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具门窗 专利正文
干手器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干手器的制作方法
干手器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干手器。


背景技术:

2.干手器一般以加热型和高速风吹干型两类为主。加热为主的干手器,通常是加热功率比较大,在1000w以上,而电机功率很小,只有不到200w,这种干手器的典型特点是风温很高,依靠比较高温度的风,把手上的水带走,这种方式干手比较慢,一般在30秒以上。高速风型干手器的特点是风速非常高,可达到130米/秒以上,干手的速度在10秒左右,加热功率也比较低,只有几百瓦,其加热功能仅仅是为了保持舒适度,基本不影响干手的速度。但由于风速高所产生的噪音比较大。
3.其中,在现有技术中,干手器使用方式较为单一,用户体验较差。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以实现旋转出风,且具备加热功能的干手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手器。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干手器,其包括:
7.壳体;
8.出风管道组件,包括第一出风管道和第二出风管道,所述第一出风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和所述第二出风管道导通,所述第二出风管道上设有出风口,且所述第二出风管道相对于所述第一出风管道可旋转;及
9.加热组件;
10.其中,所述加热组件与所述第二出风管道沿出风方向间隔设置;或所述加热组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出风管道内且所述加热组件与所述第二出风管道的内壁之间形成有间隙。
11.在本方案中,加热组件既可以与转动的第二出风管道间隔设置,即加热组件和第二出风管道是独立的两个结构,也可以与转动的第二出风管道的内壁以具有间隙的方式位于第二出风管道内,即加热组件与第二出风管道悬空设置。上述两种设置方式能够实现加热组件不受转动的第二出风管道的运动影响,从而能够较为可靠地实现加热功能,具有较佳的加热效果。
12.优选地,所述加热组件与所述出风口至少部分错开设置。
13.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设置,能够减少加热组件自出风口流出的气流流通的影响,从而有利于减少流动阻力,能够减少甚至是避免加热组件对出风效果的影响。
14.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主壳体和转向壳体,所述转向壳体连接于所述主壳体的顶部侧壁,所述转向壳体远离所述主壳体的一端形成出风开口;
15.所述第一出风管道的一端与所述出风开口导通,所述加热组件与所述出风开口至
少部分错开设置。
16.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设置,能够减少加热组件对自主壳体经由出风开口流向出风口的气流流通的影响,从而有利于减少流动阻力,能够减少甚至是避免加热组件对出风效果的影响。
17.优选地,所述加热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出风管道或所述壳体的内壁。
18.在本方案中,加热组件通过连接于不运动的第一出风管道或壳体的内壁而被固定,而非连接到运动的第二出风管道上,因此,能够防止加热组件受到第二出风管道的运动的影响,从而有利于保证干手器的加热效果。另外,加热组件与第一出风管道可拆卸连接,便于实现加热组件的安装和拆卸,也便于实现对其他结构件的安装和拆卸。
19.优选地,所述加热组件包括:
20.支撑板;及
21.加热元件,连接于所述支撑板;
22.所述加热元件和所述支撑板之间形成有气流通路,所述气流通路连通在所述壳体和所述出风口之间。
23.在本方案中,加热元件和支撑板之间气流通路的存在,便于实现气体的流通,从而有利于减少流动阻力,减少对干手器出风效果的影响。
24.优选地,所述加热元件缠绕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加热元件的内侧与所述支撑板的至少一侧形成有间隙,以形成所述气流通路。
25.在本方案中,气流通路可以仅在支撑板的一侧与加热元件之间形成,也可以在支撑板的两侧与加热元件之间形成。其中,相较于前者,后者更有利于实现气体的流通,进而有利于保证干手器的出风效果。
26.优选地,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安装板,所述支撑板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出风管道的内壁。
