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航天航空 专利正文
一种无人机脚架及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无人机脚架及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脚架,还涉及一种带有本脚架的无人机。


背景技术:

2.无人机都带有脚架,很多无人机的脚架是固定连接在机体上的,这样在打包或运输时,脚架也要占用很大的空间,不便于运输。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人机脚架及无人机,其一个方面解决了现有的无人机在运输时,脚架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无人机脚架,包括脚架本体以及设于脚架本体上端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可与无人机的机体连接,所述脚架本体的上端设有插块,所述脚架本体的上部设有定位通孔以及能够移动的插杆,所述固定座的下部设有插槽以及能够移动的定位块,当所述插块插入插槽,所述定位块可从定位通孔的一侧插设于定位通孔,所述插杆可从定位通孔的另一侧插入或退出定位通孔。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固定座的下部设有第一弹片,所述定位块设于第一弹片下部的另一侧。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定位块和第一弹片均位于固定座的内部,且所述定位块位于插槽中,所述定位块的下部倾斜地设有导向面,所述定位块最下端的厚度小于定位块最上端的厚度。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固定座下部的一侧开设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设于定位块的对应位置处,所述定位块可进入或退出避让孔,所述固定座内部设有弹片避让槽,所述弹片避让槽的下端与避让孔的上端连通,所述第一弹片的中部可进入或退出弹片避让槽,所述第一弹片的上端与固定座连接。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固定座包括固定座本体以及设于固定座本体下部另一侧的盖板,所述插槽开设于固定座本体下部,所述插槽的另一侧和下端均镂空,所述盖板覆盖插槽的另一侧,所述插槽与插块相适配,所述插块可从插槽的下端插入插槽,所述避让孔贯穿地设于插槽一侧的侧壁,所述弹片避让槽开设于插槽一侧的内侧壁。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插槽一侧的内侧壁还开设有t字安装槽,所述第一弹片的上端对应设有t字安装片,所述t字安装片卡设于t字安装槽中,所述t字安装槽的下端与弹片避让槽的上端连通。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插槽一侧壁的下端设有延长板,当所述插块插入插槽,所述脚架本体与延长板触接。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脚架本体的上部设有第二弹片,所述第二弹片的
下端与脚架本体连接,所述第二弹片的上端与脚架本体之间有间距,所述插杆设于第二弹片上部的一侧,在自然状态下,所述插杆与定位块之间有间隙。
13.一种无人机,包括机体以及上述的脚架,所述固定座通过螺钉与机体连接,所述插块插设于插槽。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脚架本体为片状,所述脚架本体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脚架本体均通过固定座与机体连接,且两个所述脚架本体下端之间的间距大于两个脚架本体上端之间的间距。
15.本实用新型其中一方面的有益效果有:
16.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本无人机采用本脚架,本脚架中的固定座安装在机体上,当需要安装脚架本体时,只需要将插块插入插槽,并使定位块插入定位通孔,就完成了安装;当需要拆卸脚架本体时,将插杆从定位通孔的另一侧插入定位通孔,将定位块从定位通孔中挤出,这样就可以将插块拔出插槽。可以实现脚架本体的快拆和快装,而且拆装均不需要拧螺丝,也就是不需要借助其他工具就可以完成,方便在任何需要的时候对脚架本体进行拆装。在运输的时候,可以将脚架本体拆下来,和机体重叠放置,减小脚架的占用空间,更加方便无人机的运输和携带。
附图说明
17.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脚架的立体示意图;
19.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脚架的部分立体示意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固定座的部分立体示意图;
22.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无人机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参见图5,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人机,包括机体16以及下述的脚架,所述固定座11通过螺钉与机体16连接,所述插块101插设于插槽111。
24.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座11的上部与固定座11的下部之间呈钝角,固定座11的上部设有螺纹孔119,固定座11的上部通过螺钉连接在机体16上。所述脚架本体10为片状,所述脚架本体10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脚架本体10均通过固定座11与机体16连接,且两个所述脚架本体10下端之间的间距大于两个脚架本体10上端之间的间距。脚架本体10的结构简单,便于制作,脚架本体10的下端呈现张开状态,更利于无人机的停放平稳。
