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具门窗 专利正文
床边桌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床边桌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床边桌,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调整高度的床边桌。


背景技术:

2.床边桌一般放置在床铺边并做为临时桌面,可用来摆放物品或方便用餐饮食,具有移动方便及不占空间的优点。现有的床边桌利用伸缩管而能调整桌面高度,但伸缩管在伸缩时会产生因摩擦而不易伸缩的问题。
3.另外,由于伸缩管的内管与外管在制造过程中存在制造公差,会产生大小不同的裕度,而造成组装过紧或过松的干涉或晃动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减少摩擦力而方便调整高度的床边桌。
5.本发明所述的床边桌,包含底座单元、伸缩管单元及桌板。
6.所述底座单元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具有在前后方向上反向设置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所述伸缩管单元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底板的第一端部,所述伸缩管单元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外管组与内管组,及转动件组,所述外管组具有反向设置的内管面与外管面,所述内管面围绕界定出管容室,所述内管组沿所述上下方向穿设于所述外管组的管容室且能与所述外管组相对移动,所述转动件组设置于所述内管组且具有数个可转动地滑接于所述外管组的内管面的滚轮。所述桌板与所述底板沿所述前后方向同向延伸,所述桌板设置于所述伸缩管单元并随着所述伸缩管单元伸长或缩短而改变高度。
7.本发明所述的床边桌,还包含升降单元,所述升降单元可操作地设置于所述伸缩管单元且包括安装于所述内管组的可伸缩的气压棒,及用来操控所述气压棒的扳动件,所述气压棒用来带动所述桌板上下移动。
8.本发明所述的床边桌,所述外管组包括外管及安装于所述外管的顶侧的顶座,所述外管具有所述内管面与所述外管面,所述顶座供所述桌板固定,所述扳动件可转动地枢设于所述顶座,所述扳动件能相对于所述顶座在未接触位置与接触位置间转动,在所述未接触位置时,所述扳动件未接触所述气压棒,在所述接触位置时,所述扳动件抵压于所述气压棒并使所述气压棒能伸缩。
9.本发明所述的床边桌,还包含至少一调整单元,所述调整单元设置于所述内管组且邻近于所述转动件组,所述调整单元包括滑动座、调整杆及螺接件,所述滑动座可移动地容置于所述内管组内且具有至少一推止斜面,所述推止斜面倾斜于所述上下方向且推抵于所述转动件组,所述调整杆沿所述上下方向延伸且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内管组并穿设于所述滑动座,所述螺接件设置于所述滑动座且螺接于所述调整杆,当所述调整杆转动时会带动所述螺接件连动所述滑动座相对于所述调整杆上下移动,使所述转动件组与所述外管组的内管面保持滑接。
10.本发明所述的床边桌,所述转动件组具有至少一对活动转动件,所述活动转动件
在所述上下方向上间隔设置,且每一个所述活动转动件具有所述滚轮,所述滑动座具有至少两个所述推止斜面,所述推止斜面在所述上下方向上间隔设置且分别对应于所述活动转动件。
11.本发明所述的床边桌,包含两个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所述调整单元,所述转动件组具有数对所述活动转动件,及一对定转动件,其中一部分的所述活动转动件的设置位置与另一部分的所述活动转动件互相垂直,所述定转动件在所述上下方向上间隔设置且安装于所述内管组与所述外管组的内管面间,所述定转动件与其中一部分的所述活动转动件在所述前后方向上间隔设置,每一所述定转动件具有所述滚轮且位于所述调整单元间。
12.本发明所述的床边桌,包含两个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所述调整单元,所述转动件组具有分别对应于所述调整单元的数对所述活动转动件,所述床边桌还包含升降单元,所述升降单元可操作地设置于所述伸缩管单元且包括安装于所述内管组的可伸缩的气压棒,所述气压棒用来带动所述桌板上下移动,且所述调整单元位于所述气压棒的两相反侧。
