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施工安全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可移动式安全网防护架。
背景技术:2.网架高空散装是网架安装中最常见的一种安装方法,保障网架散装作业人员人身安全,预防高空坠落尤为关键。通常,网架高空散装作业人员佩戴双钩安全带,网架下部满铺安全网,以防人员坠落。但因网架造型各异,受支撑胎架影响,且网架安装人员处在已安装网架的“最前沿”,下部满铺安全网实际上往往起不到预防效果。
3.而且多数的安全网都是安装在固定位置的防护架上,灵活性较差,不能跟随项目进度进行移动和位置调整。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可移动式安全网防护架。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可移动式安全网防护架,包括由若干立柱连接支撑的底座、中间层和顶层;所述中间层和所述顶层均覆盖有可替换的安全网,所述安全网的四周对称的设有若干绑扎部,每组对称设置的所述绑扎部之间设置有高弹绷带,若干所述绑扎部均连接在所述中间层和/或所述顶层上;所述底座的下方设有若干行走轮,所述底座的四侧均连接有可调节的支撑组件。
7.本安全网防护架结构简单,易于制作和组装,灵活性和安全性均较好,能够做为高空作业人员高空滑落的两层安全防护,防护效果明显。
8.所述立柱、所述底座、所述中间层和所述顶层形成所述防护架的基本框架,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能够确保整体的稳定性;所述安全网采用绑扎的方式与所述中间层和所述顶层连接便于安装和拆卸,纵向和横向多个所述绑扎部的设置能够确保连接的强度和稳定性;所述高弹绷带的设置既能够起到较好的纵横向连接作用,提升安全网的整体受力性能,能够承受人员的高空坠落冲击,同时能够起到缓冲作用,减少人员的二次伤害。
9.所述行走轮的设置能够提高移动的灵活性,在工况复杂的施工现场也能够移动至防护位置;对于施工网架跨度大、临时支撑点多、支撑胎架不规则的区域,也能够设置本安全网防护架,并随着工程的施工,逐步移动本安全网防护架,始终保持本安全网防护架位于网架高空散拼的正下方,以防止高空作业人员高空意外滑落至地面。
10.所述支撑组件的设置在本安全网防护架移动过程中能够收起,不影响整体移动;当到达定点防护位置后,则可以放下所述支撑组件与地面接触,形成地面的平稳支撑,避免紧靠行走轮支撑带来的不稳定性和冲击晃动。
11.进一步的,所述安全网包括边框,所述边框内编织有水平兜网,所述高弹绷带与所述边框固连并设置在所述水平兜网下方或者与所述水平兜网上下穿插的设置;所述边框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分别设有所述绑扎部,所述绑扎部包裹所述中间层或所述顶层的框架
后缝合连接。
12.进一步的,所述边框、所述绑扎部和所述高弹绷带一体化缝合设置。
13.将安全网的边框、绑扎部、高弹绷带和水平兜网通过编织和缝制的方式制成相互连接的一体化结构,能够增强整体的连接强度,既能够提升受冲击能够,确保安全性,也能够延长使用寿命。
14.进一步的,所述底座、所述中间层和所述顶层均为矩形框架结构,分别由多种尺寸的镀锌钢管焊接而成;所述底座上还设有纵横交错的加强杆。
15.根据组装需要可以选取圆管、方管等,镀锌能够提高防腐蚀能力,同时还可以涂刷不同颜色的涂料,形成警示标识。所述加强杆能够确保底座的支撑稳定性。
16.进一步的,所述立柱为六根,分别设置在四角和长度方向的中线处;所述立柱均为升降立柱,所述升降立柱分别包括固定部分和伸缩部分,所述伸缩部分均通过锁紧螺杆与所述固定部分连接;所述中间层设置在所述固定部分,所述顶层设置在所述伸缩部分的顶部。
17.采用可伸缩调节的立柱,便于高度调节,一方面有利于双层安全网的安装和拆卸,另一方面能够适配不同高度的防护需要;所述升降立柱也可以采用成本高一点的电动、液动或者气动的自动化升降方式。
18.进一步的,所述行走轮设置在四角处,至少同侧的一对所述行走轮为万向轮,并带自锁功能。所述万向轮的设置便于移动的方向调整,提高移动的灵活性。
19.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与所述底座连接的“l”形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水平部分设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竖直的穿过所述水平部分并在端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两侧设有多个锚固孔,所述锚固孔内设有地固锚钉。
