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化学装置 专利正文
一种高边界及性能包容性的模块化储液罐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高边界及性能包容性的模块化储液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储液罐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高边界及性能包容性的模块化储液罐。


背景技术:

2.汽车车轮制动作用的实现是依靠整个制动系统管路中制动液的压力。然而系统管路的容积不是恒定的,一方面,它的容积会随着温度等外界条件的变化而改变;另一方面,车轮制动器的摩擦片会有一定的磨损。
3.为了保证制动效能,必须有一个与制动管路相连的容器来存储或补充制动液。储液罐便是这个存储制动液的容器。
4.由于不同的车辆机舱布置不同,储液罐的形状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边界及性能包容性的模块化储液罐,重新设计储液罐结构,并得到了一个可以包含80%整车边界要求的最小包络的储液罐结构。
6.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高边界及性能包容性的模块化储液罐,包括上罐体、中罐体、下罐体,其特征在于:中罐体的上端及下端分别连接上罐体及下罐体,并且上罐体、中罐体及下罐体组合形成“z”字型的储液罐结构;所述的中罐体呈l型结构,位于中罐体的上端面上设有报警器接插口;所述的下罐体呈漏斗型结构,位于下罐体上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离合器腔体。
7.所述的报警器接插口呈长条形模块结构,位于长条形模块结构上设有圆形凹槽,圆形凹槽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若干方向凹槽。
8.所述的中罐体的长度为120mm~150mm。
9.所述的下罐体的下端面的角度为3
°
~19
°

10.所述的中罐体及下罐体的高度为70mm~73mm,中罐体及下罐体的宽度为70mm。
11.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提供一种高边界及性能包容性的模块化储液罐,重新设计储液罐结构,并得到了一个可以包含80%整车边界要求的最小包络的储液罐结构。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罐体结构俯视图。
14.图3,图4为不同高度的中罐体及下罐体结构示意图。
15.图5至图7为不同角度的下罐体结构示意图。
16.参见图1,图2,1为上罐体,2为中罐体,3为下罐体,4为报警器接插口,5为离合器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18.如图1至图7所示,中罐体2的上端及下端分别连接上罐体1及下罐体3,并且上罐体1、中罐体2及下罐体3组合形成“z”字型的储液罐结构;所述的中罐体2呈l型结构,位于中罐体2的上端面上设有报警器接插口4;所述的下罐体3呈漏斗型结构,位于下罐体3上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离合器腔体5。
19.报警器接插口4呈长条形模块结构,位于长条形模块结构上设有圆形凹槽,圆形凹槽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若干方向凹槽。
20.中罐体2的长度为120mm~150mm。
21.下罐体3的下端面的角度为3
°
~19
°

22.中罐体2及下罐体3的高度为70mm~73mm,中罐体2及下罐体3的宽度为70mm。
23.如图1所示,通过不同长度的中罐体2以及不同安装角度的下罐体3的替换,使得三段式储液罐可以满足不同长度、不同安装角度以及不同消耗容积的客户要求;采用贯通式报警器接插口4的设计,可以满足不同报警器接口朝向的客户要求;采用主副的两个离合器腔体5的设计,可以满足不同离合器腔接口朝向的客户要求;通过内部结构巧妙的设计,在满足外部空间避让的最小包络中使用回型结构达到最苛刻的加减速要求;中罐体2可同时实现常开/常闭两种报警方式,在空间最小化的基础上首次实现了标准化,不仅易于控制,更是减少了设计计算的工作量。
24.1.安装空间分析:收集各主机厂客户端的周边环境,即储液罐的安装空间;从最小的安装空间中选出最小的储液罐的周边环境,作为储液罐设计基础;因储液罐的加注头和主机厂有关,由客户决定,不可能实现统一设计,因此储液罐罐口考虑单独模具设计。根据设计经验和储液罐的动静态要求,初步确定储液罐的外部形状。
25.2.容积分析:对主机厂的消耗容积进行统计分析,确认容积的正态分布。结合储液罐的外部形状,考虑储液罐的容积及模具可行性,初步分析出:除罐口外,仅1个下罐体很难同时实现容积要求和模具可行,初步断定至少2次出模才能保证有良好动静态性能的储液罐外形。综合考虑容积,空间和成本,确定在罐口所在的上罐体和安装的下罐体之间增加2种不同长度的中罐体设计,来满足不同的容积和空间要求。
26.3.安装角度分析:对主机厂的储液罐安装角度进行统计分析,确认安装角度的正态分布。结合储液罐在整车上安装角度公差+/-3
°
,结合安装角度的分布,确定3档安装角度6
°
/11
°
/16
°
即可覆盖目前几乎所有主机厂要求。确定下罐体含有3种不同安装角度的设计。
27.4.数模分析:按照储液罐长度不同,分为2档,中罐体2有2种设计:120mm/150mm;按照安装角度不同,分为3档,下罐体3有3种设计:6
°
/11
°
/16
°

28.5.其他分析:离合器出油口的位置及有无,不同的主机厂车型和布置不同,离合器腔的位置要求不同,多数分布在行驶方向得到左侧,但不乏少量分布右侧,因此设计时需考虑离合器腔的主副设计,且在模具上可灵活实现。
29.报警器接插口4的位置:不同的客户也有不同的要求,左右两侧情况均存在,设计时考虑通用式焊接面。
30.报警器的报警方式:不同的客户有不同的要求,之前的惯例是为每个储液罐设计报警器,很难在同一个罐体上实现不同的报警方式。设计时考虑常开和常闭式液面重合,调
整磁簧管的位置从而实现不同的报警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高边界及性能包容性的模块化储液罐,包括上罐体、中罐体、下罐体,其特征在于:中罐体(2)的上端及下端分别连接上罐体(1)及下罐体(3),并且上罐体(1)、中罐体(2)及下罐体(3)组合形成“z”字型的储液罐结构;所述的中罐体(2)呈l型结构,位于中罐体(2)的上端面上设有报警器接插口(4);所述的下罐体(3)呈漏斗型结构,位于下罐体(3)上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离合器腔体(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边界及性能包容性的模块化储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报警器接插口(4)呈长条形模块结构,位于长条形模块结构上设有圆形凹槽,圆形凹槽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若干方向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边界及性能包容性的模块化储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罐体(2)的长度为120mm~15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边界及性能包容性的模块化储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罐体(3)的下端面的角度为3
°
~19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边界及性能包容性的模块化储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罐体(2)及下罐体(3)的高度为70mm~73mm,中罐体(2)及下罐体(3)的宽度为70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液罐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高边界及性能包容性的模块化储液罐。一种高边界及性能包容性的模块化储液罐,包括上罐体、中罐体、下罐体,其特征在于:中罐体的上端及下端分别连接上罐体及下罐体,并且上罐体、中罐体及下罐体组合形成“Z”字型的储液罐结构;所述的中罐体呈L型结构,位于中罐体的上端面上设有报警器接插口;所述的下罐体呈漏斗型结构,位于下罐体上部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离合器腔体。同现有技术相比,提供一种高边界及性能包容性的模块化储液罐,重新设计储液罐结构,并得到了一个可以包含80%整车边界要求的最小包络的储液罐结构。最小包络的储液罐结构。最小包络的储液罐结构。


技术研发人员:郑玉花 张建平 李少龙 徐亮 殷金鹏 朱善同 周钰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16
技术公布日:2022/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