13.本发明所述的床边桌,所述滑动座具有贯穿顶底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具有邻近于顶侧的第一孔径部、邻近于底侧的第二孔径部,及位于所述第一孔径部与所述第二孔径部的肩部,所述肩部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孔径部的内径,所述螺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孔径部且抵靠于所述肩部。
14.本发明所述的床边桌,所述滑动座具有数个所述推止斜面,所述转动件组具有数个对应于所述推止斜面的活动转动件,每一所述活动转动件具有穿设于所述内管组的安装座,及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座的所述滚轮,所述安装座可移动地推抵于所对应的推止斜面。
15.本发明所述的床边桌,所述推止斜面由上向下的方向朝外延伸。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所述外管组与所述内管组间增设所述滚轮,可做为所述外管组相对于所述内管组滑移时的滑动界面,借此,可降低摩擦力,使所述伸缩管单元在伸缩升降时较为顺畅,而便于调整所述桌板的高度。
附图说明
17.本发明的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附图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
18.图1是本发明床边桌的实施例的立体图;
19.图2是所述实施例的侧视图;
20.图3是所述实施例的部分分解立体图;
21.图4是所述实施例的一伸缩管单元及一调整单元的不完整的立体分解图;
22.图5是沿着图2中的线v-v所截取的不完整的剖视图;
23.图6是所述伸缩管单元的一内管与数个滚轮的组合立体图;
24.图7是沿着图2中的线vii-vii所截取的不完整的剖视图;
25.图8是另一方向的不完整的剖视示意图,说明所述实施例的一扳动件相对于一顶座在一未接触位置与一接触位置间转动;及
26.图9是类似于图7的局部剖视图,说明转动所述调整单元的两个调整杆并带动两个滑动座上升,而使所述滚轮朝外平移。
具体实施方式
27.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床边桌的一实施例,适用于放置在一床铺(图未示)的侧边,并用来横跨或延伸到所述床铺上当作桌面用于摆放物品或餐点,所述床边桌包含一底座单元1、一伸缩管单元2、一桌板3、一升降单元4及两个调整单元5(见图4)。
28.所述底座单元1包括一底板11及数个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板11的底侧的轮子12,所述底板11是一种长方形板且具有在一前后方向x上反向设置的一第一端部111与一第二端部112,所述第二端部112位于所述第一端部111的前侧,所述第二端部112用来伸入所述床铺的底侧,通过所述轮子12可便于使本实施例在地面移动。本实施例的所述底板11是一种长方形板,但在其他变化例中,所述底板11也能是一种u形板。或者,所述底座单元1也能省略所述轮子12,只要利用搬运或推动方式,同样能使本实施例移动位置。
29.参阅图2至图4,所述伸缩管单元2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底板11的第一端部111,所述伸缩管单元2包括沿一上下方向z延伸的一内管组201与一外管组202,及一转动件组203。所述内管组201固定于所述底板11的第一端部111。所述外管组202沿所述上下方向z可移动地套设于所述内管组201,通过所述外管组202相对于所述内管组201移动而使所述伸缩管单元2可伸缩升降。所述转动件组203设置于所述内管组201且可转动地滑接于所述外管组202,所述转动件组203具有数个滚轮272,所述滚轮272在所述上下方向z上间隔设置并用来做为所述外管组202相对于所述内管组201滑移时的滑动界面,借此,可降低摩擦力,使所述伸缩管单元2在伸缩升降时较为顺畅。
30.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是采用所述外管组202为可动组件,所述内管组201为不动组件,但在其他变化例中,也能采用所述内管组201为可动组件,所述外管组202为不动组件,只要两者能相对移动即可具有伸缩的相同作用。