27.在本方案中,安装板能够对加热元件和支撑板起到支撑作用,有利于提高加热组件的整体强度,进而有利于提高加热组件与干手器的其他结构连接的可靠性。安装板也可以为其他附件提供安装载体,如下文所描述的保护元件和温度传感器等。另外,安装板也便于实现加热组件与第一出风管道的连接。
28.优选地,所述第二出风管道朝向所述第一出风管道的第一端伸入所述第一出风管道内并相对于所述第一出风管道可转动,所述加热元件和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第二出风管道的第一端,所述安装板延伸出所述第一出风管道的第一端的部分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出风管道的内壁。
29.在本方案中,第二出风管道的第一端伸入第一出风管道便于实现第二出风管道与第一出风管道的连接,安装板伸出第一端的部分连接于第一出风管道的内壁,能够保证加热组件是与不运动的第一出风管道连接,而非运动的第二出风管道。
30.优选地,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出风管道组件的数量均为至少两个,相邻的所述加热组件的安装板相连接;
31.至少两个所述加热元件的间隔区域与至少两个所述出风管道组件的间隔区域至少部分重合。
32.在本方案中,来源于壳体的内部的气流经过重合或部分重合的间隔区域进入出风
管道组件和加热元件,在气流通路的作用下,到达出风口,能够减少气体流动过程中的阻力,加热元件的设置基本不会阻挡气流的流动,不会影响干手器的出风效果。另外,干手器能够实现多个区域的加热,且该干手器可以设置为整体体积较小的干手器。
33.优选地,至少两个所述加热组件的所述加热元件串联接入电路。
34.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设置,至少两个加热组件中的加热元件先串联然后接入电路,相较于各加热元件单独接入电路,该构造有利于简化电路结构,走线较为简单,也有利于减少加热组件整体占用的空间。
3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6.在该干手器中,加热组件既可以与转动的第二出风管道间隔设置,即加热组件和第二出风管道是独立的两个结构,也可以与转动的第二出风管道的内壁以具有间隙的方式位于第二出风管道内,即加热组件与第二出风管道悬空设置。上述两种设置方式能够实现加热组件不受转动的第二出风管道的运动影响,从而能够较为可靠地实现加热功能,具有较佳的加热效果。
【附图说明】
37.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干手器的结构示意图。
38.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9.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干手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40.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干手器的另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41.图5是一优选实施例的干手器的第二出风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42.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干手器中两个加热组件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43.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干手器中两个加热组件相连接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44.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干手器中两个加热组件相连接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45.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干手器中两个加热组件相连接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46.附图标记说明:
47.10加热组件
48.101加热元件
49.102支撑板
50.1021第一安装槽
51.103安装板
52.1031第一端
53.1032第二端
54.1033第二安装槽
55.104第一隔热元件
56.105温度传感器
57.106保护元件
58.107容置槽
59.108避让槽
60.109第二隔热元件
61.110限位部
62.20主壳体
63.30转向壳体
64.40出风管道组件
65.401第一出风管道
66.402第二出风管道
67.4021伸入端
68.60固定板
69.601卡槽
70.70内部气源
