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化学装置 专利正文
一种无人车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无人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车。


背景技术:

2.随着无人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上涌现出无人扫地车、无人消毒车、无人洒水车、无人零售车等,但通常仅限于一种功能形式,也即无人车与车上搭载的车载柜固定连接,车、柜无法分离,或者可以分离但是操作复杂、难度大,导致不能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灵活搭载不同的车载柜。同时由于车载柜无法移动或移动困难,而车载柜与驾驶舱之间的间距过小,不方便对驾驶舱进行检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方便对驾驶舱进行检修,并可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灵活搭载不同的车载柜的无人车。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无人车,包括车体及车载柜,所述车体包括底盘车架及驾驶舱,所述车载柜和所述驾驶舱设于所述底盘车架上,所述驾驶舱靠近所述车载柜的一侧设有检修盖板,所述车载柜底部设有枕梁以使车载柜与所述底盘车架之间形成间隙,所述车载柜与所述底盘车架之间设有滑动组件,所述底盘车架上设有用于对枕梁靠近所述驾驶舱的一端进行限位的限位支架、用于固定枕梁远离所述驾驶舱的一端的固定支架、以及位于限位支架与所述固定支架之间的检修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枕梁可拆卸连接。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盘车架包括底盘骨架及设于底盘骨架表面的底盘注塑外饰件,所述驾驶舱包括驾驶舱骨架及设于驾驶舱骨架表面的驾驶舱注塑外饰件,所述底盘注塑外饰件和所述驾驶舱注塑外饰件表面均设有非金属漆层。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驾驶舱注塑外饰件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操作入口和第二操作入口,驾驶舱注塑外饰件与所述检修盖板对应处设有检修口,所述底盘注塑外饰件的一侧设有充电口。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盘车架下方设有线控底盘,所述线控底盘与所述驾驶舱对应的一端采用麦弗逊结构,线控底盘与所述车载柜对应的一端采用整体桥结构。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动组件包括平行布置于所述底盘车架两侧的滑轨、以及平行布置于所述车载柜两侧的滑槽,所述滑轨一一对应地设于所述滑槽中。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枕梁设有两根并平行布置于所述车载柜的两侧,两根所述枕梁位于两侧的所述滑槽之间。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轨上开设有多条润滑油槽。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盘车架上设有倒梯形凹槽,所述枕梁位于所述倒梯形凹槽内。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枕梁上设有楔面,所述限位支架上设有与所述楔面配合的限位斜面。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无人车,车载柜的底部设有枕梁,可通过枕梁将车载柜垫起来,当车载柜安装于底盘车架上时,可在车载柜与底盘车架之间形成间隙,当车载柜放置于地面上时,可在车载柜与地面之间形成间隙,方便叉车通过该间隙进行操作,并且车载柜上的枕梁与底盘车架上的固定支架之间可拆卸连接并设置有滑动组件,拆开枕梁与固定支架之间的连接后,方便车载柜在底盘车架上滑动,因此可借助叉车实现车载柜在底盘车架上的安装、以及车载柜与底盘车架的分离,无人车可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灵活搭载相应的车载柜;同时车载柜向车尾滑动一定距离后,将枕梁与底盘车架上的检修固定支架连接实现车载柜的固定,可以腾出驾驶舱后部的空间,便于打开检修盖板对驾驶舱进行检修。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无人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无人车车体与车载柜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车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注塑外饰件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注塑外饰件另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20.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底盘骨架与驾驶舱骨架的组装示意图。