20.当需要支撑时,扭动所述调节螺杆使所述支撑板接触地面,四个方向的支撑板分别调整到位后,分别插入所述地固锚钉,将所述支撑板临时固定在地面上,此时所述防护架将会牢固的树立,不会轻易的移动和晃动。当需要移动时,拔取所有的所述地固锚钉,扭动所述调节螺杆使所述支撑板均升起脱离地面,所述行走轮接触地面后即可移动了。
21.进一步的,所述调节螺杆的主体上还设有径向贯穿的限位孔,所述水平部分设有与所述限位孔对应的销孔;所述水平部分与所述安装板的竖直部分还设有多块斜拉板。
22.所述限位孔和所述销孔的设置能够在调整好位置后,插入销钉,一方面能够限位,另一方面能够分担一部分所述调节螺杆的受力,避免螺纹在长期受力过程中磨损和变形。
23.进一步的,所述底座、所述中间层和所述顶层的同侧还搭设有爬梯,所述爬梯便于人员的上下;所述顶层的四周轮廓均包裹防撞棉,也就是在顶层的钢管上包裹防撞棉,避免人员坠落时不小心碰撞到钢管造成额外的伤害。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安全网防护架结构简单,易于制作和组装,灵活性和安全性均较好,能够做为高空作业人员高空滑落的两层安全防护,防护效果明显;2、纵向和横向多个所述绑扎部的设置能够确保连接的强度和稳定性;所述高弹绷带的设置既能够起到较好的纵横向连接作用,提升安全网的整体受力性能,能够承受人员的高空坠落冲击,同时能够起到缓冲作用,减少人员的二次伤害;3所述行走轮的设置能够提高移动的灵活性,在工况复杂的施工现场也能够移动至防护位置,始终保持本安全网防护架位于网架高空散拼的正下方,以防止高空作业人员高空意外滑落至地面;4、所述支
撑组件的设置在本安全网防护架移动过程中能够收起,不影响整体移动;当到达定点防护位置后,则可以放下所述支撑组件与地面接触,形成地面的平稳支撑,避免紧靠行走轮支撑带来的不稳定性和冲击晃动。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移动式安全网防护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移动式安全网防护架的顶层安全网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移动式安全网防护架的安全网与钢管绑扎的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本实用新型可移动式安全网防护架的升降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29.图5为本实用新型可移动式安全网防护架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30.图6为图5中a-a截面示意图;
31.图7为本实用新型可移动式安全网防护架的支撑组件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32.图中:1、立柱;101、固定部分;102、伸缩部分;103、锁紧螺杆;2、底座;3、中间层;4、顶层;5、安全网;501、边框;502、绑扎部;503、水平兜网;504、高弹绷带;6、钢管;7、支撑组件;8、安装板;801、水平部分;802、竖直部分;9、调节螺杆;10、支撑板;11、锚固孔;12、斜拉板;13、限位孔;14、销孔;15、销钉;16、地固锚钉;17、行走轮;18、爬梯。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条件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间”、“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5.实施例一:
36.如图1~图3所示,一种可移动式安全网防护架,包括由若干立柱1连接支撑的底座2、中间层3和顶层4;所述中间层3和所述顶层4均覆盖有可替换的安全网5,所述安全网5的四周对称的设有若干绑扎部502,每组对称设置的所述绑扎部502之间设置有高弹绷带504,若干所述绑扎部502均连接在所述中间层3和所述顶层4的钢管6上;所述底座2的下方设有若干行走轮17,所述底座2的四侧均连接有可调节的支撑组件7。
37.本安全网防护架结构简单,易于制作和组装,灵活性和安全性均较好,能够做为高空作业人员高空滑落的两层安全防护,防护效果明显。