71.80紧固板
72.801紧固孔
73.90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74.本实施例揭示一种干手器。如图1-9所示,干手器包括壳体、出风管道组件40和加热组件10。其中,出风管道组件40包括第一出风管道401和第二出风管道402,第一出风管道401的两端分别与壳体和第二出风管道402导通,第二出风管道402上设有出风口,且第二出风管道402相对于第一出风管道401可旋转。加热组件10与第二出风管道402沿出风方向间隔设置;或加热组件1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二出风管道402内且加热组件10与第二出风管道402的内壁之间形成有间隙。
75.其中,加热组件10既可以与转动的第二出风管道402间隔设置,即加热组件10和第二出风管道402是独立的两个结构,也可以与转动的第二出风管道402的内壁以具有间隙的方式位于第二出风管道402内,即加热组件10与第二出风管道402悬空设置。上述两种设置方式能够实现加热组件10不受转动的第二出风管道402的运动影响,从而能够较为可靠地实现加热功能,具有较佳的加热效果。将加热组件10放置在出风管道组件而非壳体中,有利于干手器的小型化。
76.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加热组件10采用上述第二种设置方式,即加热组件1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二出风管道402内,且加热组件10与第二出风管道402悬空设置。干手器的出风管道可以设计的更加紧凑。
77.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出风管道组件40的数量和加热组件10的数量最少可以设置为一个。
78.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加热组件10与出风口至少部分错开设置。
79.其中,如此设置,能够减少加热组件10自出风口流出的气流流通的影响,从而有利于减少流动阻力,能够减少甚至是避免加热组件10对出风效果的影响。
80.如图1-3所示,在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壳体包括主壳体20和转向壳体30,转向
壳体30连接于主壳体20的顶部侧壁,转向壳体30远离主壳体20的一端形成出风开口。第一出风管道401的一端与出风开口导通,加热组件10与出风开口至少部分错开设置。
81.其中,如此设置,能够减少加热组件10对自主壳体20经由出风开口流向出风口的气流流通的影响,从而有利于减少流动阻力,能够减少甚至是避免加热组件10对出风效果的影响。
82.当然,优选将加热组件10设置为与出风口、出风开口完全错开设置。
83.需要说明的是,两个结构件错开设置指代的是在出风方向上,两个结构件无相互遮挡。
84.参照图1和图2予以理解,加热组件10连接于第一出风管道401的内壁。其中,加热组件10通过连接于不运动的第一出风管道401的内壁而被固定,而非连接到运动的第二出风管道402上,因此,能够防止加热组件10受到第二出风管道402的运动的影响,从而有利于保证干手器的加热效果。另外,加热组件10与第一出风管道401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可拆卸连接,便于实现加热组件10的安装和拆卸,也便于实现对其他结构件的安装和拆卸。
85.在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加热组件10也可连接于壳体的内壁。如此设置,也能够防止加热组件10受到第二出风管道402的运动的影响,从而有利于保证干手器的加热效果。
86.如图2-3、6-9所示,在另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加热组件10包括支撑板102及加热元件101,加热元件101连接于支撑板102。加热元件101和支撑板102之间形成有气流通路,气流通路连通在壳体和出风口之间。
87.气流通路,意指气流可从加热元件的一侧流向另一侧,其既可以凭借加热元件101与其他部件,比如上述支撑板102,的间隙形成;也可以由加热元件自身结构具有的间隙形成。
88.其中,加热元件101和支撑板102之间气流通路的存在,便于实现气体的流通,从而有利于减少流动阻力,减少对干手器出风效果的影响。
89.在另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加热元件101(加热元件101包括但不局限于加热丝)设置为缠绕在支撑板102上,加热元件101的内侧与支撑板102的至少一侧形成有间隙,以形成气流通路。
90.其中,气流通路可以仅在支撑板102的一侧与加热元件101之间形成,也可以在支撑板102的两侧与加热元件101之间形成。其中,相较于前者,后者更有利于实现气体的流通,进而有利于保证干手器的出风效果。