31.所述桌板3连接于所述外管组202的顶侧并被所述外管组202连动而能上下移动。所述桌板3与所述底板11沿所述前后方向x同向延伸,且包括一固定板件31及一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件31的顶侧的主板件32,所述固定板件31锁接于所述外管组202的顶侧,所述主板件32的前侧朝外延伸并超过所述底板11的前侧且可用来当作桌面。所述桌板3随着所述伸缩管单元2伸长缩短而能改变桌面高度。
32.参阅图3至图5,详细来说,所述内管组201具有一沿所述上下方向z延伸的内管21,及一固定于所述内管21的顶侧的固定板22,所述内管21具有一概呈矩形的外管壁211及一位于所述外管壁211的内且概呈圆形的内管壁212,所述外管壁211围绕界定出一容置空间213,所述外管壁211形成有数个贯穿内外的开孔214,所述开孔214连通于所述容置空间213。所述内管壁212围绕界定出一位于所述容置空间213内的通道215,所述固定板22遮蔽所述容置空间213且具有一与所述通道215相连通的通孔221。
33.所述外管组202包括一外管23、一安装于所述外管23的顶侧的顶座24及一安装于所述外管23的底侧的底座25。所述外管23具有反向设置的一内管面231与一外管面232,所述内管面231围绕界定出一供所述内管组201穿设的管容室233。所述顶座24具有一部分沉入所述管容室233的座体241及一挡止条242,所述座体241形成有一凹槽243,所述挡止条242形成于所述座体241且位于所述凹槽243内。
34.参阅图4至图6,所述转动件组203设置于所述内管组201且可转动地滑接于所述外管23的内管面231。较佳地,所述转动件组203具有分别设置于所述内管21的开孔214的数对
活动转动件27及一对定转动件28,其中一部分的所述活动转动件27的设置位置与另一部分的所述活动转动件27互相垂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动转动件27的数量为四对。每一对所述活动转动件27在所述上下方向z上间隔设置,所述定转动件28在所述上下方向z上间隔设置,其中两对所述活动转动件27位于所述内管组201的后侧,另两对所述活动转动件27分别位于所述内管组201的左右两侧,所述定转动件28位于所述内管组201的前侧,所述定转动件28与其中两对所述活动转动件27(即位在所述内管组201的后侧的两对所述活动转动件27)在所述前后方向x上间隔设置。能理解的是,所述活动转动件27与所述定转动件28的数量及设置位置可依实际需求进行调整,此非本发明的限制条件。
35.每一所述活动转动件27具有一穿设于所述内管21的安装座271及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座271的所述滚轮272,所述滚轮272滑接于所述外管23的内管面231。每一所述定转动件28滑接于所述外管23的内管面231,每一所述定转动件28具有与所述活动转动件27相同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36.参阅图3、图6与图7,所述升降单元4可操作地设置于所述伸缩管单元2且包括一安装于所述内管21的通道215的气压棒41,及一用来操控所述气压棒41的扳动件42,所述气压棒41可上下伸缩并用来带动所述外管组202升降而能连动所述桌板3上下移动。本实施例利用所述气压棒41的动作原理,能达成无段式的高度自动调节,便于调整桌面高度,但在其他变化例中,所述升降单元4也能采用螺孔与螺杆的配合而达到分段调节桌面高度的作用,或者,也能采用金属弹片与开孔的配合,同样能达成调节桌面高度的作用。
37.参阅图8,所述扳动件42可转动地枢设于所述顶座24且部分容置于所述凹槽243内,所述扳动件42具有一用来抵接所述气压棒41的抵靠部421、一用来抵靠于所述挡止条242的挡止部422,及一自所述顶座24外露的扳动部423,通过勾拉或按压所述扳动部423可使所述扳动件42相对于所述顶座24在一未接触位置与一接触位置间转动,在所述未接触位置时,所述扳动件42的挡止部422抵靠于所述挡止条242,所述扳动件42未接触所述气压棒41。在所述接触位置时,所述扳动件42的挡止部422脱离所述挡止条242,所述扳动件42的抵靠部421抵压于所述气压棒41的顶端并使所述气压棒41能伸缩移动,此时,便能调整所述伸缩管单元2的伸缩升降。
38.参阅图4、图5及图7,所述调整单元5沿一左右方向y间隔设置于所述内管组201,且位于所述气压棒41的两相反侧,所述调整单元5设置于所述内管21的外管壁211与所述内管壁212间且邻近于所述转动件组203。每一所述调整单元5包括一贴靠于所述内管壁212的滑动座51、一沿所述上下方向z延伸且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滑动座51的调整杆52,及一螺接于所述调整杆52且设置于所述滑动座51内部的螺接件53。每一所述滑动座51分别对应于其中两对所述活动转动件27(即分别位于所述内管组201的左右两侧的两对所述活动转动件27)。
