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化学装置 专利正文
浮法玻璃的分切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6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浮法玻璃的分切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玻璃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浮法玻璃的分切装置。


背景技术:

2.浮法玻璃生产需经历原料配合——熔窑内进行高温溶化成玻璃液——浮法成形锡槽内拉制定形——退火窑内进行退火——冷却裁切、包装、入库等工序。
3.玻璃裁切过程通常包括分切与裁边,现有的浮法玻璃的分切装置包括沿前后向设置的玻璃输送结构和由前至后依次设于玻璃输送结构上的纵切结构、横切结构、断片结构与裁边结构等,断片结构通常为上顶式断片结构,裁边结构通常为下压式裁边结构,纵切结构包括左右并排设置的多个刀轮且其同时实现纵向分切与裁边的预分切(以便于下压裁切),横切结构包括能随玻璃运动且能左右向运动的刀轮以实现横向分切。
4.由于退火窑在设计上存在的不足,玻璃带在送出退火窑后,玻璃带存在横向间温差较大的情况( 两侧边部的温度较高),再加上自由平衡降温的不足,很难完全消减玻璃中的热应力。使得后续裁切难度增大,破板、缺角、毛边、生渣等现象时有发生。裁切合格率仅有65%左
5.右,严重影响了玻璃的产量和质量。因此,现有技术中通常在分切前采用相应的结构对玻璃边进行冷却。
6.如申请号为cn201020294128.0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玻璃带边部切裁淋水冷却装置,它由滴水管、立柱、横杆、卡箍、滑动淋水器和冷却布构成,立柱的上端装有横杆,立柱的下端装有卡箍,横杆上套装有滑动淋水器,滑动淋水器的上方装有紧固螺栓,滑动淋水器的一侧装有滴管环,滑动淋水器的下方装有挂布环;滴管环上安装有滴水管,挂布环上装有冷却布。
7.申请人在采用前述装置对玻璃侧边进行冷却时发现如下问题:
8.(1)玻璃从退火窑中出来时,玻璃边的温度非常高,如果直接水冷容易出现裂纹;
9.(2)仅能对玻璃边的上侧进行降温,但玻璃的下侧的温度仍较高;
10.(3)玻璃侧边的上侧可能残留水分,裁边可能打滑;
11.(4)玻璃在退火窑中冷却和由退火窑输出的过程中,其上表面可能具有粉尘,影响产品的质量(通常分切后直接包装)与检测(客户收到玻璃原片后会对其进行检测)。


技术实现要素:

1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浮法玻璃的分切装置,本装置的处理过程为:先对玻璃侧边进行风冷降温,再对玻璃的上侧边进行水冷降温(水不容易干且对降温的幅度要求高),最后对玻璃的下侧边进行水冷降温(水更容易干且对降温的幅度要求低);在对玻璃的下侧边进行降温之前,将玻璃上侧边上的水吹干,以便于对滴落的水与吹落的水进行集中处理;通过粉尘吹扫机构吹扫玻璃表面上的粉尘(设于第一个上玻璃边冷却机构之后,减少粉尘通过水粘接在玻璃表面的可能,需要尽量靠后,粉尘刚刚润湿也
容易被吹掉)并对玻璃进行整体降温。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浮法玻璃的分切装置,该装置包括沿前后向设置的玻璃输送结构和由前至后依次设于玻璃输送结构上的纵切结构、横切结构、断片结构与裁边结构;所述玻璃输送结构上且位于纵切结构前方由前至后依次设有前风冷机构1、一个上玻璃边冷却机构2、粉尘吹扫机构3、多个上玻璃边冷却机构2、后风冷机构5和下玻璃边冷却机构6;所述前风冷机构1包括分别设于玻璃4左右侧边的两个前风冷单元且其位于玻璃4上方,所述前风冷单元能向玻璃4的侧边吹风;所述上玻璃边冷却机构2包括分别设于玻璃4左右侧边的两个上淋水冷却单元,所述上淋水冷却单元的第一冷却布与玻璃4的上侧边接触;所述粉尘吹扫机构3为开口朝后的v形结构,其位于玻璃4的上方,其两条臂分别由玻璃4的中部至玻璃4的左右侧边,其两条臂的前侧设有能将粉尘向外吹扫的出风口;所述后风冷机构5包括分别设于玻璃4左右侧边的两个后风冷单元且其位于玻璃4上方,所述后风冷单元将玻璃4侧边上的水向外吹扫;所述下玻璃边冷却机构6包括分别设于玻璃4左右侧边的两个下淋水冷却单元,所述下淋水冷却单元的第二冷却布与玻璃4的下侧边接触。
