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车辆结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悬挂式单轨轨道车辆车顶结构。
背景技术:2.车顶是车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一般的城轨车辆铝合金车顶为实现轻量化的目的,大多采用大型中空铝型材结构。典型的布置方式包括沿纵向延伸的边梁和多道并排地设于边梁之间并与边梁等长的型材板。
3.对于悬挂式单轨轨道车辆而言,由于其走行部位于车顶的上方,整个车体结构荷载依赖于车顶结构来传递,所以对车顶结构的稳定性具有着更高要求。如果车顶结构依然采用上述典型布置方式,则由于走行部与车体结构的连接处分布于型材板长度方向上的各处,而型材板的长度又处于和边梁等长的较大数值,所以型材板容易出现过量的形变,进而影响车顶结构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悬挂式单轨轨道车辆车顶结构,其与走行部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较好。
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6.一种悬挂式单轨轨道车辆车顶结构,包括:
7.两道边梁,两道边梁并排地设于两侧并同向延伸;
8.中顶板,所述中顶板包括多块沿边梁延伸方向依次间隔地排布在两道边梁之间的子板,所述子板分别与两侧的边梁焊接连接;
9.多道其长度方向垂直于边梁延伸方向的横梁,所述横梁的长度小于边梁的长度,所述横梁设于相邻两块子板之间,所述横梁分别与和其相邻的两块子板、两侧边梁焊接连接,所述横梁上设有用于与所述轨道车辆走行部相连接的吊装结构。
10.优选的,所述边梁、子板以及横梁均为中空型材。
11.优选的,所述吊装结构包括形成于横梁顶部的螺栓孔,所述螺栓孔用于供所述走行部上的吊装螺栓穿入并螺接。
12.优选的,所述螺栓孔分为两组,两组螺栓孔分别布置在所述横梁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之上。
13.优选的,还包括有两道端梁,两道端梁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中顶板沿边梁延伸方向上的相背两端上,所述端梁分别与两侧的边梁固定连接。
14.优选的,还包括有两个车钩座,两个车钩座沿边梁延伸方向依次排布,所述车钩座分别与对应侧的端梁、最接近该端梁的横梁固定连接。
15.优选的,两个车钩座具有背向彼此的安装平面,所述端梁沿边梁延伸方向背向中顶板一侧的侧壁与对应侧车钩座上的安装平面相齐平。
16.优选的,两侧边梁朝向彼此的部位上形成有两道分置于上下两侧并沿边梁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一对接缘,所述子板朝向边梁的部位上形成有用于分别与两道第一对接缘形成对接接头的第二对接缘。
17.优选的,所述横梁具有延伸至子板下方并分别与两侧边梁朝向彼此部位相抵接的延伸部。
18.优选的,所述横梁朝向和其相邻子板一侧的侧部上设有第一搭接缘和第三对接缘,所述子板朝向和其相邻横梁一侧的上边缘与第三对接缘上形成对接接头,所述子板朝向和其相邻子板一侧的下边缘搭接在搭接缘上形成搭接接头
19.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
20.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部署横梁,将整个车顶结构当中的中顶板划分为多个沿边梁延伸方向依次排布的子板,横梁上设有用于与悬挂式单轨轨道车辆相连接的吊装结构,使得走行部与车顶结构的连接位置能够处于长度较短的横梁之上,结构的挠曲度能保持在合适范围,进而保障了走行部与车顶结构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实施例1在垂直于边梁延伸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实施例1中边梁、子板以及横梁的配合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实施例1中横梁和与其相邻的两侧子板的连接示意图。
26.【具体符号说明】:
[0027]1‑
边梁,11
‑
第一对接缘;
[0028]2‑
中顶板,21
‑
子板,22
‑
第二对接缘;
[0029]3‑
横梁,31
‑
螺栓孔,32
‑
延伸部,33
‑
第三对接缘;34
‑
第一搭接缘;
[0030]4‑
端梁;
[0031]5‑
车钩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33]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4]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35]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6]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出现“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0037]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8]
实施例1
[0039]
参见图1至图2,本实施例1提出一种悬挂式单轨轨道车辆车顶结构,包括:
[0040]
两道边梁1,两道边梁1并排地设于两侧并同向延伸;
[0041]
中顶板2,所述中顶板2包括多块沿边梁1延伸方向依次间隔地排布在两道边梁1之间的子板21,所述子板21分别与两侧的边梁1焊接连接;
[0042]
多道其长度方向垂直于边梁1延伸方向的横梁3,所述横梁3的长度小于边梁1的长度,所述横梁3处于两侧边梁1之间并位于相邻两块子板21之间,所述横梁3分别与和其相邻的两块子板21、两侧边梁1焊接连接,所述横梁3上设有用于与所述轨道车辆走行部相连接的吊装结构。
[0043]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边梁1、子板21以及横梁3均为中空型材,以尽量降低车顶结构的荷载。而边梁1的长度方向即与其延伸方向同向。在具体实施时,横梁3通过设于其之上的吊装结构而与走行部相连接,由于横梁3的长度小于边梁1的长度,所以相较于传统方式当中,在与边梁1等长的型材板上设置吊装结构,本实施例通过较短、更加不易形变、抗挠性更好的横梁3进行承载,改善了构件受力情况,进而有效提升了车顶结构与走行部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0044]
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吊装结构包括形成于横梁3顶部的螺栓孔31,所述螺栓孔31用于供所述走行部上的吊装螺栓穿入并螺接。同时,所述螺栓孔31分为两组,两组螺栓孔31分别布置在所述横梁3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之上,以进一步提升横梁3的受力均匀性。
[0045]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有两道端梁4,两道端梁4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中顶板2沿边梁1延伸方向上的相背两端上,所述端梁4分别与两侧的边梁1固定连接。
[0046]
同时,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有两个车钩座5,两个车钩座5沿边梁1延伸方向依次排布,所述车钩座5分别与对应侧的端梁4、最接近该端梁4的横梁3固定连接。两个车钩座5
具有背向彼此的安装平面,所述端梁4沿边梁1延伸方向背向中顶板2一侧的侧壁与对应侧车钩座5上的安装平面相齐平。其中,上述结构能够避免车钩座5直接作用于子板21,有效保障了车钩座5的稳定性。
[0047]
关于各部件间焊接形式的选择:请参见图3,在本实施例中,两侧边梁1朝向彼此的部位上形成有两道分置于上下两侧并沿边梁1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一对接缘11,所述子板21朝向边梁1的部位上形成有用于分别与两道第一对接缘11形成对接接头的第二对接缘22。
[0048]
同时,更为重要的,请再次参见图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横梁3具有延伸至子板21下方并分别与两侧边梁11朝向彼此部位相抵接的延伸部32,即横梁3托起了两侧边梁11朝向彼此部位的下部,这种结构能够降低边梁11和子板21所形成焊缝的垂向负载。
[0049]
请参见图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横梁朝向和其相邻子板21一侧的侧部上设有第一搭接缘34和第三对接缘33,所述子板21朝向和其相邻横梁一侧的上边缘与第三对接缘33上形成对接接头,所述子板21朝向和其相邻子板21一侧的下边缘搭接在搭接缘上形成搭接接头。
[0050]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对接接头和搭接接头均是指焊接接头具体形式。实施人员还可以选择其他接头形式进行替代。
[0051]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横梁3顶面和各子板21的顶面相齐平,两侧的边梁11上均形成有雨檐。
[0052]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车顶结构所采用的型材均为铝合金材质。
[005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