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家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便组装的桌脚结构。
技术背景
2.办公桌主要由间隔布置的左、右桌脚以及安装在所述左、右桌脚上的桌板构成,其中左、右桌脚均包括桌脚横梁以及至少一桌脚柱,桌脚柱与桌脚横梁之间大多通过采用焊接等方式进行固定连接,这种结构虽然能保证桌脚整体的稳定性,但由于桌脚的体积较大且无法拆装,不方便桌脚的包装运输。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桌脚体积较大且无法拆装,不方便运输等问题,提供一种方便组装的桌脚结构。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5.一种方便组装的桌脚结构,包括支杆和固定横梁,所述支杆和固定横梁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固定横梁上设置有固定柱;所述支杆上设置有缺口;所述连接件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连接件抵靠在所述支杆通过固定栓将所述第一固定孔与所述固定柱连接在一起。
6.上述方便组装的桌脚结构,主要包括支杆和固定横梁,支杆为支撑桌子主体结构的承重部件。固定横梁主要起到将桌脚与桌面板连接的作用的。在固定横梁上设置有多个钉孔,利用螺钉通过所述钉孔将固定横梁与纸面板连接。在支杆的顶端设置一个缺口,并在固定横梁上设置固定柱。使用时,将支杆和固定横梁交叉放置,缺口靠近所述固定柱。然后将连接件抵靠在支杆上,通过固定栓穿过第一固定孔将连接件与固定柱连接在一起。当固定栓拧紧以后,连接件紧紧地将支杆与固定横梁抵靠在一起,起到连接支杆与固定横梁的作用。
7.优选地,所述立杆设置有限位筋,当所述连接件抵靠在所述支杆上时,所述连接件抵向所述限位筋。
8.当连接件将支杆与固定横梁紧紧抵靠在一起后,当有垂直于支杆、固定横梁的作用力时,连接件容易出现滑动,进而会导致支杆与固定横梁之间的连接不稳定。因此在连接件的两侧设置限位筋,如此连接件就不会在外力的作用滑动,提高了支杆与固定横梁连接的稳定度。
9.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水平连接板和竖直连接板,所述竖直连接板通过所述固定栓与所述固定柱连接,所述水平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
10.优选地,所述立杆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相交设置;所述缺口设置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
11.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一支撑板之间设置有装饰盖;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的边缘均设置有凸起,所述装饰盖的边缘设置有凹槽,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相匹配。
12.为了使桌脚整体更加美观。将支杆设置为两个相交设置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优选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相互垂直设置。其中,在第一支撑板的顶端设置所述缺口。连接件也包括水平连接板和竖直连接板,竖直连接板抵靠在第一支撑板上。水平连接板与桌面板连接,一方面提高桌脚与桌面的连接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利用桌面遮挡住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的空间,更加地美观。
13.进一步,为了提供整体的美观性,在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的边缘设置有凸起,同时增设一个装饰盖,装饰盖的边缘设置有凹槽。使用时,将装饰盖沿着凸起的位置插入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优选地,装饰盖的长度和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的长度相同,装饰盖可以完全遮盖支杆的内部结构,提供整体的美观性。
14.优选地,第一支撑板设置有第一c形槽,所述第二支撑板设置有第二c形槽;所述第一c形槽的边缘形成限位筋;所述立杆的底部设置有底盖板,所述底盖板设置有插接板,所述插接板插入所述第一c形槽、第二c形槽中。
