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筑材料 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骨架板材建筑承重体节点的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用于骨架板材建筑承重体节点的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骨架板材建筑承重体节点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2.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称为装配式建筑,按预制构件的形式和施工方法分为砌块建筑、板材建筑、盒式建筑、骨架板材建筑及升板升层建筑等五种类型,现有的骨架板材建筑的承重体的连接点往往为硬性连接,硬性连接使被连接体节点处受外界振动力的影响无法得到缓冲释放,从而使其扭曲或断裂,即抗震能力有待提高。
3.目前中国专利公开了cn202010915004.8一种用于骨架板材建筑承重体节点的连接装置,包括套筒和位于其正上方的安装板,所述套筒的内部且偏向下的位置水平设置有托板,所述套筒的内壁上并且位于所述托板的下方位置设有橡胶套圈,所述套筒上并且与所述橡胶套圈处于同一水平面的位置环绕分布有嵌入在套筒侧壁中且两端连通套筒内外侧的内螺纹套筒,所述套筒上并且位于托板所在水平面之上位置固定嵌入有围绕套筒环绕分布的筒体,所述筒体的内部设置滑动连接有滑块a,所述滑块a朝向套筒中心的一侧上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筒体内并且与滑块a上的滑杆相反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滑块b,所述滑块a与滑块b之间设有弹簧a,所述滑块b上靠近套筒外的一侧上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贯穿筒体并延伸至套筒外部的末端位置上固定连接有旋钮,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并且围绕其正中心环绕设有与下方滑杆一一对应的连杆,所述连杆上端通过铰链b与安装板活动连接,并且其下端通过铰链a与对应配合的滑杆活动连接,所述每个铰链a上固定连接有朝向套筒中心的弹簧b,并且每个弹簧b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位于套筒正中心且与滑杆处于同一水平面位置的连接环的外侧壁上。
4.根据上述专利所述,该专利通过连杆的支撑和弹簧的弹性性能对安装板起到了支撑和缓冲效果,提高了承载强度,然而该专利所述的安装板倾斜时还需要人工手动调节,对于安装板的平衡无法准确掌握,并且该专利需要对连杆增大减震强度时,必须需要四个人同时拧动旋钮才能够提升安装板,大大耗费了人力,因此,目前需要一种能够减震且能够方便人工调节减震强度的骨架板材建筑承重体。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骨架板材建筑承重体节点的连接装置,本技术通过第一减震机构和第二减震机构对安装板的作用力以及可调节减震装置对减震强度的调节,大大增强了减震强度,有效的提高了安装板的缓冲性能。
6.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7.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骨架板材建筑承重体节点的连接装置,包括套柱和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在套柱内侧下半部的第一托板、第二托板以及设置在套柱上方的安装板,还包括承重装置,该承重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托板上且与安装板连接的第一减震机构和设置在套
柱上且与第一减震机构连接的第二减震机构以及同样设置在第一托板上且与安装板连接的防倾斜机构,并且第二托板上且位于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之间还设有一个用以调整第一减震机构和第二减震机构减震强度的可调节减震装置。
8.优选地,第一减震机构具有两个,两个第一减震机构对称设置在安装板和第一托板之间,两个第一减震机构的对称面为安装板的中间截面,每个第一减震机构均包括有第一连杆和滑块,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安装板的底部和滑块顶部,第一托板的顶部还开设有供滑块滑动的滑槽,滑块沿着第一连杆的活动方向滑动设置在滑槽内,并且托板的顶部中端还设有一个壳体,滑块通过一个第一缓冲弹簧与壳体连接。
