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航天航空 专利正文
一种带有防御结构的测绘专用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26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带有防御结构的测绘专用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防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防御结构的测绘专用无人机。


背景技术:

2.测绘专用无人机主要对测绘区域地形地貌进行数据收集,需要进入城区和山林多种环境工作,测绘专用无人机需要完善的防御结构保障测绘工作的正常进行。
3.现有专利(公告号:cn211196664u)公开了一种无人机测绘装置。发明人在实现该方案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良好的解决:1、缓震杆与无人机刚性连接,缓震处理不足;2、未对飞鸟撞击设计防护,测绘过程中有被飞鸟撞落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防御结构的测绘专用无人机,解决了缓震杆与无人机刚性连接,缓震处理不足,测绘镜头云台受到过大震动导致故障的问题,未对飞鸟撞击设计防护,导致测绘过程中有被飞鸟撞落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带有防御结构的测绘专用无人机,包括测绘无人机,所述测绘无人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测绘镜头,所述测绘无人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减震簧。
8.所述减震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震挂架,所述缓震挂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震杆,所述缓震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气弹簧,所述气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撑脚。
9.所述气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哨壳,所述哨壳的表面开设有出气口,所述哨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共振壁,所述哨壳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共振球,所述哨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气道,所述进气道的顶部穿套有缓速器,所述缓速器的表面连接有进气扇叶。
1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减震簧的数量为四根,四根所述减震簧均固定连接在缓震挂架的顶部。
1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缓震杆的数量为四根,四根所述缓震杆有碳纤维板制成,四根所述缓震杆分别固定连接在缓震挂架的侧面。
12.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气弹簧的数量为四根,气弹簧的数量和缓震杆的数量对应。
1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哨壳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进气道通过哨壳顶部的通孔贯穿连接在哨壳的内侧。
14.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哨壳、共振壁和共振球均为合金钢材料制成。
15.(三)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防御结构的测绘专用无人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7.(1)、通过减震簧、缓震挂架、缓震杆、气弹簧和撑脚解决了缓震杆与测绘无人机的
刚性连接导致缓震效果不足,存在余震损坏测绘无人机的问题,减震簧和缓震挂架的使用,将缓震杆与测绘无人机的刚性连接改变为弹性连接,降落是产生的冲击力与震动吸收效果更好,缓震杆、气弹簧和撑脚在测绘无人机降落触地时吸收处理降落产生的冲击力和震动,完善对测绘无人机和测绘镜头的保护。
18.(2)、通过哨壳、出气口、共振壁、共振球、进气道、缓速器和进气扇叶完成防飞鸟撞击的,测绘无人机飞行过程中,产生的气流先通过缓速器和进气扇叶,此时由于气流的流速的不稳定,通过缓速器与进气扇对气流进行整形调速,再通过进气道进入哨壳内部,气流撞击到共振壁表面和共振球在哨壳内部发生撞击产生哨声,气流最后通过出气口排出,产生的哨声对飞鸟有警示作用,避免测绘无人机被飞鸟撞落。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正视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缓震挂架结构的俯视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哨壳结构的正剖图。
22.图中:1测绘无人机、2测绘镜头、3减震簧、4缓震挂架、5缓震杆、6气弹簧、7撑脚、8哨壳、9出气口、10共振壁、11共振球、12进气道、13缓速器、14进气扇叶。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带有防御结构的测绘专用无人机,包括测绘无人机1,测绘无人机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测绘镜头2,测绘无人机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减震簧3,减震簧3的数量为四根,四根减震簧3均固定连接在缓震挂架4的顶部。
25.减震簧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震挂架4,缓震挂架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震杆5,缓震杆5的数量为四根,四根缓震杆5有碳纤维板制成,四根缓震杆5分别固定连接在缓震挂架4的侧面,在测绘无人机1降落触地过程中,缓震杆5通过碳纤维板的弹性形变吸收降落产生的冲击力和震动,缓震杆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气弹簧6,气弹簧6的数量为四根,气弹簧6的数量和缓震杆5的数量对应,气弹簧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撑脚7,撑脚7的使用增大了气弹簧6的受力面积,通过减震簧3、缓震挂架4、缓震杆5、气弹簧6和撑脚7解决了缓震杆5与测绘无人机1的刚性连接导致缓震效果不足,存在余震损坏测绘无人机1的问题,减震簧3和缓震挂架4的使用,将缓震杆5与测绘无人机1的刚性连接改变为弹性连接,降落是产生的冲击力与震动吸收效果更好,缓震杆5、气弹簧6和撑脚7在测绘无人机1降落触地时吸收处理降落产生的冲击力和震动,完善对测绘无人机1和测绘镜头2的保护。
