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筑材料 专利正文
板材加劲肋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板材加劲肋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板材连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板材加劲肋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2.板材是建筑领域,尤其是住宅、办公楼等建筑中的场中材料,在楼体建设过程中,常常需要在板材上设置加劲肋结构,多是通过螺栓连接方式将板材和加劲肋连接,先将螺柱在板材需加肋位置与基板焊接,然后在加劲肋底面对应位置冲出腰形孔,将加劲肋放置到螺柱位置并用螺母拧紧固定。此连接结构存在刚度差、可靠性低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材加劲肋连接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板材加劲肋连接结构多是通过螺栓连接,存在刚度差、可靠性低等缺陷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板材加劲肋连接结构,包括连接码、加劲肋、固定件、胶体,连接码上设有插板,连接码与板材相连;加劲肋设有插槽,插槽与连接码插接,加劲肋的底面中部凸起,凸起两侧形成灌胶腔;插接好的连接码和加劲肋通过固定件相连;胶体设于灌胶腔内,用于将加劲肋与板材粘黏。
5.作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加劲肋包括横板和竖板,横板为两个,两个横板平行且相间隔设置,其中一个横板中部朝外侧凸起;竖板为两个,平行且相间隔设于两个横板间,横板两端突出竖板。
6.作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加劲肋还包括凸台,凸台设于横板上,横板上设有两个凸台,两个横板上的凸台一一对应设置,相对应的两个凸台与较靠近的竖板间形成插槽。
7.作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连接码上设有两个插板,两个插板与两个插槽对应插接。
8.作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横板的厚度大于竖板的厚度。
9.作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插板插入插槽的长度为加劲肋横截面高度的1-1.25倍。
10.作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固定件为第一铆钉。
11.作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连接码通过第二铆钉与板材的边肋相连。
12.作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胶体为结构胶。
13.作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加劲肋与灌胶腔接触面为波纹面。
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板材加劲肋连接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板材加劲肋连接结构,连接码上设有插板,连接码与板材相连;加劲肋设有插槽,插槽与连接码插接,当插槽与连接码连插接好后,通过固定件将连接码和加劲肋相连,防止在加劲肋与板材粘黏、等待胶体凝固时发生滑动。加劲肋的底面中部凸起,凸起两侧形成灌胶腔,胶体设于灌胶腔内,凸起可防止两侧的胶体相互流动,从而将板材与加劲肋连接,提高了连接刚度、增强了连接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板材加劲肋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码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加劲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加劲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边肋;2、加劲肋;3、板材;4、结构胶;5、第一铆钉;6、第二铆钉;7、连接码;201、横板;202、凸台;203、竖板;204、灌胶腔;701、底板;702、插板。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2.请一并参阅图1,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板材3加劲肋2连接结构进行说明。所述板材3加劲肋2连接结构,包括连接码7、加劲肋2、固定件、胶体,连接码7上设有插板702,连接码7与板材3相连;加劲肋2设有插槽,插槽与连接码7插接,加劲肋2的底面中部凸起,凸起两侧形成灌胶腔204;插接好的连接码7和加劲肋2通过固定件相连;胶体设于灌胶腔204内,用于将加劲肋2与板材3粘黏。
2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板材3加劲肋2连接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连接码7上设有插板702,连接码7与板材3相连;加劲肋2设有插槽,插槽与连接码7插接,当插槽与连接码7连插接好后,通过固定件将连接码7和加劲肋2相连,防止在加劲肋2与板材3粘黏、等待胶体凝固时发生滑动。加劲肋2的底面中部凸起,凸起两侧形成灌胶腔204,胶体设于灌胶腔204内,凸起可防止两侧的胶体相互流动,从而将板材3与加劲肋2连接,提高了连接刚度、增强了连接的可靠性。
24.本实施例中,连接码7与板材3的边肋1相连,加劲肋2与连接码7的插板702插接好后,
25.加劲肋2可沿长度方向移动,滑动调整加劲肋2的位置,当调整到合适位置后,通过固定件将加劲肋2与连接码7连接。由于胶体固化需要时间,向灌胶腔204打胶之前先将加劲肋2与连接码7相连,这种连接方式保证了胶体在没达到强度前,板材3可以随意搬动和堆放,进入下道加工工序,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加工场地。
26.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板材3加劲肋2连接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3,加劲肋2包括横板201和竖板203,横板201为两个,两个横板201平行且相间隔设置,其中一个横板201中部朝外侧凸起;竖板203为两个,平行且相间隔设于两个横板201间,横板201两端突出竖板203。
27.本实施例中,连接码7的插板702可直接插入横板201与竖板203围成的空间中,该空间称为插槽。
28.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加劲肋2还包括凸台202,凸台202设于横板201上,横板201上设有两个凸台202,两个横板201上的凸台202一一对应设置,相对应的两个凸台202与较靠近的竖板203间形成插槽。
29.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至图3,连接码7上设有两个插板702,两个插板702与两个插槽对应插接。
30.本实施例中,连接码7包括底板701,底板701上设有插板702。横板201上设有两个凸台202,两个横板201上的凸台202一一对应设置,相对应的两个凸台202与较靠近的竖板203间形成插槽。连接码7上设置两插板702,两个插板702对应插入两个插槽,结构更加稳定,且节约材料。
31.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横板201的厚度大于竖板203的厚度。
32.本实施例中,将加劲肋2设计为包括横板201、竖板203及凸台202的结构,且横板201两端突出竖板203,且横板201的厚度大于竖板203的厚度。横板201上设有两个凸台202,两个横板201上的凸台202一一对应设置,相对应的两个凸台202与较靠近的竖板203间形成插槽。连接码7上设置两插板702,两个插板702对应插入两个插槽。若采用同样材料制作,此种结构形状的加劲肋2相比现有的常用u型加劲肋2结构,惯性矩多一倍,抗弯性能高很多,使得强度更好,结构更加稳定。
33.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插板702插入插槽的长度为加劲肋2横截面高度的1-1.25倍。
34.本实施例中,插板702插入插槽的长度为加劲肋2横截面高度的1-1.25倍,可进一步保证连接的强度和稳定性。
35.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固定件为第一铆钉5。
36.本实施例中,加劲肋2通过第一铆钉5与连接码7上的插板702相连,从而与连接码7相连。
37.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连接码7通过第二铆钉6与板材3的边肋1相连。
38.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胶体为结构胶4。
39.本实施例中,结构胶4是指强度高,能承受较大荷载,且耐老化、耐疲劳、耐腐蚀,在预期寿命内性能稳定,适用于承受强力的结构件粘接的胶粘剂。
40.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4,加劲肋2与灌胶腔204接触面为波纹面。
41.本实施例中,设置波纹面,使得结构胶4与加劲肋2的连接更加稳固。
4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