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具门窗 专利正文
内锅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内锅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内锅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2.目前,现有的空气炸锅中,为了方便对食物进行加热,在内锅内放置有炸篮,将食物放入炸篮,能够使食物中的油液从炸篮中流出,避免油液堆积在食物上。但现有的炸篮结构一般是固定在内锅内,这样会造成食物加热不均匀,影响烹饪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锅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加热不均匀的问题。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内锅组件,内锅组件包括:锅体;承接盘,可转动地设置在锅体内;支撑件,设置在锅体的靠近锅底的侧壁上,承接盘的边沿与支撑件搭接,支撑件能够支撑承接盘在锅体内转动。这样设置在对食物加热时,通过转动承接盘,可以对食物进行均匀加热。将承接盘与支撑件相搭接,可以在承接盘转动时对承接盘进行支撑,使承接盘能够在水平面上平稳转动,提高了装置结构的稳定性。
5.进一步地,承接盘具有承接面,承接面的边缘朝远离锅底的方向延伸并形成台阶结构,台阶结构的表面高于承接面。这样设置可以防止食物在烹饪过程中从承接盘上滚落,并且通过设置台阶结构,可以提高承接盘整体的结构强度。
6.进一步地,支撑件固定设置于锅体。这样可以使支撑件与锅体紧密相连,保证支撑件与锅体的有效连接。
7.进一步地,支撑件可转动地设置在锅体的内壁上,且支撑件的转动轴线与承接盘的转动轴线相垂直。这样使得支撑件可以与承接盘相配合运动,减少二者之间的摩擦,进而能够减少承接盘转动时受到的阻力。
8.进一步地,支撑件具有相对设置的连接端和支撑端,连接端与锅体连接,支撑端向锅体内部延伸,且支撑端的端面为弧面。通过设置连接端可以使支撑件与锅体紧密相连,防止支撑件掉落,将支撑端的端面设置为弧面,能够减少支撑端与承接盘的接触面积,进而能够减少二者之间的摩擦,便于承接盘进行转动。
9.进一步地,支撑件的与锅体连接的端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卡槽,卡槽沿支撑件的周向环形设置,锅体上设置有安装孔,卡槽与安装孔配合卡接以将支撑件固定在锅体上。通过卡槽和安装孔的相互配合,使得支撑件可以穿设在锅体上,从而增加了支撑件和锅体的固定强度。
10.进一步地,支撑件的表面设置有润滑层。该润滑层可以减小支撑件与承接盘相接触时的摩擦力,使得承接盘在烹饪过程中转动更加流畅,减小了装置不必要的损耗。
11.进一步地,内锅组件还包括:提手,设置在承接盘的上盘面上;旋转驱动组件,穿设
在锅体的底部,旋转驱动组件的一端穿过承接盘并与提手驱动连接。通过设置提手可以使使用者更加方便地取出承接盘,提高了使用效率;设置旋转驱动组件可以让承接盘在烹饪时处于旋转运动状态,从而使食物均匀加热,提高了烹饪的质量。
12.进一步地,承接盘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漏油孔,承接盘上设置有环形凸台,且环形凸台的圆心与承接盘的旋转中心相重合,承接盘的位于环形凸台的内侧和外侧的表面上均设置有漏油孔。漏油孔可以保证在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油液可以从漏油孔中排出,而不会聚集在承接盘上,使食物制作更加健康,口感更好。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该烹饪器具包括上述的内锅组件。
14.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该内锅组件包括:锅体、承接盘以及支撑件。其中,承接盘可转动地设置在锅体内;支撑件设置在锅体的内壁上,承接盘的边沿与支撑件搭接,支撑件能够支撑承接盘在锅体内转动。这样设置在对食物加热时,通过转动承接盘,可以对食物进行均匀加热。将承接盘与支撑件相搭接,可以在承接盘转动时对承接盘进行支撑,使承接盘能够在水平面上平稳转动,提高了装置结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5.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6.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承接盘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承接盘的剖面示意图。
19.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20.10、锅体;20、承接盘;21、承接面;22、台阶结构;23、漏油孔;24、环形凸台;30、支撑件;40、提手;50、旋转驱动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内锅组件,该内锅组件包括:锅体10、承接盘20和支撑件30。其中,承接盘20可转动地设置在锅体10内;支撑件30设置在锅体10的靠近锅底的侧壁上,承接盘20的边沿与支撑件30搭接,支撑件30能够支撑承接盘20在锅体10内转动。承接盘20可以承接食物,并且在烹饪过程中进行旋转运动,使得食物受热均匀,提升了装置的加热效率和加热效果。
23.通过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该内锅组件包括:锅体10、承接盘20和支撑件30,承接盘20可转动地设置在锅体10内;支撑件30设置在锅体10的靠近锅底的侧壁上,承接盘20
的边沿与支撑件30搭接,支撑件30能够支撑承接盘20在锅体10内转动。这样设置在对食物加热时,通过转动承接盘20,可以对食物进行均匀加热。将承接盘20与支撑件30相搭接,可以在承接盘20转动时对承接盘20进行支撑,使承接盘20能够在水平面上平稳转动,提高了装置结构的稳定性。
