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具门窗 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茶杯座沙发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智能茶杯座沙发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家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茶杯座沙发。


背景技术:

2.沙发作为一种居家常见的家具,其最大特点是与人体柔软接触性和舒适性,人们常常会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或看书,有些还会端上一杯茶坐在沙发上慢慢喝,是人们休息放松的理想坐具,因此已经成为现代家庭的必需品。沙发在人们日常的休闲办公中最常使用到的家具,坐在沙发上喝茶聊天是最常见的生活场景,普通沙发一般还需配有茶几等用来放置茶杯和热茶工具,这种方式占用空间大,使用不方便,不能满足人们对家具多功能化、便捷化、智能化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茶杯座沙发,其能在沙发上烧水,安全有效,提高空间利用率。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茶杯座沙发,包括沙发本体,所述沙发本体包括座部、第一扶手和靠背,所述第一扶手的前端设有抽屉,所述抽屉的外部设有第一把手,所述抽屉的两端设有滑动块,所述第一扶手两端设有滑动导轨,所述滑动导轨与所述滑动块一一对应,所述抽屉内设有电热水壶,所述电热水壶包括加热底座和壶身,所述加热底座固定安装在所述抽屉底部,所述滑动导轨的前端设有阻挡块,所述阻挡块的后端设有第一触接电极,所述滑动块的前端设有第二触接电极,所述加热底座包括电源线,所述电源线包括零线、火线和地线,所述地线接于接地端口,所述零线接于市电零线端口,所述火线接于所述第二触接电极,所述第一触接电极接于市电火线零线端口。
5.优选地,所述第一扶手的后端设有散热栅格孔,所述抽屉与所述散热栅格孔之间设有散热风扇。
6.优选地,所述第一扶手的前端设有红外测距传感器和报警器。
7.优选地,所述抽屉设有茶杯托架。
8.优选地,所述智能茶杯座沙发包括第二扶手,所述第二扶手设有侧槽,所述侧槽内设有直筒,所述直筒呈长方形,所述直筒的外侧设有第二把手,所述直筒的底部与所述第二扶手关于所述侧槽的外侧边铰接。
9.优选地,所述直筒的上端设有两颗第一磁石,所述侧槽的上端设有两颗第二磁石,所述第一磁石和所述第二磁石相互吸引。
10.优选地,所述直筒包括遥控器放置槽和书本放置槽。
11.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智能茶杯座沙发,其有益效果在于,其能在沙发上烧水,安全有效,提高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的第一沙发的内部示意图。
14.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的电源线的连接示意图。
15.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6.附图标记包括:1、靠背;2、座部;3、第一扶手;31、抽屉;32、第一把手;33、滑动块;34、滑动导轨;35、阻挡块;36、散热栅格孔;37、散热风扇;38、茶杯托架;4、第二扶手;41、直筒;42、第二把手;51、加热底座;52、第一触接电极;53、第二触接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17.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茶杯座沙发,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18.参见附图的图1-4,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的第一沙发的内部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的电源线的连接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9.优选实施例。
20.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茶杯座沙发,包括沙发本体,所述沙发本体包括座部2、第一扶手3和靠背1,所述第一扶手3的前端设有抽屉31,所述抽屉31的外部设有第一把手32,所述抽屉31的两端设有滑动块33,所述第一扶手3两端设有滑动导轨34,所述滑动导轨34与所述滑动块33一一对应,所述抽屉31内设有电热水壶,所述电热水壶包括加热底座51和壶身,所述加热底座51固定安装在所述抽屉31底部,所述滑动导轨34的前端设有阻挡块35,所述阻挡块35的后端设有第一触接电极52,所述滑动块33的前端设有第二触接电极53,所述加热底座51包括电源线,所述电源线包括零线、火线和地线,所述地线接于接地端口,所述零线接于市电零线端口,所述火线接于所述第二触接电极53,所述第一触接电极52接于市电火线零线端口。
21.所述第一扶手3的后端设有散热栅格孔36,所述抽屉31与所述散热栅格孔36之间设有散热风扇37。
22.所述第一扶手3的前端设有红外测距传感器和报警器。
23.所述抽屉31设有茶杯托架38。
24.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智能茶杯座沙发,其通过所述第一把手32将所述第一抽屉31移动至最外侧,所述第一触接电极52和第二触接电极53则连通,按下所述电热水壶的开关则可烧水。无需另外配备茶几,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同时,在所述抽屉31收回时,所述第一触接电极52和第二触接电极53断开连接,则所述电热水壶无法烧水,可确保使用者意外或疏忽关闭所述抽屉31时,不会在所述第一扶手3内部烧水,以防发生意外。将水倒入茶杯中,并将所述茶杯置于所述茶杯托架38中,避免打翻洒出。在烧水过程中,若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检测到人体距离所述电热水壶低于安全距离时,所述报警器想起,提示使用者小心烫伤。当收回所述抽屉31时,若所述电热水壶还处于较热的状态,则会将所述第一扶手3内部温度升高,开启所述散热风扇37,可以从所述散热栅格孔36将热量散发至外部。
