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搬运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施工用智能化材料搬运装置。
背景技术:2.建筑材料可分为结构材料、装饰材料和某些专用材料。而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通常需要将建筑材料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因此就需要材料搬运装置对其进行搬运,而现有的搬运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存不方便调节高度和角度的问题,大大限制了建筑材料的搬运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施工用智能化材料搬运装置。
4.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一种施工用智能化材料搬运装置,包括车体、高度调节机构、连接板架、转动轴和承载台,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对称设于车体两侧,所述连接板架设于高度调节机构顶部,所述转动轴转动设于连接板架上,所述承载台设于转动轴上且接触设于连接板架上;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架、u型调节架一、u型调节架二、u型调节架三和升降动力组件,两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中的固定架分别设于车体的两侧,所述u型调节架一滑动套接设于固定架上,所述u型调节架二滑动套接设于u型调节架一上,所述u型调节架三滑动套接设于u型调节架二上,所述升降动力组件设于固定架上且与u型调节架一、u型调节架二和u型调节架三连接,所述连接板架的两侧分别设于两组u型调节架三的顶部。
5.进一步地,所述升降动力组件包括电机一、卷绕盘、支撑绳索、导轮一、导轮二、导轮三、导轮四和导轮五,所述电机一设于固定架上,所述卷绕盘设于电机一的输出轴上,所述导轮一对称转动设于固定架顶部的两侧,所述导轮二对称转动设于u型调节架一底部的两侧,所述导轮三对称转动设于u型调节架一顶部的两侧,所述导轮四对称转动设于u型调节架二底部的两侧,所述导轮五对称转动设于u型调节架二顶部的两侧,所述支撑绳索一端卷绕设于卷绕盘上并依次绕过导轮一、导轮二、导轮三、导轮四和导轮五固定设于u型调节架三的底端,所述支撑绳索设有两组。
6.进一步地,所述u型调节架一、u型调节架二和u型调节架三上均设有限位挡块一,所述u型调节架二、u型调节架一和固定架上均设有限位挡块二,所述固定架、u型调节架一、u型调节二和u型调节架三上相邻的一组限位挡块一和限位挡块二接触连接且限位挡块二位于限位挡块一的上方。
7.进一步地,所述车体底部设有动力轮架,所述动力轮架上设有动力轮。
8.进一步地,所述u型调节架三外侧设有防护板。
9.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架上设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与转动轴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承载台侧边设有捆绑钩,承载好材料后,根据需要可以利用捆扎带
钩挂在捆绑钩上对材料进行捆扎。
11.优选地,所述车体上设有车载传感器,利用车载传感器感应车体周围环境,所述车体上设有警报器,所述车载传感器与警报器电性连接,在车体移动中检测到前方有人阻挡时,通过车载传感器提醒人员规避。
12.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利用高度调节机构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承载台的高度,同时利用电机二调节承载台的角度,使搬运装置的使用更加便捷,提高搬运效率。
附图说明
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施工用智能化材料搬运装置的主视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施工用智能化材料搬运装置高度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施工用智能化材料搬运装置高度调节机构、连接板架和转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17.其中,1、车体,2、高度调节机构,3、连接板架,4、转动轴,5、承载台,6、固定架,7、u型调节架一,8、u型调节架二,9、u型调节架三,10、升降动力组件,11、警报器,12、卷绕盘,13、支撑绳索,14、导轮一,15、导轮二,16、导轮三,17、导轮四,18、导轮五,19、限位挡块一,20、限位挡块二,21、动力轮架,22、动力轮,23、防护板,24、捆绑钩,25、车载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
”ꢀ
、“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0.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施工用智能化材料搬运装置,包括车体1、高度调节机构2、连接板架3、转动轴4和承载台5,高度调节机构2对称设于车体1两侧,连接板架3设于高度调节机构2顶部,转动轴4转动设于连接板架3上,承载台5设于转动轴4上且接触设于连接板架3上;高度调节机构2包括固定架6、u型调节架一7、u型调节架二8、u型调节架三9和升降动力组件10,两组高度调节机构2中的固定架6分别设于车体1的两侧,u型调节架一7滑动套接设于固定架6上,u型调节架二8滑动套接设于u型调节架一7上,u型调节架三9滑动套接设于u型调节架二8上,升降动力组件10设于固定架6上且与u型调节架一7、u型调节架二8和u型调节架三9连接,连接板架3的两侧分别设于两组u型调节架三9的顶部。
21.如图2和图3所示,升降动力组件10包括电机一(图中未显示)、卷绕盘12、支撑绳索13、导轮一14、导轮二15、导轮三16、导轮四17和导轮五18,电机一设于固定架6上,卷绕盘12
设于电机一的输出轴上,导轮一14对称转动设于固定架6顶部的两侧,导轮二15对称转动设于u型调节架一7底部的两侧,导轮三16对称转动设于u型调节架一7顶部的两侧,导轮四17对称转动设于u型调节架二8底部的两侧,导轮五18对称转动设于u型调节架二8顶部的两侧,支撑绳索13一端卷绕设于卷绕盘12上并依次绕过导轮一14、导轮二15、导轮三16、导轮四17和导轮五18固定设于u型调节架三9的底端,支撑绳索13设有两组;u型调节架一7、u型调节二和u型调节架三9上均设有限位挡块一19,u型调节架二8、u型调节架一7和固定架6上均设有限位挡块二20,固定架6、u型调节架一7、u型调节架二8和u型调节架三9上相邻的一组限位挡块一19和限位挡块二20接触连接且限位挡块二20位于限位挡块一19的上方。
22.如图1所示,车体1底部设有动力轮22架21,动力轮22架21上设有动力轮22;u型调节架三9外侧设有防护板23;承载台5侧边设有捆绑钩24;车体1上设有车载传感器25(现有技术),车载传感器25与警报器11电性连接。
23.如图3所示,连接板架3上设有电机二,电机二与转动轴4连接。
24.具体使用时,需要调节承载台5的高度时,启动电机一带动卷绕盘12转动带动支撑绳索13的收放,卷绕盘12对支撑绳索13进行卷绕时,收紧支撑绳索13拉动u型调节架一7沿固定架6上滑, u型调节架二8沿u型调节架一7上滑,u型调节架三9沿u型调节架二8上滑,在u型调节架一7上的限位挡块一19上移接触至固定架6上的限位挡块二20上时,u型调节架一7停止上移,在u型调节架二8上的限位挡块一19上移接触至u型调节架一7上的限位挡块二20上时,u型调节架二8停止上移,在u型调节架三9上的限位挡块一19上移接触至u型调节架二8上的限位挡块二20上时,u型调节架三9停止上移,此时承载台5移动至最高位置;需要调节承载台5的角度时,启动电机二带动转动轴4转动,进而带动承载台5转动角度。
2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26.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