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住宅、公寓和旅馆等建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墙体支撑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叠错空间大面宽剪力墙错动结构。
背景技术:2.剪力墙结构是由钢筋混凝土墙构成的承重体系。剪力墙结构指的是竖向的钢筋混凝土墙板,水平方向仍然是钢筋混凝土的大楼板搭载墙上,这样构成的一个建筑支撑体系。剪力墙结构在建筑结构中主要包括如下应用方式:其一,全部竖向荷载和水平力都由钢筋混凝土墙承受,所有剪力墙沿平面轴线方向布置;其二,在矩形、l形、t形平面时,剪力墙沿两个正交的主轴方向布置;其三,剪力墙应在整个建筑的竖向延续,上到顶,下到底,中间楼层不要中断。
3.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剪力墙结构可有效结合建筑平面,利用间隔墙位置来布置竖向构件,基本上不与建筑使用功能发生矛盾;剪力墙的数量可多可少,肢长可长可短,主要视抗侧力的需要而定,还可通过不同的尺寸和布置来调整刚度中心的位置。但目前建筑结构所采用的剪力墙布置无法满足较大面宽的室内空间需求,且受剪力墙限制上下层之间房间布置要统一,不能做变化。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叠错空间大面宽剪力墙错动结构,以解决现有室内空间无法满足横向大面宽布置问题,以及解决竖向错跃结构的搭建而又不影响下层空间净高的缺陷。
5.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叠错空间大面宽剪力墙错动结构,包括上下错位布置的第一跃层空间和第二跃层空间,其中:
7.所述第一跃层空间与所述第二跃层空间相邻的重合部分形成锚点空间,所述锚点空间位置的每层楼板上均设置有承重梁和相对所述承重梁呈抬高布置的刀把梁;
8.所述承重梁底部与下层楼板上的所述刀把梁顶部之间砌筑第一分户墙,所述刀把梁的顶部与上层楼板上的所述承重梁底部之间砌筑第二分户墙。
9.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叠错空间大面宽剪力墙错动结构上,所述刀把梁底部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承重梁底部的水平高度,并与所述第一跃层空间和所述第二跃层空间的天花板吊顶齐平。
10.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叠错空间大面宽剪力墙错动结构上,所述承重梁全部设置于所述楼板的底部;所述刀把梁位于所述楼板的端部,且其上下两端分别位于所述楼板的顶部和底部。
11.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叠错空间大面宽剪力墙错动结构上,所述第一分户墙的一侧为所述第一跃层空间的第一餐厨空间,另一侧为所述第二跃层空间的第二客厅上层空间。
12.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叠错空间大面宽剪力墙错动结构上,所述第二分户墙的一侧为所述第二跃层空间的第二餐厨空间,另一侧为所述第一跃层空间的第一客厅上层空间。
13.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叠错空间大面宽剪力墙错动结构上,所述第一跃层空间包括第一客厅下层空间、第一餐厨空间和第一客厅上层空间;
14.其中,所述第一餐厨空间位于所述第一客厅下层空间一侧的同层位置,所述第一客厅上层空间位于所述第一客厅下层空间上方的上层位置。
15.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叠错空间大面宽剪力墙错动结构上,所述第二跃层空间包括第二客厅下层空间、第二餐厨空间和第二客厅上层空间;
16.其中,所述第二餐厨空间位于所述第二客厅下层空间一侧的同层位置,所述第二客厅上层空间位于所述第二客厅下层空间上方的上层位置。
17.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叠错空间大面宽剪力墙错动结构上,所述锚点空间还包括位于一侧第一宽扁柱和位于另一侧的第二宽扁柱,所述第一宽扁柱和所述第二宽扁柱分别连接上下交替布置的所述承重梁和所述刀把梁。
18.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叠错空间大面宽剪力墙错动结构上,所述第一跃层空间和所述第二跃层空间以所述锚点空间为轴线呈叠错布置布置。
19.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叠错空间大面宽剪力墙错动结构上,所述第一跃层空间的第一客厅下层空间和第一餐厨空间位于奇数层,所述第二跃层空间的第二客厅下层空间和第二餐厨空间位于偶数层。
20.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2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叠错空间大面宽剪力墙错动结构,利用上下层跃层空间之间的小部分重合空间作为锚点空间,左侧空间和右侧空间上下层之间以此锚点空间为轴线进行相互错动,并通过锚点空间局部梁的抬高作为刀把梁,抬高设置的刀把梁作为剪力墙体系的一部分,实现了上下层剪力墙结构的调整,解决了剪力墙结构在上下层之间空间布置必须一致的难题,同时保证了下层空间的净高和大尺度的需求。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叠错空间大面宽剪力墙错动结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叠错空间大面宽剪力墙错动结构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叠错空间大面宽剪力墙错动结构中奇数层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叠错空间大面宽剪力墙错动结构中偶数层的结构示意图;
