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筑材料 专利正文
一种预装配式建筑装饰装修用墙体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预装配式建筑装饰装修用墙体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墙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装配式建筑装饰装修用墙体。


背景技术:

2.墙体不仅用于支撑楼层重量,还能隔开房间,而现有技术中的墙体在安装固定过程中,为了保持墙体放置在地面上的稳定性,还需在其底部设置支撑件对墙体进行支撑,在多个或整个墙体安装完成后,再将支撑件从墙体的底部取出,由于所使用的支撑件较多,在取出支撑件时所消耗的时间较多,进而降低工作效率。而且现有技术中,相邻两个墙体没有设置连接机构,降低了相邻两个墙体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预装配式建筑装饰装修用墙体。
4.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预装配式建筑装饰装修用墙体,包括墙本体,所述墙本体的底部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表面最大尺寸大于墙本体底部的最大尺寸,所述底座的表面通过螺钉安装有两个挡板,两个所述挡板分别与墙本体的两个对称侧面接触,所述墙本体的两个对称侧面均固定安装有螺柱,多个所述螺柱的一端分别贯穿挡板的侧面并延伸至两个挡板的一侧,多个所述螺柱的一端均螺纹套设有螺管,多个所述螺管的端部分别与两个挡板的侧面接触,所述墙本体的顶部侧边处通过螺钉安装有凹型块。
5.优选的,所述凹型块的顶部通过螺钉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两端均开设有工装孔。
6.优选的,所述凹型块的两端表面均开设有凹槽,两个所述凹槽位置对应,所述墙本体的顶端通过螺钉安装有两个凸块,两个所述凸块和两个凹槽的位置对应,所述凸块和凹槽的尺寸相同。
7.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一端通过螺钉安装有多个固定杆,所述底座的另一端开设有多个插孔,所述固定杆和插孔的位置对应,所述固定杆和插孔的位置对应,所述固定杆至少设有三个并等距排列,所述插孔和固定杆的数量相同。
8.优选的,所述墙本体的两个对称侧面通过螺钉分别安装有多个固定块和卡件,所述固定块和凹型块的位置对应,所述固定块和卡件对称设置。
9.优选的,所述卡件呈凹形状,所述卡件至少设有两个并对称排列,所述固定块和卡件的数量相同。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墙体的底部设置底座,底座的尺寸大于墙体的尺寸,用于提升底座对墙体支撑的稳定性,使得墙体安放在地面上时,无需支撑件对墙体进行支撑,节省了支撑件安装和回收的时间,提升了工作效率,不仅提升了墙体安装的效率,还提升了墙体所
处位置的稳定性;
1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凹型块,凹型块设置在墙体的边缘处,并且凹型块的一端延伸至墙体的一侧,便于相邻的墙体放置在凹型块的内部,凹型块对两个相邻墙体起到限位的作用,提升了两个相邻墙体之间安装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预装配式建筑装饰装修用墙体的第一轴测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预装配式建筑装饰装修用墙体的第二轴测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预装配式建筑装饰装修用墙体的底座、螺柱和螺管连接结构示意图。
16.图中:安装板1、工装孔2、凹型块3、凹槽4、固定块5、挡板6、固定杆7、螺管8、底座9、螺柱10、墙本体11、凸块12、卡件13、插孔14。
具体实施方式
17.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18.如图1-3所示的一种预装配式建筑装饰装修用墙体,包括墙本体11,墙本体11的底部放置有底座9,底座9的一端通过螺钉安装有多个固定杆7,底座9的另一端开设有多个插孔14,固定杆7和插孔14的位置对应,固定杆7和插孔14的位置对应,固定杆7至少设有三个并等距排列,插孔14和固定杆7的数量相同。在相邻两个墙体之间连接安装时,另一个墙体和该墙体连接时,另一个墙体上的固定杆7插接在该墙体上的插孔14内,放置相邻两个墙体的位置偏移,便于相邻两个墙体之间连接稳定。
19.底座9的表面最大尺寸大于墙本体11底部的最大尺寸,底座9的尺寸大于墙体的尺寸,用于提升底座9对墙体支撑的稳定性,使得墙体安放在地面上时,无需支撑件对墙体进行支撑,节省了支撑件安装和回收的时间,提升了工作效率,不仅提升了墙体安装的效率,还提升了墙体所处位置的稳定性。
20.底座9的表面通过螺钉安装有两个挡板6,两个挡板6分别与墙本体11的两个对称侧面接触,墙本体11的两个对称侧面均固定安装有螺柱10,多个螺柱10的一端分别贯穿挡板6的侧面并延伸至两个挡板6的一侧,多个螺柱10的一端均螺纹套设有螺管8,多个螺管8的端部分别与两个挡板6的侧面接触,在将底座9和墙体之间连接稳定时,先将两个挡板6套设在多个螺柱10的表面,接着将两个挡板6通过螺钉安装在底座9的顶部,用于将两个挡板6的位置固定,接着将多个螺管8螺纹安装在多个螺柱10的表面,用于将挡板6固定安装在墙体的侧面,进而提升了底座9安装在墙体底部的稳定性。