9.优选地,第二减震机构具有两个,两个第二减震机构对称设置在套柱的两侧壁上,每个第二减震机构还分别位于一个第一减震机构的一侧,每个第二减震机构均包括有一个减震腔体,该减震腔体的一端开设有连通于套柱内部的通口,减震腔体内沿着滑块的滑动方向滑动设有一个推板,推板与减震腔体闭口端之间连接有第二缓冲弹簧,并且推板面向滑块的一侧还设有一个推杆,推杆的一端穿过通口固定连接于滑块上。
10.优选地,防倾斜机构包括有对称设置在第一减震机构两侧的四边形杆件,该四边形杆件由两两对称设置的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组成,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的一端分别铰接于安装板的底部和第一托板的顶部,并且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的另一端还铰接于同一个中间杆上,每个第三连杆与托板之间还连接有一个第三缓冲弹簧,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的活动方向垂直于第一连杆的活动方向。
11.优选地,可调节减震装置包括有第一移动块和第二移动块,第一移动块和第二移动块均滑动设置在一个滑台上,第一移动块和第二移动块的滑动方向平行于滑块的滑动方向,套柱的侧壁上还设有一个用以带动第一移动块滑动的推送机构,并且第一移动块和第二移动块之间还通过一个联动机构连接。
12.优选地,第一移动块和第二移动块的结构相同,第一移动块的顶部穿过滑槽延伸有一个延伸块,该延伸块位于减震腔体和滑块之间,并且第一移动块的底部穿过滑台还向下延伸有一个延伸杆,第一移动块面向推送机构的一侧还设有一个用以与推送机构连接的固定部。
13.优选地,推送机构包括有一个矩形座和螺纹连接在矩形座上的螺纹推送杆,螺纹推送杆的一端设有一个转动部,转动部固定连接在第一移动块的固定部上,并且螺纹推送杆的向外端还设有一个握把,螺纹推送杆的轴线方向平行于第一移动块的滑动方向。
14.优选地,联动机构包括有一个底座和一个转动设置在底座上的转杆,转杆的两端与第一移动块和第二移动块之间均设有一个连接杆,并且连接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转杆的端部和延伸杆上,转杆的转动方向还平行于第一移动块的滑动方向。
15.优选地,套柱的顶端设有一个触点开关,安装板上固定套设有一个罩壳,并且罩壳上还安装有一个警示灯。
16.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套柱内的防护装置,该防护装置包括有活塞腔体和活塞杆,活塞杆的活塞端同轴插设于活塞腔体内,第一托板和安装板上还均设有一个活动座,活塞腔体和活塞杆的端部分别铰接于第一托板和安装板的活动座上,并且活塞腔体上还设有出气口和进气管,进气管的一端连通于套柱外,进气管内还安装有加热丝。
17.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8.1.本技术通过第一减震机构和第二减震机构对安装板的作用力,实现了安装板的减震作用,提高了对楼板建筑的支撑效果,避免承重装置的连接体节点受外界振动力的影响无法得到缓冲释放,从而使其扭曲或断裂,通过可调节减震装置,大大增强了第一减震机构和第二减震机构的减震强度,有效的提高了安装板的缓冲性能。
19.2.本技术通过第一连杆和滑块以及第一缓冲弹簧的配合,实现了安装板对所受外界振动力的释放。
20.3.本技术通过第二缓冲弹簧的作用力,实现了安装板进一步的提高了缓冲效果,保证安装板受力稳定的同时,大大增大了减震强度,减缓了第一连杆连接点的受力程度。
21.4.本技术通过两个四边形杆件对安装板的支撑,实现了安装板始终保持平稳状态,也大大提高了安装板的承受能力,更进一步的提高了安装板的缓冲效果。
22.5.本技术通过第一移动块和第二移动块对相应滑块的推动,实现了连杆能够顶起安装板,增大了第一缓冲弹簧和第二缓冲弹簧的减震强度,使得安装板能够继续释放外界的振动力。
23.6.本技术通过第一移动块和第二移动块上的延伸块,实现了对相应滑块的推动,完成了第一连杆对安装板的顶起。
24.7.本技术通过螺纹推送杆对第一移动块的推动,实现了第一移动块在滑台上的移动,从而使得安装板远离了套柱,有效的提高了减震强度。
25.8.本技术通过转杆和连接杆以及第一移动块和第二移动块之间的配合,实现了第一移动块和第二移动块之间的相对移动,使得安装板能够正常被顶起远离套柱,避免第一移动块和第二移动块不同步无法带动安装板提升的情况发生。
