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筑材料 专利正文
一种新增混凝土柱与既有花篮梁的连接节点结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新增混凝土柱与既有花篮梁的连接节点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既有建筑结构加固改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增混凝土柱与既有花篮梁的连接节点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生产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大量的老旧建构筑物亟需改造利用。新中国成立以后,砖混结构以其普遍的适用性在单层和多层房屋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墙体采用砌体,楼盖采用钢筋混凝土,当开间较大时,往往设置花篮梁。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经过几十年岁月的洗礼,砖混结构往往出现砂浆强度降低等现象,存在安全隐患;另外,建造时所遵循的规范版本早已更新升级,原结构的承载力和抗震措施往往无法满足现行规范的要求;故大量的砖混结构需进行抗震加固。当原结构受力性能相对较差,面层加固或板墙加固无法满足改造需求时,往往会增设钢筋混凝土柱或抗震墙,如何保证新增钢筋混凝土柱与既有花篮梁连接的有效性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规范及图集没有完全适用的加固节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开发一种新增钢筋混凝土柱与既有花篮梁的连接节点。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一种新增混凝土柱与既有花篮梁的连接节点做法,解决既有砖混结构加固改造时,新增混凝土柱与既有花篮梁有效连接的问题。
4.一种新增混凝土柱与既有花篮梁的连接节点结构,包括既有花篮梁1、新增柱2、与既有花篮梁相交夹角为90
°
的新增梁4,所述既有花篮梁1包括既有花篮梁挑耳1a,所述既有花篮梁1与所述新增柱2形成半刚接节点;所述新增柱2与所述新增梁4形成刚接节点;所述新增柱2顶面高于所述既有花篮梁1梁顶面;所述新增柱2上部截面大于所述既有花篮梁1的宽度;所述新增梁4梁顶及新增梁梁顶纵筋6高于所述既有花篮梁1,新增梁梁顶纵筋6贯穿梁柱节点,钢筋接头设置在梁柱节点以外区域;所述新增柱纵向钢筋7上端部分锚入新增梁4内,新增柱纵向钢筋7部分在既有花篮梁1顶部焊接连接;当钢筋绑扎完成后,采用坍落度较好的混凝土或灌浆料整体浇筑。
5.所述既有花篮梁1表面凿毛,并在所述既有花篮梁1梁高范围内开凿与柱拉筋8连接的第一开孔10;在所述既有花篮梁1梁高范围内开凿满足与新增柱外围箍筋9穿过的第二开孔12,新增柱外围箍筋9采用两个u形箍,二者在既有花篮梁1外进行连接;在所述既有花篮梁1开凿用于新增梁梁底纵筋5穿过所述既有花篮梁1的第三开孔11,第三开孔11的数量不少于新增梁梁底纵筋5数量的50%;未穿过既有花篮梁1的新增梁梁底纵筋5伸至既有花篮梁1后向上弯起;在新增柱柱头范围内,剔除所述既有花篮梁挑耳1a的混凝土,保留挑耳内钢筋;新增柱2在所述花篮梁挑耳1a外侧设置新增柱纵向钢筋7,所述新增柱纵向钢筋7、柱拉筋8、新增柱外围箍筋9通过第一开孔10、第二开孔12连接成整体。
6.所述的新增柱2的柱头采用局部增大截面方式。
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节点做法可实现新增混凝土柱与既有花篮梁的可靠连接,且施工简单,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8.图1为本申请实例中一种新增混凝土柱与既有花篮梁的连接节点做法示意图;
9.图2为本申请实例中一种新增混凝土柱与既有花篮梁的连接节点a-a剖面图;
10.其中:既有花篮梁1、既有花篮梁挑耳1a、新增柱2、新增柱柱头局部增大截面3、新增梁4、新增梁梁底纵筋5、新增梁梁顶纵筋6、新增柱纵向钢筋7、新增柱纵向钢筋7a、柱拉筋8、新增柱外围箍筋9、第一开孔10、第二开孔12、第三开孔11。
具体实施方式
11.参照如图1、2所示,图中示出了一种新增混凝土柱与既有花篮梁的连接节点做法,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种新增混凝土柱与既有花篮梁的连接节点结构,包括既有花篮梁1、新增柱2、与既有花篮梁相交夹角为90
°
或接近90
°
新增梁4,所述既有花篮梁1包括既有花篮梁挑耳1a,其特征在于:
12.所述花篮梁1所述新增柱2形成半刚接节点;
