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机场舱盖开启装置。
背景技术:2.移动机场是为了实现无人机长时间、自动化户外作业而诞生的新型装置,能够集收纳、充电、导航于一体,为无人机的运作提供全方位的支持。移动机场的舱盖开启装置是至关重要的,开启装置的开启效率可以使无人机迅速从预备状态进入起飞状态,以及开启装置能在操作、运输过程中避免外部因素造成的损坏。因此开启装置本身的开启效率、牢靠性和密封性等因素是不容忽视的,若开启装置设计不合理,不仅导致无人机的工作效率降低,而且外部环境会造成移动机场或无人机使用寿命的降低。
3.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旋翼无人机降落装置(中国专利号cn201910846242.5),包括降落平台、升降机构、框架、舱门和天线,升降机构固定安装在框架上,升降机构两侧安装有直线导轨,直线导轨固定在框架上,降落平台固定安装在升降机构的滑块上并设置有多旋翼无人机,其舱门设置在框架的顶部两边对开,通过升降机将无人机从收纳空间中抬起和降下,对应无人机的起飞和降落需求。上述发明方案虽然能实现无人机机库的开启和关闭,但是无人机从机库舱门打开到起飞的过程中,还需要通过升降机将无人机从收纳空间抬起,否则无人机起飞过程中旋翼易与收纳空间内壁发生磕碰。
4.因此,目前现有的移动机场大多数存在以下几个缺点:(1)舱门是从两侧开启或闭合的,且需升降机将无人机进行抬升或收纳,效率低且结构复杂,不利于保养和检修;(2)舱门开启装置的稳定性差,定位位置不准确。
技术实现要素:5.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移动机场舱盖开启装置,该移动机场舱盖开启装置通过驱使连杆结构,带动舱盖结构进行开启或关闭,且在这过程中辅助开启结构可进行约束或牵引铰接件,进而调节舱盖结构的位置变化,运动速度均匀、结构稳定且可控性好。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7.一种移动机场舱盖开启装置,包括位于起降架上的驱动结构,和可形成机库空间的舱盖结构,还包括:用于带动所述舱盖结构位置变化的连杆结构,和用于调节所述连杆结构运动的辅助开启结构;
8.所述连杆结构,包括至少一对的呈相对设置的杆体一,所述杆体一的上端与所述舱盖结构的一内壁相连,下端设有铰接件,所述铰接件设置有第一枢接部和第二枢接部,所述第一枢接部与驱动结构相连;
9.所述辅助开启结构,包括固定座和与所述第二枢接部相连的牵引件,所述杆体一以第一枢接部为运动支点带动所述舱盖结构时牵引件通过伸缩和/或转动以驱使或制约所述第二枢接部。
10.优选的,所述铰接件包括:
11.第一连接体,由所述杆体一的下端部分或全部延伸构成;
12.第二连接体,由所述杆体一的下端部分或全部朝所述驱动结构方向弯折构成,所述第二连接体与第一连接体形成一夹角;
13.第三连接体,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之间,并与所述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相连接形成闭合结构。
14.优选的,所述第一枢接部,由所述第二连接体和第三连接体的相交和/或部分凸出所构成,所述第一枢接部设有至少一个供所述驱动结构连接的枢接通道一。
15.优选的,所述第二枢接部,由所述第一连接体和第三连接体的相交和/或部分凸出所构成,所述第二枢接部设有至少一个供所述牵引件连接的枢接通道二。
16.优选的,所述牵引件设置为气弹簧,所述气弹簧包括弹簧杆一,和可伸缩至所述弹簧杆一的弹簧杆二;
17.所述弹簧杆一,端部设有支座一,所述支座一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
18.所述弹簧杆二,端部设有支座二,所述支座二与所述第二枢接部转动连接,所述支座二设有可容纳所述第二枢接部的安装腔,和位于所述安装腔两侧的安装通道,所述安装通道与枢接通道二相贯通。
19.优选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电机、驱动轴和用于紧固所述杆体一的轴套,所述驱动轴贯穿所述枢接通道一与所述轴套相连,所述第一枢接部上还设有与所述轴套相匹配的多个连接孔,所述连接孔沿周向环绕于所述枢接通道一。
20.优选的,所述起降架包括:
21.横梁一和横梁二,所述横梁二平行于所述横梁一的下方;
22.立柱一和立柱二,所述立柱一支撑于一地面或平面上,所述立柱二垂直于所述横梁一与横梁二之间;
23.所述固定座的下端与所述横梁二相连或抵靠,侧端与所述立柱二相连或抵靠,所述驱动轴的两端与所述横梁一垂直连接,且所述轴套位于所述第一枢接部与横梁二之间。
24.优选的,所述起降架还设有用于感应所述连杆结构位置的限位开关,所述限位开关包括开关座和位于所述开关座上的开关件,所述开关座与所述横梁二相连并设置于所述驱动轴的下方,所述开关件朝向所述杆体一,且在所述舱盖结构位于起降架上方的状态下,所述开关件靠近所述第三连接体。
25.优选的,所述舱盖结构包括顶板、侧板、和用于稳固结构的支撑框架,所述顶板和侧板围绕形成所述的机库空间;