14.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前风冷单元包括第一支架及第一支架上且沿前后向设置的前风管,所述第一支架设于玻璃输送结构上且位于玻璃4的上方;所述前风管位于玻璃4的上方,其由前至后斜向下设置,其底部前后并排设有多个前吹风孔。
15.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粉尘吹扫机构3包括门式支架及悬挂在门式支架上的两块吹风板,所述门式支架沿左右向设于玻璃输送结构上且其位于玻璃4的上方,两块吹风板分别构成v形结构的两条臂;所述吹风板位于玻璃4的上方,其由玻璃4的中部至玻璃4的侧边,其前侧设有条状的出风口;所述条状的出风口由后至前斜向下设置。
16.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上淋水冷却单元包括第二支架、第一滴水管及第一水冷布,所述第二支架设于玻璃输送结构上且位于玻璃4的上方,所述第一滴水管固定在第二支架上且向第一水冷布滴水,所述第一水冷布的上端悬挂在第二支架上且其下端搭接在玻璃4的上侧边上。
17.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后风冷单元包括第三支架及第三支架上的后风管,所述第三支架设于玻璃输送结构上且位于玻璃4的上方;所述后风管水平设置,其位于玻璃4的上方,其由前至后斜向外设置,其前侧设有多个后吹风孔;多个后吹风孔沿后风管所在的方向并排设置且均由后至前斜向下设置。
18.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下淋水冷却单元包括第四支架、第二滴水管及第二水冷布,所述第四支架设于玻璃输送结构上且位于玻璃4的下方,所述第二滴水管固定在第四支架上且向第二水冷布喷水,所述第二水冷布缠绕在第四支架上且其与玻璃4的下侧边接触。
19.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后风冷单元设于对应侧的下淋水冷却单元的相邻前方,同侧的后风冷单元和下淋水冷却单元的下方设有一个接水槽7;所述接水槽7沿前后向设置,其位于玻璃4的对应侧边的下方,其相对于玻璃4的对应侧边向外突出,其能接收从下淋水冷却单元滴落的水及由后风冷单元吹落的水。
20.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前风冷机构1设于退火窑出口处。
2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浮法玻璃的分切装置,本装置的处理过程为:先对玻璃侧边进行风冷降温(设于退火窑
的出口上),再对玻璃的上侧边进行水冷降温(水不容易干且对降温的幅度要求高),最后对玻璃的下侧边进行水冷降温(水更容易干且对降温的幅度要求低,设于纵切结构之前);在对玻璃的下侧边进行降温之前,将玻璃上侧边上的水吹干,以便于对滴落的水与吹落的水进行集中处理(通过接水槽进行收集);通过粉尘吹扫机构吹扫玻璃表面上的粉尘(设于第一个上玻璃边冷却机构之后,减少粉尘通过水粘接在玻璃表面的可能,需要尽量靠后,粉尘刚刚润湿也容易被吹掉)并对玻璃进行整体降温。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浮法玻璃的分切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前风冷机构、2上玻璃边冷却机构、3粉尘吹扫机构、4玻璃、5后风冷机构、6下玻璃边冷却机构、7接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25.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浮法玻璃的分切装置,该装置包括沿前后向设置的玻璃输送结构和由前至后依次设于玻璃输送结构上的纵切结构、横切结构、断片结构与裁边结构等。断片结构通常为上顶式断片结构,裁边结构通常为下压式裁边结构,纵切结构包括左右并排设置的刀轮且其同时实现纵向分切与裁边的预分切(以便于下压裁切),横切结构包括能随玻璃运动且能左右向运动的刀轮以实现横向分切。前述结构与现有的浮法玻璃的分切装置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26.本实施例中的玻璃输送结构上且位于纵切结构前方由前至后依次设有前风冷机构1、一个上玻璃边冷却机构2、粉尘吹扫机构3、多个上玻璃边冷却机构2、后风冷机构5和下玻璃边冷却机构6等。