39.参阅图4、图5与图9,每一所述调整单元5的滑动座51一体成型且形成有两个推块部512及一延伸部513,每一所述滑动座51还具有一沿所述上下方向z贯穿顶底的安装孔514,所述推块部512概呈成垂直角度,所述延伸部513与其中一所述推块部512设置于所述安装孔514的前后两侧,所述安装孔514具有一邻近于顶侧的第一孔径部515、一邻近于底侧的第二孔径部516,及一连接于所述第一孔径部515与所述第二孔径部516的肩部517,所述肩部517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孔径部516的内径也小于所述第一孔径部515的内径。每一所
述调整单元5的推块部512分别对应于两对所述活动转动件27。
40.所述调整杆52具有一头部521、一杆身段522及一螺纹段523,所述头部521抵接于所述内管组201的固定板22,所述杆身段522由所述头部521朝下延伸并由所述第一孔径部515穿设于所述安装孔514,所述螺纹段523由所述杆身段522朝下延伸且终止于所述第二孔径部516。所述螺接件53螺接于所述调整杆52的螺纹段523且位于所述第二孔径部516并抵靠于所述肩部517。
41.利用一六角扳手(图未示)插设于所述调整杆52的头部521并转动所述调整杆52,可带动所述螺接件53旋转并相对于所述调整杆52上下移动,当所述螺接件53朝上移动时,所述螺接件53会推动所述滑动座51沿着所述调整杆52朝上移动,当所述螺接件53朝下移动时,由于所述滑动座51的自身重量所产生的重力而会随着所述螺接件53朝下移动,借此,可使所述滑动座51相对于所述内管组201上升或下降。
42.以下针对其中一所述推块部512进行说明:所述推块部512具有两个推抵于所述活动转动件27的推止斜面518,每一所述推止斜面518倾斜于所述上下方向z,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所述推止斜面518由上向下的方向朝外延伸且对应一个所述活动转动件27。
43.参阅图9,当转动每一所述调整杆52带动各自的所述滑动座51相对于所述内管组201上升下降时,每一所述滑动座51的推止斜面518会连动所对应的所述活动转动件27朝外或朝内的水平移动。
44.借此,本实施例在组装过程中,若所述外管23与所述内管21间的裕度较大,便可转动每一所述调整杆52并带动各自的螺接件53连动所对应的滑动座51朝上移动,所述活动转动件27会被所述推止斜面518推动而朝外平移,使所述转动件组203的每一所述滚轮272与所述外管组202的内管面231保持滑接;相反地,当所述外管23与所述内管21间的裕度较小时,转动每一所述调整杆52并带动各自的螺接件53连动所对应的滑动座51朝下移动,所述活动转动件27会被所述外管23的内管面231推动而朝内平移。如此一来,便能克服所述外管23与所述内管21因制造公差造成裕度不一的问题,并在组装过程中,能微调至所述外管23与所述内管21不会干涉也不会过松的较佳组合关系,因此,本实施例的所述伸缩管单元2还具有不会过紧也不会摇晃的作用。
45.要再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伸缩管单元2为矩形长条管且采用所述气压棒41做为升降组件,因此在矩形的长度方向设置两个所述调整单元5且分别位于所述气压棒41的两侧,但在其他实施例中,例如手动调整桌面高度而未设置所述气压棒41时,或是采用方形长条伸缩管或尺寸较小的长条伸缩管时,可以只设置一个所述调整单元5,还是能使所述活动转动件27朝外或朝内移动,同样能克服所述外管23与所述内管21因制造公差造成裕度不一的问题。另外,所述滚轮272与所述推块部512的数量也并非本发明的限制,可依实际需求调整数量。
46.综上所述,本发明床边桌在所述外管组202与所述内管组201间增设所述滚轮272,做为相对滑移时的滑动接口,借此,可降低摩擦力,使所述伸缩管单元2在伸缩升降时较为顺畅,而便于调整所述桌板3的高度。另外,本实施例利用所述调整单元5的推止斜面518,能使所述滚轮272移动至适当位置,以克服所述外管23与所述内管21因制造公差造成裕度不一的问题,使所述伸缩管单元2具有不会过紧也不会摇晃的作用,所以确实能达成本发明的目的。
47.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