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化学装置 专利正文
一种稳定运输货物的运输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稳定运输货物的运输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运输装置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稳定运输货物的运输机器人。


背景技术:

2.目前在货场、码头、车站中转装运的货物搬运,除大型的用吊车,中型的用叉车外,小型的的货物仍用人工和平板车搬运,即先将货物装上平板车拖运到装运点或货场仓库,再卸下。
3.现有的货物转运平板车一般包括用于承载货物的车体,车体的底部设置有滚轮,车体上设置有用于推拉的扶手,在使用时,将货物直接放置到车体上,然后推动车体移动进行运输。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运输过程中车体发生震动或者加速减速时,重心较高的货物易发生侧倾,造成货物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升运输过程的稳定性,本技术提供一种稳定运输货物的运输机器人。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稳定运输货物的运输机器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稳定运输货物的运输机器人,包括呈夹角设置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均设置有支撑轮,所述第二支撑板上滑动连接有用于提供动力的行走组件,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置有驱使行走组件在第一支撑板上移动的调节组件;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连接处设置有转向轮,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能够以所述转向轮为支点旋转,将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配置为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支撑板用于对货物进行支撑,所述行走组件位于第二支撑板靠近第一支撑板的一端;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二支撑板对货物进行支撑,所述行走组件位于第二支撑板的中部。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货物进行运输时,能够首先将货物放置在第一支撑板上,第一支撑板处于水平的状态,第二支撑板处于直立的状态,此时形状组件位于第二支撑板靠近第一支撑板的一端,能够与地面接触驱使整个装置在地面上移动;在货物的重心较高时,能够绕转向轮旋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和支撑板,使第二支撑板处于水平状态,第一支撑板处于直立状态,此时第二支撑板对货物进行支撑,能够有效降低货物的重心,使货物在运输过程中能够较为稳定,提升运输过程的稳定性。
8.可选的,所述行走组件包括支撑座和转动连接在支撑座上的行走轮,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与行走轮传动连接的第一电机。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电机能够带动行走轮旋转,进而使行走轮驱动整个装置移动,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下,行走轮都能够与地面接触,使用较为方便。
10.可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第二支撑板上的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与所述支撑座螺纹配合,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丝杆传动连接的第二电机。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电机能够带动第一丝杆旋转,进而通过螺纹配合驱使支撑座沿第一丝杆的长度方向移动,实现对行走组件位置的调节,在调节完成后,由于丝杆是自锁性,行走组件在运转的过程中不会自由滑动,稳定性较好。
12.可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二支撑板上的伸缩驱动杆,伸缩驱动杆一端与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座固定连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伸缩驱动杆调节行走组件的位置,响应速度较快,能够使行走组件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快速切换,调节速度较快。
