧插通到连通的圆孔50a、圆孔40g以及圆孔34d,将该螺钉51与圆孔34d螺合。由此,如图7的(b)所示,壳体40的突出部40f被夹在按压构件34的突出部34c与散热板50之间。
144.即,通过螺合螺钉51,按压构件34以相对于散热板50离开与给定的距离(与突出部40f的厚度对应的量)对应的量的状态被固定。在此,在实施方式中,将突出部40f设计为使突出部40f的厚度比驱动器ic33的厚度大并且使突出部40f的厚度比弹性构件35、信号传递构件31以及驱动器ic33的厚度的合计小。
145.由此,如图7的(b)所示,能够在按压构件34与散热板50之间使弹性构件35进行收缩。而且,在实施方式中,能够通过该弹性构件35的收缩,使驱动器ic33与散热板50良好地结合。
146.即,根据实施方式,使用螺钉51将散热板50固定在按压构件34,由此能够使驱动器ic33与散热板50良好地结合。
147.此外,在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壳体40的突出部40f夹入按压构件34与散热板50之间,能够使散热板50与壳体40接触,因此能够不仅使用散热板50,还能够使用壳体40来散热从驱动器ic33产生的热。因此,根据实施方式,能够对在驱动器ic33产生的热良好地进行散热。
148.此外,在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壳体40的突出部40f夹入按压构件34与散热板50之间,也能够将按压构件34固定在壳体40,因此能够使在液体喷出头8内支承按压构件34的力提高。
149.此外,在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壳体40的突出部40f夹入按压构件34与散热板50之间,该突出部40f作为间隔件发挥功能,因此能够抑制在螺合螺钉51时误损坏驱动器ic33。
150.此外,在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散热板50可以相对于头主体20在比驱动器ic33
更远离的位置被固定在按压构件34。即,在使头主体20朝下的情况下,在比驱动器ic33高的位置设置有圆孔50a、圆孔34d以及圆孔40g,散热板50可以在比驱动器ic33高的位置固定在按压构件34。由此,能够将驱动器ic33牢固地按压在散热板50。
151.换言之,驱动器ic33位于散热板50以及按压构件34的固定位置与按压构件34以及头主体20的固定位置之间。因此,若将散热板50固定在按压构件34,则驱动器ic33会被牢固地按压在散热板50。
152.此外,在实施方式中,散热板50可以在长边方向的两端部分别固定在按压构件34。由此,在一个信号传递构件31设置多个驱动器ic33的情况下,针对该多个驱动器ic33能够均等地按压在散热板50。
153.因此,根据实施方式,能够使多个驱动器ic33与散热板50良好地结合。
154.另外,按压构件34也可以不具有突出部34c。在该情况下,只要将散热板50固定在按压部34a即可。此外,壳体40也可以不具有突出部40f,也未必一定要位于按压构件34与散热板50之间。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用螺钉51来固定按压构件34和散热板50的例子,但是也可以用树脂等粘接剂来固定,还可以将相互的构件嵌合而固定。
155.《各种变形例》
156.参照图9~图14对实施方式涉及的液体喷出头8的各种变形例进行说明。图9是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涉及的液体喷出头8的侧面示意图。
157.另外,在以下的各种变形例中,通过对与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位标注相同的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
158.如图9所示,在变形例1涉及的液体喷出头8中,散热板50相对于头主体20在比驱动器ic33更靠近的位置被固定在按压构件34。即,在变形例1中,在使头主体20朝下的情况下,在比驱动器ic33低的位置设置有圆孔50a、圆孔34d以及圆孔40g,散热板50在比驱动器ic33低的位置固定在按压构件34。
159.由此,能够在按压构件34中刚性高的部分即连接部34b(参照图7)的附近固定按压构件34,因此能够使在液体喷出头8内支承按压构件34的力提高。
160.图10是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涉及的液体喷出头8的侧面示意图。
161.如图10所示,在变形例2涉及的液体喷出头8中,散热板50相对于头主体20在与驱动器ic33相等的距离的部位被固定在按压构件34。即,在变形例2中,在使头主体20朝下的情况下,在与驱动器ic33相同的高度设置有圆孔50a、圆孔34d以及圆孔40g,散热板50在与驱动器ic33相同的高度固定在按压构件34。
162.由此,能够与对按压构件34以及散热板50进行固定的一对螺钉51大致齐平地配置驱动器ic33。因此,根据变形例2,能够将通过螺合两个螺钉51而将按压构件34和散热板50夹入的力顺利地传递到驱动器ic33,因此能够使驱动器ic33与散热板50更良好地结合。