多个上玻璃边冷却机构2前后并排设置(相邻上玻璃边冷却机构2之间的距离最好大于2m)且其数量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其中,前风冷机构1包括分别设于玻璃4左右侧边的两个前风冷单元且其位于玻璃4上方,前风冷单元能向玻璃4的侧边吹风用于对玻璃4的侧边进行风冷冷却。其中,上玻璃边冷却机构2包括分别设于玻璃4左右侧边的两个上淋水冷却单元(用于对玻璃4的上侧边进行水冷冷却),上淋水冷却单元的结构与申请号为cn201020294128.0的专利公开的结构基本一致,上淋水冷却单元的第一冷却布与玻璃4的上侧边接触。其中,粉尘吹扫机构3为开口(开口角度大于120
°
)朝后的v形结构,其位于玻璃4的上方,其两条臂分别由玻璃4的中部至玻璃4的左右侧边,其两条臂的前侧设有能将粉尘向外吹扫的出风口(由后至前斜向外吹风以将粉尘向外吹扫)。其中,后风冷机构5包括分别设于玻璃4左右侧边的两个后风冷单元且其位于玻璃4上方,后风冷单元将玻璃4侧边上的水向外吹扫。其中,下玻璃边冷却机构6包括分别设于玻璃4左右侧边的两个下淋水冷却单元(用于对玻璃4的下侧边进行水冷冷却),上淋水冷却单元的结构与申请号为cn201020294128.0的专利公开的结构类似(需要稍微变化),下淋水冷却单元的第二冷却布与玻璃4的下侧边接触。同侧的后风冷单元和下淋水冷却单元最好相邻以对水进行集中处理。
27.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前风冷单元包括第一支架(具体可以为l支架,其顶
部的水平臂沿左右向设置,后续的支架结构相同)及第一支架上且沿前后向设置的前风管(圆管,其前后两端封闭)等,第一支架设于玻璃输送结构(玻璃输送结构的机架上,后同)上且位于玻璃4的上方。前风管位于玻璃4的上方,其由前至后斜向下设置,其底部前后并排设有多个前吹风孔(竖向设置)。
28.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粉尘吹扫机构3包括门式支架及悬挂在门式支架(顶梁)上的两块吹风板等,门式支架沿左右向设于玻璃输送结构上且其位于玻璃4的上方,两块吹风板分别构成v形结构的两条臂。吹风板位于玻璃4的上方,其由玻璃4的中部至玻璃4的侧边,其前侧设有条状的出风口。条状的出风口由后至前斜向下设置。
29.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上淋水冷却单元包括第二支架、第一滴水管及第一水冷布等,第二支架设于玻璃输送结构上且位于玻璃4的上方,第一滴水管固定在第二支架上且向第一水冷布滴水,第一水冷布的上端悬挂在第二支架上且其下端搭接在玻璃4的上侧边上。
30.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后风冷单元包括第三支架及第三支架上的后风管(圆管,其前后两端封闭)等,第三支架设于玻璃输送结构上且位于玻璃4的上方。后风管水平设置,其位于玻璃4的上方,其由前至后斜向外设置,其前侧设有多个后吹风孔要保证能将玻璃4侧边上的水向外吹扫在接水槽7中。多个后吹风孔沿后风管所在的方向并排设置且均由后至前斜向下设置。
31.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下淋水冷却单元包括第四支架、第二滴水管及第二水冷布等,第四支架设于玻璃输送结构上且位于玻璃4的下方,第二滴水管固定在第四支架上且向第二水冷布喷水,第二水冷布缠绕在第四支架上且其与玻璃4的下侧边接触。
32.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后风冷单元设于对应侧的下淋水冷却单元的相邻前方以便于集中处理,同侧的后风冷单元和下淋水冷却单元的下方设有一个接水槽7。接水槽7沿前后向设置,其位于玻璃4的对应侧边的下方,其相对于玻璃4的对应侧边向外突出,其能接收从下淋水冷却单元滴落的水及由后风冷单元吹落的水。
33.优选地,粉尘吹扫机构3位于第一个上玻璃边冷却机构2的相邻后方。
34.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前风冷机构1设于退火窑出口处。
35.其中,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仅起区分作用,无其他特殊意义。
3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