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具门窗 专利正文
一种防溅三明治夹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防溅三明治夹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厨具,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溅三明治夹。


背景技术:

2.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三明治当作早餐,三明治夹是一种制作三明治时使用的装置。
3.现有的一种三明治夹如图1所示,包括下盖2与上盖1,下盖2与上盖1通过铰接轴3转动连接,上盖1内固定有切割板4,切割板4与上盖1的对角线平行。将食物放置于下盖2内,将上盖1与下盖2盖合,通过上盖1内的切割板4将食物切割两部分,即可完成三明治的制作。
4.然而,现有技术中类似于上述的三明治夹,其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将上盖盖紧时,食物内的酱料与汁水(例如西红柿汁)等液体容易溅射出来,会弄脏使用者的衣服,并且导致厨房的清洁度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溅三明治夹,其具有在切割食物时,食物内的酱料与汁水等液体不会溅射出来,避免弄脏使用者衣服的情况发生,并且保持厨房清洁度的优点。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防溅三明治夹,包括上盖以及与上盖铰接的下盖、固定于上盖内的切割板,所述上盖的上端面贯穿有用于供切割板穿过的活动孔,所述切割板穿过活动孔并与活动孔滑移连接,所述切割板的移动方向垂直于上盖的上端面。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者将上盖与下盖盖合时,切割板会被食物向上顶,切割板不会挤压食物,随后使用者将切割板下压将食物切成两半,即可实现三明治的制作,本方案使得食物内的酱料与汁水等液体不会溅射出来,避免弄脏使用者衣服的情况发生,并且保持了厨房的清洁。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盖与下盖的边缘均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竖直开设,当所述上盖与下盖盖合时,所述上盖的滑动槽与下盖的滑动槽相连通,所述切割板上固定有与滑动槽滑移连接的滑动条;所述滑动槽内壁开设有用于防止切割板脱落的限位滑槽,所述滑动块朝向限位滑槽内凸出有与限位滑槽滑移连接的限位凸块。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下盖内的食物将切割板顶至上盖外时,切割板会被限位滑槽与限位凸块限制在限位滑槽内,使得切割板不会从上盖内脱落,使用者不需要耗费时间将切割板重新装好,提高使用效率与装置的稳定性。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动槽贯穿下盖。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明治夹在反复使用过程中,一些异物会掉落进滑动槽内,此时,使用者将切割板下压,即可通过滑动块将异物推出滑动槽内,十分方便。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盖的内底壁凸出有至少两根用于防止食物滑动
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位于切割板的两侧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者将食物放入下盖时,使用者可以将食物固定在固定柱上,避免切割板切割食物时,食物出现滑动的情况,提高了切割时的稳定性。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切割板的顶端固定有按压板,所述按压板与上盖的上端面平行。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者将切割板下压时,使用者的手掌会与按压板接触,其增大了使用者手掌与按压板的接触面积,使得使用者可以更轻松地下压切割板。
1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盖的上端面且位于活动孔两侧均设置有食品级硅胶条,所述食品级硅胶条与切割板的侧壁抵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切割板切割完食物时,其上容易沾染一些酱料或是食物残渣等,食品级硅胶条的设置使得切割板移动时,其上沾染的酱料或是食物残渣会被食品级硅胶条清除,提高了切割板的清洁度,减少了使用者清洗切割板的次数,节省了使用者的时间。
1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食品级硅胶条与上盖可拆卸连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食品级硅胶条与上盖可拆卸连接,方便了使用者清洗食品级硅胶条,并且使得食品级硅胶条清洗得更加干净。
2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按压板与切割板之间固定有垫高片,所述垫高片的高度大于食品级硅胶条的高度。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切割板下压时,其一部分会被食品级硅胶条挡住,垫高片的设置使得切割板下压时,切割板的底端会与下盖的内底壁贴合,有利于使用者切断食物。
