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航天航空 专利正文
一种运载火箭着陆缓冲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6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运载火箭着陆缓冲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载火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载火箭着陆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2.小型运载火箭在使用时火箭的尾部会安装支架用于火箭的着陆支撑,然而现有的火箭的支架结构导致火箭在降落时支架的缓冲效果不好,容易产生震颤。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缓冲效果好的一种运载火箭着陆缓冲装置。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5.一种运载火箭着陆缓冲装置,包括运载火箭、固定套、一号转轴、一号连板、二号连板、二号转轴、中间环板、三号连板、底板、竖直支板,所述固定套具有固定套内孔,运载火箭外侧与固定套内孔相适应,运载火箭外侧连接固定套内孔,固定套外侧具有多个一号矩形夹板,一号连板上部侧面与一号矩形夹板相贴合,一号矩形夹板在一号连板两侧对称设置,一号连板上部通过一号转轴连接对称的一号矩形夹板,底板放置在地面上,底板上部具有竖直支板,竖直支板上部具有矩形插槽,一号连板下部插入矩形插槽,一号连板下部通过六号转轴连接竖直支板,多个一号连板在运载火箭轴侧分布。
6.所述中间环板与固定套同轴,中间环板上部具有三号矩形夹板,二号连板下部侧面与三号矩形夹板相贴合,三号矩形夹板在二号连板两侧对称设置,二号连板下部通过三号转轴连接对称的三号矩形夹板,一号连板具有二号矩形夹板,二号连板上部侧面与二号矩形夹板相贴合,二号矩形夹板在二号连板两侧对称设置,二号连板上部通过二号转轴连接对称的二号矩形夹板。
7.所述中间环板下部具有四号矩形夹板,三号连板上部侧面与四号矩形夹板相贴合,四号矩形夹板在三号连板两侧对称设置,三号连板上部通过四号转轴连接对称的四号转轴,底板上部具有五号矩形夹板,三号连板下部侧面与五号矩形夹板相贴合,五号矩形夹板在三号连板两侧对称设置,三号连板下部通过五号转轴连接对称的五号矩形夹板,弧形连板两端连接底板,直连板两端连接弧形连板。
8.有益效果:
9.本实用新型运载火箭外侧连接固定套内孔,使固定套固定在运载火箭外侧,一号连板上部通过一号转轴连接一号矩形夹板,使一号连板上部与固定套轴连接,底板放置在地面上,一号连板下部通过六号转轴与竖直支板轴连接,竖直支板对一号连板支撑,一号连板上下两端与固定套、竖直支板均轴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在运载火箭落地时可起到缓冲的作用,二号连板上部通过二号转轴与一号连板轴连接,二号连板下部与中间环板轴连接,中间环板通过二号连板连接一号连板,三号连板上部与中间环板轴连接,三号连板下部通过五号转轴与底板轴连接,中间环板上下两端与一号连板、底板的连接,对装置加固,使整个
装置的稳定性能更好,此装置通过各部件的配合对运载火箭底部进行支撑,使运载火箭的着陆降落时更加的稳定,同时各部件的连接方式使整个底部支架在收到冲击时可具有缓冲作用。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运载火箭着陆缓冲装置主视剖视图。
11.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运载火箭着陆缓冲装置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2.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3.一种运载火箭着陆缓冲装置,包括运载火箭01、固定套02、一号转轴05、一号连板06、二号连板07、二号转轴09、中间环板10、三号连板15、底板22、竖直支板23,所述固定套02具有固定套内孔03,运载火箭01外侧与固定套内孔03相适应,运载火箭01外侧连接固定套内孔03,使固定套02固定在运载火箭01外侧,固定套02外侧具有多个一号矩形夹板04,一号连板06上部侧面与一号矩形夹板04相贴合,一号矩形夹板04在一号连板06两侧对称设置,一号连板06上部通过一号转轴05连接对称的一号矩形夹板04,使一号连板06上部与固定套02轴连接,底板22放置在地面上,底板22上部具有竖直支板23,竖直支板23上部具有矩形插槽13,一号连板06下部插入矩形插槽13,一号连板06下部通过六号转轴14连接竖直支板23,一号连板06下部通过六号转轴14与竖直支板23轴连接,竖直支板23对一号连板06支撑,一号连板06上下两端与固定套02、竖直支板23均轴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在运载火箭01落地时可起到缓冲的作用,多个一号连板06在运载火箭01轴侧分布。
