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筑材料 专利正文
一种方柱模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8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方柱模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方柱模板结构。


背景技术:

2.在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钢筋绑扎、模板支设和混凝土浇筑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在模板支设过程中,模板结构的优劣是影响混凝土外观成型质量的重要因素。现有的模板结构往往因拼缝原因,造成混凝土错台、情况严重的问题和因混凝土跑浆漏浆导致混凝土出现挂帘蜂窝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柱模板结构。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四个侧模,四个所述侧模依次首尾相接后形成方柱模腔,所述侧模包括侧板和多根方木,所述侧板包括从首至尾依次设置的至少两块板体,侧板的首端、侧板的尾端和相邻的两板体之间的拼缝处均设有方木,位于所述侧板首端的方木的边缘与侧板的首端边缘平齐,位于所述侧板的尾端的方木的边缘凸出于侧板的尾端的边缘,所述方木位于侧板的背离方柱模腔的侧面,相邻的两侧板之间的拼缝被位于侧板尾端的方木所遮挡,相邻的两板体之间的拼缝处的方木固定在其中一块板体上,相邻的两板体之间的拼缝被对应的方木所遮挡。
5.进一步,所述板体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至少两板段,所述方木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一木枋段,每根所述方木上的第一木枋段均与对应的板体上的板段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第一木枋段均固定在对应的板段上,第一木枋段之间的拼缝与板段之间的拼缝错开设置。
6.进一步,针对每块所述板体,相邻的两板段之间的拼缝处设有第二木枋段,相邻的两板段之间的拼缝处的第二木枋段固定在其中一个板段上,所述第二木枋段位于侧板的背离方柱模腔的侧面,相邻的两板段之间的拼缝被对应的第二木枋段所遮挡。
7.进一步,所述板体包括由桦木或杨木制成的基板,所述基板表面粘附有pp塑料膜。
8.进一步,所述方木通过钢钉连接在板体上,所述方木和板体之间还通过酚醛胶粘合。
9.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0.相邻的两侧板之间的拼缝和相邻的两板体之间的拼缝均能被对应的方木所遮挡,在浇筑混凝土时,能降低混凝土从拼缝位置跑浆漏浆的可能性,能降低混凝土表面出现挂帘和蜂窝的可能性,能提高混凝土成型质量。方木对拼缝位置进行加固,在浇筑混凝土时,能降低板体在拼缝位置向远离方柱模腔的方向位移和变形的可能性,能大大减少混凝土在相邻的两侧板之间的拼缝位置和相邻的两板体之间的拼缝位置发生错台的情况,能提高混凝土成型质量。每根方木均固定在一块板体上,在模板支设前,能提前将方木和板体进行固定,制成多个需要的模块,在模板拼装时,直接将多个模块拼合成方柱模板即可,在拼装方
柱模板时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方柱模板结构的俯视图;
12.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方柱模板结构的主视图;
13.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方柱模板结构中省略第二木枋段时的主视图。
14.图中,1、侧板;2、方木;3、板体;4、板段;5、第一木枋段;6、第二木枋段。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16.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四个侧模,四个侧模依次首尾相接后形成方柱模腔,侧模包括侧板1和多根方木2,侧板1包括从首至尾依次设置的四块板体3,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侧板1包括的板体3还可以为两块以上的其它数量,侧板的首端、侧板的尾端和相邻的两板体3之间的拼缝处均设有方木2,位于侧板1首端的方木2的边缘与侧板1的首端边缘平齐,位于侧板1的尾端的方木2的边缘凸出于侧板1的尾端的边缘,方木2位于侧板1的背离方柱模腔的侧面,相邻的两侧板1之间的拼缝被位于侧板1尾端的方木2所遮挡,相邻的两板体3之间的拼缝处的方木2固定在其中一块板体3上,相邻的两板体3之间的拼缝被对应的方木2所遮挡。
17.相邻的两侧板1之间的拼缝和相邻的两板体3之间的拼缝均能被对应的方木2所遮挡,在浇筑混凝土时,能降低混凝土从拼缝位置跑浆漏浆的可能性,能降低混凝土表面出现挂帘和蜂窝的可能性,能提高混凝土成型质量。方木2对拼缝位置进行加固,在浇筑混凝土时,能降低板体3在拼缝位置向远离方柱模腔的方向位移和变形的可能性,能大大减少混凝土在相邻的两侧板1之间的拼缝位置和相邻的两板体3之间的拼缝位置发生错台的情况,能提高混凝土成型质量。每根方木2固定在一块板体3上,在模板支设前,能提前将方木2和板体3进行固定,制成多个需要的模块,在模板拼装时,直接将多个模块拼合成方柱模板即可,在拼装方柱模板时十分方便。