91.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干手器内的气流流动路径。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主壳体的底部设置有进风口,主壳体20内的内部气源70产生了流动的气流,气流通过进风口进入主壳体20内的流道并进入转向壳体30的流道,并通过气流通路到达出风口而排出。其中,内部气源70主要用于提供气流,可以为风扇,气泵等已有的产生气流的装置。内部气源70固定在主壳体20的内部,可通过外接的电源或内置的电源驱动。其中,带有箭头的虚线示意性地示出了气流的喷出方向。
92.在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加热组件10还包括安装板103,支撑板102安装于安装板103上,安装板103可拆卸连接于第一出风管道401的内壁。
93.其中,安装板103能够对加热元件101和支撑板102起到支撑作用,有利于提高加热组件10的整体强度,进而有利于提高加热组件10与干手器的其他结构连接的可靠性。安装
板103也可以为其他附件提供安装载体,如下文所描述的保护元件106和温度传感器105等。另外,安装板103也便于实现加热组件10与第一出风管道401的连接。
94.在另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加热组件10和出风管道组件40的数量均为至少两个,相邻的加热组件10的安装板103相连接。至少两个加热元件101的间隔区域与至少两个出风管道组件40的间隔区域至少部分重合。需要说明的是,图6-9中示意性地示出了两个相连接的加热组件10。具体地,参照图6-9所示,各加热部件的安装板103可拼合为一体式的板状结构。
95.其中,来源于壳体的内部的气流经过重合或部分重合的间隔区域进入出风管道组件40和加热元件101,在气流通路的作用下,到达出风口,能够减少气体流动过程中的阻力,加热元件101的设置基本不会阻挡气流的流动,不会影响干手器的出风效果。另外,干手器能够实现多个区域的加热,且该干手器可以设置为整体体积较小的干手器。
96.在另一优选的实施例中,至少两个加热组件10的加热元件101串联接入电路。
97.其中,这些加热组件10中的加热元件101先串联然后接入电路,相较于各加热元件101单独接入电路,该构造有利于简化电路结构,走线较为简单,也有利于减少加热组件10整体占用的空间。
98.如图1-2所示,第二出风管道402朝向第一出风管道401的第一端伸入第一出风管道401内并相对于第一出风管道401可转动,加热元件101和支撑板102位于第二出风管道402的第一端,安装板103延伸出第一出风管道401的第一端的部分可拆卸连接于第一出风管道401的内壁。
99.其中,如图2-3及图5所示,第二出风管道402的第一端(示意为伸入端4021)伸入第一出风管道401便于实现第二出风管道402与第一出风管道401的连接,安装板103伸出该第一端(即伸入端4021)的部分连接于第一出风管道401的内壁,能够保证加热组件10是与不运动的第一出风管道401连接,而非运动的第二出风管道402。
100.需要说明的是,在另一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出风管道401和第二出风管道402均可以设置为包括内管道和外管道的双层结构。具体地,对于第一出风管道401,加热组件10的安装板103可拆卸连接第一出风管道401的内管道,第一出风管道401的外管道包覆在内管道的外部。对于第二出风管道402,第二出风管道402的内管道和外管道整体相对于第一出风管道401旋转,第二出风管道402的内管道伸入第一出风管道401的内管道,第二出风管道402的外管道套在第二出风管道402的内管道的外部并与第一出风管道401的外管道邻接。
101.需要说明的是,实际上,加热组件10可以通过任意可适用于此的连接方式紧固(优选通过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到第一出风管道401。图2-3示意性地示意出了一种通过紧固板80进行连接的方式。安装板103上设置有紧固板80,紧固板80上设置有紧固孔801,紧固件90穿过紧固孔801和连接件50上的连接孔便能够将加热装置10连接到连接件50上。另外,干手器还包括固定板60,固定板60主要是为了实现连接件50自身结构拼合,如图3所示,固定板60的两端沿径向方向支撑在第一出风管道401的两侧内壁之间,固定板60上设有卡槽601,加热装置10的安装板103卡在卡槽601内,因此固定板60还能够提高加热组件10和第一出风管道401连接的可靠性。
102.在另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6-9所示,加热组件10还包括第一隔热元件104,加热
元件101的外部套设有第一隔热元件104,加热元件101的顶部与第一隔热元件104的内壁形成有间隙,且第一隔热元件104的外壁与第二出风管道402的内壁之间形成有间隙。
103.其中,第一隔热元件104能够防止加热元件101产生的热量扩散到外部,既能够防止能源的浪费,提高加热效果,还能够减少甚至是防止对外部结构的损坏,还能够防止烫手。