14.所述中间环板10与固定套02同轴,中间环板10上部具有三号矩形夹板11,二号连板07下部侧面与三号矩形夹板11相贴合,三号矩形夹板11在二号连板07两侧对称设置,二号连板07下部通过三号转轴12连接对称的三号矩形夹板11,一号连板06具有二号矩形夹板08,二号连板07上部侧面与二号矩形夹板08相贴合,二号矩形夹板08在二号连板07两侧对称设置,二号连板07上部通过二号转轴09连接对称的二号矩形夹板08,二号连板07上部通过二号转轴09与一号连板06轴连接,二号连板07下部与中间环板10轴连接,中间环板10通过二号连板07连接一号连板06。
15.所述中间环板10下部具有四号矩形夹板17,三号连板15上部侧面与四号矩形夹板17相贴合,四号矩形夹板17在三号连板15两侧对称设置,三号连板15上部通过四号转轴16连接对称的四号转轴16,底板22上部具有五号矩形夹板18,三号连板15下部侧面与五号矩形夹板18相贴合,五号矩形夹板18在三号连板15两侧对称设置,三号连板15下部通过五号转轴19连接对称的五号矩形夹板18,弧形连板20两端连接底板22,直连板21两端连接弧形连板20,三号连板15上部与中间环板10轴连接,三号连板15下部通过五号转轴19与底板22轴连接,中间环板10上下两端与一号连板06、底板22的连接,对装置加固,使整个装置的稳定性能更好,此装置通过各部件的配合对运载火箭01底部进行支撑,使运载火箭01的着陆降落时更加的稳定,同时各部件的连接方式使整个底部支架在收到冲击时可具有缓冲作用。
1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运载火箭着陆缓冲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运载火箭、固定套、一号转轴、一号连板、二号连板、二号转轴、中间环板、三号连板、底板、竖直支板,所述固定套具有固定套内孔,运载火箭外侧与固定套内孔相适应,运载火箭外侧连接固定套内孔,固定套外侧具有多个一号矩形夹板,一号连板上部侧面与一号矩形夹板相贴合,一号矩形夹板在一号连板两侧对称设置,一号连板上部通过一号转轴连接对称的一号矩形夹板,底板放置在地面上,底板上部具有竖直支板,竖直支板上部具有矩形插槽,一号连板下部插入矩形插槽,一号连板下部通过六号转轴连接竖直支板,多个一号连板在运载火箭轴侧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载火箭着陆缓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中间环板与固定套同轴,中间环板上部具有三号矩形夹板,二号连板下部侧面与三号矩形夹板相贴合,三号矩形夹板在二号连板两侧对称设置,二号连板下部通过三号转轴连接对称的三号矩形夹板,一号连板具有二号矩形夹板,二号连板上部侧面与二号矩形夹板相贴合,二号矩形夹板在二号连板两侧对称设置,二号连板上部通过二号转轴连接对称的二号矩形夹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载火箭着陆缓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中间环板下部具有四号矩形夹板,三号连板上部侧面与四号矩形夹板相贴合,四号矩形夹板在三号连板两侧对称设置,三号连板上部通过四号转轴连接对称的四号转轴,底板上部具有五号矩形夹板,三号连板下部侧面与五号矩形夹板相贴合,五号矩形夹板在三号连板两侧对称设置,三号连板下部通过五号转轴连接对称的五号矩形夹板,弧形连板两端连接底板,直连板两端连接弧形连板。

技术总结
一种运载火箭着陆缓冲装置,包括运载火箭、固定套、一号转轴、一号连板、二号连板、二号转轴、中间环板、三号连板、底板、竖直支板,所述固定套具有固定套内孔,运载火箭外侧与固定套内孔相适应,运载火箭外侧连接固定套内孔,固定套外侧具有多个一号矩形夹板,一号连板上部侧面与一号矩形夹板相贴合,一号矩形夹板在一号连板两侧对称设置,一号连板上部通过一号转轴连接对称的一号矩形夹板,底板放置在地面上,底板上部具有竖直支板,竖直支板上部具有矩形插槽,一号连板下部插入矩形插槽,一号连板下部通过六号转轴连接竖直支板,多个一号连板在运载火箭轴侧分布。板在运载火箭轴侧分布。板在运载火箭轴侧分布。


技术研发人员:徐驰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康春航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26
技术公布日:202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