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筑材料 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多道墙体连接的无缝橡胶止水带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用于多道墙体连接的无缝橡胶止水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止水带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多道墙体连接的无缝橡胶止水带。


背景技术:

2.橡胶止水带是采用天然橡胶与各种合成橡胶为主要原料,掺加各种助剂及填充料,经塑炼,混炼,压制成型,其品种规格较多,有桥型、山型、p型、r型、u型、z型、乙型、t型、h型、e型、q型等,该止水材料具有良好的弹性,耐磨性、耐老化性和抗撕裂性能,适应变形能力强、防水性能好,温度使用范围-45℃-+60℃,当温度超过+70℃,以及强烈的氧化作用或受油类等有机溶剂侵蚀时,均不得使用该产品,随着人工添加剂的逐渐丰富,橡胶止水带结构更加优化,开始广泛的应用于非常多的行业。
3.在建筑行业中,各个建筑墙体之间在施工时必然会留存在一定的分缝,以此保证结构具备一定的形变缓冲能力,但是这样设置也存在一定比较麻烦的问题,那就是缝隙的防水处理,最为常见的手段就是填充各类材料以此完成防水处理,但是或多或少存在使用的问题:密封效果差、使用寿命短的问题,因此急需要一种用于多道墙体连接的无缝橡胶止水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多道墙体连接的无缝橡胶止水带,具有密封效果好与连接效果好、适用范围广的优点。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多道墙体连接的无缝橡胶止水带,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顶部与底部均一体成型有防滑架,且主体的折角边均一体成型有侧胶条,所述主体的直角区域均一体成型有交界块,且主体外围的四边均一体成型有半圆条,四个所述半圆条及四个侧胶条的外围均开设有透水孔,所述主体顶部四边的中部均开设有注料口,且主体内部的外围等距开设有四个腔室。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体为十字形结构,且主体的上下面均为平板结构,该产品主要是用于房屋建筑的分缝区域,一般在分缝区域很容易出现水体的渗透,长时间影响会导致该区域损坏破碎,影响墙体的整体强度,现在通过设置有该结构进行分缝区域的密封,同时该产品采用的是一次压铸成型的工艺,因此能够根据实际的情况制造出“t”、”+”、“y”、“w”“x”、“k”等形状,以此满足不同的建筑需求,至于腔室、透水孔结构则是后续加工处理的,不影响其使用。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侧胶条呈l形结构,且侧胶条的折角一体成型有交界块,所述交界块为四分之一个圆,所述侧胶条的外侧截面为异形圆台结构,所述半圆条为半圆结构,将该产品水平放置在填充区域,为了最大程度上完成缝隙的消除,将其设置有向外凸出结构,能够挤压的过程中实现缝隙处理,同时设置有的半圆结构则是防止交界处缝隙难以处理的情况。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滑架是由横纵橡胶条组成,且防滑架的中部形成了矩形口,所述防滑架的四边均一体成型有两个弯折条,针对分缝的处理,预先将整个主体结构固定安装在相应区域,完成填胶密封后,人工就需要在其顶部填充浇筑上一层混凝土结构,以此保证其密封效果好,在浇注混凝土时采用的是层层铺垫并且阶段性的进行振捣密实,使得混凝土有效的固定卡接在防滑架的表面,保证该区域的混凝土浇筑固定效果好,避免出现简单外力影响就脱壳异动的情况。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腔室均为u形结构,且腔室、透水孔与注料口相连通,四个所述腔室的交界处被交界块所隔断,以往针对止水带结构的密封基本上在外未浇筑上密封胶,但是该止水带已经卡接的非常紧密,往往浇筑的密封胶难以渗透,现在通过设置有腔室、注料口与透水孔配合工作,往其内部浇筑好胶水后,人工通过增压装置,保证内部缴税的有效排除,随后利用透水孔均匀的挤压到半圆条、侧胶条与墙壁的交界处,从而保证其密封处理效果好。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1.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防滑架、腔室与透水孔等达到密封效果好的目的,将整个主体外围的侧面均设置成凸出结构,随后将止水带固定安装在连接区域时,受到外力的挤压凸出区域会最大程度上完成缝隙的填充,人工在通过注料口往腔室内部填充上相应的密封胶水,再往注料口内部注入气体,使得内部的胶水能够从透水孔区域排除,随后顺利的填充在止水带与墙体之间,整个操作过程简单方便效果好;当完成止水带的安装时,人工在往防滑架的表面浇筑混凝土,并且浇筑一层振捣密实一层,就能够最大程度上完成该区域的防水密封工作,同时也使得该区域的受力强度有明显的增加。
