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化学装置 专利正文
一种地质勘察用货运索道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地质勘察用货运索道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地质勘探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质勘察用货运索道。


背景技术:

2.隧道工程中通常涉及到隧道施工地的地质勘探,地质勘探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各种钻井设备。在地形起伏较大,林木茂密且交通条件较差的地区进行施工时,为减少生态植被破坏,加快工程施工进度,安全高效完成工程施工,通常采用架空索道运输钻井设备材料及工器具生活用品等。
3.相关技术中,申请号为201110139950.9中公开了一种双索循环式曲线索道运输系统,包括两组地锚、支撑装置、牵引索、承载索、返空索、货运小车和牵引机,牵引索、承载索和返空索均通过支撑装置与两组地锚固定连接,牵引机与其中一组地锚固定连接,牵引机的动力输出端通过牵引索与货运小车连接,货运小车与承载索滚动连接,牵引索与牵引机连接形成环状的循环回路,承载索设有两根并上下平行布置,返空索设有一根或两根,返空索和承载索在邻近两组地锚处分别通过一个转角滑轨相互连接,牵引索位于承载索和返空索下方,每个支撑装置两侧的承载索或返空索具有夹角。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运输货物的过程中,若遇到强风或者地质震动造成承载索晃动时,货运小车容易从承载索上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使承载装置不易从承载索上脱落,本技术提供一种地质勘察用货运索道。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地质勘察用货运索道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地质勘察用货运索道,包括支撑装置、承载索、承载装置和牵引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设置在山顶的第一支撑架与设置在山脚的第二支撑架,所述承载索设在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之间,所述承载装置在牵引装置的驱使下滑移设置在承载索上,所述承载装置上设有限位管,所述承载索穿设在限位管中,所述限位管滑动设置在承载索上。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运输货物时,将货物固定在承载装置上,然后通过牵引装置驱使承载装置在承载索上滑移,以使得载有货物的承载装置可以从第一支撑架滑移至第二支撑架;承载装置在承载索上移动时,由于承载装置和货物的自重,承载索与限位管远离地面一侧的内侧壁相抵接,限位管的内侧壁和承载索之间形成限位,使得承载索即便在风载较大的情况下也不易从限位管中脱落。
9.可选的,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中间支撑架,所述中间支撑架设在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之间,所述中间支撑架上设有支撑座,所述承载索设在支撑座上,所述限位管上设有用于支撑座穿过缺口。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山体跨度较大时,可以在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之间架设中间支撑架,对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之间的承载索进行支撑,以避免承载索的中部与地面之间的间距过小致使承载装置无法顺利滑移;限位管上的缺口用于让位,以便
于限位管穿过固定承载索的支撑座。
11.可选的,所述缺口处设有挡片,所述挡片由柔性材料制成,所述挡片的一端固定在缺口的一端壁上,所述挡片的另一端与缺口的另一端壁相抵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管未穿过支撑座时,挡片可以将缺口封闭,以使得承载索不易从缺口处滑出限位管外;限位管穿过支撑座时,挡片在支撑座的挤压下产生形变,从而使得限位管可以顺利穿过支撑座。
13.可选的,所述限位管中转动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的侧壁与承载索远离地面的一侧相抵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轮使得承载索与限位管之间的摩擦力减小,从而使得限位管在承载索上滑动更加顺畅。
15.可选的,所述限位管中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在滑轮的两侧,两个限位板远离滑轮的一端均固定在限位管上,两个限位板靠近滑轮的一端均设在滑轮靠近承载索的一侧,所述限位板与滑轮之间的间隙小于承载索的直径。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载索位于两个限位板靠近滑轮的一端之间,两个限位板可以对承载索进行限位,以使得承载索不易与滑轮相分离。