18.如图2和图3所示,板体3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三个板段4,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板体3包括的板段4还可为两个以上的其它数量。方木2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三个第一木枋段5,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方木2包括的第一木枋段5还可以为两个以上的其它数量。每根方木2上的第一木枋段5均与对应的板体3(一方木固定在一板体上,则该板体即为与该方木对应的板体)上的板段4一一对应,每个第一木枋段5均固定在对应的板段4上,第一木枋段5之间的拼缝与板段4之间的拼缝错开设置。将长度较长的板体3和方木2分割成合适的长度,方便进行搬运的组装。第一木枋段5之间的拼缝和板段4之间的拼缝错开设置,第一木枋段压在相邻的两个板段4上,在方柱模板拼装后浇筑混凝土时,相邻的两板段4不容易在拼缝位置错开,能减少混凝土出现错台的情况。
19.针对每块板体3,相邻的两板段4之间的拼缝处设有第二木枋段6,相邻两板段4之间的拼缝处的第二木枋段6固定在其中一个板段4上,所述第二木枋段6位于侧板1的背离方柱模腔的侧面,相邻的两板段4之间的拼缝被对应的第二木枋段6所遮挡。第二木枋段6能遮
挡相邻的两板段4之间的拼缝,能够降低相邻的两板段4之间的拼缝出现漏浆的可能性,第二木枋段6压在拼缝两侧的板段4上,在方柱模板拼装后浇筑混凝土时,进一步使相邻的两板段4不容易在拼缝位置错开,能进一步减少混凝土出现错台的情况。
20.板体3包括由桦木制成的基板,基板表面粘附有pp塑料膜。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基板还可以由杨木制成。使板体3具有木质模板和覆塑模板的优质特性,耐用性强。
21.方木2通过钢钉连接在板体3上,方木2和板体3之间还通过酚醛胶粘合。通过酚醛胶配合钢钉将方木2固定在板体3上,使方木2和板体3之间的固定强度高,耐用性强。
22.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方柱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侧模,四个所述侧模依次首尾相接后形成方柱模腔,所述侧模包括侧板和多根方木,所述侧板包括从首至尾依次设置的至少两块板体,侧板的首端、侧板的尾端和相邻的两板体之间的拼缝处均设有方木,位于所述侧板首端的方木的边缘与侧板的首端边缘平齐,位于所述侧板的尾端的方木的边缘凸出于侧板的尾端的边缘,所述方木位于侧板的背离方柱模腔的侧面,相邻的两侧板之间的拼缝被位于侧板尾端的方木所遮挡,相邻的两板体之间的拼缝处的方木固定在其中一块板体上,相邻的两板体之间的拼缝被对应的方木所遮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柱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至少两板段,所述方木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一木枋段,每根所述方木上的第一木枋段均与对应的板体上的板段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第一木枋段均固定在对应的板段上,第一木枋段之间的拼缝与板段之间的拼缝错开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方柱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针对每块所述板体,相邻的两板段之间的拼缝处设有第二木枋段,相邻的两板段之间的拼缝处的第二木枋段固定在其中一个板段上,所述第二木枋段位于侧板的背离方柱模腔的侧面,相邻的两板段之间的拼缝被对应的第二木枋段所遮挡。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柱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包括由桦木或杨木制成的基板,所述基板表面粘附有pp塑料膜。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柱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木通过钢钉连接在板体上,所述方木和板体之间还通过酚醛胶粘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柱模板结构,包括四个侧模,四个侧模依次首尾相接后形成方柱模腔,侧模包括侧板和多根方木,侧板包括从首至尾依次设置的至少两块板体,侧板的首端、侧板的尾端和相邻的两板体之间的拼缝处均设有方木,位于侧板首端的方木的边缘与侧板的首端边缘平齐,位于侧板的尾端的方木的边缘凸出于侧板的尾端的边缘,相邻的两侧板之间的拼缝被位于侧板尾端的方木所遮挡,相邻的两板体之间的拼缝处的方木固定在其中一块板体上,相邻的两板体之间的拼缝被对应的方木所遮挡。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能提高混凝土成型质量。质量。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吴平 罗天 李晓亮 张鹏 张源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19
技术公布日:202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