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属材料 专利正文
一种模铸氩气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模铸氩气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浇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铸氩气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2.模铸氩气保护装置,其使用位置是浇钢水口上,使用方式是:在浇筑时、浇筑后通入氩气,以挤走钢水上方的空气,降低钢水被空气氧化的程度,上述氩气保护操作可以采用不断加气的方法,也可以采用加气后密封憋气的方法。
3.另一方面,现有的氩气保护装置,其结构主要包括装置主体、浇注口和加气管路,而在使用过程中,则又会出现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装置密封程度不高,尤其是浇注口容易漏气,因此想要好的氩气保护效果,则必须采用断加气的方法,这就增大了生产成本;第二、加气管路由于是处于内部的,温度相对较高,因此使用一段时间后就必须更换,而现有的氩气保护装置,其加气管路与装置主体之间很难拆解,因此只能更换整个氩气保护装置,这也是不理想的。
4.所以综上所述,现在市场上急需一种不影响正常钢水浇注使用,且密封性好、整体结构稳定灵活的新型模铸氩气保护装置。
5.专利公告号为cn 208390997u,公告日为2019.01.18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模铸氩气保护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和铸模,所述装置主体顶部凸出设置有护板,护板内开设形成滑动水口,护板和装置主体之间开有喷气间隙,所述装置主体整体采用双层设计形成氩气保护罩,氩气保护罩顶部开设有喷孔,所述装置主体底部表面上连接有氩气进管,氩气进管上安装有阀门,所述铸模顶部和装置主体底部固定连接,且铸模和装置主体之间设置有填充层,所述铸模内壁上紧密嵌入有浇口砖。
6.但是该实用新型专利中的模铸氩气保护装置,其氩气注入结构至少存在两个问题:第一、氩气注入用管路不方便拆卸更换,这样就只能更换整个保护装置了,造成了较大的材料浪费;第二、氩气注入方式不够全面,氩气在钢水上方填充程度不高,最终整个保护效果就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铸氩气保护装置,其能通过将安装环单元、开口板单元以及进气管单元有序组合的方式,并结合特定的使用方法,达到模铸氩气保护装置有效使用的目的。
8.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铸氩气保护装置,包括设置在浇钢水口上表面上的安装环单元,设置在所述安装环单元上表面上并用于向下浇注钢水的开口板单元,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环单元上并用于向钢水上方填充氩气的进气管单元。
9.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安装环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浇钢水口环形上表面上的圆环主体,设置在所述圆环主体外环面上且具有弧形内侧面并用于卡合固定所述浇钢水口外环面的竖向卡合块,以及设置在所述圆环主体上并用于安装所述进气管单元的径
向孔。
10.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开口板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圆环主体环形上表面上的圆形板,设置在所述圆形板上且呈倒圆台状的浇筑用开孔,以及设置在所述浇筑用开孔上且呈上大下小状的防护管。
11.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开口板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圆形板上并用于封盖所述浇筑用开孔的密封盖板。
12.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开口板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圆形板上表面上并用于安放闲置状态下的所述防护管的第一圆形槽。
13.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开口板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圆形板上表面上并用于安放闲置状态下的所述密封盖板的第二圆形槽。
14.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进气管单元包括插接设置在所述径向孔上且外连充气设备的连接管,设置在所述连接管内侧端上的环形充气管,设置在所述环形充气管上的向下出气孔,以及设置在所述环形充气管上的向内出气孔。
15.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进气管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圆环主体内环面上并用于竖向夹紧固定所述环形充气管的上下两圈矩形板。
16.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进气管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管上且位于所述圆环主体外侧的调节阀。
17.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进气管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环形充气管上并用于插入安装所述连接管的管体连接孔。
