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筑材料 专利正文
一种方钢柱用混凝土浇筑施工结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方钢柱用混凝土浇筑施工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浇筑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方钢柱用混凝土浇筑施工结构。


背景技术:

2.方钢是钢锭、钢坯或钢材通过压力加工制成所需要的各种形状、尺寸和性能的材料,钢材是国家建设和实现四化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资,方钢柱由混凝土与方钢浇筑而成;
3.因方钢柱通过螺栓对接固定,导致方钢柱之间稳固性较差,且方钢柱之间不方便快速对接,导致方钢柱内部浇筑混凝土时,无法通过结构引导混凝土进一步增宽方钢柱之间稳固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于解决背景中方钢柱之间不方便对接,稳固性较差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方钢柱用混凝土浇筑施工结构。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钢柱用混凝土浇筑施工结构,包括柱体,所述柱体的内部固定有方钢,所述柱体的上端贯穿有浇筑口;
6.所述柱体内部的下端固定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贯穿有贯穿管,所述贯穿管的贯通连接有对接块,所述方钢的内部贯穿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靠近柱体的两侧贯穿连接有管道,所述管道远离进料管的一侧嵌套连接有伸缩环,所述伸缩环远离管道的一侧安装有对接架,所述柱体一侧的对接架内部贯穿有内腔,所述内腔的内侧贯通有卡接槽,所述柱体另一侧的对接架固定有卡接环。
7.优选的,所述内腔分别与管道的内部贯通,所述卡接槽与卡接环配套设置,且卡接环通过卡接槽与内腔贯通。
8.优选的,所述对接架分别设置于柱体的两侧,所述对接架之间通过卡接环与卡接槽连接,且对接架与伸缩环呈水平滑动。
9.优选的,所述管道贯穿并延伸至柱体的外侧,且管道靠近伸缩环的一侧嵌入有与伸缩环相匹配凹槽。
10.优选的,所述伸缩环的侧面呈横向“t”状设置,所述伸缩环与管道呈水平滑动嵌套,且伸缩环内部直径为5-10cm。
11.优选的,所述进料管的内部呈中空状设置,所述进料管的上端与浇筑口呈垂直贯穿,且进料管呈垂直排布有多组贯穿方钢的内部。
12.优选的,所述浇筑口与对接块形状配套设置,所述贯穿管贯穿并延伸至柱体的外侧,且底座通过贯穿管与对接块贯穿。
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钢柱用混凝土浇筑施工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1、该种方钢柱用混凝土浇筑施工结构设置有伸缩环,可通过进料管方便将方钢与柱体之间连接,而通过浇筑口浇筑混凝土,混凝土进入进料管的内部,并能够分别进入管道
的内部,通过手动将伸缩环呈水平滑动,方便卡接槽嵌入于卡接环的内部,且能够方便柱体之间快速对接,混凝土通过进入伸缩环的内侧后,通过内腔流动至卡接槽的内部,能够进一步增加柱体之间稳固性;
15.2、该种方钢柱用混凝土浇筑施工结构设置有贯穿管,可通过浇筑口将混凝土浇筑至柱体的内部,浇筑完毕后,对接块嵌入于浇筑口的内部,柱体的上下两端能够快速对接,混凝土能够通过底座进入贯穿管的内部,从而能够增加柱体之间上下两端的连接稳固性。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对接架结构示意图。
20.图1-4中:1-柱体,101-方钢,102-浇筑口,2-底座,201-贯穿管,202-对接块,3-进料管,301-管道,302-伸缩环,4-对接架,401-内腔,402-卡接槽,403-卡接环。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请参阅图1至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方钢柱用混凝土浇筑施工结构,包括柱体1,柱体1的内部固定有方钢101,柱体1的上端贯穿有浇筑口102;
23.柱体1内部的下端固定有底座2,底座2的内部贯穿有贯穿管201,贯穿管201的贯通连接有对接块202,方钢101的内部贯穿有进料管3,进料管3靠近柱体1的两侧贯穿连接有管道301,管道301远离进料管3的一侧嵌套连接有伸缩环302,伸缩环302远离管道301的一侧安装有对接架4,柱体1一侧的对接架4内部贯穿有内腔401,内腔401的内侧贯通有卡接槽402,柱体1另一侧的对接架4固定有卡接环403。
24.在本实施例中:内腔401分别与管道301的内部贯通,卡接槽402与卡接环403配套设置,且卡接环403通过卡接槽402与内腔401贯通,通过设置有内腔401,使得可通过内腔401方便混凝土能够进入卡接槽402的内部,进而能够增加卡接槽402与卡接环403之间稳固。
25.在本实施例中:对接架4分别设置于柱体1的两侧,对接架4之间通过卡接环403与卡接槽402连接,且对接架4与伸缩环302呈水平滑动,通过设置有对接架4,使得可通过对接架4方便伸缩环302之间连接,进而能够方便柱体1之间对接。
26.在本实施例中:管道301贯穿并延伸至柱体1的外侧,且管道301靠近伸缩环302的一侧嵌入有与伸缩环302相匹配凹槽,伸缩环302的侧面呈横向“t”状设置,伸缩环302与管道301呈水平滑动嵌套,且伸缩环302内部直径为5-10cm,设置有伸缩环302,可通过进料管3方便将方钢101与柱体1之间连接,而通过浇筑口102浇筑混凝土,混凝土进入进料管3的内部,并能够分别进入管道301的内部,通过手动将伸缩环302呈水平滑动,方便卡接槽402嵌
入于卡接环403的内部,且能够方便柱体1之间快速对接,混凝土通过进入伸缩环302的内侧后,通过内腔401流动至卡接槽402的内部,能够进一步增加柱体1之间稳固性。
27.在本实施例中:进料管3的内部呈中空状设置,进料管3的上端与浇筑口102呈垂直贯穿,且进料管3呈垂直排布有多组贯穿方钢101的内部,通过设置有进料管3,使得可通过进料管3方便混凝土进入管道301的内部,且能够通过进料管301方便方钢101之间连接固定。
28.在本实施例中:浇筑口102与对接块202形状配套设置,贯穿管201贯穿并延伸至柱体1的外侧,且底座2通过贯穿管201与对接块202贯穿,设置有贯穿管201,可通过浇筑口102将混凝土浇筑至柱体1的内部,浇筑完毕后,对接块202嵌入于浇筑口102的内部,柱体1的上下两端能够快速对接,混凝土能够通过底座2进入贯穿管201的内部,从而能够增加柱体1之间上下两端的连接稳固性。
29.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一种方钢柱用混凝土浇筑施工结构时,首先可通过进料管3方便将方钢101与柱体1之间连接,而通过浇筑口102浇筑混凝土,混凝土进入进料管3的内部,并能够分别进入管道301的内部,通过手动将伸缩环302呈水平滑动,方便卡接槽402嵌入于卡接环403的内部,且能够方便柱体1之间快速对接,混凝土通过进入伸缩环302的内侧后,通过内腔401流动至卡接槽402的内部,随后可通过浇筑口102将混凝土浇筑至柱体1的内部,浇筑完毕后,对接块202嵌入于浇筑口102的内部,柱体1的上下两端能够快速对接,混凝土能够通过底座2进入贯穿管201的内部,从而能够增加柱体1之间上下两端的连接稳固性。
30.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