24.进一步地,承接盘20具有承接面21,承接面21的边缘朝远离锅底的方向延伸并形成台阶结构22,台阶结构22的表面高于承接面21。这样设置可以防止食物在烹饪过程中从承接盘20上滚落,并且通过设置台阶结构22,可以提高承接盘20整体的结构强度。
25.其中,支撑件30可以固定设置在锅体10上,也可使支撑件30相对锅体10转动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30固定设置于锅体10。这样可以使支撑件30与锅体10紧密相连,保证支撑件30与锅体10的有效连接。具体的,支撑件30可以粘接在锅体10上,也可通过紧固件固定在锅体10上,也可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将支撑件30穿设在锅体10上。
26.当然,在本技术提供的其它实施例中,支撑件30可转动地设置在锅体10的内壁上,且支撑件30的转动轴线与承接盘20的转动轴线相垂直。这样使得承接盘20在水平转动地过程中,支撑件30配合承接盘20一起转动,如此能够减少二者之间的摩擦,进而能够减少承接盘20转动时受到的阻力。具体的,支撑件30可以通过间隙配合的方式穿设在锅体10上,也可在支撑件30与锅体10之间设置滚珠、滚轴等结构,辅助支撑件30进行转动。
27.此外,支撑件30具有相对设置的连接端和支撑端,连接端与锅体10连接,支撑端向锅体10内部延伸,且支撑端的端面为弧面。通过设置连接端可以使支撑件30与锅体10紧密相连,防止支撑件30掉落,将支撑件30的端面设置为弧面,能够减少支撑件30与承接盘20的接触面积,进而能够减少二者之间的摩擦,便于承接盘20进行转动。
28.进一步地,支撑件30的与锅体10连接的端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卡槽,卡槽沿支撑件30的周向环形设置,锅体10上设置有安装孔,卡槽与安装孔配合卡接以将支撑件30固定在锅体10上。通过卡槽和安装孔的相互配合,使得支撑件30可以穿设在锅体10上,如此能够在保证支撑件30与锅体10连接稳定性的同时,方便对支撑件30进行拆装。
29.具体地,可以在支撑件30的表面设置润滑层。该润滑层可以减小支撑件30与承接盘20相接触时的摩擦力,使得承接盘20在烹饪过程中运行地更加流畅,从而减小了装置不必要的损耗。其中,润滑层可以由支撑件30上涂抹的油脂形成,也可由包裹在支撑件30上的润滑薄膜形成。
30.此外,内锅组件还包括:提手40和旋转驱动组件50,提手40设置在承接盘20的远离锅体10底部的一侧;旋转驱动组件50穿设在锅体10的底部,旋转驱动组件50的一端穿过承接盘20并与提手40连接。通过设置提手40可以使使用者更加方便地取出承接盘20,提高了使用效率。设置旋转驱动组件50可以方便驱动承接盘20在烹饪时进行旋转,使食物均匀加热,提高了烹饪的质量。并且,通过上述结构可以为承接盘20提供安装空间,使承接盘20能够利用提手40与旋转驱动组件50进行连接,使三者能够稳定地连接在一起。
31.具体地,旋转驱动组件50包括旋转架和电机,旋转架设置在锅体10的底部,电机位于锅体外侧,电机的驱动轴依次穿过锅体10、旋转架、承接盘20并与提手40驱动连接。旋转架用于对电机进行支撑,通过电机与提手40连接以驱动承接盘20转动。
32.进一步地,承接盘20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漏油孔23,承接盘20上设置有环形凸台24,且环形凸台24的圆心与承接盘20的旋转中心相重合,承接盘20的位于环形凸台24的内侧以
及外侧的表面上均设置有漏油孔23。通过设置漏油孔23,可以保证在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油液可以从漏油孔23中排出,而不会聚集在承接盘20上,使食物制作更加健康,口感更好。通过设置环形凸台24可以增加承接盘20的结构强度,并且能够使食物与承接盘20具有一定间隙,以便于对食物底部进行加热,保证烹饪效果。
33.本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该烹饪器具包括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内锅组件。
34.在本实施例中,该烹饪器具包括空气炸锅或电饭煲或电压力锅或具有烘烤、做饭、做菜功能的多功能加热锅。
35.通过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将承接盘20可转动地设置在锅体10内,这样在对食物进行加热时,可以利用承接盘20带动食物转动,使食物能够均匀受热,提高了食物烹饪效果。利用支撑件30与承接盘20的边沿搭接,可以使承接盘20平稳转动,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在承接盘上设置有多个漏油孔23,漏油孔23可以保证在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油液可以从漏油孔23中排出,而不会聚集在承接盘20上,使食物制作更加健康,口感更好。
36.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37.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3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39.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
……
之上”、“在
……
上方”、“在
……
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
……
上方”可以包括“在
……
上方”和“在
……
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40.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4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