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属材料 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再生铅侧吹冶炼炉放渣口的堵渣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用于再生铅侧吹冶炼炉放渣口的堵渣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冶炼炉堵渣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再生铅侧吹冶炼炉放渣口的堵渣装置。


背景技术:

2.再生铅侧吹冶炼炉在生产过程中会间断放渣,再生铅侧吹冶炼炉放渣过程中需要采用泥球进行堵渣的操作,目前堵渣的方式通常是人工堵渣,但是再生铅侧吹冶炼炉放出的液态渣的渣温高达1250-1380℃,且放渣过程不仅喷溅,而且伴有大量的渣烟,人工堵渣的过程中极易灼伤员工,并且堵渣工作环境恶劣,人工劳动强度大。
3.针对上述问题,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种种不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提出一种用于再生铅侧吹冶炼炉放渣口的堵渣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用于再生铅侧吹冶炼炉放渣口的堵渣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并输送泥球的泥球输送管道,所述泥球输送管道的一端朝向再生铅侧吹冶炼炉的放渣口,另一端设置有泥球推动组件,所述泥球输送管道上设置有泥球入口,泥球自泥球入口处放入泥球输送管道后,所述泥球推动组件动作实现将泥球自泥球出口处推出至再生铅侧吹冶炼炉的放渣口内。
6.优选的,所述泥球输送管道为不锈钢管。
7.优选的,所述泥球输送管道的泥球出口端为喇叭形扩口。
8.优选的,所述泥球输送管道的泥球入口处设置有入料斗,所述入料斗为喇叭形结构。
9.优选的,所述泥球推动组件为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伸入所述泥球输送管道中。
10.优选的,还包括前后移动组件,所述泥球输送管道和泥球推动组件均设置于所述前后移动组件上并跟随前后移动组件沿远离或者靠近再生铅侧吹冶炼炉放渣口的方向移动而移动。
11.优选的,泥球输送管道中设置有阻挡泥球随前后移动组件前后移动时发生位置变化的限位挡块,所述限位挡块设置于泥球入口处远离泥球推动组件的一端,用于防止泥球输送管道前后移动时,泥球在泥球输送管道内移动导致泥球提前掉落出泥球输送管道,限位挡块可以为三角形的小凸起,泥球推动组件能够推动泥球跨越限位挡块实现在泥球输送管道前后移动到位时,泥球推动组件将泥球推出泥球输送管道。
12.优选的,所述前后移动组件包括滑轨、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滑轨上用于安装泥球输送管道和泥球推动组件的安装架以及用于驱动安装架沿滑轨滑动的驱动组件。
13.优选的,所述滑轨为2条,两条滑轨相对的一面上均设置有滑槽,所述安装架上端的两侧均设置有多个滑轮,所述滑轮可滑动的安装于所述滑槽内。
14.优选的,所述安装架包括上连接板、下安装板以及若干个用于连接上连接板和下安装板的竖板,所述泥球输送管道和泥球推动组件安装于所述下安装板上。
15.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方式为链轮链条驱动,所述上连接板连接于链条上,所述安装架随链条的转动而实现前后移动。
16.优选的,驱动装置包括电机、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的主动轮、与主动轮啮合的从动轮、主动旋转轴、从动旋转轴、第一主动链轮、第一从动链轮、第一链条、第二主动链轮、第二从动链轮和第二链条,主动旋转轴和从动旋转轴的两端分别可旋转的连接于两个滑轨上,主动旋转轴和从动旋转轴分别设置于滑轨的两端,从动轮套设且固定于主动旋转轴,第一主动链轮和第二主动链轮间隔的套设且固定于主动旋转轴上,第一从动链轮和第二从动链轮分别对应第一主动链轮和第二主动链轮分别间隔的套设且固定于从动旋转轴上,滑轨设置有电机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置有支撑座,电机固定连接于支撑座上。
17.优选的,两个滑轨通过吊架或者支撑架支撑的方式安装于再生铅侧吹冶炼炉的放渣口的一侧。
18.有益效果:
19.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再生铅侧吹冶炼炉放渣口的堵渣装置设置于再生铅侧吹冶炼炉放渣口的一侧,工作人员只需将泥球放入泥球输送管道内即可完成堵渣工作,极大的降低了工作强度,减少了劳动力,提高了操作人员堵渣的安全性。
20.2、泥球输送管道和泥球推动组件通过前后移动组件实现前后移动,在要放入泥球时,泥球输送管道向远离放渣口的方向移动,实现泥球放入时,泥球入口处远离放渣口,避免了液态渣灼伤员工,保证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21.3、泥球输送管道采用不锈钢管,不锈钢管在热渣浸蚀下不易变形,保证了该装置的正常运行。