26.气弹簧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哨壳8,哨壳8的表面开设有出气口9,哨壳8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共振壁10,哨壳8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共振球11,哨壳8、共振壁10和共振球11均为合金钢材料制成,哨壳8的顶部开设有通孔,进气道12通过哨壳8顶部的通孔贯穿连接在哨壳8的内侧,进气道12的顶部穿套有缓速器13,缓速器13的表面连接有进气扇叶14,通过哨壳8、出
气口9、共振壁10、共振球11、进气道12、缓速器13和进气扇叶14完成防飞鸟撞击的,测绘无人机1飞行过程中,产生的气流先通过缓速器13和进气扇叶14,此时由于气流的流速的不稳定,通过缓速器13与进气扇对气流进行整形调速,再通过进气道12进入哨壳8内部,气流撞击到共振壁10表面和共振球11在哨壳8内部发生撞击产生哨声,气流最后通过出气口9排出,产生的哨声对飞鸟有警示作用,避免测绘无人机1被飞鸟撞落。
27.工作原理:
28.使用带有防御结构的测绘专用无人机时,测绘无人机1启动升空时,产生的气流通过缓速器13和进气扇叶14的整形调速,通过进气道12进入哨壳8的内部,此时气流撞击在共振壁10和共振球11的表面,气流在撞击过程中发出声音,通过缓速器13和进气扇叶14的控制,声音稳定洪亮,将对飞鸟进行驱逐避免测绘无人机1被撞击,测绘无人机1降落时,撑脚7接触地面,缓震杆5发生弹性形变和气弹簧6开始压缩行程共同吸收测绘无人机1降落时产生的冲击力,此时减震簧3和缓震挂架4吸收多与的震动与冲击保护测绘无人机1与测绘镜头2。
2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有防御结构的测绘专用无人机,包括测绘无人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测绘无人机(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测绘镜头(2),所述测绘无人机(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减震簧(3);所述减震簧(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震挂架(4),所述缓震挂架(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震杆(5),所述缓震杆(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气弹簧(6),所述气弹簧(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撑脚(7);所述气弹簧(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哨壳(8),所述哨壳(8)的表面开设有出气口(9),所述哨壳(8)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共振壁(10),所述哨壳(8)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共振球(11),所述哨壳(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气道(12),所述进气道(12)的顶部穿套有缓速器(13),所述缓速器(13)的表面连接有进气扇叶(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防御结构的测绘专用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簧(3)的数量为四根,四根所述减震簧(3)均固定连接在缓震挂架(4)的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防御结构的测绘专用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震杆(5)的数量为四根,四根所述缓震杆(5)由碳纤维板制成,四根所述缓震杆(5)分别固定连接在缓震挂架(4)的侧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防御结构的测绘专用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弹簧(6)的数量为四根,气弹簧(6)的数量和缓震杆(5)的数量对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防御结构的测绘专用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哨壳(8)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进气道(12)通过哨壳(8)顶部的通孔贯穿连接在哨壳(8)的内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防御结构的测绘专用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哨壳(8)、共振壁(10)和共振球(11)均为合金钢材料制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防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防御结构的测绘专用无人机。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缓震杆与无人机刚性连接,缓震处理不足,未对飞鸟撞击设计防护,有被飞鸟撞落的风险。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防御结构的测绘专用无人机,包括测绘无人机,测绘无人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减震簧,减震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震挂架,缓震挂架的底部插接有缓震杆,缓震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气弹簧,气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哨壳,哨壳的表面开设有出气口,哨壳的内部和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共振壁和进气道,哨壳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共振球,进气道的顶部穿套有缓速器,缓速器的表面连接有进气扇叶。缓速器的表面连接有进气扇叶。缓速器的表面连接有进气扇叶。


技术研发人员:谢源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奇
技术研发日:2021.06.28
技术公布日:202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