26.所述支撑框架,位于所述顶板和侧板的内侧,包括沿横向设置的框架一、纵向设置的框架二,和纵向贯穿过所述框架一的连接轴,所述杆体一的上端朝所述连接轴方向弯折构成第四连接体并与所述连接轴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连接体与所述第一连接体呈反向设置。
27.优选的,所述连杆结构还包括至少一对的呈相对设置的杆体二,所述杆体二的上端沿第一连接体的方向弯折与所述连接轴转动连接,下端沿第四连接体的方向弯折与所述驱动轴转动连接,所述杆体一与杆体二同步运动且位于不同的轴线。
28.本实用新型主要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
29.该移动机场舱盖开启装置主要由驱动结构、舱盖结构、连杆结构和辅助开启结构构成,舱盖结构可相对起降架进行位置变化形成机库空间,无人机可停放在该机库空间内。在舱盖结构运动的过程中,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结构的间接驱动,再通过连杆结构直接带动舱盖结构,而连杆结构受到驱动力,且加之本身的重力、运动惯性力等因素导致连杆结构在运动过程中稳定性差,使得舱盖结构开关时运动速度不均,或者是舱盖结构未完全闭合,机库空间不密封等情况,因此本实用新型再通过设置辅助开启结构对连杆结构进行调节,进一步保障舱盖结构的开闭,运动速度均匀、结构稳定且可控性好。其中,连杆结构包括至少一对的呈相对设置的杆体一,杆体一的上端与舱盖结构的一内壁相连,下端设有铰接件,该铰接件设置有第一枢接部和第二枢接部,第一枢接部与驱动结构相连。由此可知,杆体一是位于舱盖结构内侧的,舱盖结构在闭合时,杆体一也被部分或全部收纳入机库空间内,而非暴露于外部环境中,因此在实际的应用中,尤其是在恶劣的室外环境下,这样的结构可以避免杆体一受到氧化生锈、侵蚀等破坏,延长杆体一的使用寿命,提高灵活度和保证结构的稳固性。此外,辅助开启结构包括固定座,和与第二枢接部相连的牵引件,该牵引件是可相对固定座进行伸缩和/或转动的,因此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例如杆体一向后拉动舱盖结构进行开启时,牵引件可适当向后拉伸和调节角度,一方面是起到辅助向后推动开启的作用,另一方面是牵引件具有制约杆体一的作用,使得舱盖结构的运动速度均匀,避免舱盖结构在运动过程中因重力影响导致运动速度过快导致结构损坏,或者是运动速度过慢导致开启效率低的情况,从而舱盖开启的运动过程平稳、结构稳定具有可控性。
30.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31.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3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公开的舱盖开启装置关闭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公开的舱盖开启装置打开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公开的舱盖开启装置打开后的连杆结构示意图;
35.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公开的舱盖开启装置关闭后的连杆结构示意图;
36.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公开的起降架结构示意图;
37.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公开的连杆结构和辅助开启结构示意图;
38.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公开的局部连杆结构示意图;
39.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公开的另一局部连杆结构示意图;
40.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公开的辅助开启结构示意图;
41.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公开的驱动结构示意图;
42.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公开的另一起降架结构示意图;
43.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公开的图11的a局部放大图;
44.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公开的舱盖结构示意图;
45.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公开的支撑框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6.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8.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9.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50.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