17.可选的,所述限位板倾斜设置,限位板的低端为远离滑轮的一端,限位板的高端为靠近滑轮的一端。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承载索从两个限位板之间脱出时,倾斜设置的限位板可以对抵接在限位板上的承载索进行导向,且承载装置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可以使得承载索重新被限位在两个限位板之间,从而使得滑轮重新与承载索相抵接。
19.可选的,所述限位管与限位板沿限位管轴向两端的端面设置为弧形面。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承载索从滑轮上脱落且与限位管与限位板的端面相抵接时,弧面起到引导作用,以使得限位管与限位板不易在承载索的摩擦下导致限位管或限位板损坏。
21.可选的,所述限位管与承载装置之间设有用于对承载装置的晃动进行缓冲的缓冲装置。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载装置在承载索上产生晃动时,缓冲装置可以对晃动的承载装置进行缓冲,以减少承载装置的晃动对承载索的影响,从而使得承载索不易从滑轮上脱落。
23.可选的,所述缓冲装置包括连接段、滑移段与伸缩件,所述连接段的一端设在承载装置上,所述连接段的另一端设有空腔;所述滑移段的一端固定在限位管上,所述滑移段的另一端通过滑移结构滑移设置在连接段的空腔中;所述伸缩件设置在空腔中,且伸缩件位于滑移段与连接段之间。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载装置晃动时,滑移段在连接段内滑移,并使得伸缩件伸缩,伸缩件伸缩时可以吸收承载装置从承载索的冲击力,从而减少承载装置的晃动对承载索的影响。
25.可选的,所述滑移结构包括限位滑块与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块固定在滑移段的侧壁上,所述限位滑槽竖直设置在空腔的侧壁上,所述限位滑块嵌设在限位滑槽中,所述限位滑槽沿限位滑块滑移方向的两端均为封闭端。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滑块与限位滑槽相配合,以实现滑移段与连接段滑动连接,且限位滑块和限位滑槽之间形成限位,使得滑移段不易因承载装置的晃动而从连接段中脱落。
27.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8.1.承载装置在承载索上移动时,由于承载装置和货物的自重,承载索与限位管远离地面一侧的内侧壁相抵接,限位管的内侧壁和承载索之间形成限位,使得承载索即便在风载较大的情况下也不易从限位管中脱落;
29.2.限位管未穿过支撑座时,挡片可以将缺口封闭,以使得承载索不易从缺口处滑出限位管外;限位管穿过支撑座时,挡片在支撑座的挤压下产生形变,从而使得限位管可以顺利穿过支撑座。
附图说明
3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货运索道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3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承载装置与中间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32.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限位管与承载索的结构示意图。
33.图4是本实施实施例中缓冲装置的爆炸图。
34.附图标记说明:1、支撑装置;11、第一支撑架;12、第二支撑架;13、中间支撑架;131、支撑座;2、承载索;3、承载装置;31、承载小车;32、连接臂;33、安装板;4、牵引装置;41、牵引索;42、牵引机;5、限位管;51、滑轮;52、限位板;53、缺口;54、挡片;6、缓冲装置;61、连接段;611、燕尾滑槽;62、滑移段;621、燕尾滑块;63、伸缩件。
具体实施方式
35.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6.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地质勘察用货运索道。参照图1,地质勘察用货运索道包括支撑装置1、承载索2、承载装置3以及牵引装置4。
37.支撑装置1包括第一支撑架11与第二支撑架12。第一支撑架11设置在山顶处,第二支撑架12设置在山脚处。承载索2设在第一支撑架11与第二支撑架12之间,承载索2用于为承载装置3提供承载力,以便于运输承载装置3。承载装置3滑动设置在承载索2上,承载装置3用于放置货物。牵引装置4包括牵引索41与牵引机42,牵引索41滑移设置在支撑装置1上,且牵引索41穿设且固定在承载装置3上。牵引索41和承载索2可以单向设置有一组,此时需要将货物从山脚运送至山顶后,才能将承载装置3返空至山脚。牵引索41和承载索2可以往复设置在山脚和山顶之间,即牵引索41和承载索2设有两组,且两组牵引索41和承载索2相互连接构成循环结构,以使得承载装置3在运送货物的同时可以将卸料完成的承载装置3返空。
