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航天航空 专利正文
一种感应式自追踪伴跑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21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感应式自追踪伴跑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感应式自追踪伴跑无人机。


背景技术:

2.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无人机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出现了许多智能化、多功能化的无人飞行器。针对一些小范围区域内的传送信息、监测等需求,无人驾驶机越来越受到重视。它是一种处于迅速发展中的新概念飞行器,其具有机动灵活,反应快速,无人飞行,操作要求低的优点。无人机通过搭载摄像装置,可以实现影像实时传输、信息数据收集功能。
3.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也越来越重视人体健康的问题,特别是女性群体,在白天的繁忙工作后,晚上会出去进行夜跑,散步等活动。但是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光线不足、人身安全等问题。
4.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感应式自追踪伴跑无人机,以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感应式自追踪伴跑无人机。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感应式自追踪伴跑无人机:包括机身以及对称设置于机身两侧的旋翼部;
7.所述机身两侧设有连接件;
8.所述旋翼部包括旋翼架以及旋翼组件,所述旋翼架与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旋翼组件同轴位于旋翼架内且与旋翼架转动配合,所述旋翼架内侧周向均匀设有若干第一照明灯,所述旋翼架底侧设有起落架,所述起落架远离机身的一端设有第二照明灯,所述起落架底侧中间位置设有触地垫;
9.所述机身一端设有摄像头,所述机身底侧中间位置设有底部盖,所述底部盖靠近摄像头一端设有信号灯;
10.所述机身上侧靠近旋翼架处设有散热口。
11.作为改进,所述机身形状呈十字型。
12.作为改进,所述旋翼架远离机身外侧设有旋翼开关。
13.作为改进,所述旋翼组件设置于同一平面上。
14.一种感应式自追踪伴跑无人机,还包括控制模块、报警单元、信息采集单元、无线通信单元以及动作单元;
15.所述控制模块与报警单元、信息采集单元、无线通信单元动作单元、照明灯以及摄像头电性连接;
16.所述信息采集单元用于采集记录使用者的运动信息;
17.所述动作单元用用于控制无人机的飞行高度以及飞行速度。
18.作为改进,所述报警单元还包括定位导航单元,用于提供使用者的实时定位信息。
19.作为改进,还包括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无线通信单元与控制模块连接。
2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结构小巧,携带方便,配有多组灯光,提供晚上伴飞照明的效果,同时配套摄像头与控制模块,可实现人机间的实时互动、实时数据收集以及自动报警功能,进一步保证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感应式自追踪伴跑无人机的结构示意图一。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感应式自追踪伴跑无人机的结构示意图二。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感应式自追踪伴跑无人机的控制系统示意图。
24.如图所示:1、机身,2、连接件,3、旋翼架,4、旋翼组件,5、第一照明灯,6、起落架,7、第二照明灯,8、摄像头,9、底部盖,10、信号灯,11、散热口,12、旋翼开关,13、触地垫。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感应式自追踪伴跑无人机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6.结合附图,一种感应式自追踪伴跑无人机,包括机身1以及对称设置于机身1两侧的旋翼部;
27.所述机身1两侧设有连接件2;
28.所述旋翼部包括旋翼架3以及旋翼组件4,所述旋翼架3与连接件2固定连接,所述旋翼组件4同轴位于旋翼架3内且与旋翼架3转动配合,所述旋翼架3内侧周向均匀设有若干第一照明灯5,所述旋翼架3底侧设有起落架6,所述起落架6远离机身1的一端设有第二照明灯7,所述起落架6底侧中间位置设有触地垫13;
29.实际使用中,所述旋翼架3可作为倒流架使用,同时所述旋翼架3内侧的第一照明灯5可提供照明,所述第二照明灯7可为使用者提供照明,增大使用者可视距离;所述起落架6与设置于起落架6底侧中间位置的触地垫13方便无人机的起飞和降落。
30.所述机身1一端设有摄像头8,所述机身1底侧中间位置设有底部盖9,所述底部盖9靠近摄像头8一端设有信号灯10;
31.所述机身1上侧靠近旋翼架3处设有散热口11,方便机身1的散热。
32.所述机身1形状呈十字型,便于旋翼部的安装固定。
33.所述旋翼架3远离机身1外侧设有旋翼开关12。