38.所述立柱1、所述底座2、所述中间层3和所述顶层4形成所述防护架的基本框架,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能够确保整体的稳定性;所述安全网5采用绑扎的方式与所述中间层3和所述顶层4连接便于安装和拆卸,纵向和横向多个所述绑扎部502的设置能够确保连接的强度和稳定性;所述高弹绷带504的设置既能够起到较好的纵横向连接作用,提升安全网的整
体受力性能,能够承受人员的高空坠落冲击,同时能够起到缓冲作用,减少人员的二次伤害。
39.所述行走轮17的设置能够提高移动的灵活性,在工况复杂的施工现场也能够移动至防护位置;对于施工网架跨度大、临时支撑点多、支撑胎架不规则的区域,也能够设置本安全网防护架,并随着工程的施工,逐步移动本安全网防护架,始终保持本安全网防护架位于网架高空散拼的正下方,以防止高空作业人员高空意外滑落至地面。
40.所述支撑组件7的设置在本安全网防护架移动过程中能够收起,不影响整体移动;当到达定点防护位置后,则可以放下所述支撑组件7与地面接触,形成地面的平稳支撑,避免紧靠行走轮17支撑带来的不稳定性和冲击晃动。
41.进一步的,所述安全网5包括边框501,所述边框501内编织有水平兜网503,所述高弹绷带504与所述边框501固连并设置在所述水平兜网503下方;所述边框501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分别等间距的设有所述绑扎部502,所述绑扎部502包裹所述中间层3或所述顶层4的钢管6后缝合连接(如图3所示)。
42.进一步的,所述边框501、所述绑扎部502和所述高弹绷带504一体化缝合设置。
43.将安全网的边框、绑扎部、高弹绷带和水平兜网通过编织和缝制的方式制成相互连接的一体化结构,能够增强整体的连接强度,既能够提升受冲击能够,确保安全性,也能够延长使用寿命。
44.进一步的,所述底座2、所述中间层3和所述顶层4均为矩形框架结构,长5m,宽3m,总高为5m左右,所示中间层3设置在2.5m附近;矩形框架分别由多种尺寸的镀锌钢管焊接而成;所述底座上还设有纵横交错的加强杆。
45.根据组装需要可以选取圆管、方管等,镀锌能够提高防腐蚀能力,同时还可以涂刷不同颜色的涂料,形成警示标识。所述加强杆能够确保底座的支撑稳定性。
46.进一步的,所述立柱1为六根,分别设置在四角和长度方向的中线处。
47.优选的,如图4所示,所述立柱1均为升降立柱,所述升降立柱分别包括固定部分101和伸缩部分102,所述伸缩部分102均通过锁紧螺杆103与所述固定部分101连接;所述中间层3设置在所述固定部分101,所述顶层4设置在所述伸缩部分102的顶部。
48.采用可伸缩调节的立柱1,便于高度调节,一方面有利于双层安全网的安装和拆卸,另一方面能够适配不同高度的防护需要。
49.进一步的,所述行走轮17设置在四角处,至少同侧的一对所述行走轮17为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的设置便于移动的方向调整,提高移动的灵活性。
50.进一步的,所述底座2、所述中间层3和所述顶层4的同侧还搭设有爬梯18,所述爬梯18便于人员的上下;所述顶层4的四周轮廓均包裹防撞棉,也就是在顶层4的钢管上包裹防撞棉,避免人员坠落时不小心碰撞到钢管造成额外的伤害。
51.本移动式安全防护架设计制作成型后,采用沙袋模拟作业人员从高空坠落,观察安全网防护架的防护效果。达到了较好的预期效果并投入项目使用。
52.实施例二:
53.本实施例提供了实施例一中支撑组件的一种具体结构。
54.如图5~图7所示,所述支撑组件7包括与所述底座2连接的“l”形的安装板8,所述安装板8的水平部分801设有调节螺杆9,所述调节螺杆9竖直的穿过所述水平部分801并在
端部连接有支撑板10,所述支撑板10的两侧设有一对锚固孔11,所述锚固孔11内设有地固锚钉16。
55.当需要支撑时,扭动所述调节螺杆9使所述支撑板10接触地面,所述支撑板10能够增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并保持平稳,四个方向的支撑板10分别调整到位后,分别插入所述地固锚钉16,将所述支撑板10临时固定在地面上,此时所述防护架将会牢固的树立,不会轻易的移动和晃动。当需要移动时,拔取所有的所述地固锚钉16,扭动所述调节螺杆9使所述支撑板10均升起脱离地面,所述行走轮17接触地面后即可移动了。
56.进一步的,所述调节螺杆9的主体上还设有径向贯穿的限位孔13,所述水平部分801设有与所述限位孔13对应的销孔14;所述水平部分801与所述安装板8的竖直部分802还设有多块斜拉板12。
57.所述限位孔13和所述销孔14的设置能够在调整好位置后,插入销钉15,一方面能够限位,另一方面能够分担一部分所述调节螺杆9的受力,避免螺纹在长期受力过程中磨损和变形。
5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