38.参照图1与图2,第一支撑架11与第二支撑架12之间设有中间支撑架13,中间支撑架13用于使得承载索2的中部与地面之间保持足够大的间距,以便于承载装置3的顺利通过。中间支撑架13靠近地面的一侧设有支撑座131,支撑座131通过支架杆固定在中间支撑架13上,且支撑座131远离地面的一端设有凹槽,承载索2固定在凹槽中,且凹槽的宽度小于承载索2的直径。中间支撑架13可以根据山体跨度距离设置有多个。
39.参照图2,承载装置3包括承载小车31、连接臂32与安装板33。连接臂32竖直固定在承载小车31远离地面的一侧。安装板33固定在连接臂32远离承载小车31的一端,且安装板33与连接臂32相垂直。安装板33靠近承载小车31的一侧设有限位管5,安装板33和限位管5之间设有缓冲装置6。承载索2穿设在限位管5中,且限位管5与承载索2之间具有间隙,以达到使得承载装置3在承载索2上滑动的目的,并且由于承载装置3和货物的自重,承载索2与限位管5远离地面一侧的内侧壁相抵接,限位管5的内侧壁和承载索2之间形成限位,从而使得承载索2晃动时,限位管5不易从承载装置3上脱落。
40.参照图2与图3,为便于承载装置3穿过中间支撑架13,限位管5上设有用于支撑座131穿过的缺口53。缺口53沿限位管5的轴截面设置,且缺口53呈矩形。缺口53处设有挡片54,挡片54可以由橡胶制成,挡片54还可以采用其它柔性材料制成。挡片54的一端固定在缺口53的一端,挡片54的另一端与缺口53的另一端相抵接。当限位管5经过支撑座131时,支撑座131与挡片54相抵接,且由于挡片54采用柔性材料制成,使得限位管5在前进的同时,挡片54在支撑座131的抵接作用力下产生形变,从而使得支撑座131可以穿过缺口53。在限位管5经过支撑座131之后,挡片54恢复形状使得缺口53封闭,以使得承载索2不易从缺口53处滑落出限位管5外。
41.参照图3,限位管5中转动设置有滑轮51,且滑轮51的侧壁与承载索2远离地面的一侧相抵接。滑轮51用于减小限位管5在承载索2之间的摩擦阻力,从而使得承载装置3在承载索2上的滑动更加顺畅。
42.限位管5中设有限位板52,限位板52为矩形板,限位板52倾斜设置限位板52设在滑轮51两侧,且限位板52位于滑轮51靠近承载索2的一侧。限位板52的低端为远离滑轮51的一端,且限位板52的低端固定在限位板52的内侧壁上。限位板52的高端为靠近滑轮51的一端。两块限位板52的高端间隔设置,承载索2设在两块限位板52的高端之间,限位板52的高端与滑轮51之间的间距小于承载索2的直径。限位板52的高端对在承载索2进行限位,使得承载索2不易从滑轮51上脱落;当承载索2从两块限位板52的高端之间脱出时,倾斜设置的限位板52对抵接在限位板52上的承载索2进行导向,从而使得滑轮51重新与承载索2相抵接。
43.参照图2,限位管5与限位板52沿限位管5轴向两端方向的端面均设置为弧形面。当承载索2与滑轮51相分离,且限位管5与限位板52的端面与承载索2相接触时不易发生卡顿现象致使限位管5与限位板52损坏。
44.参照图4,缓冲装置6包括连接段61、滑移段62与伸缩件63。连接段61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板33上,连接段61远离安装板33的一端设有空腔。滑移段62的一端固定在限位管5上,滑移段62远离限位管5的一端穿设在空腔中,且滑移段62通过滑动结构滑移设置在空腔中。伸缩件63设置空腔中,伸缩件63可以为弹簧。伸缩件63的一端与滑移段62远离限位管5一端的端部相抵接,伸缩件63的另一端与连接段61相抵接。当承载装置3在承载索2上晃动时,滑移段62在连接段61内滑移,并使得伸缩件63伸缩,以使得伸缩件63可以吸收承载装置3从承载索2的冲击力,进而减少承载装置3的晃动对承载索2的影响。
45.滑动结构包括限位滑块与限位滑槽,本实施例中,限位滑块为燕尾滑块621,限位滑槽为燕尾滑槽611。燕尾滑块621设置在滑移段62远离限位管5一端的侧壁上,燕尾滑槽611竖直设置在连接段61空腔的侧壁上,燕尾滑块621嵌设在燕尾滑槽611中,且燕尾滑槽611沿燕尾滑块621滑移方向的两端均为封闭端。通过燕尾滑块621与燕尾滑槽611相配合,
使得滑移段62不易因承载装置3的晃动导致从连接段61上脱落。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限位滑块和限位滑块的形状还可以设置为t形。
46.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地质勘察用货运索道的实施原理为:运输货物时,先将货物固定在承载装置3上,然后通过牵引装置4使承载装置3在承载索2上滑动,限位管5的侧壁与承载索2之间形成限位,使得承载装置3不易从承载索2上脱落,且限位管5中的滑轮51与承载索2相抵接,可以减少限位管5在承载索2之间的摩擦阻力。限位板52使得滑轮51上的滑轮51不易从承载索2上脱落,且滑轮51即便是从承载索2上脱落时,倾斜设置的限位板52对抵接在限位板52上的承载索2进行导向,使得滑轮51重新与承载索2相抵接。
47.当承载装置3经过中间支撑架13时,挡片54在支撑座131的挤压下产生形变,以便于限位管5穿过支撑座131,且在限位管5穿过支撑座131后挡片54复位,重新抵接在限位管5上,从而使得承载索2不易从缺口53处滑落出限位管5外。
48.承载装置3在承载索2上晃动时,使得伸缩件63在连接段61与滑移段62的挤压下收缩,以吸收承载装置3对承载索2的冲击力,从而使得承载索2不易在承载装置3的晃动下从限位管5上脱落。
49.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