34.所述旋翼组件设置于同一平面上。
35.所述无人机包括控制模块、报警单元、信息采集单元、无线通信单元以及动作单元;
36.所述控制模块与报警单元、信息采集单元、无线通信单元动作单元、照明灯以及摄像头电性连接;
37.所述信息采集单元用于采集记录使用者的运动信息;
38.所述动作单元用用于控制无人机的飞行高度以及飞行速度。
39.所述报警单元还包括定位导航单元,用于提供使用者的实时定位信息。
40.还包括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无线通信单元与控制模块连接。
41.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使用者使用移动终端,通过无线通信单元与无人机建立连接,通过控制模块控制无人机起飞,所述移动终端可以通过控制模块控制运动单元实现无人机的飞行速度以及飞行高度的控制,同时也可以调节第一照明灯5与第二照明灯7的开启、关闭与照明度;所述机身1一端设置的摄像头8,可以进行实时影像采集,通过控制模块进行处理并将结果反馈至信息采集单元形成使用者的运动信息;
42.在使用者发生意外时,所述报警单元将报警信息反馈至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无线通信单元将报警信息传输出去,同时所述报警单元中的定位单行单元会将使用者的位置信息一并反馈至控制模块,并通过控制模块传输出去,进行求救。
43.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感应式自追踪伴跑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1)以及对称设置于机身(1)两侧的旋翼部;所述机身(1)两侧设有连接件(2);所述旋翼部包括旋翼架(3)以及旋翼组件(4),所述旋翼架(3)与连接件(2)固定连接,所述旋翼组件(4)同轴位于旋翼架(3)内且与旋翼架(3)转动配合,所述旋翼架(3)内侧周向均匀设有若干第一照明灯(5),所述旋翼架(3)底侧设有起落架(6),所述起落架(6)远离机身(1)的一端设有第二照明灯(7),所述起落架(6)底侧中间位置设有触地垫(13);所述机身(1)一端设有摄像头(8),所述机身(1)底侧中间位置设有底部盖(9),所述底部盖(9)靠近摄像头(8)一端设有信号灯(10);所述机身(1)上侧靠近旋翼架(3)处设有散热口(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感应式自追踪伴跑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形状呈十字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感应式自追踪伴跑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翼架(3)远离机身(1)外侧设有旋翼开关(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感应式自追踪伴跑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翼组件设置于同一平面上。5.一种感应式自追踪伴跑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包括控制模块、报警单元、信息采集单元、无线通信单元以及动作单元;所述控制模块与报警单元、信息采集单元、无线通信单元动作单元、照明灯以及摄像头电性连接;所述信息采集单元用于采集记录使用者的运动信息;所述动作单元用用于控制无人机的飞行高度以及飞行速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感应式自追踪伴跑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单元还包括定位导航单元,用于提供使用者的实时定位信息。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感应式自追踪伴跑无人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无线通信单元与控制模块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感应式自追踪伴跑无人机,包括机身以及对称设置于机身两侧的旋翼部;机身两侧设有连接件;旋翼部包括旋翼架以及旋翼组件,旋翼架与连接件固定连接,旋翼组件同轴位于旋翼架内且与旋翼架转动配合,旋翼架内侧周向均匀设有若干第一照明灯,旋翼架底侧设有起落架,起落架远离机身的一端设有第二照明灯,起落架底侧中间位置设有触地垫;机身一端设有摄像头,机身底侧中间位置设有底部盖,底部盖靠近摄像头一端设有信号灯;机身上侧靠近旋翼架处设有散热口。结构小巧,携带方便,配有多组灯光,提供晚上伴飞照明的效果,同时配套摄像头与控制模块,可实现人机间的实时互动、实时数据收集以及自动报警功能,进一步保证使用者的人身安全。保证使用者的人身安全。保证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朱翔宇 田野 王帅祺 王天存 高源 王御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明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09.11
技术公布日:202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