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化学装置 专利正文
一种增程式新能源汽车独立后悬架的车身加强结构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增程式新能源汽车独立后悬架的车身加强结构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结构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程式新能源汽车独立后悬架的车身加强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2.传统燃油汽车独立后悬架的车身结构采用二纵二横的车身结构强度不能满足增程式汽车的要求,同时对于增程式新能源汽车的车身上需要增加增程器、电池、电机等零部件,传统燃油汽车独立后悬架的空间受限,用于增程式新能源汽车的后电机布置空间不足,无法满足增程式新能源汽车独立后悬架的结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目前的传统燃油汽车独立后悬架的空间受限,用于增程式新能源汽车的后电机布置空间不足,无法满足增程式新能源汽车独立后悬架结构要求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增程式新能源汽车独立后悬架的车身加强结构及汽车。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增程式新能源汽车独立后悬架的车身加强结构,包括由左后纵梁、右后纵梁、后排座椅横梁、油箱吊耳横梁和备胎前安装横梁,所述油箱吊耳横梁、后排座椅横梁和备胎前安装横梁的两端均依次分别与左后纵梁和右后纵梁连接,所述左后纵梁和右后纵梁均设置有向z向拱起的拱形部。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传统燃油汽车独立后悬架的车身结构的二纵二横车身结构的基础上,增加后排座椅横梁,提升整体的强度和刚度;并将左后纵梁和右后纵梁均设置有向z向拱起的拱形部,通过设置拱形部可增强纵梁的强度,还使结构整体在z向高度提升,增加下方的放置空间为增程式后电机留出足够的布置空间,满足增程式新能源汽车的布置空间需求。
7.优选的,所述油箱吊耳横梁和备胎前安装横梁均与所述拱形部下方两端连接,所述后排座椅横梁与所述拱形部中部上方连接。通过将后排座椅横梁与拱形部中部上方连接,避免后排座椅横梁在下方占用后电机等的布置空间,进一步增加结构下方的放置空间,为增程式后电机留出足够的布置空间。
8.优选的,所述左后纵梁和右后纵梁均包括第一水平部和第二水平部,所述第一水平部较第二水平部在z向的高度低。通过将第二水平部的位置在z向上提高,进一步提升下方的后电机等的布置空间。
9.优选的,所述左后纵梁、右后纵梁、后排座椅横梁、油箱吊耳横梁和备胎前安装横梁形成三横两纵的封闭结构,其中后排座椅横梁、油箱吊耳横梁和备胎前安装横梁形成三横,所述左后纵梁和右后纵梁形成两纵。通过将独立后悬架的车身结构设置成三横两纵的封闭结构,提升整体结构的强度和刚度。
10.优选的,所述后排座椅横梁、油箱吊耳横梁和备胎前安装横梁的截面均呈n形。通
过将后排座椅横梁、油箱吊耳横梁和备胎前安装横梁的截面均设置呈n形可提升其自身的强度和刚度,同时提升整体的强度和刚度。
11.优选的,所述左后纵梁、右后纵梁、后排座椅横梁、油箱吊耳横梁和备胎前安装横梁上均设置有其本体凹凸变形形成的加强部。通过设置加强部提升上述部件自身的强度和刚度,同时提升整体的强度和刚度。
1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增程式新能源汽车独立后悬架的车身加强结构。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传统燃油汽车独立后悬架的车身结构的二纵二横车身结构的基础上,增加后排座椅横梁,提升整体的强度和刚度;并将左后纵梁和右后纵梁均设置有向z向拱起的拱形部,通过设置拱形部可增强纵梁的强度,还使结构整体在z向高度提升,增加下方的放置空间为增程式后电机留出足够的布置空间,满足增程式新能源汽车的布置空间需求;并通过将后排座椅横梁与拱形部中部上方连接,避免后排座椅横梁在下方占用后电机等的布置空间,进一步增加结构下方的放置空间,为增程式后电机留出足够的布置空间。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右后纵梁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18.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后排座椅横梁1、左后纵梁2、右后纵梁3、拱形部22、第一水平部23、第二水平部24、油箱吊耳横梁4、备胎前安装横梁5、加强部21。
19.实施例1,参见图1和图2,一种增程式新能源汽车独立后悬架的车身加强结构,包括由左后纵梁2、右后纵梁3、后排座椅横梁1、油箱吊耳横梁4和备胎前安装横梁5,所述油箱吊耳横梁4、后排座椅横梁1和备胎前安装横梁5的两端均依次分别与左后纵梁2和右后纵梁3连接,所述左后纵梁2和右后纵梁3均设置有向z向拱起的拱形部22。