21.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底盘骨架与驾驶舱骨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2.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车载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9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24.图中各标号表示:1、车体;13、第一操作入口;14、限位支架;15、固定支架;16、限位斜面;17、检修固定支架;18、第二操作入口;19、充电口;2、车载柜;21、枕梁;22、滑槽;24、楔面;3、底盘车架;31、滑轨;32、润滑油槽;33、倒梯形凹槽;34、底盘骨架;35、底盘注塑外饰件;4、驾驶舱;41、检修盖板;42、驾驶舱骨架;43、驾驶舱注塑外饰件;44、检修口;5、线控底盘;6、电子电气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6.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无人车,包括车体1及车载柜2,车体1包括底盘车架3及驾驶舱4,车载柜2和驾驶舱4设于底盘车架3上,驾驶舱4靠近车载柜2的一侧设有检修盖板41,车载柜2底部设有枕梁21以使车载柜2与底盘车架3之间形成间隙,车载柜2与底盘车架3之间设有滑动组件,底盘车架3上设有用于对枕梁21靠近驾驶舱4的一端进行限位的限位支架14、用于固定枕梁21远离驾驶舱4的一端的固定支架15、以及位于限位支架14与固定支架15之间的检修固定支架17,固定支架15与枕梁21可拆卸连接。其中,以驾驶舱4所在的一侧为车体1的前侧或车头,相应的,检修盖板41位于驾驶舱4的后侧,限位支架14位于枕梁21的前端,固定支架15位于枕梁21的后端;可在枕梁21的后端设置耳板,耳板和后固定支架15上均开设螺栓孔或销孔,通过螺栓或插销将耳板与后固定支架15固定连接,即可实枕梁
21后端与底盘车架3的固定。
27.该无人车,车载柜2的底部设有枕梁21,可通过枕梁21将车载柜2垫起来,当车载柜2安装于底盘车架3上时,可在车载柜2与底盘车架3之间形成间隙,当车载柜2放置于地面上时,可在车载柜2与地面之间形成间隙,方便叉车通过该间隙进行操作,并且车载柜2上的枕梁21与底盘车架3上的固定支架15之间可拆卸连接并设置有滑动组件,拆开枕梁21与固定支架12之间的连接后,方便车载柜2在底盘车架3上滑动,因此可借助叉车实现车载柜2在底盘车架3上的安装、以及车载柜2与底盘车架3的分离,无人车可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灵活搭载相应的车载柜2;同时车载柜2向车尾滑动一定距离后,将枕梁21与底盘车架3上的检修固定支架17连接(例如通过螺栓、插销等)实现车载柜2的固定,可以腾出驾驶舱4后部的空间,便于打开检修盖板41对驾驶舱4进行检修。
28.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底盘车架3包括底盘骨架34及设于底盘骨架34表明的底盘注塑外饰件35,,驾驶舱4包括驾驶舱骨架42及设于驾驶舱骨架42表面的驾驶舱注塑外饰件43,底盘注塑外饰件35和驾驶舱注塑外饰件43表面设有非金属漆层,方便后续对外饰进行检修更换,也有利于行人保护,同时防止对于各传感器产生屏蔽、遮挡。
29.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驾驶舱注塑外饰件43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操作入口13和第二操作入口18,驾驶舱注塑外饰件43与检修盖板41对应处设有检修口44,底盘注塑外饰件35的一侧设有充电口19,具体为驾驶舱注塑外饰件43的左侧设有第一操作入口13,主要用于进行上电操作,右侧设有第二操作入口18,主要用于调试操作;底盘注塑外饰件35的右侧设有充电口19。
30.本实施例中,底盘车架3下方设有线控底盘5,线控底盘5与驾驶舱4对应的一端采用麦弗逊结构,线控底盘5与车载柜2对应的一端采用整体桥结构,具体为线控底盘5的前端采用麦弗逊结构,方便前端各传感器的安装,后端采用整体桥结构,简单、稳定、可靠,中间的空余部分可以用于布置控制器、充电机等。
31.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滑动组件包括平行布置于底盘车架3两侧的滑轨31、以及平行布置于车载柜2两侧的滑槽22,滑轨31一一对应地设于滑槽22中。通过滑轨31与滑槽22的配合,使得车载柜2在底盘车架3上的滑动更平稳、顺畅。
32.本实施例中,枕梁21设有两根并平行布置于车载柜2的两侧,两根枕梁21位于两侧的滑槽22之间,对称性好,车载柜2在底盘车架3上的安装稳定性好。
33.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滑轨31上开设有多条润滑油槽32。润滑油槽32中可存储一定量的润滑油,从而为滑轨31与滑槽22提供润滑作用,进一步减少滑动时的摩擦,使得车载柜2的滑动更为轻便、顺畅。
34.本实施例中,底盘车架3上设有倒梯形凹槽33,枕梁21位于倒梯形凹槽33内,有利于降低车载柜2的重心,进一步提升车载柜2在底盘车架3上的安装稳定性,也方便通过叉车装卸车载柜2。
35.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枕梁21前端设有楔面24,限位支架14上设有与楔面24配合的限位斜面16。当楔面24向前滑动与限位斜面16抵紧时,即可实现枕梁21前端的可靠固定,无需在驾驶舱4与车载柜2之间的有限空间内将枕梁21前端与底盘车架3固定。枕梁21前端与限位支架14之间的这种连接方式,结构合理,大大降低了车载柜2的装卸难度。
36.本实用新型的无人车,当需要更换车载柜2时,操作人员先拆卸固定支架15与枕梁
21之间的连接,然后叉车进入车载柜2与底盘车架3之间的间隙并向后拖动车载柜2,车载柜2上的滑槽22沿着底盘车架3上的滑轨31滑动,直至车载柜2与底盘车架3完全分离,叉车将车载柜2转移至目标位置并从车载柜2下方退出;叉车进入需要装载至车体1上的车载柜2下方,将车载柜2抬升至底盘车架3上方,车载柜2上的滑槽22与底盘车架3上的滑轨31对齐,然后叉车下落将车载柜2放置于底盘车架3上,滑槽22位于滑轨31上,叉车将车载柜2向前推动,直至楔面24与限位斜面16抵紧,最后叉车退出,操作人员将固定支架15与枕梁21后端连接固定。
37.当需要对驾驶舱4进行检修时,操作人员先拆卸固定支架15与枕梁21之间的连接,并将车载柜2向车尾滑动一定距离,腾出驾驶舱4后部的空间,然后将枕梁21与底盘车架3上的检修固定支架17连接实现车载柜2的固定,最后打开检修盖板41对驾驶舱4进行检修;检修完成之后,关闭检修盖板41,然后拆卸枕梁21与检修固定支架17之间的连接,将车载柜2向前推动,直至楔面24与限位斜面16抵紧,最后操作人员将固定支架15与枕梁21后端连接固定。
38.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