15.为了进一步提高桌脚整体的美观性,也为了增加桌脚与地面的摩擦。在支杆的底部设置有底盖板。底盖板上设置有两个c形插接槽。通过底盖板上的插接板与c形插接槽连接。为了进一步提高底盖板连接的稳定性,可以在插接板上开设螺孔,通过螺钉将插接板抵靠在支杆上。另外,由于两个c形槽的设置,第一c形槽的边缘即形成了连接件的限位凸起,和垂直第二支撑板共同防止连接件移动。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7.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组装的桌脚结构,通过在支杆上开设缺口,然后通过连接件将支杆与固定横梁连接。将支杆设置为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并增设装饰盖,将连接件及支杆的内部结构隐藏使得整体更加美观。整个结构没有使用焊接工艺,可拆卸成单个零件,方便运输。利用零件间的孔槽进行组装,组成稳定牢固的结构,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桌脚结构立体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桌脚结构拆解示意图;
20.图3为本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1.图4为本图2的另一局部放大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桌脚结构的底盖板示意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桌脚结构的装饰盖装配侧面示意图。
24.附图标记说明:
25.1-支杆,11-缺口,12-第一支撑板,13-第二支撑板,14-凸起,15-第一c形槽,
26.16-第二c形槽,17-限位筋,2-固定横梁,21-固定柱,3-连接件,31-第一固定孔,
27.32-水平连接板,33-竖直连接板,34-第二固定孔,4-固定栓,5-装饰盖,51-凹槽,
28.6-底盖板,61-插接板,7-桌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
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30.实施例
31.一种方便组装的桌脚结构,包括支杆1和固定横梁2,所述支杆1和固定横梁2通过连接件3连接;所述固定横梁2上设置有固定柱21;所述支杆1上设置有缺口11;所述连接件3设置有第一固定孔31;所述连接件3抵靠在所述支杆1通过固定栓4将所述第一固定孔31与所述固定柱21连接在一起。
32.所述立杆1设置有限位筋17,当所述连接件3抵靠在所述支杆1上时,所述连接件3抵向所述限位筋17。第一c形槽15的边缘、以及第二支撑板形成了所述限位筋17。连接件3设置在第一c形槽和第一支撑板形成的夹角空间内。
33.所述连接件3包括水平连接板32和竖直连接板33,所述竖直连接板33通过所述固定栓4与所述固定柱21连接,所述水平连接板32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34。
34.所述立杆1包括第一支撑板12和第二支撑板13,所述第一支撑板12与第二支撑板13相交设置;所述缺口11设置与所述第一支撑板12上。
35.所述第一支撑板12与第一支撑板13之间设置有装饰盖5;第一支撑板12、第二支撑板13的边缘均设置有凸起14,所述装饰盖的边缘设置有凹槽51,所述凸起14与所述凹槽51相匹配。
36.第一支撑板12设置有第一c形槽15,所述第二支撑板13设置有第二c形槽16;所述第一c形槽15的边缘形成限位筋17;所述立杆1的底部设置有底盖板6,所述底盖板6设置有插接板61,所述插接板61插入所述第一c形槽15、第二c形槽16中。
37.上述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优选采用木质或金属材质。使用时,先将第一支撑板12靠近固定横梁2的一端。将连接件3的竖直连接板33放置在第一c形槽15和第二支撑板13之间形成的夹角空间内。将固定栓4穿过第一固定孔31和固定横梁2上的固定柱21连接。随着固定栓4的拧紧,连接件3将第一支撑板12和固定横梁2紧紧地抵靠在一起。并且第一c形槽和第二支撑板之间形成的夹角空间也防止连接件在垂直方向上移动。然后,将底盖板6通过插接板61插入到第一c形槽15和第二c形槽16中,然后通过螺钉将插接板与第一c形槽、第二c形槽的内面抵靠在一起增加连接的稳定性。接着将固定横梁2通过螺钉与桌面板7连接,通过水平连接板32的第二固定孔34,将连接件3与桌面板7连接。最后,通过凸起14和装饰盖上的凹槽51,将装饰盖5装置的第一支撑板12、第二支撑板13之间,即完成了桌脚的组装。
38.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或与另一个元件“固定连接”,它们之间可以是可拆卸固定方式也可以是不可拆卸的固定方式。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转动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39.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约束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
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40.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等类似用语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41.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