26.9.本技术通过触点开关和警示灯之间的电信连接,实现了对工作人员的警示作用,使得工作人员能够立即对减震强度进行调节。
27.10.本技术通过活塞腔体和活塞杆之间的配合,实现了将热空气引入到套柱内的操作,防止套柱内部潮湿引起变形或者氧化破损,达到长期使用的目的。
附图说明
28.图1是一种实现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一种实现本发明的左视图;
30.图3是图2的a-a处剖视图;
31.图4是一种实现本发明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32.图5是图4的主视图;
33.图6是图4的左视图;
34.图7是一种实现本发明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35.图8是图7的左视图;
36.图9是图8的b-b处剖视图;
37.图10是防倾斜机构和第一托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8.图11是一种实现本发明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39.图12是图11的主视图;
40.图13是图11的左视图;
41.图14是图13的c-c处剖视图;
42.图15是可调节减震装置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43.图中标号为:
44.1-套柱;1a-第一托板;1a1-滑槽;1b-第二托板;1c-触点开关;
45.2-安装板;2a-罩壳;2b-警示灯;
46.3-承重装置;3a-第一减震机构;3a1-第一连杆;3a2-滑块;3a3-第一缓冲弹簧;3b-第二减震机构;3b1-减震腔体;3b2-推板;3b3-第二缓冲弹簧;3b4-推杆;3c-防倾斜机构;3c1-四边形杆件;3c11-第二连杆;3c12-第三连杆;3c2-中间杆;3c3-第三缓冲弹簧;
47.4-可调节减震装置;4a-第一移动块;4a1-延伸块;4a2-延伸杆;4a3-固定部;4b-第二移动块;4c-滑台;4d-推送机构;4d1-矩形座;4d2-螺纹推送杆;4d21-转动部;4d22-握把;4e-联动机构;4e1-底座;4e2-转杆;4e3-连接杆;
48.5-防护装置;5a-活塞腔体;5a1-进气管;5a2-加热丝;5a3-出气口;5b-活塞杆;5c-活动座。
具体实施方式
49.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50.如图1-图6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
51.一种用于骨架板材建筑承重体节点的连接装置,包括套柱1和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在套柱1内侧下半部的第一托板1a、第二托板1b以及设置在套柱1上方的安装板2,还包括承重装置3,该承重装置3包括设置在第一托板1a上且与安装板2连接的第一减震机构3a和设置在套柱1上且与第一减震机构3a连接的第二减震机构3b以及同样设置在第一托板1a上且与安装板2连接的防倾斜机构3c,并且第二托板1b上且位于第一托板1a和第二托板1b之间还设有一个用以调整第一减震机构3a和第二减震机构3b减震强度的可调节减震装置4。
52.具体的,现有的骨架板材建筑承重体的承受连接点往往为硬性连接,硬性连接使被连接体节点处受外界振动力的影响无法得到缓冲释放,从而使其扭曲或断裂,为了解决安装板2承重时如何起到减震作用的技术问题,安装板2承载楼板建筑时,套柱1套在下承重体上,为了保证外界受力安装板2能够得到缓冲,第一减震机构3a和第二减震机构3b在安装板2受压时起到了缓冲作用,安装板2受压在第一减震机构3a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减缓安装板2所受外界的振动力,外界受力过大时,安装板2在第一减震机构3a的减缓振动力的同时第二减震机构3b也进一步起到了减缓振动力的作用,使得安装板2上的振动力得到释放,为了保证安装板2受力后不会发生倾斜,安装板2在防倾斜机构3c的作用下始终保持平稳状态,当安装板2所受外界的振动力过大时,工作人员需要立即通过可调节减震装置4增大第一减震机构3a和第二减震机构3b的减震强度,保证安装板2上的振动力能够得到释放。
53.如图5和图7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