163.另外,所谓散热板50相对于头主体20以与驱动器ic33相等的距离被固定是指,如图10所示,在将驱动器ic33被散热板50按压的位置在长边方向上延伸的位置被固定。换言之,在按压构件34中,将驱动器ic33按压在散热板50的位置和被固定在散热板50的位置在长边方向上排列。
164.图11是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涉及的壳体40的侧面示意图。另外,在图11中,为了容易理解,将散热板50用虚线表示。
165.如图11所示,变形例3涉及的壳体40具有卡止散热板50的卡止爪40h。该卡止爪40h例如以从壳体40的上表面朝向内侧突出的方式设置有一对。
166.在变形例3中,通过将卡止爪40h设置在壳体40,能够使在壳体40的第1开口40a(或第2开口40b)嵌入散热板50的作业的效率提高。另外,在图11的例子中,示出了在壳体40的上表面侧设置了一对卡止爪40h的例子,但是卡止爪40h的配置、个数并不限于该例子。
167.图12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变形例4涉及的驱动器ic33周边的构造的放大剖视图。另外,该图12是示出使散热板50与驱动器ic33结合之前的状态(对应于实施方式中的图7的(a))的图。
168.如图12所示,在变形例4中,在使散热板50与驱动器ic33结合之前,在驱动器ic33的表面设置有散热树脂36。由此,在变形例4涉及的液体喷出头8中,能够在驱动器ic33与散热板50之间设置散热树脂36。
169.该散热树脂36例如包含含有铝填料等导热性填料的润滑脂,具有高的导热性。
170.在变形例4中,通过在驱动器ic33与散热板50之间设置散热树脂36,能够使驱动器ic33和散热板50的界面的热阻减少,因此能够对在驱动器ic33产生的热良好地进行散热。
171.此外,在变形例4中,如图12所示,散热树脂36可以覆盖驱动器ic33。由此,也能够从驱动器ic33的侧面向散热板50释放热,因此能够对在驱动器ic33产生的热更良好地进行散热。
172.此外,也可以将散热树脂36设置在螺钉51(参照图7)上。即,可以在用螺钉51将按压构件34和散热板50固定之后涂敷散热树脂36。由此,能够使按压构件34和散热板50的连接牢固,并且提高散热板50的散热性。
173.图13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变形例5涉及的按压构件34以及按压构件34周边的构造的剖面示意图。在图13所示的变形例5中,按压构件34的结构与实施方式不同。
174.具体地,变形例5涉及的按压构件34在形成为与头主体20(参照图8)对置地在主扫描方向上延伸的连接部34b设置有凸部34e。
175.该凸部34e形成为从连接部34b向与按压部34a延伸的方向相同的方向(在图中为上方向)突出,此外,在俯视观察下在主扫描方向上延伸。即,变形例5涉及的按压构件34在剖面观察下具有上侧开口的大致w字形状。
176.由此,与按压构件34在剖面观察下具有大致u字形状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强从内侧朝向散热板50按压信号传递构件31上的驱动器ic33的力。因此,根据变形例5,能够使驱动器ic33与散热板50更良好地结合。
177.此外,变形例5涉及的按压构件34在凸部34e的前端部具有大致平坦的平坦部34f。而且,在变形例5中,在该平坦部34f固定有布线基板32。
178.由此,不需要在液体喷出头8的内部设置用于固定该布线基板32的独立构件,因此能够减少液体喷出头8的制造成本,并且能够在液体喷出头8的内部牢固地固定布线基板32。
179.图14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变形例6涉及的按压构件34以及按压构件34周边的构造的剖面示意图。在图14所示的变形例6中,支承布线基板32的结构与变形例5不同。
180.具体地,在变形例6中,在按压构件34的平坦部34f立设有壁状的支承构件52,在该支承构件52的两侧的主面52a固定有多个布线基板32。由此,能够将多个布线基板32设置在
液体喷出头8的内部。
181.此外,在支承构件52的前端部设置有布线基板53,在该布线基板53上设置有连接器54。而且,连接器54和布线基板32经由布线基板53等电连接。
182.连接器54插通于在壳体40的上表面形成的第4开口40d,从该第4开口40d向外部突出。连接器54与第4开口40d之间通过未图示的树脂等密封。
183.在到此为止说明的变形例6中,能够将在驱动器ic33产生的热经由按压构件34、支承构件52、布线基板32以及连接器54向壳体40释放。因此,根据变形例6,能够对在驱动器ic33产生的热更良好地进行散热。