51.如图1
‑
6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公开了一种移动机场舱盖开启装置,主要应用于无人机。本实用新型包括位于起降架5上的驱动结构1,和可形成机库空间201的舱盖结构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带动所述舱盖结构2位置变化的连杆结构3,和用于调节所述连杆结构3运动的辅助开启结构4,无人机101可停放在该机库空间201内。在舱盖结构2运动的过程中,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结构1的间接驱动,再通过连杆结构3直接带动舱盖结构2,而连杆结构3受到驱动力,且加之本身的重力、运动惯性力等因素导致连杆结构3在运动过程中稳定性差,使得舱盖结构2开关时运动速度不均,或者是舱盖结构2未完全闭合,机库空间201不密封等情况,因此本实用新型再通过设置辅助开启结构4对连杆结构3进行调节,进一步保障舱盖结构2的开闭,运动速度均匀、结构稳定且可控性好。其中,连杆结构3包括至少一对的呈相对设置的杆体一31,在本实施例中杆体一31设置为一对,在其他事实施例中,该杆体一31可以设置两对或更多对,杆体一31的上端与舱盖结构2的一内壁相连,下端设有铰接件32,该铰接件32设置有第一枢接部321和第二枢接部322,第一枢接部321与驱动结构1相连。由此可知,杆体一31是位于舱盖结构2内侧的,舱盖结构2在闭合时,杆体一
31也被部分或全部收纳入机库空间201内,而非暴露于外部环境中,因此在实际的应用中,尤其是在恶劣的室外环境下,这样的结构可以避免杆体一31受到氧化生锈、侵蚀等破坏,延长杆体一31的使用寿命,提高灵活度和保证结构的稳固性。此外,辅助开启结构4包括固定座41,和与第二枢接部322相连的牵引件42,该牵引件42是可相对固定座41进行伸缩和/或转动的,因此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例如杆体一31向后拉动舱盖结构2进行开启时,牵引件42可适当向后拉伸和调节角度,一方面是起到辅助向后推动开启的作用,另一方面是牵引件42具有制约杆体一31的作用,使得舱盖结构2的运动速度均匀,避免舱盖结构2在运动过程中因重力影响导致运动速度过快导致结构损坏,或者是运动速度过慢导致开启效率低的情况,从而舱盖开启的运动过程平稳、结构稳定具有可控性。
52.如图7和8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铰接件32包括第一连接体331、第二连接体332和第三连接体33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体331由杆体一31的下端部分延伸构成,第二连接体332由杆体一31的下端部分朝驱动结构1方向弯折构成,且第一连接体331和第二连接体332形成一夹角,该夹角可以是钝角也可以是锐角,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体331可由杆体一31的下端全部延伸构成,第二连接体332可由第一连接体331的一端部分延伸构成。进一步的,第三连接体333位于第一连接体331和第二连接体332之间,并与第一连接体331和第二连接体332相连接形成闭合结构。需要说明的是,该铰接件32呈闭合结构的中间区域可以是具有通道的,即第一连接体331、第二连接体332和第三连接体333的内侧之间相分隔,也可以中间区域是完全封闭的,即第一连接体331、第二连接体332和第三连接体333的内侧相连接,本实施例是中间区域具有通道的闭合结构,节省材料成本。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体331和第二连接体332与第三连接体333连接形成的闭合结构呈三角状,因此三角结构稳固性好,不易形变,且驱动作用直接,有利于提升舱盖开启或关闭的效率。在其他实施例中,该铰接件32还可以设有第四连接体、第五连接体等多个连接体形成多状的闭合结构,均具有上述作用。
53.如图7和8所示,在其他一些实施例,第一枢接部321由第三连接体333和第二连接体332的相交和/或部分凸出所构成,第一枢接部321设有至少一个供驱动结构1连接的枢接通道一351。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三连接体333和第二连接体332相交且部分凸出构成第一枢接部321,确切地说第一枢接部321位于第三连接体333和第二连接体332的相交端部,为一体结构,且在该第一枢接部321上设有一个枢接通道一351。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枢接部321可以与该铰接件32为分体结构,例如将第一枢接部321连接于第三连接体333和/或第二连接体332的端面,或者凸出于第三连接体333和/或第二连接体332的端部,或者多种连接方式,但是在结构稳固度上欠佳。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设计,使得驱动结构1的驱动力可直接分散至第三连接体333和第二连接体332,而非集中应力于一处,这样一方面是为了避免结构的损坏,提高结构的稳定和强度,另一方面是能更省力地驱动该铰接件32和带动杆体一31,提高驱动效率,以及对牵引件42产生连带作用。