26.其中,各附图标记为:
27.10-第一跃层空间,11-第一客厅下层空间,12-第一餐厨空间,13-第一客厅上层空间;20-第二跃层空间,21-第二客厅下层空间,22-第二餐厨空间,23-第一餐厨空间;30-锚点空间,31-承重梁,32-刀把梁,33-第一分户墙,34-第二分户墙,35-第一宽扁柱,36-第二宽扁柱。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9.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提供一种叠错空间大面宽剪力墙错动结构,该叠错空间大面宽剪力墙错动结构主要包括上下错位布置的第一跃层空间10和第二跃层空间20,其中:所述第一跃层空间10与所述第二跃层空间20相邻的重合部分形成锚点空间30,该锚点空间30的位置如图1中虚线所示部分,通在将锚点空间30的局部梁抬高作为刀把梁32,并利用该刀把梁32砌筑分户墙,该抬高设置的刀把梁32作为辅助承重梁,其也是作为建筑剪力墙体系的一部分,实现了上下层剪力墙结构的调整,解决了现有剪力墙布置无法满足较大面宽的室内空间需求,且受剪力墙限制上下层之间房间布置要统一,不能做变化的缺陷。
31.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锚点空间30位置的每层楼板上均设置有承重梁31和相对所述承重梁31呈抬高布置的刀把梁32;所述承重梁31底部与下层楼板上的所述刀把梁32顶部之间砌筑第一分户墙33,所述刀把梁32的顶部与上层楼板上的所述承重梁31底部之间砌筑第二分户墙34。通过上下及左右对应布置的承重梁31的刀把梁32,在楼层结构上形成错位布置的第一分户墙33和第二分户墙34。所述第一分户墙33的一侧为所述第一跃层空间10的第一餐厨空间12,另一侧为所述第二跃层空间20的第二客厅上层空间23。所述第二分户墙34的一侧为所述第二跃层空间20的第二餐厨空间22,另一侧为所述第一跃层空间10的第一客厅上层空间13。
32.通过锚点空间30局部梁的抬高作为刀把梁32,实现对建筑剪力墙结构的调整,利用对刀把梁32抬升,实现对建筑上下层剪力墙结构的调整,从而解决了传统承重梁及辅助承重梁在上下层之间空间布置必须一致的难题,继而解决了第一分户墙33和第二分户墙34在上下层之间空间布置必须一致的难题,同时保证了下层空间的净高和大尺度的需求。作为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第一分户墙33靠左布置,满足了第二跃层空间20较大面宽的室内空间需求。而第二分户墙34靠右布置,满足了第一跃层空间10较大面宽的室内空间需求。
33.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通过抬高刀把梁32的高度,以保证下层空间的净高和大尺度的需求,具体地,所述刀把梁32底部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承重梁31底部的水平高度,并与所述第一跃层空间10和所述第二跃层空间20的天花板吊顶齐平,从而很好的隐藏刀把梁32。
34.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承重梁31全部设置于所述楼板的底部位置,起到主要的承重作用,通过在其底部砌筑第一分户墙33或第二分户墙34,从而隐藏承重梁31的目的。此外,所述刀把梁32位于所述楼板的端部,用于在其顶部砌筑第一分户墙33或第二分户墙34,且其上下两端分别位于所述楼板的顶部和底部,刀把梁32的底部通过底部相对同层布置的承重梁31向上抬升了一定高度,保证了下层第一餐厨空间12和第二餐厨空间22净高和大尺度的需求。
35.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跃层空间10和所述第二跃层空间20以所述锚点空间30为轴线呈叠错布置布置。所述第一跃层空间10的第一客厅下层空间11和第一餐厨空间12位于奇数层,所述第二跃层空间20的第二客厅下层空间21和第二餐
厨空间22位于偶数层。
36.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跃层空间10包括第一客厅下层空间11、第一餐厨空间12和第一客厅上层空间13;其中,所述第一餐厨空间12位于所述第一客厅下层空间11一侧的同层位置,所述第一客厅上层空间13位于所述第一客厅下层空间11上方的上层位置。而所述第二跃层空间20包括第二客厅下层空间21、第二餐厨空间22和第二客厅上层空间23;其中,所述第二餐厨空间22位于所述第二客厅下层空间21一侧的同层位置,所述第二客厅上层空间23位于所述第二客厅下层空间21上方的上层位置。
37.此外,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为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在该锚点空间30位置,还包括位于一侧第一宽扁柱35和位于另一侧的第二宽扁柱36,所述第一宽扁柱35和所述第二宽扁柱36分别连接上下交替布置的所述承重梁31和所述刀把梁32,所述第一宽扁柱35用于支撑。
38.综上,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一跃层空间10和第二跃层空间20之间的小部分重合空间作为锚点空间30,左侧的第一跃层空间10和右侧的第二跃层空间20上下层之间以此锚点空间30为轴线进行相互错动,通过锚点空间30局部梁的抬高作为刀把梁32,利用对刀把梁32抬升,实现对建筑上下层剪力墙结构的调整,从而解决了传统承重梁及辅助承重梁在上下层之间空间布置必须一致的难题,同时保证了下层空间的净高和大尺度的需求。
39.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40.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41.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