14.可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置有夹持件和传动连,所述夹持件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所述传动件传动连接所述调节件和夹持件,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夹持件位于第二支撑板远离第一支撑板的一端,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夹持件与第一支撑板之间形成用于夹持第二支撑板上货物的夹持空间。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第二支撑板对货物进行支撑时,夹持组件与第一支撑板对货物进行夹持,能够进一步提升运输过程中货物的稳定性,在调节件对传动组件的位置进行调节时,能够通过传动件同步对夹持件的位置进行调节,无需额外控制,使用较为方便。
16.可选的,所述传动件包括与第一丝杆平行设置的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与所述夹持件螺纹配合,所述第一丝杆上固定有摩擦轮,所述摩擦轮上套设有第一齿轮,所述摩擦轮通过摩擦力带动第一齿轮旋转,所述第二齿轮上固定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丝杆旋转时能够通过摩擦轮带动第一齿轮旋转,第一齿轮通过与第二齿轮的啮合带动第二丝杆旋转,进而带动夹持件沿第二丝杆的长度方向移动,实现对货物的夹紧;在夹持件抵紧在货物上时,第一齿轮受到的负载增大,摩擦轮与第一齿轮之间会发生滑动,使第一齿轮不会继续旋转,避免夹持件对货物夹持过紧而导致货物损坏。
18.可选的,所述传动件包括第一丝杆平行设置的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与所述夹持件螺纹配合,所述第一丝杆上固定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二丝杆上固定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之间张紧套设有皮带,所述皮带呈交叉传动设置。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丝杆旋转时,能够通过皮带带动第二丝杆旋转,进而驱使夹持件移动,皮带呈交叉设置,能够使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的旋向相反,在行走组件远离第一支撑板时,夹持件能够向靠近第一支撑板的方向移动。
20.可选的,所述传动件包括固定在第二支撑板上的定滑轮和绕过定滑轮的弹力绳,所述弹力绳一端与所述伸缩驱动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夹持件连接。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伸缩驱动杆带动行走组件向远离第一支撑板的方向移动时,能够通过弹力绳拉动夹持件移动,同时通过弹力绳的弹力能够避免夹持板过紧地夹持在货物上,避免货物受损。
22.可选的,所述夹持件包括夹持板,所述夹持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滑块,所述第二支撑上设置有与滑块滑动配合的滑轨,所述夹持板靠近第一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柔性垫。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轨能够对滑块进行导向,使夹持板在滑动过程中不易
脱离滑轨,夹持过程中较为稳定。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通过设置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转向轮,在对不同的货物进行运输时能够将运输机器人切换为不同状态,使用第一支撑板或第二支撑板对货物进行支撑,在货物的重心较高时能够有效降低货物的重心,使货物在运输过程中能够较为稳定,提升运输过程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处于第一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处于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过渡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处于第二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稳定运输货物的运输机器人的仰视图;图5是图4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6是实施例2中稳定运输货物的运输机器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实施例3中稳定运输货物的运输机器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支撑轮;4、转向轮;5、行走组件;51、行走轮;52、支撑座;53、第一电机;6、调节组件;61、第一丝杆;62、第二电机;7、夹持件;71、夹持板;72、滑块;73、滑轨;8、传动件;81、第二丝杆;82、摩擦轮;83、第一齿轮;84、第二齿轮;85、第一带轮;86、第二带轮;87、皮带;9、伸缩驱动杆;10、弹力绳;11、定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8.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稳定运输货物的运输机器人。
