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化学装置 专利正文
一种应急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应急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急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背景技术:

2.纯电动汽车是目前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发展方向,充电问题是纯电动汽车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因为目前的充电桩主要设置在居民家中、小区内、城市主要商业区域周边、高速服务区,当纯电动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突然没有电时,只能呼叫拖车拖运至具有充电桩的区域进行充电,会大大增加用车成本。因此市场上出现了移动式充电桩,能够让车主搬运至车辆旁边进行充电,但现有的移动式充电桩主要依靠风能和太阳能对蓄电池充电,当车主需要应急充电时将移动式充电桩搬运至车辆旁进行充电,这种移动式充电桩虽然使用方便、使用成本低,但存在以下问题单台移动式充电桩的蓄电量有限,无法连续为多辆车充电。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应急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应急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和多个蓄电池包,所述充电桩本体中设有门型的电池容纳槽,所述蓄电池包从电池容纳槽的后端开口滑动安装至电池容纳槽中,所述电池容纳槽前端的充电桩本体上设置有电池充电插头,所述蓄电池包的前端设置有电池充电插座,所述电池充电插头与电池充电插座拔插配合;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前端设置有控制面板和充电线缆,所述充电线缆的末端安装有汽车充电插头;所述充电桩本体底端的四个拐角处分别安装一个第一脚轮,所述蓄电池包底端的四个拐角处分别安装一个第二脚轮。
6.其中,所述电池容纳槽的左右两侧各自设有两个导向槽,所述蓄电池包的左右两侧各自设有两道导向条,每道所述导向条的两头均为圆角,所述导向条与导向槽滑动配合。
7.其中,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后端螺接有两颗左右对称的半牙螺栓,每颗所述半牙螺栓的光面部铰接一根门栓,所述蓄电池包的后端设置有两各横截面为l型的钩板,所述门栓能够卡入钩板中。
8.其中,所述电池容纳槽前端的充电桩本体上粘贴有多个橡胶缓冲垫。
9.其中,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前端安装有三根成直角三角形排布的绕线柱和一个线卡,所述绕线柱的前端设置有限位板,所述充电线缆缠绕在三根绕线柱上,所述充电线缆靠近汽车充电插头的位置卡入线卡中。
10.其中,所述蓄电池包的后端上部设有横截面为l型的把手槽。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为一台充电桩本体配备多个蓄电池包,并且让蓄电池包与充电桩本体滑配连接,蓄电池包能够拆下充电,当一个蓄电池包的电量用完时,能够更
换一个充有电的蓄电池包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以实现连续的对多台电动汽车进行充电。
附图说明
12.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应急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第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应急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第二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充电桩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充电桩本体的后图;
17.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蓄电池包第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蓄电池包第二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20.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应急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1和多个蓄电池包2,一般给一个充电桩本体1配备三至五个蓄电池包,并且蓄电池包的放电时间是蓄电池包的充电时间的二倍以上。充电桩本体1中设有门型的电池容纳槽3,蓄电池包2从电池容纳槽3的后端开口滑动安装至电池容纳槽3中,电池容纳槽3前端的充电桩本体1上设置有电池充电插头4,蓄电池包2的前端设置有电池充电插座5,电池充电插头4与电池充电插座5拔插配合;充电桩本体1的前端设置有控制面板6和充电线缆7,充电线缆7的末端安装有汽车充电插头8;充电桩本体1底端的四个拐角处分别安装一个第一脚轮9,蓄电池包2底端的四个拐角处分别安装一个第二脚轮10。
21.为一台充电桩本体配备多个蓄电池包,并且让蓄电池包与充电桩本体滑配连接,蓄电池包能够拆下用电网充电,充电速度快且稳定,当一个蓄电池包的电量用完时,能够更换一个充有电的蓄电池包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以实现连续的对多台电动汽车进行充电。
22.电池容纳槽3的左右两侧各自设有两个导向槽11,蓄电池包2的左右两侧各自设有两道导向条12,每道导向条12的两头均为圆角,导向条12与导向槽11滑动配合,不仅让蓄电池包顺利的滑入电池容纳槽内,还使蓄电池包与充电桩本体在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上进行相对固定;充电桩本体1的后端螺接有两颗左右对称的半牙螺栓13,每颗半牙螺栓13的光面部铰接一根门栓14,蓄电池包2的后端设置有两各横截面为l型的钩板15,门栓14能够卡入钩板15中,利用门栓与钩板、蓄电池包之间的配合,使蓄电池包与充电桩本体在前后方向上进行相对固定。
23.电池容纳槽3前端的充电桩本体1上粘贴有多个橡胶缓冲垫16,避免蓄电池包在滑入电池容纳槽中时,蓄电池包的前端与充电桩本体之间出现碰撞;充电桩本体1的前端安装有三根成直角三角形排布的绕线柱17和一个线卡18,绕线柱17的前端设置有限位板19,充电线缆7缠绕在三根绕线柱17上,充电线缆7靠近汽车充电插头8的位置卡入线卡18中,便于搬运过程中对充电线缆和充电插头进行固定;蓄电池包2的后端上部设有横截面为l型的把手槽20,方便将蓄电池包从电池容纳槽中拉出。
2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应急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桩本体和多个蓄电池包,所述充电桩本体中设有门型的电池容纳槽,所述蓄电池包从电池容纳槽的后端开口滑动安装至电池容纳槽中,所述电池容纳槽前端的充电桩本体上设置有电池充电插头,所述蓄电池包的前端设置有电池充电插座,所述电池充电插头与电池充电插座拔插配合;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前端设置有控制面板和充电线缆,所述充电线缆的末端安装有汽车充电插头;所述充电桩本体底端的四个拐角处分别安装一个第一脚轮,所述蓄电池包底端的四个拐角处分别安装一个第二脚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容纳槽的左右两侧各自设有两个导向槽,所述蓄电池包的左右两侧各自设有两道导向条,每道所述导向条的两头均为圆角,所述导向条与导向槽滑动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后端螺接有两颗左右对称的半牙螺栓,每颗所述半牙螺栓的光面部铰接一根门栓,所述蓄电池包的后端设置有两各横截面为l型的钩板,所述门栓能够卡入钩板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容纳槽前端的充电桩本体上粘贴有多个橡胶缓冲垫。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前端安装有三根成直角三角形排布的绕线柱和一个线卡,所述绕线柱的前端设置有限位板,所述充电线缆缠绕在三根绕线柱上,所述充电线缆靠近汽车充电插头的位置卡入线卡中。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包的后端上部设有横截面为l型的把手槽。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急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和多个蓄电池包,充电桩本体中设有门型的电池容纳槽,蓄电池包从电池容纳槽的后端开口滑动安装至电池容纳槽中,电池容纳槽前端的充电桩本体上设置有电池充电插头,蓄电池包的前端设置有电池充电插座,电池充电插头与电池充电插座拔插配合;充电桩本体底端安装有第一脚轮,蓄电池包底端安装有第二脚轮。有益效果是:为一台充电桩本体配备多个蓄电池包,并且让蓄电池包与充电桩本体滑配连接,蓄电池包能够拆下充电,当一个蓄电池包的电量用完时,能够更换一个充有电的蓄电池包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以实现连续的对多台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动汽车进行充电。


技术研发人员:宋武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宋武强
技术研发日:2021.10.15
技术公布日:20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