54.第一减震机构3a具有两个,两个第一减震机构3a对称设置在安装板2和第一托板1a之间,两个第一减震机构3a的对称面为安装板2的中间截面,每个第一减震机构3a均包括有第一连杆3a1和滑块3a2,第一连杆3a1的两端分别铰接于安装板2的底部和滑块3a2顶部,第一托板1a的顶部还开设有供滑块3a2滑动的滑槽1a1,滑块3a2沿着第一连杆3a1的活动方
向滑动设置在滑槽1a1内,并且托板的顶部中端还设有一个壳体,滑块3a2通过一个第一缓冲弹簧3a3与壳体连接。
55.具体的,当安装板2受外界振动力时,安装板2受力下压在第一减震机构3a上得到缓冲,为了解决安装板2如何在第一减震机构3a下起到缓冲效果的技术问题,安装板2下压后,两个第一连杆3a1随之下压,滑块3a2在第一连杆3a1的推动下在滑槽1a1内向着第二减震机构3b的方向移动,由于第一连杆3a1与壳体之间连接着第一缓冲弹簧3a3,因此,安装板2在第一连杆3a1的支撑下以及第一缓冲弹簧3a3的弹性作用力下使得振动力得到释放。
56.如图8-图9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
57.第二减震机构3b具有两个,两个第二减震机构3b对称设置在套柱1的两侧壁上,每个第二减震机构3b还分别位于一个第一减震机构3a的一侧,每个第二减震机构3b均包括有一个减震腔体3b1,该减震腔体3b1的一端开设有连通于套柱1内部的通口,减震腔体3b1内沿着滑块3a2的滑动方向滑动设有一个推板3b2,推板3b2与减震腔体3b1闭口端之间连接有第二缓冲弹簧3b3,并且推板3b2面向滑块3a2的一侧还设有一个推杆3b4,推杆3b4的一端穿过通口固定连接于滑块3a2上。
58.具体的,当安装板2受外界振动力下压时,为了解决安装板2所受外界振动力过大时如何进一步得到减震效果的技术问题,滑块3a2在第一连杆3a1的推动下向着减震腔体3b1的方向移动,滑块3a2移动时,滑块3a2上的推杆3b4推动推板3b2向着减震腔体3b1的闭口端推动,推板3b2在移动时压缩第二缓冲弹簧3b3,安装板2随之进一步得到缓冲,释放安装板2上所受的振动力。
59.如图6和图10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
60.防倾斜机构3c包括有对称设置在第一减震机构3a两侧的四边形杆件3c1,该四边形杆件3c1由两两对称设置的第二连杆3c11和第三连杆3c12组成,第二连杆3c11和第三连杆3c12的一端分别铰接于安装板2的底部和第一托板1a的顶部,并且第二连杆3c11和第三连杆3c12的另一端还铰接于同一个中间杆3c2上,每个第三连杆3c12与托板之间还连接有一个第三缓冲弹簧3c3,第二连杆3c11和第三连杆3c12的活动方向垂直于第一连杆3a1的活动方向。
61.具体的,当安装板2受力下压时,若安装板2上受力部分在一端时,为了解决安装板2在受压时如何保持平稳的技术问题,安装板2在两个四边形杆件3c1的支撑下保持下压稳定,安装板2始终处于水平状态,不会因为外界的振动力变为倾斜状态,四边形杆件3c1的第二连杆3c11和第三连杆3c12在安装板2下压时边侧折弯状态,并且第三连杆3c12还在第三缓冲弹簧3c3的作用下使得安装板2更进一步的得到了缓冲,第二连杆3c11和第三连杆3c12之间连接的中间杆3c2,使得第二连杆3c11和第三连杆3c12的连接更加稳定,安装板2的承受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62.如图11-图14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
63.可调节减震装置4包括有第一移动块4a和第二移动块4b,第一移动块4a和第二移动块4b均滑动设置在一个滑台4c上,第一移动块4a和第二移动块4b的滑动方向平行于滑块3a2的滑动方向,套柱1的侧壁上还设有一个用以带动第一移动块4a滑动的推送机构4d,并且第一移动块4a和第二移动块4b之间还通过一个联动机构4e连接。
64.具体的,当安装板2接触到套柱1的顶部后,为了解决安装板2受外界的力过大从而
接触于套柱1顶部时如何提高安装板2减震强度的技术问题,工作人员立即手动驱动推送机构4d,推送机构4d将第一移动块4a向着滑块3a2的方向推动,第二移动块4b由于与第一移动块4a之间通过联动机构4e连接,第二移动块4b也随之向着现有滑块3a2的方向移动,第一移动块4a和第二移动块4b之间相对的在滑台4c上移动,两个滑块3a2同时被第一移动块4a和第二移动块4b向着壳体的方向推动,随着滑块3a2的移动,第一连杆3a1随之将安装板2向上顶起,使得安装板2远离套柱1。
65.如图11、图14和图15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