29.实施例1:参照图1-3,一种稳定运输货物的运输机器人,包括呈夹角设置的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远离转向轮4的一端均设置有支撑轮3,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上连接处设置有转向轮4,支撑板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能够以支撑板转向轮4为支点旋转,将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配置为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下第一支撑板1呈水平状态,用于对货物进行支撑,第二支撑板2呈直立状态,在第二状态下,第二支撑板2呈水平状态,用于对货物进行支撑,第一支撑板1呈直立状态。
30.第二支撑板2上滑动连接有用于提供动力的行走组件5,第二支撑板2上设置有驱使行走组件5在第一支撑板1上移动的调节组件6。
31.行走组件5包括支撑座52和转动连接在支撑座52上的行走轮51,支撑座52上设置有与行走轮51传动连接的第一电机53。在第一状态下,行走组件5在调节组件6的作用下移动到靠近第一支撑板1的一端,此时第一支撑板1上的支撑轮3和行走轮51共同对第一支撑板1进行支撑,在第二状态下,行走组件5在调节组件6的作用下移动到第二支撑板2的中部,此时第二支撑板2上的支撑轮3、行走轮51以及转向轮4共同对第二支撑板2进行支撑。
32.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呈夹角设置,夹角角度在80度到100度之间,且第二支撑板2的长度大于第一支撑板1的长度。
33.参照图4,调节组件6包括转动连接于第二支撑板2上的第一丝杆61,第一丝杆61沿第二支撑板2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一丝杆61与支撑座52螺纹配合,第二支撑板2上设置有与第一丝杆61传动连接的第二电机62,第二电机62启动时能够带动第一丝杆61旋转,进而通过第一丝杆61与支撑座52的螺纹配合带动支撑座52沿丝杆的长度方向移动。
34.第二支撑板2上滑动连接有夹持件7,第一状态下,夹持件7位于第二支撑板2远离第一支撑板1的一端;第二状态下,夹持件7向靠近第一支撑板1的方向移动、与第一支撑板1之间形成用于夹持货物的夹持空间,使第二支撑板2上的货物能够更加稳定。
35.参照图5,第二支撑板2上设置有驱动夹持件7滑动的传动件8,传动件8包括与第一丝杆61平行设置的第二丝杆81,第二丝杆81转动连接在第二支撑板2上,夹持件7与第二丝杆81螺纹配合,第一丝杆61上固定有摩擦轮82,摩擦轮82上套设有第一齿轮83,摩擦轮82通过摩擦力带动第一齿轮83旋转,第二齿轮84上固定有与第一齿轮83啮合的第二齿轮84。
36.在第一丝杆61旋转时能够通过摩擦轮82带动第一齿轮83旋转,第一齿轮83通过与第二齿轮84的啮合带动第二丝杆81旋转,进而带动夹持件7沿第二丝杆81的长度方向移动,当夹持件7与货物接触时,传动系统负载增大,使得摩擦轮82与第一齿轮83之间会发生打滑,第一齿轮83不再随第一丝杆61旋转,此时夹持件7保持固定。
37.夹持件7包括夹持板71,夹持板7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滑块72,第二支撑上设置有与滑块72滑动配合的滑轨73,夹持板71靠近第一支撑板1的一侧设置有柔性垫,以减少夹持时对货物的损伤。
38.本技术实施例1一种稳定运输货物的运输机器人的实施原理为:在货物的体积较小时,运输机器人处于第一状态,第一支撑板1呈水平状态,用于对货物进行支撑,第二支撑板2呈直立状态,此时行走组件5在调节组件6的作用下移动到靠近第一支撑板1的一端,第一支撑板1上的支撑轮3和行走轮51共同对第一支撑板1进行支撑;在货物较长、竖直放置时重心较高时,绕转向轮4旋转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使第二支撑板2呈水平状态,用于对货物进行支撑,第一支撑板1呈直立状态,然后启动第二电机62,第二电机62带动第一丝杆61旋转,进而通过第一丝杆61与支撑座52的螺纹配合带动支撑座52沿丝杆的长度方向移动,使整个驱动组件移动到第二支撑板2的中部;在第一丝杆61旋转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摩擦轮82带动第一齿轮83旋转,第一齿轮83通过与第二齿轮84的啮合带动第二丝杆81旋转,进而带动夹持件7沿第二丝杆81的长度方向移动,使夹持件7与货物接触,对货物进行夹持。
39.实施例2:参照图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传动件8包括第一丝杆61平行设置的第二丝杆81,第二丝杆81与夹持件7螺纹配合,第一丝杆61上固定有第一带轮85,第二丝杆81上固定有第二带轮86,第一带轮85和第二带轮86之间张紧套设有皮带87,皮带87呈交叉传动设置。
40.本技术实施例2一种稳定运输货物的运输机器人的实施原理为:第一丝杆61旋转时,能够通过皮带87带动第二丝杆81旋转,进而驱使夹持件7移动,皮带87呈交叉设置,能够使第一丝杆61和第二丝杆81的旋向相反,在行走组件5远离第一支撑板1时,夹持件7能够向靠近第一支撑板1的方向移动,当夹持件7与货物接触时,皮带87与第一带轮85或第二带轮86之间会发生打滑。
41.实施例3:参照图7,调节组件6包括设置在第二支撑板2上的伸缩驱动杆9,伸缩驱动杆9一端与第二支撑板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撑座52固定连接。伸缩驱动杆9可以是气缸、液压缸或者电动伸缩杆,伸缩驱动件伸缩时能够直接推动支撑板滑动。
42.传动件8包括固定在第二支撑板2上的定滑轮11和绕过定滑轮11的弹力绳10,弹力绳10一端与伸缩驱动杆9连接,另一端与夹持件7连接,在伸缩驱动杆9带动行走组件5向远离第一支撑板1的方向移动时,能够通过弹力绳10拉动夹持件7移动,在夹持件7与货物接触时,若支撑座52继续移动,弹力绳10会被拉伸。
43.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