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航天航空 专利正文
一种直升机救援梯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8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直升机救援梯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直升机救援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升机救援梯装置。


背景技术:

2.直升机救援是把直升机应用于应急救援,能更快速到达水、陆路不可通达的作业现场,实施搜索救援、物资运送、空中指挥等工作,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最有效的应急救援。
3.现有的直升机救援,通常都是在救援直升机侧面有一个绞车装备,放救生员下去救人,每次救生员返回直升机的时候,由于直升机的底板无法进行折叠,救生员都只能到直升机侧面,机舱内操纵绞车的人把救生员拉进机舱,为使救生员进舱更加快捷、容易,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直升机救援梯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升机救援梯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直升机救援梯装置,包括固定板、过渡板和踏板,所述固定板、过渡板和踏板之间均设置有链接板,所述链接板的两端分别和固定板、过渡板与踏板之间连接有轴杆,所述链接板的两端内侧均开设有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凹槽内部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板、过渡板和踏板的端面均开设有两个固定凹槽,且所述的两个固定凹槽之间的夹角为九十度,所述固定块的一端插设到固定凹槽内部,所述过渡板和踏板的表面均固定有防滑条。
6.优选的,所述固定凹槽的纵截面为矩形结构,所述固定块的一端表面设置有呈一定弧度的弧面。
7.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另一端设置有顶簧,所述顶簧位于安装凹槽的内部。
8.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外壁固定有压板,所述压板的一端表面固定有海绵垫。
9.优选的,所述压板的另一端表面固定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纵截面为三角形结构。
10.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滑孔,所述限位滑孔的内部贯穿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固定在安装凹槽的内部。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通过设计的固定板、过渡板和踏板,三者之间通过链接板实现转动连接,保证本实用新型在需要救援时,直接从直升机的底板转换为阶梯,保证救援人员踩在上面实现自行攀爬进入到机体内部,提高救援人员进入机内的更加快捷安全,无需人员进行辅助,降低人力资源的耗费,通过设计的固定凹槽和固定块,固定块插入到相对应的固定凹槽内,对本实用新型的角度实现固定,通过设计的防滑条,具有良好的防滑效果,保证救援人员在踩踏过程中,不易发生脚滑,提高其使用安全性,通过设计的弧面,起到一定的避让效果,避免
在对本实用新型旋转角度时,固定块的端部直角与本实用新型之间发生阻碍。
13.(2)通过设计的顶簧,对固定块施加弹力作用,保证其在角度调节过程中,当其旋转至对应的固定凹槽内时,快速弹出卡入到固定凹槽内实现对本实用新型的快速固定,通过设计的压板,便于救援人员对固定块进行按压,保证其从固定凹槽内脱离,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角度展开,通过设计的限位柱,对固定块位于安装凹槽内滑移位置实现限定,避免其发生脱离。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a处放大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板、过渡板和踏板的展开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b处局部结构剖视图;
18.图中:1、固定板;2、链接板;3、过渡板;4、限位柱;5、踏板;6、防滑条;7、轴杆;8、固定块;9、支撑块;10、压板;11、海绵垫;12、固定凹槽;13、顶簧;14、安装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实施例
21.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直升机救援梯装置,包括固定板1、过渡板3和踏板5,固定板1、过渡板3和踏板5之间均设置有链接板2,链接板2的两端分别和固定板1、过渡板3与踏板5之间连接有轴杆7,通过设计的固定板1、过渡板3和踏板5,三者之间通过链接板2实现转动连接,保证本实用新型在需要救援时,直接从直升机的底板转换为阶梯,保证救援人员踩在上面实现自行攀爬进入到机体内部,提高救援人员进入机内的更加快捷安全,无需人员进行辅助,降低人力资源的耗费,链接板2的两端内侧均开设有安装凹槽14,安装凹槽14内部设置有固定块8,固定板1、过渡板3和踏板5的端面均开设有两个固定凹槽12,通过设计的固定凹槽12和固定块8,固定块8插入到相对应的固定凹槽12内,对本实用新型的角度实现固定,且两个固定凹槽12之间的夹角为九十度,固定块8的一端插设到固定凹槽12内部,过渡板3和踏板5的表面均固定有防滑条6,通过设计的防滑条6,具有良好的防滑效果,保证救援人员在踩踏过程中,不易发生脚滑,提高其使用安全性,固定凹槽12的纵截面为矩形结构,固定块8的一端表面设置有呈一定弧度的弧面,通过设计的弧面,起到一定的避让效果,避免在对本实用新型旋转角度时,固定块8的端部直角与本实用新型之间发生阻碍。
22.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固定块8的另一端设置有顶簧13,通过设计的顶簧13,对固定块8施加弹力作用,保证其在角度调节过程中,当其旋转至对应的固定凹槽12内时,快速弹出卡入到固定凹槽12内实现对本实用新型的快速固定,顶簧13位于安装凹槽14的内部,固定块8的外壁固定有压板10,通过设计的压板10,便于救援人员对固定块8进行按压,保证其
从固定凹槽14内脱离,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角度展开,压板10的一端表面固定有海绵垫11,通过设计的海绵垫11,具有良好的柔软性,使其按压压板10过程中不会造成手指疼痛感。
23.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压板10的另一端表面固定有支撑块9,支撑块9的纵截面为三角形结构,固定块8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滑孔,限位滑孔的内部贯穿有限位柱4,通过设计的限位柱4,对固定块8位于安装凹槽14内滑移位置实现限定,避免其发生脱离,限位柱4固定在安装凹槽14的内部。
2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板1固定在直升机的底部,替代传统的直升机底板,在需要救援人员攀爬时,由于固定板1、过渡板3和踏板5,三者之间通过链接板2实现转动连接,操作者通过压板10对固定块8进行按压,使其从插入到固定凹槽12内脱离,进行转动本实用新型,使本实用新型直接从直升机的底板转换为阶梯,保证救援人员踩在上面实现自行攀爬进入到机体内部,提高救援人员进入机内的更加快捷安全,无需人员进行辅助,降低人力资源的耗费,本实用新型在旋转调节为阶梯过程中,当其固定块8转至位于固定板1、过渡板3和踏板5底端的固定凹槽12处时,此时的顶簧13对其施加弹力作用,推动其插入到固定凹槽12内部,实现对调节好的角度进行固定,保证其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2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