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属材料 专利正文
一种滤渣器模具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2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滤渣器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滤渣器模具。


背景技术:

2.工业上对金属制品的加工往往要将金属熔化成液体再铸造,然而大多金属原料杂质较多,需要对液态金属进行过滤除渣,例如在铁制品的滤渣过程中,铁原料内的杂质多为密度小于液态铁的杂质,对漂浮在液态铁上方的杂质过滤时,需要用到滤渣器,现有技术中,在制造该种滤渣器时存在以下问题:
3.1、滤渣器重量较大,脱模时人工不易操作;
4.2、浇筑完成后,对模具搬运时用于锁死的限位杆易脱落;
5.3、滤渣器为正方体,不易搬运;
6.4、滤渣器重量大,长时间使用容易导致模具变形。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滤渣器模具;该滤渣器模具采用打开门板的方式脱模,方便操作;限位杆不易脱落;料框内设有凸块,浇筑出的滤渣器侧边有凹槽,方便搬运;加强筋的设置增加了该模具的强度,防止变形。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滤渣器模具,包括料框、门板、底板和锁死装置,所述料框包括一体连接的左板、右板和后板,所述料框呈倒立的梯台形,所述底板一体连接在所述料框的底部,所述门板与所述底板转动连接。
9.优选地,所述锁死装置包括通孔、l型通孔和限位杆,所述通孔和所述l型通孔分别设置在所述左板和所述右板内。
10.优选地,所述通孔和所述l型通孔在同一水平面内,且所述通孔和所述l型通孔均位于闭合状态时所述门板的前侧。
11.优选地,所述限位杆包括一体连接的l型杆和杆体,所述l型杆的宽度小于所述通孔的高度,所述l型杆的形状与所述l型通孔的形状相适应。
12.优选地,所述限位杆的长度大于所述通孔到所述l型通孔的距离。
13.优选地,所述左板和所述右板的内侧对称设置有凸块。
14.优选地,所述门板和所述后板上均设置有把手。
15.优选地,所述门板、所述左板、所述右板和所述后板上均焊接有加强筋。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滤渣器模具采用打开门板的方式脱模,方便操作;限位杆不易脱落;料框内设有凸块,浇筑出的滤渣器侧边有凹槽,方便搬运;加强筋的设置增加了该模具的强度,防止变形。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滤渣器模具正视结构图;
18.图2为图1中a部分放大图;
19.图3为图1中b部分放大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滤渣器模具俯视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滤渣器模具解除限位时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滤渣器模具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24.请参阅图1-图5,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滤渣器模具,包括料框1、门板2、底板4 和锁死装置3,所述料框1包括一体连接的左板11、右板12和后板13,所述料框1呈倒立的梯台形,所述底板4一体连接在所述料框1的底部,所述门板2与所述底板4转动连接。所述门板2与所述底板4的连接处嵌入在所述底板4的内部,以保证所述门板2打开后所述料框1的模具可以顺利倒出。
25.优选地,所述锁死装置3包括通孔111、l型通孔121和限位杆5,所述通孔111和所述l型通孔121分别设置在所述左板11和所述右板12内。
26.优选地,所述通孔111和所述l型通孔121在同一水平面内,且所述通孔111和所述 l型通孔121均位于闭合状态时所述门板2的前侧。该结构的设置可以保证所述限位杆5能在门板2闭合时从门板2外侧经过,并穿过所述通孔111和所述l型通孔121来对所述门板 2进行限位。
27.优选地,所述限位杆5包括一体连接的l型杆51和杆体52,所述l型杆51的宽度小于所述通孔111的宽度,所述l型杆51的形状与所述l型通孔121的形状相适应。限位时,所述l型杆51位于所述l型通孔121的左侧,所述杆体52分别穿过所述通孔111和所述l型通孔121延伸至所述l型通孔121的右侧,所述l型杆51在重力作用下头朝下,防止搬运过程中所述限位杆5脱落;解除限位时,将所述限位杆5拉至所述l型通孔121内,所述l型杆51和所述l型通孔121相互契合,防止所述限位杆5脱落,避免限位杆遗失。
28.优选地,所述限位杆5的长度大于所述通孔111到所述l型通孔121的距离。
29.优选地,所述左板11和所述右板12的内侧对称设置有凸块6。所述凸块6可以使制作出的滤渣器的两侧有凹槽,方便搬运。
30.优选地,所述门板2和所述后板13上均设置有把手7。
31.优选地,所述门板2、所述左板11、所述右板12和所述后板13上均焊接有加强筋8。由于倒入的原料重量较大,长时间使用可能会造成所述料框1和所述门板2变形,所述加强筋8的设置可增加强度,防止变形。
32.由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滤渣器模具,使用前,将限位杆5从l型通孔121内向左移动穿过通孔111并延伸至左板11的左侧,所述l型杆51在重力作用下头朝下,防止搬运过程中所述限位杆5脱落;随后将用于提拉滤渣器的提拉件置入料框1内,浇筑原料,凝固后,将限位杆5拉至右侧,l型通孔121内,所述l型杆51和所述l型通孔121相互契合,防止所述限位杆5脱落,避免限位杆遗失,向下转动门板2,将滤渣器从料框1内脱出。该滤渣器模具采用打开门板的方式脱模,方便操作;限位杆不易脱落;料框内设有凸块,浇筑出的滤渣器
侧边有凹槽,方便搬运;加强筋的设置增加了该模具的强度,防止变形。


技术特征:
1.一种滤渣器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料框(1)、门板(2)、底板(4)和锁死装置(3),所述料框(1)包括一体连接的左板(11)、右板(12)和后板(13),所述料框(1)呈倒立的梯台形,所述底板(4)一体连接在所述料框(1)的底部,所述门板(2)与所述底板(4)转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渣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死装置(3)包括通孔(111)、l型通孔(121)和限位杆(5),所述通孔(111)和所述l型通孔(121)分别设置在所述左板(11)和所述右板(12)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渣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11)和所述l型通孔(121)在同一水平面内,且所述通孔(111)和所述l型通孔(121)均位于闭合状态时所述门板(2)的前侧。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渣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5)包括一体连接的l型杆(51)和杆体(52),所述l型杆(51)的宽度小于所述通孔(111)的高度,所述l型杆(51)的形状与所述l型通孔(121)的形状相适应。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滤渣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5)的长度大于所述通孔(111)到所述l型通孔(121)的距离。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渣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板(11)和所述右板(12)的内侧对称设置有凸块(6)。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渣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板(2)和所述后板(13)上均设置有把手(7)。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渣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板(2)、所述左板(11)、所述右板(12)和所述后板(13)上均焊接有加强筋(8)。

技术总结
一种滤渣器模具,包括料框、门板、底板和锁死装置,所述料框包括一体连接的左板、右板和后板,所述料框呈倒立的梯台形,所述底板一体连接在所述料框的底部,所述门板与所述底板转动连接。该滤渣器模具采用打开门板的方式脱模,方便操作;限位杆不易脱落;料框内设有凸块,浇筑出的滤渣器侧边有凹槽,方便搬运;加强筋的设置增加了该模具的强度,防止变形。防止变形。防止变形。


技术研发人员:顾群 佘云云 孙顺才 苗俊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宜兴市瑞弘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04
技术公布日:202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