54.在其他一些实施例,第二枢接部322由第一连接体331和第三连接体333的相交和/或部分凸出所构成,第二枢接部322设有至少一个供牵引件42连接的枢接通道二352。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体331和第三连接体333相交且部分凸出构成第二枢接部322,确切地说第二枢接部322位于第一连接体331和第三连接体333的相交端部,为一体结构,且在该第二枢接部322上设有一个枢接通道二352。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枢接部322可以与该
铰接件32为分体结构,例如将第二枢接部322连接于第一连接体331和/或第三连接体333的端面,或者凸出于第一连接体331和/或第三连接体333的端部,或者多种连接方式,但是在结构稳固度上欠佳。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设计,使得驱动结构1的驱动力可直接分散至第一连接体331和第三连接体333,而非集中应力于一处,这样一方面是为了避免结构的损坏,提高结构的稳定和强度,另一方面是能更省力地驱动该铰接件32和带动杆体一31,提高驱动效率,以及对驱动结构1产生的驱动力进行约束、推进及缓冲的辅助作用。
55.如图9所示,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牵引件42设置为气弹簧402,该气弹簧402包括弹簧杆一421,和可伸缩至弹簧杆一421的弹簧杆二422。具体的,气弹簧402是一种可以起支撑、缓冲、制动、角度调节等功能的工业配件,因此在舱盖结构2运动的过程中,气弹簧402的辅助功能使得杆体一31的运动为可控的,避免杆体一31或因外力作用发生摆动,与无人机101发生碰撞造成损伤。其中弹簧杆一421的端部设有支座一431,支座一431与固定座41转动连接,弹簧杆二422的端部设有支座二432,支座二432与第二枢接部322转动连接,因此弹簧杆一421和弹簧杆二422都是相对活动的,尤其是弹簧杆二422可伸缩至弹簧杆一421的内部,缩短或伸长气弹簧402的行程距离,从而拉动或约束第二枢接部322。此外,支座二432设有可容纳第二枢接部322的安装腔441,和位于安装腔441两侧的安装通道442,安装通道442与枢接通道二352相贯通,在本实施例中,安装腔441是由支座二432本身所构成的,该安装腔441朝向第二枢接部322且与第第二枢接部322的厚度相对应,因此该支座二432可夹持住该第二枢接部322。在安装腔441的两侧设有与枢接通道二352相贯通的安装通道442,螺栓等紧固件可穿过枢接通道二352和安装通道442,从而固定支座二432与第二枢接部322。相比于其他连接方式,本实施例中的连接,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支座二432从的一枢接部321的两侧拉伸,受力均匀且稳定,第二枢接部322不易从安装腔441内脱离,紧固性好。
56.如图10所示,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结构1包括电机11、驱动轴12和用于紧固杆体一31的轴套13,驱动轴12贯穿枢接通道一351与轴套13相连,第一枢接部321上还设有与轴套13相匹配的多个连接孔353,连接孔353沿周向环绕于枢接通道一351。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电机11位于起降架5上,驱动轴12纵向设置且贯穿过枢接通道一351,轴套13套设于驱动轴12上,轴套13包括连杆轴套和位于连杆轴套外的驱动轴套,连杆轴套与第一枢接部321相抵靠,从而紧固驱动轴12与第一枢接部321的连接,避免打滑的现象,驱动轴套用于紧固驱动轴12与第一枢接部321和连杆轴套,以进一步保证杆体一31在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在驱动轴12上偏移。此外,连杆轴套和驱动轴套上均设有孔结构,同样的第一枢接部321设有与孔结构相匹配的多个连接孔353,螺栓等紧固件可穿过孔结构和连接孔353,从而固定第一枢接部321、连杆轴套和驱动轴套。因此,该驱动结构1的驱动方式简单、驱动效率高,且与连杆结构3的连接稳定,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轴套13还可以是锁紧螺母、挡圈等紧固件,同样具有上述作用。
