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筑材料 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模板定位紧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建筑模板定位紧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模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模板定位紧固装置。


背景技术:

2.建筑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
3.建筑模板在组装需要锁紧加固,大多数工地在浇筑混凝土时,模板与模板之间只是简单地将侧面的平面对在一起,在浇筑混凝土时模板受到外力作用后会产生偏移,而且由于面板受力不均匀会使两个模板发生错位,且在进行门梁支撑板的浇筑时,不同建筑物所需门梁板的厚度存在差异,传统装置大多通过卷尺测量后然后进行浇筑,如果测量出现偏差,不能满足施工需求,影响了施工进程,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一种建筑模板定位紧固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模板定位紧固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建筑模板定位紧固装置,包括:
8.第一模板,所述第一模板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模板,所述第二模板的上表面装配有c形座,所述c形座活动卡接在第一模板的外部;
9.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安装在c形座的上表面;
10.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安装在c形座的内部。
11.优选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和螺纹槽,所述c形座的上表面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
12.优选的,所述控制机构还包括螺纹环和横杆,所述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的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螺纹环,两组所述螺纹环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杆。
13.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板、插杆、滑杆和齿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远离固定板的一端滑动连接在c形座的内侧壁,所述固定板延伸出c形座内部的一端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插杆,所述第一模板的侧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齿板,所述插杆活动插接在齿板的内部。
14.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连接筒、弹簧和压杆,所述c形座的内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内部装配有弹簧,所述固定板位于c形座内部的一端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压杆,所述压杆活动插接在连接筒的内部。
15.优选的,所述第一模板的上表面装配有刻度线,所述c形座的下表面与刻度线相接
触。
16.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模板定位紧固装置,其具备的有益效果如下:
17.1、该装置在进行模板紧固时,当模板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后,此时握住把手带动第一螺纹杆转动,使得第二螺纹杆在螺纹环与横杆的作用下一起转动,使得两组螺纹杆同时对c形座内部的固定板进行按压,使得固定板下表面装配的插杆逐渐插接在第一模板内部安装的齿板内部,使得第二模板与第一模板之间紧固,减少传统紧固方式不稳造成的模板之间偏移,使得在浇筑时出现泄露的情况,影响模板的使用。
18.2、该装置在进行模板定位时,通过移动c形座,使得第二模板在c形座的作用下在第一模板内滑动,且第一模板的上表面刻画有刻度线,可以满足不同厚度的门梁支撑板浇筑需求,解决了传统浇筑方式中施工人员还需要通过卷尺进行测量的不便,也减少了测量偏差,满足浇筑需求。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机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机构示意图。
22.图中:1、第一模板;2、第二模板;3、c形座;4、控制机构;401、第一螺纹杆;402、第二螺纹杆;403、螺纹环;404、横杆;405、螺纹槽;5、固定机构;501、固定板;502、插杆;503、连接筒;504、弹簧;505、压杆;506、滑杆;507、齿板;6、刻度线。
具体实施方式
2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建筑模板定位紧固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
24.参照附图1,第一模板1,第一模板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模板2,第二模板2的上表面装配有c形座3,c形座3活动卡接在第一模板1的外部,第一模板1的上表面装配有刻度线6,c形座3的下表面与刻度线6相接触。
25.参照附图1、2,控制机构4,控制机构4安装在c形座3的上表面,控制机构4包括第一螺纹杆401、第二螺纹杆402、螺纹环403、横杆404和螺纹槽405,c形座3的上表面开设有螺纹槽405,螺纹槽405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401和第二螺纹杆402,第一螺纹杆401和第二螺纹杆402的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螺纹环403,两组螺纹环403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杆404。
26.参照附图2、3,固定机构5,固定机构5安装在c形座3的内部,固定机构5包括固定板501、插杆502、连接筒503、弹簧504、压杆505、滑杆506和齿板507,固定板5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杆506,滑杆506远离固定板501的一端滑动连接在c形座3的内侧壁,固定板501延伸出c形座3内部的一端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插杆502,第一模板1的侧面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齿板507,插杆502活动插接在齿板507的内部。
27.参照附图2、3,固定机构5,c形座3的内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筒503,连接筒503的内部装配有弹簧504,固定板501位于c形座3内部的一端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压杆505,压杆505活动插接在连接筒503的内部。
28.工作原理:
29.本实用新型在初始状态时,第二模板2位于第一模板1的一端,第二模板2顶端固定
连接的c形座3卡接在第一模板1的外表面,c形座3内部的固定板501下表面装配的插杆502插接在齿板507的内部。
30.在进行不同厚度的物体浇筑时,首先握住把手,使其带动第一螺纹杆401逆时针转动,从而使第二螺纹杆402在螺纹环403与横杆404的作用下随着第一螺纹杆401一起逆时针转动,使得两组螺纹杆同时与c形座3内部的固定板501分离,此时固定板501表面的压力作用消失,使得固定板501底端压缩的弹簧504逐渐恢复延展状态,使得固定板501在弹簧504的作用下向远离连接筒503的方向移动,使得插杆502与齿板507之间分离,使得第二模板2处于活动状态。
31.进一步的,通过推动c形座3,使得第二模板2在第一模板1内部移动,且根据第一模板1上表面刻画的刻度线6进行精确地移动,使得可对不同厚度的物体进行浇筑。
32.当移动到合适位置时,再次握住把手,使其带动第一螺纹杆401进行顺时针转动,从而使第二螺纹杆402在螺纹环403与横杆404的作用下随着第一螺纹杆401一起顺时针转动,使得两组螺纹杆同时向c形座3内部移动。
33.最后,当第一螺纹杆401和第二螺纹杆402的底端均与c形座3内部装配的固定板501相抵时,此时固定板501在两组螺纹杆的压力作用和滑杆506的作用下向靠近连接筒503的方向移动,且固定板501下表面安装的压杆505逐渐对连接筒503内部的弹簧504进行施压,使得弹簧504压缩,从而使得固定板501位于第一模板1侧面凹槽一端的下表面的插杆502插接在凹槽内部装配的齿板507的内部,使得第二模板2与第一模板1之间紧固,满足使用需求。
3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