25.第一实施例。
2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茶杯座沙发,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其还包括:
27.所述智能茶杯座沙发包括第二扶手4,所述第二扶手4设有侧槽,所述侧槽内设有直筒41,所述直筒41呈长方形,所述直筒41的外侧设有第二把手42,所述直筒41的底部与所述第二扶手4关于所述侧槽的外侧边铰接。可以通过安装铁合页,实现所述直筒41与所述第二扶手4的铰接,使得所述直筒41可以打开或闭合。
28.所述直筒41的上端设有两颗第一磁石,所述侧槽的上端设有两颗第二磁石,所述第一磁石和所述第二磁石相互吸引。
29.所述直筒41包括遥控器放置槽和书本放置槽。
30.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智能茶杯座沙发,与所述实施例不同的是,其还可以拉开所述第二把手42,可以在所述直筒41内放置书本和遥控器等,便于使用者看书或看电视。另外,所述第一磁石和所述第二磁石相互吸引,可确保所述直筒41与所述第二扶手4吸附更紧密。
31.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涉及的控制电路的连接与设计等技术特征应被视为现有技术,这些技术特征的具体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可能涉及到的控制方式、空间布置方式采用本领域的常规选择即可,不应被视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实用新型点所在,本实用新型专利不做进一步具体展开详述。
32.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茶杯座沙发,其特征在于:包括沙发本体,所述沙发本体包括座部、第一扶手和靠背,所述第一扶手的前端设有抽屉,所述抽屉的外部设有第一把手,所述抽屉的两端设有滑动块,所述第一扶手两端设有滑动导轨,所述滑动导轨与所述滑动块一一对应,所述抽屉内设有电热水壶,所述电热水壶包括加热底座和壶身,所述加热底座固定安装在所述抽屉底部,所述滑动导轨的前端设有阻挡块,所述阻挡块的后端设有第一触接电极,所述滑动块的前端设有第二触接电极,所述加热底座包括电源线,所述电源线包括零线、火线和地线,所述地线接于接地端口,所述零线接于市电零线端口,所述火线接于所述第二触接电极,所述第一触接电极接于市电火线零线端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茶杯座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扶手的后端设有散热栅格孔,所述抽屉与所述散热栅格孔之间设有散热风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茶杯座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扶手的前端设有红外测距传感器和报警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茶杯座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屉设有茶杯托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茶杯座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茶杯座沙发包括第二扶手,所述第二扶手设有侧槽,所述侧槽内设有直筒,所述直筒呈长方形,所述直筒的外侧设有第二把手,所述直筒的底部与所述第二扶手关于所述侧槽的外侧边铰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茶杯座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筒的上端设有两颗第一磁石,所述侧槽的上端设有两颗第二磁石,所述第一磁石和所述第二磁石相互吸引。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茶杯座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筒包括遥控器放置槽和书本放置槽。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茶杯座沙发,包括座部、第一扶手和靠背,所述第一扶手的前端设有抽屉,所述抽屉设有第一把手,所述抽屉的两端设有滑动块,所述第一扶手两端设有滑动导轨,所述滑动导轨与所述滑动块一一对应,所述抽屉内设有电热水壶,所述电热水壶包括加热底座和壶身,所述加热底座固定安装在所述抽屉底部,所述滑动导轨的前端设有阻挡块,所述阻挡块的后端设有第一触接电极,所述滑动块的前端设有第二触接电极,所述加热底座包括电源线,所述电源线包括火线,所述火线接于所述第二触接电极,所述第一触接电极接于市电火线零线端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茶杯座沙发,其能在沙发上烧水,安全有效,提高空间利用率。提高空间利用率。提高空间利用率。


技术研发人员:曹维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酬勤家俱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19
技术公布日:202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