13.所述新增柱2与所述新增梁4形成刚接节点;
14.所述新增柱2顶面高于所述既有花篮梁1梁顶面;
15.所述新增柱2上部截面大于所述既有花篮梁1的宽度,柱头可采用局部增大截面3方式;
16.所述新增梁4梁顶及其纵筋6高于所述既有花篮梁1,纵筋6贯穿梁柱节点,钢筋接头设置在梁柱节点以外区域;
17.所述新增柱2纵筋7上端部分锚入新增梁板内,部分在花篮梁1顶部焊接连接;
18.对所述既有花篮梁1表面凿毛,并在所述既有花篮梁1梁高范围内开凿与柱拉筋8连接的第一开孔10;
19.在所述既有花篮梁1梁高范围内开凿满足与所述新增柱2外围箍筋9穿过的第二开孔12,外围箍筋采用两个u形箍,二者在花篮梁1外进行连接;
20.在所述既有花篮梁1开凿用于新增梁4梁底纵筋5穿过所述既有花篮梁1的第三开孔11,第三开孔11的数量不少于梁底纵筋5的50%;
21.未穿过花篮梁1的梁底纵筋5伸至花篮梁1后向上弯起;
22.在柱头3范围内,剔除所述既有花篮梁挑耳1a的混凝土,保留挑耳内钢筋;
23.新增柱2在所述花篮梁挑耳1a外侧设置纵向钢筋7,所述纵向钢筋7、拉筋8、外围箍筋9通过第一开孔10、第二开孔12连接成整体;
24.新增柱2的纵向钢筋7a用拉筋连接;
25.当钢筋绑扎完成后,采用坍落度较好的混凝土或灌浆料整体浇筑。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增混凝土柱与既有花篮梁的连接节点结构,包括既有花篮梁(1)、新增柱(2)、与既有花篮梁相交夹角为90
°
的新增梁(4),所述既有花篮梁(1)包括既有花篮梁挑耳(1a),其特征在于:所述既有花篮梁(1)与所述新增柱(2)形成半刚接节点;所述新增柱(2)与所述新增梁(4)形成刚接节点;所述新增柱(2)顶面高于所述既有花篮梁(1)梁顶面;所述新增柱(2)上部截面大于所述既有花篮梁(1)的宽度;所述新增梁(4)梁顶及新增梁梁顶纵筋(6)高于所述既有花篮梁(1),新增梁梁顶纵筋(6)贯穿梁柱节点,钢筋接头设置在梁柱节点以外区域;新增柱纵向钢筋(7)上端部分锚入新增梁(4)内,新增柱纵向钢筋(7)部分在既有花篮梁(1)顶部焊接连接;当钢筋绑扎完成后,采用混凝土或灌浆料整体浇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增混凝土柱与既有花篮梁的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既有花篮梁(1)表面凿毛,并在所述既有花篮梁(1)梁高范围内开凿与柱拉筋(8)连接的第一开孔(10);在所述既有花篮梁(1)梁高范围内开凿满足与新增柱外围箍筋(9)穿过的第二开孔(12),新增柱外围箍筋(9)采用两个u形箍,二者在既有花篮梁(1)外进行连接;在所述既有花篮梁(1)开凿用于新增梁梁底纵筋(5)穿过所述既有花篮梁(1)的第三开孔(11),第三开孔(11)的数量不少于新增梁梁底纵筋(5)数量的50%;未穿过既有花篮梁(1)的新增梁梁底纵筋(5)伸至既有花篮梁(1)后向上弯起;在新增柱柱头范围内,剔除所述既有花篮梁挑耳(1a)的混凝土,保留挑耳内钢筋;新增柱(2)在所述花篮梁挑耳(1a)外侧设置新增柱纵向钢筋(7),所述新增柱纵向钢筋(7)、柱拉筋(8)、新增柱外围箍筋(9)通过第一开孔(10)、第二开孔(12)连接成整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增混凝土柱与既有花篮梁的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增柱的柱头采用局部增大截面方式。

技术总结
一种新增混凝土柱与既有花篮梁的连接节点结构,涉及既有建筑结构加固改造领域。主要针对既有砖混结构加固改造时,新增混凝土柱与既有花篮梁有效连接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特征主要包括:新增柱及另一方向新增梁顶标高高于既有花篮梁,使得纵筋可贯穿梁柱节点;新增柱柱头截面宽度大于既有花篮梁宽度;在既有花篮梁上开孔并设置U形箍、拉筋、对穿钢筋等;当钢筋绑扎完成后,采用坍落度较好的混凝土或灌浆料整体浇筑;新增柱、既有花篮梁、另一方向新增梁连接成整体;新增柱与既有花篮梁形成半刚性节点;新增柱与另一方向新增梁形成刚性节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节点做法可实现新增混凝土柱与既有花篮梁的可靠连接,且施工简单,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好的市场前景。好的市场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刚 陈罡 朱美佳 邓尤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08
技术公布日:2022/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