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密封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自动充放气的复合式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2.目前,车辆箱体、舱盖所用的密封形式普遍为单管气泡密封结构,其密封工作原理为密封胶条受两个接触面挤压变形后,产生张力紧密贴合两个接触面,起密封作用。当车辆环境温度、路面带来的振动等工况及制造精度发生较大变化时,两个接触面之间的间隙在发生变化,密封胶条挤压变形产生的张力也随之变化,张力大小不能与间隙变化实现同步,就会造成密封胶条与两个接触面不能紧密贴合,影响整车密封性。当车辆特别是特种车辆的密封性要求越来越高时,需要设计密封可靠的车辆密封装置,有效地提升整车密封性这一重要指标,保护驾乘人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3.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自动充放气的复合式密封装置,为新结构的车辆用密封装置,其密封性更好、密封更可靠。
4.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带自动充放气的复合式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式密封装置包括复合式密封组件、气体调节组件;所述复合式密封组件包括密封胶条外气泡、充气密封圈;所述密封胶条外气泡中心为空心结构,所述密封胶条外气泡为环形密封圈;所述充气密封圈插装在所述密封胶条外气泡中心;所述充气密封圈通过充放气接头与所述气体调节组件相连,所述充气密封圈通过所述气体调节组件充气、放气。
5.进一步地,所述气体调节组件包括气源总成,所述气源总成用于向所述充气密封圈充气。
6.进一步地,所述气体调节组件还包括储气罐,所述气源总成与所述储气罐相连,所述储气罐通过所述充放气接头与所述充气密封圈相连。
7.进一步地,所述气体调节组件还包括控制器模块、控制器操作面板,所述控制器操作面板通过所述控制器模块与所述气源总成、充气开关、所述储气罐上的泄压阀分别相连,所述控制器操作面板向所述控制器模块输送所述充气密封圈充气、放气的控制参数。
8.进一步地,所述气体调节组件采用外接dc或ac电源。
9.进一步地,所述复合式密封组件还包括三通接头,所述密封胶条外气泡两端通过所述三通接头连接形成环形密封圈,所述三通接头通过所述充放气接头与所述气体调节组件相连。
10.进一步地,所述复合式密封组件还包括胶条安装龙骨,所述密封胶条外气泡外圆一侧与所述胶条安装龙骨固接,所述密封胶条外气泡外圆另一侧与活动车窗的密封面相接。
11.进一步地,所述密封胶条外气泡与所述胶条安装龙骨为一体式硫化结构。
12.进一步地,所述胶条安装龙骨通过密封胶条安装骨架固定。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密封胶条外气泡内插装充气密封圈,形成双层复合密封组件,其密封性更好、密封更可靠,且该结构可避免对充气密封圈的挤压损伤,有利于延长其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利用气体调节组件为充气密封圈实施充、放气,使其在起密封作用的同时,还能起到吸震、隔音作用。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在气体调节组件中增设了储气罐,不仅能最大限度的稳定充气密封圈压力,还避免了气源总成的频繁启动,有利于延长气源总成的使用寿命,降低成本。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自动充、放气,可随时保证密封压力,有利于提高密封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带自动充放气的复合式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带自动充放气的复合式密封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17.其中:10-复合式密封组件、11-三通接头、12-密封胶条外气泡、13-密封胶条安装骨架、14-密封面、15-充气密封圈、16-胶条安装龙骨、20-气体调节组件、21-气源总成、22-储气罐、23-控制器模块、24-控制器操作面板、25-充放气接头、30-密封窗框体。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19.本技术文件中的上、下、左、右、前和后等方位用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而建立的。附图不同,则相应的位置关系也有可能随之发生变化,故不能以此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限定。
20.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安装”、“相连”、“相接”、“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信,也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器件内部的联通,也可以是两个元器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1.本实施例记载了一种带自动充放气的复合式密封装置,弥补了单管气泡密封胶条在两个接触面之间间隙变化大时,密封胶条张力不足密封性失效的现状。
22.如图1所示,复合式密封组件10安装在活动车窗的框体30上需密封的位置,复合式密封组件10通过气体调节组件20充气、放气,以随时调整复合式密封组件10中密封胶条的张力,保证活动车窗的密封性。
23.如图2所示,复合式密封组件10包括三通接头11、密封胶条外气泡12、充气密封圈15、胶条安装龙骨16。
24.密封胶条外气泡12外圆一侧与胶条安装龙骨16固接,密封胶条外气泡12外圆另一侧与活动车窗的密封面14相接,本实施例中密封胶条外气泡12可与胶条安装龙骨16为一体式硫化结构,不仅节省安装时间,还便于密封胶条外气泡12的定位。胶条安装龙骨16与车辆上的密封胶条安装骨架13连接,将其固定在车辆要求密封的固定体接触面上,由此将复合
式密封组件10设置在要求密封的两个接触面之间,起密封作用的同时,还能起到吸震、隔音作用。
25.密封胶条外气泡12中心为空心结构,用于插装充气密封圈15。密封胶条外气泡12两端通过三通接头11连接,形成一个完整封闭的环形密封圈,三通接头11还与气体调节组件20相连通,气体调节组件20用于对充气密封圈15实施充气、放气,以弥补单管气泡密封胶条在两个接触面之间间隙变化大时,密封胶条张力不足密封性失效的现状。本实施例中密封胶条外气泡12和充气密封圈15组合构成双层复合密封组件,使得密封更可靠。
26.本实施例中气体调节组件20如图1所示,包括气源总成21、储气罐22、控制器模块23、控制器操作面板24、充放气接头25。
27.气体调节组件20采用外接dc或ac电源。三通接头11通过充放气接头25与储气罐22连接,储气罐22与气源总成21相连,储气罐22上设有泄压阀,通过储气罐22能够稳定充气密封圈15的密封压力,气源总成21用于向储气罐22内输送气体。控制器操作面板24与控制器模块23相连,控制器操作面板24可通过自动和手动两种模式运行启动控制器模块23。控制器模块23与气源总成21、充气开关、泄压阀等分别相连,用于控制对充气密封圈15充、放气,以及通过储气罐22平衡充气密封圈15内的气压。
28.控制器操作面板24在自动模式下时,气体调节组件20接收到“外部”设备输入信号或根据内部设置的压力参数值起动充气,也可以通过手动打开充气开关进行操作。当充气密封圈15的气压到达设定的压力值后,通过储气罐22进行稳压,实施气源补充或排气泄压,使内部充气密封圈15压力保持均衡稳定,使得密封胶条外气泡12和充气密封圈15构成的双层复合密封组件与活动门窗密封面14紧密贴合,提升密封可靠性。双层复合密封组件当外部设备或手动输入解除信号时,将双层复合密封组件自动泄压排气,双层复合密封组件恢复初始密封状态。
29.当车辆在不同工况下,两个接触面之间间隙发生变化时,通过气体调节组件20对充气密封圈15实施充气、放气,实现双层复合密封组件挤压变形产生的张力同步随之变化,提升密封可靠性。满足车辆、特别是特种车辆密封性要求越来越高的需求,有效地提升整车密封性这一重要指标,保护驾乘人员的安全。
30.虽然上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现方式的解释,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包含范围的限定。实施例中的细节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等效变换、简单替换等显而易见的改变,均落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