104.如图3所示,加热组件10还包括第二隔热元件109,第二隔热元件109套设于第一隔热元件104的外部,且第二隔热元件109的端部设有用于限制第一隔热元件104移动的限位部110。其中,第二隔热元件109的外壁与第二出风管道402的内壁之间形成有间隙。其中,限位部110示意性地示出为凸起部。
105.其中,一方面,第二隔热元件109中的限位部能够限制第一隔热元件104移动,进而能够提高加热组件10固定的可靠性,有利于保证加热效果,还能够减少对其他结构正常工作的影响,有利于保证干手器的正常工作;另一方面,第二隔热元件109也能够进一步起到隔热作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加热效果,并进一步减少或防止对外部结构的损坏。
106.上述第一隔热元件104、第二隔热元件109均由隔热材质制成,实际上,第一隔热元件104、第二隔热元件109可由任何适用于此的隔热材质制成。在此,第一隔热元件104、第二隔热元件109均由云母制成。
107.在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3、图6-9所示,支撑板102和安装板103相插接,以使支撑板102自安装板103的一侧延伸至安装板103的另一侧。支撑板102以及安装板103组成截面为x型的安装架,该x型的安装架形成四个基本间隔开的空间组成的气流通路,加热组件101具体可选用电加热丝,支撑板102以及安装板103上可以均设置有安装槽(如图9所示,支撑板102的安装槽示意为第一安装槽1021,安装板103上的安装槽示意为第二安装槽1033)以绕设电加热丝,电加热丝卷绕后的结构一半也具有间隙,可以构成流体通路的一部分;加热组件101也可选用ptc加热件、电加热管等结构。加热装置也可以包括多个支撑板102,此时支撑板102以及安装板103组成安装架截面形状也会对应的发生变化。第一隔热元件104和第二隔热元件109均为套筒结构,第一隔热元件104套设在安装板103的第二端,加热元件101和支撑板102位于第一隔热元件104的内部。
108.其中,支撑板102和安装板103相插接,两者的连接方式简单,且两者连接后能够提供较多的容置空间来设置加热元件101。另外,第一隔热元件104和第二隔热元件109设置为套筒结构,既便于实现与安装板103连接,也便于实现与外部结构的连接。同时,将第一隔热元件104设置在安装板103的有加热元件101的一端,也有利于减轻加热组件10的重量,降低耗材。
109.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隔热元件104和第二隔热元件109也可以设置为其他结构,另外,第一隔热元件104和第二隔热元件109也可以设置在安装板103的整个延伸范围内。
110.如图7-8所示,在另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干手器还包括设于安装板103上的保护装置,保护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105、控制元件和保护元件106。其中,温度传感器105用于检测温度,且用于当检测到温度超过阈值时,产生温度信号并用于将温度信号传送至控制元件,控制元件用于作用于保护元件106,以使加热组件10由激活状态切换至非激活状态。
111.其中,保护装置能够在检测到温度较高时,使加热组件10切换至非激活状态,从而
能够将温度控制在预设范围内,有利于保证包括加热装置的干手器的整体安全性,也有利于提高干手器的使用寿命。
112.在优选的实施例中,保护元件106可以设置为温控开关或熔断丝。其中,熔断丝尺寸较小,对空间的需求较小,但熔断丝熔断后需要换。温控开关可以反复使用,但相较于熔断丝,尺寸较大些,对空间的需求也相对较大些。图中示意性地示出了熔断丝。
113.在另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安装板103上设有容置槽107,支撑板102的底部与容置槽107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避让槽108,保护元件106的至少一部分设于容置槽107内,且保护元件106位于容置槽107和避让槽108围成的空间内。其中,避让槽108和容置槽107的配合,既能够降低安装板103厚度的需求,又能够提高空间利用率。
114.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保护元件106也可直接设置在安装板103上。
115.在该干手器中,加热组件10既可以与转动的第二出风管道402间隔设置,即加热组件10和第二出风管道402是独立的两个结构,也可以与转动的第二出风管道402的内壁以具有间隙的方式位于第二出风管道402内,即加热组件10与第二出风管道402悬空设置。上述两种设置方式能够实现加热组件10不受转动的第二出风管道402的运动影响,从而能够较为可靠地实现加热功能,具有较佳的加热效果。
116.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