18.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第一、钢水浇注用结构合理有效,不影响正常的钢水模铸效果;第二、氩气添加结构简单高效,氩气填充速度快、区域广,装置气密性较好,氩气使用量可以相对较低;第三、进气管单元的安装结构稳定性足够,拆装更换难度适中;第四、氩气保护的防氧化基础效果突出,钢水氧化程度低。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浇钢水口上进行浇注操作的使用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安装环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进气管单元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环形充气管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进行氩气密封保护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
26.实施例:如附图1-6所示,一种模铸氩气保护装置,包括设置在浇钢水口a上表面上的安装环单元1,设置在所述安装环单元1上表面上并用于向下浇注钢水的开口板单元2,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环单元1上并用于向钢水上方填充氩气的进气管单元3。
27.在本实施例中,氩气保护下的钢水模铸时,各设备的自上而下顺序是:钢包、开口板单元2、安装环单元1、浇钢水口a以及铸模,而其中的所述进气管单元3用于向所述开口板
单元2以下、钢水上表面以上的所有区域充入氩气,以用于降低钢水受空气氧化的程度。
28.所述安装环单元1包括设置在所述浇钢水口a环形上表面上的圆环主体101,设置在所述圆环主体101外环面上且具有弧形内侧面并用于卡合固定所述浇钢水口a外环面的竖向卡合块102,以及设置在所述圆环主体101上并用于安装所述进气管单元3的径向孔103。
2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环单元1加设在所述浇钢水口a上,用于形成容纳氩气的主要空腔,这样就省去了对所述浇钢水口a的结构改造工作,而所述竖向卡合块102用于贴合所述浇钢水口a外环面,且所述圆环主体101上表面还盖住所述开口板单元2,这样可以保证所述圆环主体101内具有足够的气密性。
30.所述开口板单元2包括设置在所述圆环主体101环形上表面上的圆形板201,设置在所述圆形板201上且呈倒圆台状的浇筑用开孔202,以及设置在所述浇筑用开孔202上且呈上大下小状的防护管203。所述开口板单元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圆形板201上并用于封盖所述浇筑用开孔202的密封盖板204。所述开口板单元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圆形板201上表面上并用于安放闲置状态下的所述防护管203的第一圆形槽205。所述开口板单元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圆形板201上表面上并用于安放闲置状态下的所述密封盖板204的第二圆形槽206。
3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管203的材质为现有耐火材料,与所述浇钢水口a的材料一致,保证直接接触钢水而不易破裂,所述圆形板201的材质为现有常见钢铁,保证足够的耐热性能。
32.所述氩气保护装置在正常浇注钢水时,所述防护管203插在所述浇筑用开孔202上,钢铁材质的所述密封盖板204在所述第二圆形槽206内闲置,此时也可以不断通入氩气,以保证对钢水具有进一步的隔绝空气、降低氧化效果,而在浇注完成后,所述防护管203取下放回所述第一圆形槽205,所述密封盖板204移到所述浇筑用开孔202上,以保证所述圆形板201整个下方空间具有足够的气密性,此时不断充入的氩气流速可以相对降低,这样也能保证足够的隔绝空气效果。
33.所述进气管单元3包括插接设置在所述径向孔103上且外连充气设备的连接管301,设置在所述连接管301内侧端上的环形充气管302,设置在所述环形充气管302上的向下出气孔303,以及设置在所述环形充气管302上的向内出气孔304。所述进气管单元3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圆环主体101内环面上并用于竖向夹紧固定所述环形充气管302的上下两圈矩形板305。
3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301、环形充气管302的材质为钢管,以保证足够的耐热性能,所述向下出气孔303与向内出气孔304相互配合,以保证对钢水表面具有更加全面、彻底的氩气隔绝空气效果。
35.所述进气管单元3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管301上且位于所述圆环主体101外侧的调节阀306。
3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301与外连充气设备之间设有充气用软管,而所述调节阀306则保证氩气的充入动作具有开关和流速调节的这两种效果,所述调节阀306可以是角阀、蝶阀或膜片阀。
37.所述进气管单元3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环形充气管302上并用于插入安装所述连接
管301的管体连接孔307。
3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管体连接孔307处焊接密封,以保证足够的连接强度和气密性。
39.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修改。这些都是不具有创造性的修改,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