57.如图11所示,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起降架5包括横梁一51和横梁二53、立柱一53和立柱二54。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横梁一51与横梁二52相平行且横梁二52位于横梁一51的下方,立柱一53的下端支撑于一地面或平面上,上端与横梁一51和横梁二52相连,立柱一53作为支撑柱,而立柱二54垂直于横梁一51与横梁二52之间。进一步的,固定座41的下端与横梁二52相连或抵靠,侧端与立柱二54相连或抵靠,驱动轴12的两端与横梁一51垂直连接,轴套13位于第一枢接部321与横梁二53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座41的下端与横梁二52连
接,侧端与立柱二54连接,因此当弹簧杆一421和/或弹簧杆422进行转动和/或伸缩并施力于固定座41时,横梁二52和立柱二54都具有对固定座41的支撑作用,而非只有一个支撑力,结构稳定可靠。此外,驱动轴12的两端再与横梁一51连接,且轴套13中的驱动轴套抵靠于横梁一51上,从而进一步保证了驱动轴12在驱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减少摩擦和振动。
58.如图11和12所示,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起降架5还设有用于感应连杆结构3位置的限位开关61,限位开关61包括开关座611和位于开关座611上的开关件612,开关座611与横梁二52相连并设置于驱动轴12的下方,开关件612朝向杆体一31,且在舱盖结构2位于起降架5上方的状态下,开关件612靠近第三连接体333。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开关座611固定于横梁二53上且正对于驱动轴12,开关件612与固定座611相连且一端朝向铰接件32,当舱盖结构2靠近起降架5上方,形成机库空间201时,铰接件32逐渐靠近开关件612,尤其是第三连接体333达到与开关件612所设定的最小距离时,开关件612将闭合接点以停止驱动轴12的转动;或者,当舱盖结构2远离起降架5上方,打开机库空间201时,铰接件32逐渐远离开关件612,达到与开关件612所设定的最大距离时,开关件612将闭合接点以停止驱动轴12的转动,因此该限位开关61是限定连杆结构3的行程,进行上、下限位的保护,以避免连杆结构3的过度行程导致碰撞或结构损坏。
59.如图13和14所示,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舱盖结构2包括顶板21、侧板22、和用于稳固结构的支撑框架23,顶板21和侧板22围绕形成机库空间201。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框架23位于顶板21和侧板22的内侧,一方面是对顶板21和侧板22的支撑,另一方面是加强结构的稳固,否则舱盖结构2过于单薄,在恶劣的室外环境下容易损坏。此外,该支撑框架23包括沿横向设置的框架一231、纵向设置的框架二232、和纵向贯穿过框架一231的连接轴234,杆体一31的上端朝连接轴234方向弯折构成第四连接体并与连接轴234转动连接,第四连接体与第一连接体331呈反向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四连接体与第一连接体331都与杆体一31弯折且朝相反方向,相比于通常无弯折的连接杆,本实施例中的连杆结构3依据杠杆原理能更省力地驱动,且提高开启效率。连接轴23纵向贯穿过框架一231且端部与第四连接体转动连接,第四连接体并非直接与顶板21或侧板22相连,而是通过连接轴23来作为承载体,因此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连杆结构3先驱使连接轴23,再通过连接轴23驱使支撑框架23,从而扩散驱动力,而非集中于一个受力点,从而有利于保证驱动过程的稳定。
60.如图4所示,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连杆结构3还包括至少一对的呈相对设置的杆体二34,杆体二34上端沿第一连接体331的方向弯折与连接轴234转动连接,下端沿第四连接体的方向弯折与驱动轴12转动连接,杆体一31与杆体二34同步运动且位于不同的轴线。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连杆结构3还包括一对呈相对设置的杆体二34,同样的杆体二34的上端弯折与连接轴234转动连接,下端弯折与驱动轴12转动连接,因此舱盖结构3是通过一对杆体一31和一对杆体二34所共同驱动的,一方面整个驱动稳定性好,另一方面保证足够的驱动力。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两对或多对杆体二34,或者杆体二34也可以不设置弯折,而是两端直接驱动轴12和连接轴234相连,同样具有上述作用。
6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
方案的范围。
62.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