22.4、泥球推动组件为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伸缩实现对泥球的推动,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再生铅侧吹冶炼炉放渣口的堵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再生铅侧吹冶炼炉放渣口的堵渣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00、泥球输送管道;110、入料斗;200、泥球推动组件;310、滑轨;320、安装架;321、滑轮;322、固定件;330、支撑板;331、支撑座;341、电机;342、主动轮;343、从动轮;344、主动旋转轴;345、从动旋转轴;346、第一主动链轮;347、第二主动链轮;348、第一从动链轮;349、第二从动链轮;3410、第一链条;3411、第二链条。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它类同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7.如图1和2所示,本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用于再生铅侧吹冶炼炉放渣口的堵渣装置
包括前后移动组件和用于放置并输送泥球的泥球输送管道100,泥球输送管道100的一端朝向再生铅侧吹冶炼炉的放渣口,另一端设置有泥球推动组件200,泥球输送管道100上设置有泥球入口,泥球自泥球入口处放入泥球输送管道100后,泥球推动组件200动作实现将泥球自泥球出口处推出至再生铅侧吹冶炼炉的放渣口内。
28.泥球输送管道100和泥球推动组件200均设置于前后移动组件上并跟随前后移动组件沿远离或者靠近再生铅侧吹冶炼炉放渣口的方向移动而移动。在要放入泥球时,泥球输送管道100向远离放渣口的方向移动,实现泥球放入时,泥球入口处远离放渣口,避免了液态渣灼伤员工,保证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29.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泥球输送管道100采用不锈钢管,不锈钢管在热渣浸蚀下不易变形,保证了该装置的正常运行。
30.泥球输送管道100的泥球出口端为喇叭形扩口,此设置便于泥球自泥球输送管道100内输出。
31.泥球输送管道100的泥球入口处设置有入料斗110,入料斗110为喇叭形结构,入料斗110的上开口的尺寸大于泥球的尺寸,此设置便于泥球放入泥球输送管道100。
32.进一步的,泥球推动组件200为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伸入泥球输送管道100中,液压缸活塞杆的伸出推动泥球向前移动,结构简单。
33.泥球输送管道100中设置有阻挡泥球随前后移动组件前后移动时发生位置变化的限位挡块,限位挡块设置于泥球入口处远离泥球推动组件200的一端,用于防止泥球输送管道100前后移动时,泥球在泥球输送管道100内移动导致泥球提前掉落出泥球输送管道100,限位挡块可以为三角形的小凸起,泥球推动组件200能够推动泥球跨越限位挡块实现在泥球输送管道100前后移动到位时,泥球推动组件200将泥球推出泥球输送管道100。
34.前后移动组件可以为丝杠、滑轨310配合实现前后移动,也可以为齿轮齿条配合实现前后移动,也可以为辊筒钢丝绳配合实现前后移动,等等。作为本具体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前后移动组件包括滑轨310、可滑动的设置于滑轨310上用于安装泥球输送管道100和泥球推动组件200的安装架320以及用于驱动安装架320沿滑轨310滑动的驱动组件。
35.具体的,滑轨310为2条,两条滑轨310相对的一面上均设置有滑槽,安装架320上端的两侧均设置有多个滑轮321,优选为2个,滑轮321可滑动的安装于滑槽内,滑轮321滑轨310的设置起到导向作用的同时起到支撑作用。
36.安装架320包括上连接板、下安装板以及若干个用于连接上连接板和下安装板的竖板,泥球输送管道100通过固定件322安装于下安装板上,泥球推动组件200通过焊接螺栓螺母连接等方式安装于下安装板上,驱动组件的驱动方式为链轮链条驱动,上连接板连接于链条上,安装架320随链条的转动而实现前后移动。
37.具体的,驱动装置包括电机341、与电机341的输出端连接的主动轮342、与主动轮342啮合的从动轮343、主动旋转轴344、从动旋转轴345、第一主动链轮346、第一从动链轮348、第一链条3410、第二主动链轮347、第二从动链轮349和第二链条3411,主动旋转轴344和从动旋转轴345的两端分别可旋转的连接于两个滑轨310上,主动旋转轴344和从动旋转轴345分别设置于滑轨310的两端,从动轮343套设且固定于主动旋转轴344,第一主动链轮346和第二主动链轮347间隔的套设且固定于主动旋转轴344上,第一从动链轮348和第二从动链轮349分别对应第一主动链轮346和第二主动链轮347分别间隔的套设且固定于从动旋
转轴345上,滑轨310设置有电机341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板330,支撑板330上设置有支撑座331,电机341固定连接于支撑座331上。
38.两个滑轨310通过吊架或者支撑架支撑的方式安装于再生铅侧吹冶炼炉的放渣口的一侧,工作人员只需将泥球放入泥球输送管道100内即可完成堵渣工作,极大的降低了工作强度,减少了劳动力,提高了操作人员堵渣的安全性。
39.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均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40.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