184.以上,虽然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公开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其主旨,就能够进行各种变更。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一对信号传递构件31分别搭载驱动器ic33,并使一对散热板50与该驱动器ic33结合的例子,但是信号传递构件31以及散热板50的数量并不限于该例子。
185.例如,也可以在一个信号传递构件31搭载驱动器ic33,并使一个散热板50与该驱动器ic33结合。另外,在该情况下,按压构件34在剖面观察下可以具有大致l字形状。
186.如以上那样,实施方式涉及的液体喷出头8具备头主体20、驱动器ic33、壳体40、散热板50、以及按压构件34。头主体20具有喷出液体的喷出孔63。驱动器ic33控制头主体20的驱动。壳体40位于头主体20上,在侧面具有开口(第1开口40a、第2开口40b)。散热板50位于壳体40的开口(第1开口40a、第2开口40b),对在驱动器ic33产生的热进行散热。按压构件34将驱动器ic33按压在散热板50。此外,散热板50固定在按压构件34。由此,能够使驱动器ic33与散热板50良好地结合。
187.此外,在实施方式涉及的液体喷出头8中,按压构件34固定在头主体20,散热板50相对于头主体20在比驱动器ic33更远离的位置被固定在按压构件34。由此,能够将驱动器ic33牢固地按压在散热板50。
188.此外,在实施方式涉及的液体喷出头8中,按压构件34固定在头主体20,散热板50相对于头主体20在比驱动器ic33更靠近的位置被固定在按压构件34。由此,能够使在液体喷出头8内支承按压构件34的力提高。
189.此外,在实施方式涉及的液体喷出头8中,按压构件34固定在头主体20,散热板50相对于头主体20在与驱动器ic33相等的距离的部位被固定在按压构件34。由此,能够使驱动器ic33与散热板50更良好地结合。
190.此外,在实施方式涉及的液体喷出头8中,在散热板50与按压构件34之间夹入有壳体40的至少一部分(突出部40f)。由此,能够对在驱动器ic33产生的热良好地进行散热。
191.此外,在实施方式涉及的液体喷出头8中,壳体40具有卡止散热板50的卡止爪40h。由此,能够使在壳体40的第1开口40a、第2开口40b嵌入散热板50的作业的效率提高。
192.此外,实施方式涉及的液体喷出头8在驱动器ic33与散热板50之间具备散热树脂36。由此,能够对在驱动器ic33产生的热良好地进行散热。
193.此外,在实施方式涉及的液体喷出头8中,散热树脂36覆盖驱动器ic33。由此,能够对在驱动器ic33产生的热更良好地进行散热。
194.此外,在实施方式涉及的液体喷出头8中,按压构件34具有:一对按压部34a,将多个驱动器ic33朝向外侧按压;连接部34b,将一对按压部34a连接;以及凸部34e,设置在连接
部34b,从连接部34b向与一对按压部34a延伸的方向相同的方向突出。由此,能够使驱动器ic33与散热板50更良好地结合。
195.此外,在实施方式涉及的液体喷出头8中,凸部34e在前端部具有大致平坦的平坦部34f,在平坦部34f固定有布线基板32。由此,能够减少液体喷出头8的制造成本,并且能够在液体喷出头8的内部牢固地固定布线基板32。
196.此外,在实施方式涉及的液体喷出头8中,凸部34e在前端部具有大致平坦的平坦部34f,在立设在平坦部34f的壁状的支承构件52的两边的主面52a固定有多个布线基板32。由此,能够将多个布线基板32设置在液体喷出头8的内部。
197.此外,实施方式涉及的记录装置(打印机1)具备:上述记载的液体喷出头8;输送部(输送辊6),将记录介质(印刷纸张p)输送到液体喷出头8;以及控制部14,控制液体喷出头8。由此,能够实现能够使驱动器ic33与散热板50良好地结合的打印机1。
198.应认为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的方面均为例示而不是限制性的。实际上,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多样的方式实现。此外,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主旨的情况下,也可以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行省略、置换、变更。
199.符号说明
200.1:打印机(记录装置的一个例子);
201.4:涂敷机;
202.6:输送辊(输送部的一个例子);
203.7:框架;
204.8:液体喷出头;
205.10:干燥机;
206.14:控制部;
207.20:头主体;
208.32:布线基板;
209.33:驱动器ic;
210.34:按压构件;
211.34a:按压部;
212.34b:连接部;
213.34e:凸部;
214.34f:平坦部;
215.36:散热树脂;
216.40:壳体;
217.40a:第1开口(开口的一个例子);
218.40b:第2开口(开口的一个例子);
219.40h:卡止爪;
220.50:散热板;
221.52:支承构件;
222.52a:主面;
223.63:喷出孔;
224.p:印刷纸张(记录介质的一个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