25.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无人机脚架,包括脚架本体10以及设于脚架本体10上端的固定座11,所述固定座11可与无人机的机体连接,所述脚架本体10的上端设有插块101,所述脚架本体10的上部设有定位通孔102以及能够移动的插杆12,所述固定座11的下部设有插槽111以及能够移动的定位块13,当所述插块101插入插槽111,所述定位块13可从定位通孔102的一侧插设于定位通孔102,所述插杆12可从定位通孔102的另一侧插入或退出定位通孔102。在实施例中,“一侧”和“另一侧”表示相对的两个方向或相对的两个面,其中,“一侧”具体表示远离无人机中轴面的方向或面,“另一侧”具体表示朝向无人机
中轴面的方向或面。
26.具体的,本无人机采用本脚架,本脚架中的固定座11安装在机体16上,当需要安装脚架本体10时,只需要将插块101插入插槽111,并使定位块13插入定位通孔102,就完成了安装;当需要拆卸脚架本体10时,将插杆12从定位通孔102的另一侧插入定位通孔102,将定位块13从定位通孔102中挤出,这样就可以将插块101拔出插槽111。可以实现脚架本体10的快拆和快装,而且拆装均不需要拧螺丝,也就是不需要借助其他工具就可以完成,方便在任何需要的时候对脚架本体10进行拆装。在运输的时候,可以将脚架本体10拆下来,和机体16重叠放置,减小脚架的占用空间,更加方便无人机的运输和携带。
27.进一步的,定位块13的具体安装方式为,所述固定座11的下部设有第一弹片14,所述定位块13设于第一弹片14下部的另一侧,第一弹片14的下部开设有两个销孔,定位块13的一侧对应设有两个铆钉132,定位块13通过铆钉132插设于销孔的方式铆接,安装方式简单。
28.参见图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块13和第一弹片14均位于固定座11的内部,且所述定位块13位于插槽111中,为了便于安装脚架本体10,避免在插块101插入插槽111时,定位块13堵住插块101,所述定位块13的下部倾斜地设有导向面131,所述定位块13最下端的厚度小于定位块13最上端的厚度。插块101插入插槽111时,顺着导向面131将定位块13顶开,以便顺利插入;而插装到位后,在第一弹片14的作用下,定位块13复位弹回到插槽111,并且插入定位通孔102,对脚架本体10进行固定。
29.对应的,所述固定座11下部的一侧开设有避让孔112,避让孔112可以是通孔或者盲孔,所述避让孔112设于定位块13的对应位置处,所述定位块13可进入或退出避让孔112,所述固定座11内部开设有弹片避让槽113,所述弹片避让槽113的下端与避让孔112的上端连通,所述第一弹片14的中部可进入或退出弹片避让槽113,所述第一弹片14的上端与固定座11连接。在安装脚架本体10,脚架本体10顶动定位块13时,以及用插杆12顶动定位块13时,定位块13进入避让孔112,第一弹片14的中部进入弹片避让槽113;而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定位块13退出避让孔112,第一弹片14的中部退出弹片避让槽113。
30.具体的,所述固定座11包括固定座本体114以及设于固定座本体114下部另一侧的盖板115,所述插槽111开设于固定座本体114下部,所述插槽111的另一侧和下端均镂空,所述盖板115覆盖插槽111的另一侧,所述插槽111与插块101相适配,所述插块101可从插槽111的下端插入插槽111,所述避让孔112贯穿地设于插槽111一侧的侧壁,所述弹片避让槽113开设于插槽111一侧的内侧壁。
31.而且,所述插槽111一侧的内侧壁还开设有t字安装槽116,所述第一弹片14的上端对应设有t字安装片141,所述t字安装片141卡设于t字安装槽116中,所述t字安装槽116的下端与弹片避让槽113的上端连通。
32.这样,固定座11的这种分体式结构,极大方便了插槽111、t字安装槽116、弹片避让槽113和避让孔112的加工,也方便安装第一弹片14,大大降低了加工成本。
33.为了让脚架本体10安装之后更加稳固,所述插槽111一侧壁的下端设有延长板117,当所述插块101插入插槽111,所述脚架本体10与延长板117触接。延长板117设在远离无人机中轴面方向的侧壁,在无人机放置在平面上时,延长板117给予脚架本体10的上端以支撑力,避免插块101被折断。延长板117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减重槽118。
34.进一步的,所述脚架本体10的上部设有第二弹片15,所述第二弹片15的下端与脚架本体10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第二弹片15的上端与脚架本体10之间有间距,所述插杆12设于第二弹片15上部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弹片15和插杆12一体设置,在自然状态下,所述插杆12与定位块13之间有间隙,当所述插块101完全插入插槽111,所述定位块13位于定位通孔102中,所述插杆12的一部分位于定位通孔102中。
35.需要注意的是,本文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部件或零件,但这些部件或零件不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来区别一个部件或零件与另一部件或零件。且术语诸如“第一”、“第二”和其他数值项在本文使用时不是暗示次序或顺序,除非由上下文清楚地指出。为了便于描述,本文使用空间相对术语,诸如“内部”、“外部”、“上端”、“下端”、“左侧”、“右侧”、“上部的”、“左”、“右”等,以描述本实施例中部件或零件的方位关系,但这些空间相对术语并不对技术特征在实际应用中的方位构成限制,且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36.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