20.其中,参见图1和图3,所述油箱吊耳横梁4和备胎前安装横梁5均与所述拱形部22下方两端连接,所述后排座椅横梁1与所述拱形部22中部上方连接。所述左后纵梁2和右后纵梁3均包括第一水平部23和第二水平部24,所述第一水平部23较第二水平部24在z向的高度低。
21.参见图1,所述左后纵梁2、右后纵梁3、后排座椅横梁1、油箱吊耳横梁4和备胎前安装横梁5形成三横两纵的封闭结构,其中后排座椅横梁1、油箱吊耳横梁4和备胎前安装横梁5形成三横,所述左后纵梁2和右后纵梁3形成两纵。
22.参见图1,所述后排座椅横梁1、油箱吊耳横梁4和备胎前安装横梁5的截面均呈n形。所述左后纵梁2、右后纵梁3、后排座椅横梁1、油箱吊耳横梁4和备胎前安装横梁5上均设置有其本体凹凸变形形成的加强部21。
23.实施例2,一种汽车,包括上述增程式新能源汽车独立后悬架的车身加强结构。需要说明的是,该汽车,可为两厢轿车、三厢轿车、皮卡车、suv、mpv、面包车或越野车等。
2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增程式新能源汽车独立后悬架的车身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左后纵梁(2)、右后纵梁(3)、后排座椅横梁(1)、油箱吊耳横梁(4)和备胎前安装横梁(5),所述油箱吊耳横梁(4)、后排座椅横梁(1)和备胎前安装横梁(5)的两端均依次分别与左后纵梁(2)和右后纵梁(3)连接,所述左后纵梁(2)和右后纵梁(3)均设置有向z向拱起的拱形部(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程式新能源汽车独立后悬架的车身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吊耳横梁(4)和备胎前安装横梁(5)均与所述拱形部(22)下方两端连接,所述后排座椅横梁(1)与所述拱形部(22)中部上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程式新能源汽车独立后悬架的车身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后纵梁(2)和右后纵梁(3)均包括第一水平部(23)和第二水平部(24),所述第一水平部(23)较第二水平部(24)在z向的高度低。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程式新能源汽车独立后悬架的车身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后纵梁(2)、右后纵梁(3)、后排座椅横梁(1)、油箱吊耳横梁(4)和备胎前安装横梁(5)形成三横两纵的封闭结构,其中后排座椅横梁(1)、油箱吊耳横梁(4)和备胎前安装横梁(5)形成三横,所述左后纵梁(2)和右后纵梁(3)形成两纵。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增程式新能源汽车独立后悬架的车身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排座椅横梁(1)、油箱吊耳横梁(4)和备胎前安装横梁(5)的截面均呈n形。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增程式新能源汽车独立后悬架的车身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后纵梁(2)、右后纵梁(3)、后排座椅横梁(1)、油箱吊耳横梁(4)和备胎前安装横梁(5)上均设置有其本体凹凸变形形成的加强部(21)。7.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增程式新能源汽车独立后悬架的车身加强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增程式新能源汽车独立后悬架的车身加强结构及汽车,增程式新能源汽车独立后悬架的车身加强结构包括由左后纵梁、右后纵梁、后排座椅横梁、油箱吊耳横梁和备胎前安装横梁,所述油箱吊耳横梁、后排座椅横梁和备胎前安装横梁的两端均依次分别与左后纵梁和右后纵梁连接,所述左后纵梁和右后纵梁均设置有向Z向拱起的拱形部。汽车包括前述增程式新能源汽车独立后悬架的车身加强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左后纵梁和右后纵梁均设置有向Z向拱起的拱形部,呈拱形部可增强纵梁的强度,还使结构整体在Z向高度提升,增加下方的放置空间,使满足增程式新能源汽车的布置空间需求,提升汽车质量。提升汽车质量。提升汽车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禹贵春 狄武飞 张明星 张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18
技术公布日:20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