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筑材料 专利正文
一种装配式梁板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装配式梁板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装配式梁板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2.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我国建筑结构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它不仅提高建筑物生产效率,同时在施工过程节约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更加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目前,随着现代工业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应用,装配式结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现行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主要采用叠合现浇的连接方式,需要现场进行部分浇筑,现场施工速度较慢。且建筑受外力时,梁对板产生横向拉伸,使得板易受到梁的横向拉伸损害,使得梁板连接结构易受到损害,导致梁板连接结构使用寿命低、建筑结构安全系数降低等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过支撑装置和下压固定组件,减少梁板横向拉伸损坏的装配式梁板连接结构。
4.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装配式梁板连接结构,包括固定框、衔接梁、固定梁、固定螺钉、支撑装置、支撑板、衔接螺钉、梁板和下压固定组件,所述固定框套接于固定梁上,所述固定框为c型框架结构设置,所述支撑板设于固定框侧面下端,所述固定螺钉对称设于固定框上下,所述固定螺钉设于固定框远离支撑板的一端上,所述衔接梁设于支撑板和固定框侧面上,所述梁板设于衔接梁顶部,所述衔接螺钉内嵌设于衔接梁和梁板内,所述下压固定组件设于固定框侧面上端且设于梁板顶部,所述支撑装置设于支撑板和固定框侧面下端支架;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侧板、侧螺钉、斜支撑杆和顶板,所述侧板设于固定框侧面下端,所述顶板设于支撑板下,所述斜支撑杆两端分别固定设于侧板和顶板上,所述侧螺钉对称设于侧板上,所述侧螺钉贯穿侧板设于固定框上,利用支撑装置,分摊支撑板上重力,提高支撑板的稳定性。
5.进一步地,所述下压固定组件包括负载板、转杆、螺杆、下压板和垫层,所述负载板设于固定框侧面上端,所述螺杆可转动贯穿负载板上,所述转杆固定套接于螺杆顶部,所述下压板可转动设于螺杆下,所述垫层设于下压板下,通过控制转杆转动,控制螺杆下降,利用下压板将梁板固定,并且通过垫层增加下压板与梁板之间的摩擦力,提高稳定性。
6.进一步地,所述衔接梁顶部设有顶部固定板,所述顶部固定板侧面上设有顶部螺钉,所述顶部螺钉可转动贯穿顶部固定板设于固定框上,用于固定衔接梁。
7.进一步地,所述衔接梁的水平端侧面上设有底板固定板,所述底部固定板上可转动设有底部螺钉,所述底部螺钉贯穿底部固定板设于支撑板侧面上,用于固定衔接梁,避免横向拉伸损害。
8.本实用新型采取上述结构取得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梁板连接结构操作简单,机构紧凑,设计合理,通过底部固定板和顶部固定板,增强衔接梁的稳定性,减少横向拉伸对梁板的伤害,延长使用寿命,而且通过控制转杆转动,控制螺杆下降,
利用下压板将梁板固定,并且通过垫层增加下压板与梁板之间的摩擦力,提高稳定性。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梁板连接结构的整体结构图。
10.其中,1、固定框,2、衔接梁,3、固定梁,4、固定螺钉,5、支撑装置,6、支撑板,7、衔接螺钉,8、梁板,9、下压固定组件,10、侧板,11、侧螺钉,12、斜支撑杆,13、顶板,14、负载板,15、转杆,16、螺杆,17、下压板,18、垫层,19、顶部固定板,20、顶部螺钉,21、底板固定板,22、底部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1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13.如图1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梁板连接结构,包括固定框、衔接梁、固定梁、固定螺钉、支撑装置、支撑板、衔接螺钉、梁板和下压固定组件,所述固定框套接于固定梁上,所述固定框为c型框架结构设置,所述支撑板设于固定框侧面下端,所述固定螺钉对称设于固定框上下,所述固定螺钉设于固定框远离支撑板的一端上,所述衔接梁设于支撑板和固定框侧面上,所述梁板设于衔接梁顶部,所述衔接螺钉内嵌设于衔接梁和梁板内,所述下压固定组件设于固定框侧面上端且设于梁板顶部,所述支撑装置设于支撑板和固定框侧面下端支架;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侧板、侧螺钉、斜支撑杆和顶板,所述侧板设于固定框侧面下端,所述顶板设于支撑板下,所述斜支撑杆两端分别固定设于侧板和顶板上,所述侧螺钉对称设于侧板上,所述侧螺钉贯穿侧板设于固定框上。
14.所述下压固定组件包括负载板、转杆、螺杆、下压板和垫层,所述负载板设于固定框侧面上端,所述螺杆可转动贯穿负载板上,所述转杆固定套接于螺杆顶部,所述下压板可转动设于螺杆下,所述垫层设于下压板下。
15.所述衔接梁顶部设有顶部固定板,所述顶部固定板侧面上设有顶部螺钉,所述顶部螺钉可转动贯穿顶部固定板设于固定框上。
16.所述衔接梁的水平端侧面上设有底板固定板,所述底部固定板上可转动设有底部螺钉,所述底部螺钉贯穿底部固定板设于支撑板侧面上。
17.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
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装配式梁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框、衔接梁、固定梁、固定螺钉、支撑装置、支撑板、衔接螺钉、梁板和下压固定组件,所述固定框套接于固定梁上,所述固定框为c型框架结构设置,所述支撑板设于固定框侧面下端,所述固定螺钉对称设于固定框上下,所述固定螺钉设于固定框远离支撑板的一端上,所述衔接梁设于支撑板和固定框侧面上,所述梁板设于衔接梁顶部,所述衔接螺钉内嵌设于衔接梁和梁板内,所述下压固定组件设于固定框侧面上端且设于梁板顶部,所述支撑装置设于支撑板和固定框侧面下端支架;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侧板、侧螺钉、斜支撑杆和顶板,所述侧板设于固定框侧面下端,所述顶板设于支撑板下,所述斜支撑杆两端分别固定设于侧板和顶板上,所述侧螺钉对称设于侧板上,所述侧螺钉贯穿侧板设于固定框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梁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固定组件包括负载板、转杆、螺杆、下压板和垫层,所述负载板设于固定框侧面上端,所述螺杆可转动贯穿负载板上,所述转杆固定套接于螺杆顶部,所述下压板可转动设于螺杆下,所述垫层设于下压板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梁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梁顶部设有顶部固定板,所述顶部固定板侧面上设有顶部螺钉,所述顶部螺钉可转动贯穿顶部固定板设于固定框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梁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梁的水平端侧面上设有底部固定板,所述底部固定板上可转动设有底部螺钉,所述底部螺钉贯穿底部固定板设于支撑板侧面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梁板连接结构,包括固定框、衔接梁、固定梁、固定螺钉、支撑装置、支撑板、衔接螺钉、梁板和下压固定组件,所述固定框套接于固定梁上,所述固定框为C型框架结构设置,所述支撑板设于固定框侧面下端,所述固定螺钉对称设于固定框上下,所述固定螺钉设于固定框远离支撑板的一端上,所述衔接板设于支撑板和固定框侧面上,所述梁板设于衔接板顶部,所述衔接螺钉内嵌设于衔接板和梁板内,所述下压固定组件设于固定框侧面上端且设于梁板顶部,所述支撑装置设于支撑板和固定框侧面下端支架。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通过支撑装置和下压固定组件,减少梁板横向拉伸损坏的装配式梁板连接结构。构。构。


技术研发人员:杨珂峥 王占成 王郡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临沂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1.04.20
技术公布日:2022/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