2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盖与下盖开口的边缘处均固定有食品级硅胶层,所述食品级硅胶层上贯穿有与滑动槽以及限位滑槽连通的开口。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将上盖盖紧时,上盖与下盖之间容易存在缝隙,本方案使得上盖盖紧时,相邻的食品级硅胶层会发生挤压,使得上盖与下盖之间的密封性更强,食物内的液体不易从装置内流出。
2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盖与下盖开口的边缘处均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均固定有磁铁块。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上盖盖紧时,第一磁铁会与第二磁铁吸合,使得使用者不需要按压上盖即可实现食品级硅胶层的挤压,提高了装置的密封性。
2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28.1、通过设置活动孔与滑移连接的切割板,使得上盖盖紧时,切割板不会挤压食物,食物内的酱料与汁水等液体不会溅射出来,避免弄脏使用者衣服的情况发生,并且保持了厨房的清洁度;
29.2、通过设置食品级硅胶条,使得切割板移动时,其上沾染的液体或是食物残渣会被食品级硅胶条清除,减少了使用者清洗装置的次数,节省了使用者的时间;
30.3、通过设置食品级硅胶层与磁铁块,使得食物内的液体不会从上盖与下盖之间的缝隙流出,提高了装置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31.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三明治夹的整体示意图;
32.图2为本实施例的第一视角示意图;
33.图3为本实施例的第二视角示意图;
34.图4为本实施例中上盖的立体剖视示意图;
35.图5为图4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36.图6为凸显本实施例中容纳槽的局部爆炸示意图。
37.附图标记:1、上盖;2、下盖;3、铰接轴;4、切割板;5、活动孔;6、滑动槽;7、滑动块;8、限位滑槽;9、限位凸块;10、食品级硅胶条;11、按压板;12、垫高片;13、食品级硅胶层;14、容纳槽;15、磁铁块;16、固定柱。
具体实施方式
3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9.一种防溅三明治夹,如图2所示,包括上盖1与下盖2,上盖1与下盖2均呈正方形槽状且开口相向设置,上盖1与下盖2大小相同。上盖1与下盖2的连接处设置有铰接轴3,上盖1与下盖2通过铰接轴3转动连接。
40.上盖1内设置有切割板4,切割板4呈长方形片状,切割板4与上盖1的对角线平行,当上盖1与下盖2盖合时,切割板4的底端与下盖2的内底壁贴合。上盖1的上端面贯穿有用于供切割板4通过的活动孔5,切割板4的顶部穿入活动孔5并穿出活动孔5。
41.如图3所示,上盖1的上端面且位于活动孔5的两侧设置有食品级硅胶条10,食品级硅胶无毒性,不会影响食物的食用。食品级硅胶条10呈长方体状,食品级硅胶条10通过双面胶与上盖1可拆卸连接,相邻食品级硅胶条10相向的一侧与切割板4的侧壁贴合。当切割板4移动时,食品级硅胶条10会将切割板4两侧残留的食物残渣清除。
42.切割板4的顶端通过胶水粘接固定有垫高片12,垫高片12与切割板4平行设置,垫高片12的厚度与切割板4的厚度相同,垫高片12的高度大于食品级硅胶条10的高度。垫高片12一端与切割板4固定,其另一端固定有按压板11,按压板11通过胶水与垫高片12粘接固定,按压板11呈长方体片状,按压板11与上盖1的上端面平行,使得使用者按压切割板4时,接触面积增大,使用者可以更轻松地按压切割板4。
43.如图3、图4、图5所示,上盖1与下盖2的边缘贯穿有滑动槽6,滑动槽6位于上盖1以及下盖2的对角线上,滑动槽6沿切割板4的高度方向开设,切割板4朝向滑动槽6内凸出有与滑动槽6滑移连接的滑动块7,滑动块7呈“7”字形,切割板4通过滑动块7以及滑动槽6与上盖1以及下盖2滑移连接。
44.滑动槽6内竖直开设有限位滑槽8,限位滑槽8贯穿上盖1的开口端并且贯穿下盖2,滑动块7的底端朝向限位滑槽8内凸出有限位凸块9,限位凸块9与限位滑槽8滑移连接。当下盖2内的食物将切割板4顶出上盖1时,切割板4会被限位滑槽8以及限位凸块9限制在限位滑槽8内,防止切割板4脱落。
45.如图6所示,上盖1与下盖2开口的边缘处均开设有容纳槽14,容纳槽14呈长方体状。容纳槽14内通过胶水粘接固定有磁铁块15,磁铁块15的周侧壁与容纳槽14的内周壁贴合,磁铁块15的上端面与容纳槽14的开口齐平。
46.上盖1与下盖2开口的边缘处均固定有一层食品级硅胶层13,食品级硅胶层13上贯穿有与滑动槽6以及限位滑槽8(如图5所示)连通的开口,当上盖1与下盖2盖合时,相邻的食品级硅胶层13会发生挤压,使得上盖1与下盖2之间的密封性更强。食品级硅胶层13的厚度为3mm,不影响相邻磁铁块15之间的吸合。
47.下盖2的内底壁固定有至少两根固定柱16,固定柱16呈圆柱体状,其位于切割板4的两侧,固定柱16与下盖2一体成型。使用者可以将食物固定于固定柱16上,防止切割板4切割食物时,食物出现滑动的情况。
4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及有益效果如下:当使用者使用三明治夹时,将食物放置于下盖2内,将上盖1与下盖2盖合,此时食物会将切割板4顶至上盖1外部,随后,使用者通过按压板11将切割板4下压,将食物切割成两半,即可完成三明治的制作,三明治两端一般都是面包,面包能够阻挡汁液从活动孔5内溅出。
49.切割板4在移动时,其上沾染的液体会被食品级硅胶条10清除,当食品级硅胶条10需要清洗时,使用者可以将食品级硅胶条10拆卸下清洗。
50.综上,本实用新型具有在切割食物时,食物内的酱料与汁水等液体不会溅射出来,避免弄脏使用者衣服的情况发生,并且保持了厨房的清洁度。
5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