21.墙本体11的顶部侧边处通过螺钉安装有凹型块3。凹型块3的顶部通过螺钉安装有安装板1,安装板1的两端均开设有工装孔2。在将墙体的顶端固定时,使用螺钉穿过工装孔2并螺纹嵌设在墙壁的内部,在螺钉的螺帽和安装板1的表面接触时,用于将安装板1固定在墙壁上,提升了凹型块3所处位置的稳定性,进而提升了墙体顶端所处位置的稳定性。
22.凹型块3的两端表面均开设有凹槽4,两个凹槽4位置对应,墙本体11的顶端通过螺钉安装有两个凸块12,两个凸块12和两个凹槽4的位置对应,凸块12和凹槽4的尺寸相同。在
另一个墙体的顶端放置在该墙体凹型块3的凹型块3中时,另一个墙体上的两个凸块12插接在该墙体的凹槽4内,用于提升相邻两个墙体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23.墙本体11的两个对称侧面通过螺钉分别安装有多个固定块5和卡件13,固定块5和凹型块3的位置对应,固定块5和卡件13对称设置。卡件13呈凹形状,卡件13至少设有两个并对称排列,固定块5和卡件13的数量相同。在相邻两个墙体之间连接时,另一个墙体上的卡件13套设在该墙体上的固定块5,用于限定相邻两个墙体之间的位置,提高了相邻两个墙体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2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预装配式建筑装饰装修用墙体,包括墙本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本体(11)的底部放置有底座(9),所述底座(9)的表面最大尺寸大于墙本体(11)底部的最大尺寸,所述底座(9)的表面通过螺钉安装有两个挡板(6),两个所述挡板(6)分别与墙本体(11)的两个对称侧面接触,所述墙本体(11)的两个对称侧面均固定安装有螺柱(10),多个所述螺柱(10)的一端分别贯穿挡板(6)的侧面并延伸至两个挡板(6)的一侧,多个所述螺柱(10)的一端均螺纹套设有螺管(8),多个所述螺管(8)的端部分别与两个挡板(6)的侧面接触,所述墙本体(11)的顶部侧边处通过螺钉安装有凹型块(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装配式建筑装饰装修用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型块(3)的顶部通过螺钉安装有安装板(1),所述安装板(1)的两端均开设有工装孔(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装配式建筑装饰装修用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型块(3)的两端表面均开设有凹槽(4),两个所述凹槽(4)位置对应,所述墙本体(11)的顶端通过螺钉安装有两个凸块(12),两个所述凸块(12)和两个凹槽(4)的位置对应,所述凸块(12)和凹槽(4)的尺寸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装配式建筑装饰装修用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9)的一端通过螺钉安装有多个固定杆(7),所述底座(9)的另一端开设有多个插孔(14),所述固定杆(7)和插孔(14)的位置对应,所述固定杆(7)和插孔(14)的位置对应,所述固定杆(7)至少设有三个并等距排列,所述插孔(14)和固定杆(7)的数量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装配式建筑装饰装修用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本体(11)的两个对称侧面通过螺钉分别安装有多个固定块(5)和卡件(13),所述固定块(5)和凹型块(3)的位置对应,所述固定块(5)和卡件(13)对称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预装配式建筑装饰装修用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件(13)呈凹形状,所述卡件(13)至少设有两个并对称排列,所述固定块(5)和卡件(13)的数量相同。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墙体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预装配式建筑装饰装修用墙体,包括墙本体,所述墙本体的底部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表面最大尺寸大于墙本体底部的最大尺寸,所述底座的表面通过螺钉安装有两个挡板,两个所述挡板分别与墙本体的两个对称侧面接触,所述墙本体的两个对称侧面均固定安装有螺柱,多个所述螺柱的一端分别贯穿挡板的侧面并延伸至两个挡板的一侧。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墙体的底部设置底座,底座的尺寸大于墙体的尺寸,用于提升底座对墙体支撑的稳定性,使得墙体安放在地面上时,无需支撑件对墙体进行支撑,节省了支撑件安装和回收的时间,提升了工作效率,不仅提升了墙体安装的效率,还提升了墙体所处位置的稳定性。定性。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印彪 张银忠 宋修国 宋修栋 张持 生金玲 戚广丽 文梓良 宋卫国 高兆朋 张磊 刘光远 王存贤 赵芳 刘文尧 王友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直科创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19
技术公布日:202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