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筑材料 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预装式的高层建筑用PC构件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基于预装式的高层建筑用PC构件的制作方法
一种基于预装式的高层建筑用pc构件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属于预制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预装式的高层建筑用pc构件。


背景技术:

2.pc构件,是指在工厂中通过标准化、机械化方式加工生产的混凝土制品,如预制钢筋混凝土柱地基基础、预制钢结构钢柱基础、路灯广告牌柱钢筋混凝土基础、预制楼板;混凝土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骨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骨料,与水(可含外加剂或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混凝土预制件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水利等领域,在国民经济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3.目前大多数pc构件均采用预制方式进行制作,因为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劳动效率,而且还能够降低成本,但目前的pc构件混凝土强度不够,抗裂性以及延伸性较差,为施工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和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预装式的高层建筑用pc构件,包括设置在上下端面的钢板层和位于钢板层之间的结构内层,所述的结构内层包括依次平行叠放设置的混凝土层和位于混凝土层之间的碳纤维布层;相邻两层混凝土层和碳纤维层之间通过胶粘剂层相连接;所述的结构内层还包括位于最下层混凝土层底部的保温层;所述pc预制构件还含有钢筋构件,所述的钢筋构件包括纵向钢筋和环形钢筋,所述的纵向钢筋垂直于钢板层表面和结构内层表面,并分别穿过所述钢板层以及结构内层,并连接在底部的钢板上;所述环形钢筋横向设置在每层混凝土层内,且在混凝土层两端形成u型挂耳。
5.优选地,所述的纵向钢筋在上端面钢板的顶部引出连接柱。
6.优选地,所述纵向钢筋设置在横向钢筋的环形区域内。
7.优选地,所述保温层为xps保温板。
8.优选地,所述的胶粘剂层为环氧树脂发泡粘合剂。
9.优选地,所述保温层上设置有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分别一体成型在保温层两端的限位块,两限位块之间存在间隙。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在双钢板混凝土结构的基础上,通过纵向钢筋和环形钢筋将pc构件中的混凝土层、碳纤维布层以及保温层形成一个整体,解决了建筑墙体需要通过多次施工才能具备最终效果的问题,同时在多层混凝土层中间增设碳纤维布层,增强了pc构件的强度与抗裂性能。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pc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pc构件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13.图中,1-钢板层、2-结构内层、21-混凝土层、22-碳纤维布层、23-保温层、231-限位块、3-钢筋构件、31-纵向钢筋、32-环形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14.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15.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预装式的高层建筑用pc构件,包括设置在上下端面的钢板层1和位于钢板层之间的结构内层2,所述的结构内层2包括依次平行叠放设置的混凝土层21和位于混凝土层21之间的碳纤维布层22;相邻两层混凝土层和碳纤维层之间通过胶粘剂层相连接;所述的结构内层还包括位于最下层混凝土层底部的保温层23;所述pc预制构件还含有钢筋构件3,所述的钢筋构件3包括纵向钢筋31和环形钢筋32,所述的纵向钢筋31垂直于钢板层表面和结构内层表面,并分别穿过所述钢板层1以及结构内层2,并连接在底部的钢板上;所述环形钢筋32横向设置在每层混凝土层内,且在混凝土层两端形成u型挂耳。
1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纵向钢筋31在上端面钢板的顶部引出连接柱。
1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纵向钢筋31设置在横向钢筋32的环形区域内。
1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保温层23为xps保温板。
1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胶粘剂层为环氧树脂发泡粘合剂。
2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保温层23上设置有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分别一体成型在保温层两端的限位块231,两限位块之间存在间隙。
2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预装式的高层建筑用pc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上下端面的钢板层和位于钢板层之间的结构内层,所述的结构内层包括依次平行叠放设置的混凝土层和位于混凝土层之间的碳纤维布层;相邻两层混凝土层和碳纤维层之间通过胶粘剂层相连接;所述的结构内层还包括位于最下层混凝土层底部的保温层;所述pc预制构件还含有钢筋构件,所述的钢筋构件包括纵向钢筋和环形钢筋,所述的纵向钢筋垂直于钢板层表面和结构内层表面,并分别穿过所述钢板层以及结构内层,并连接在底部的钢板上;所述环形钢筋横向设置在每层混凝土层内,且在混凝土层两端形成u型挂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预装式的高层建筑用pc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向钢筋在上端面钢板的顶部引出连接柱。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预装式的高层建筑用pc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钢筋设置在横向钢筋的环形区域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预装式的高层建筑用pc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为xps保温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预装式的高层建筑用pc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粘剂层为环氧树脂发泡粘合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预装式的高层建筑用pc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上设置有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分别一体成型在保温层两端的限位块,两限位块之间存在间隙。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预装式的高层建筑用PC构件,包括设置在上下端面的钢板层和位于钢板层之间的结构内层,结构内层包括依次平行叠放设置的混凝土层和位于混凝土层之间的碳纤维布层;结构内层还包括位于最下层混凝土层底部的保温层;PC预制构件还含有钢筋构件,钢筋构件包括纵向钢筋和环形钢筋;环形钢筋横向设置在每层混凝土层内,且在混凝土层两端形成U型挂耳;本实用新型在双钢板混凝土结构的基础上,通过纵向钢筋和环形钢筋将PC构件中的混凝土层、碳纤维布层以及保温层形成一个整体,解决了建筑墙体需要通过多次施工才能具备最终效果的问题,同时在多层混凝土层中间增设碳纤维布层,增强了PC构件的强度与抗裂性能。能。能。


技术研发人员:王兴文 李兵 车海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蓝圈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28
技术公布日:202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