12.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主体、防滑架与侧胶条等达到连接效果好与适用范围广的目的,本专利中的止水带采用的是注压成型工艺,因此整个止水带一体形好,拉扯能力强使用寿命长,同时该产品能够根据实际的情况制作成多种样式“t”、”+”、“y”、“w”“x”、“k”等,这样不仅能够保证多个墙体连接密封止水效果好,同时使用起来也更加方便,不需要多个止水带拼凑在一起,额外再进行连接,整个产品使用简单、连接效果好、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整体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仰视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体截面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防滑架示意图。
17.图中:1、主体;2、防滑架;3、侧胶条;4、交界块;5、半圆条;6、透水孔;7、注料口;8、腔室。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多道墙体连接的无缝橡胶止水带,包括主体1,主体1的顶部与底部均一体成型有防滑架2,且主体1的折角边均一体成型有侧胶条3,主体1的直角区域均一体成型有交界块4,且主体1外围的四边均一体成型有半圆条5,四个半圆条5及四个侧胶条3的外围均开设有透水孔6,主体1顶部四边的中部均开设有注料口7,且主体1内部的外围等距开设有四个腔室8。
20.其中,主体1为十字形结构,且主体1的上下面均为平板结构,该产品主要是用于房屋建筑的分缝区域,一般在分缝区域很容易出现水体的渗透,长时间影响会导致该区域损坏破碎,影响墙体的整体强度,现在通过设置有该结构进行分缝区域的密封,同时该产品采用的是一次压铸成型的工艺,因此能够根据实际的情况制造出“t”、”+”、“y”、“w”“x”、“k”等形状,以此满足不同的建筑需求,至于腔室8、透水孔6结构则是后续加工处理的,不影响其使用。
21.其中,侧胶条3呈l形结构,且侧胶条3的折角一体成型有交界块4,交界块4为四分之一个圆,侧胶条3的外侧截面为异形圆台结构,半圆条5为半圆结构,将该产品水平放置在填充区域,为了最大程度上完成缝隙的消除,将其设置有向外凸出结构,能够挤压的过程中实现缝隙处理,同时设置有的半圆结构则是防止交界处缝隙难以处理的情况。
22.其中,防滑架2是由横纵橡胶条组成,且防滑架2的中部形成了矩形口,防滑架2的四边均一体成型有两个弯折条,针对分缝的处理,预先将整个主体1结构固定安装在相应区域,完成填胶密封后,人工就需要在其顶部填充浇筑上一层混凝土结构,以此保证其密封效果好,在浇注混凝土时采用的是层层铺垫并且阶段性的进行振捣密实,使得混凝土有效的固定卡接在防滑架2的表面,保证该区域的混凝土浇筑固定效果好,避免出现简单外力影响就脱壳异动的情况。
23.其中,腔室8均为u形结构,且腔室8、透水孔6与注料口7相连通,四个腔室8的交界处被交界块4所隔断,以往针对止水带结构的密封基本上在外未浇筑上密封胶,但是该止水带已经卡接的非常紧密,往往浇筑的密封胶难以渗透,现在通过设置有腔室8、注料口7与透水孔6配合工作,往其内部浇筑好胶水后,人工通过增压装置,保证内部缴税的有效排除,随后利用透水孔6均匀的挤压到半圆条5、侧胶条3与墙壁的交界处,从而保证其密封处理效果好。
2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
25.人工将主体1结构活动卡接在相应的区域,随后对其施压使得半圆条5、侧胶条3与建筑形成紧密的联系,随后操作人员通过注料口7往腔室8的内部注入密封胶,随后再利用相应的注压工具,使得腔室8内部的密封胶被挤压排出,随后通过透水孔6渗透到建筑区域,此时该胶水就能够很好的填充在止水带与墙体之前,完成止水带的安装后,人工再往防滑架2区域浇筑混凝土进行密封处理即可。
2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2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