66.第一移动块4a和第二移动块4b的结构相同,第一移动块4a的顶部穿过滑槽1a1延伸有一个延伸块4a1,该延伸块4a1位于减震腔体3b1和滑块3a2之间,并且第一移动块4a的底部穿过滑台4c还向下延伸有一个延伸杆4a2,第一移动块4a面向推送机构4d的一侧还设有一个用以与推送机构4d连接的固定部4a3。
67.具体的,当第一移动块4a和第二移动块4b同时向着相应的滑块3a2移动时,为了解决第一移动块4a和第二移动块4b如何推动相应滑块3a2的技术问题,第一移动块4a和第二移动块4b上的延伸块4a1接触到滑块3a2后随之推动滑块3a2移动,直至安装板2远离套柱1后,工作人员才停止推送机构4d,使得第一移动块4a和第二移动块4b停止移动。
68.如图14和图15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
69.推送机构4d包括有一个矩形座4d1和螺纹连接在矩形座4d1上的螺纹推送杆4d2,螺纹推送杆4d2的一端设有一个转动部4d21,转动部4d21固定连接在第一移动块4a的固定部4a3上,并且螺纹推送杆4d2的向外端还设有一个握把4d22,螺纹推送杆4d2的轴线方向平行于第一移动块4a的滑动方向。
70.具体的,当滑块3a2接触到第一移动块4a的延伸块4a1后,为了解决工作人员如何通过推送机构4d推动第一移动块4a的技术问题,工作人员手握握把4d22转动螺纹推送杆4d2,螺纹推送杆4d2在转动时,由于螺纹推送杆4d2的转动部4d21与第一移动块4a的固定部4a3固定连接,因此,转动部4d21不会随着螺纹推送杆4d2一同转动,使得螺纹推送杆4d2的转动部4d21随之一直推动第一移动块4a移动,直至安装板2远离套柱1后,工作人员才停止转动握把4d22。
71.如图15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
72.联动机构4e包括有一个底座4e1和一个转动设置在底座4e1上的转杆4e2,转杆4e2的两端与第一移动块4a和第二移动块4b之间均设有一个连接杆4e3,并且连接杆4e3的两端分别铰接于转杆4e2的端部和延伸杆4a2上,转杆4e2的转动方向还平行于第一移动块4a的滑动方向。
73.具体的,当第一移动块4a移动时,为了解决第一移动块4a和第二移动块4b如何同步相对移动的技术问题,第一移动块4a的移动带动所连接的连接杆4e3活动,随着连接杆4e3对转杆4e2的推动,转杆4e2随之在底座4e1上转动,转杆4e2的转动从而带动另一个与第二移动块4b连接的连接杆4e3活动,随着第二移动块4b所连接的连接杆4e3的拉动,第二移动块4b也随之在滑台4c上滑动,第一移动块4a和第二移动块4b最终完成相对移动,两个第一连杆3a1也随之同时顶起安装板2。
74.如图3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
75.套柱1的顶端设有一个触点开关1c,安装板2上固定套设有一个罩壳2a,并且罩壳
2a上还安装有一个警示灯2b。
76.具体的,当安装板2接触到套柱1顶部时,为了解决安装板2接触到套柱1时如何提醒工作人员的技术问题,安装板2触碰到触点开关1c,触点开关1c将信号传输给警示灯2b,警示灯2b随之发出灯亮,提醒工作人员进行调节,工作人员在警示灯2b亮起后立即通过推送机构4d调节减震强度,保证安装板2始终能够释放外界的振动力,安装板2上的罩壳2a是为了防止灰尘进入套柱1内,减少套柱1的寿命。
77.如图3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
78.还包括设置在套柱1内的防护装置5,该防护装置5包括有活塞腔体5a和活塞杆5b,活塞杆5b的活塞端同轴插设于活塞腔体5a内,第一托板1a和安装板2上还均设有一个活动座5c,活塞腔体5a和活塞杆5b的端部分别铰接于第一托板1a和安装板2的活动座5c上,并且活塞腔体5a上还设有出气口5a3和进气管5a1,进气管5a1的一端连通于套柱1外,进气管5a1内还安装有加热丝5a2。
79.具体的,当套柱1内潮湿的情况下,为了解决套柱1如何提高寿命的技术问题,安装板2相对于套柱1在竖直方向的运动,带动活塞腔体5a中活塞杆5b在其内部做往复运动,将外界的冷风从进气管5a1的一端吸入并通过加热丝5a2的加热形成热风,热风从进气管5a1进入到活塞腔体5a内,当活塞杆5b向上移动时对活塞腔体5a内部气体挤压使其从出气口5a3排出,使热空气从出气口5a3排出吹入到套柱1内。
80.本技术通过第一减震机构3a和第二减震机构3b对安装板2的作用力,实现了安装板2的减震作用,通过可调节减震装置4,大大增强了第一减震机构3a和第二减震机构3b的减震强度,有效的提高了安装板2的缓冲性能,避免承重装置3的连接体节点受外界振动力的影响无法得到缓冲释放,从而使其扭曲或断裂。
8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