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属材料 专利正文
一种纳米非晶带材余温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纳米非晶带材余温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纳米非晶带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纳米非晶带材余温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2.纳米晶合金是采用超急冷凝固技术制备成非晶薄带,由于冷却辊基座固定不动,而为了确保制带质量,制带时每喷一炉带材都必须变换一道冷却位置,多次使用后冷却效果不够理想,影响带材的质量。
3.经检索,申请号cn209773414u的专利,公开一种纳米晶带材余温冷却装置,包括空气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循环系统包括双层联排支架、连接在双层联排支架上层的吸气风扇、连接在双层联排支架下层的进气风扇;所述双层联排支架水平竖立于地面,上层顶部连接出气管道,下层底部连接进气管道;所述吸气风扇连接第一配套电机,第一配套电机固定连接在双层联排支架上层;所述进气风扇连接第二配套电机,第二配套电机固定连接在双层联排支架下层。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快速降低余温,提高带材质量,避免带材发脆,韧性度变差,同时可以降低车间温度,提供给工人舒适的工作环境。
4.上述装置在对带材的余温进行冷却的过程中,并未有效的考虑到对带材的输送,同时在输送过程中带材的温度变化对于输送机构的影响,同时对带材的余温冷却也仅仅通过风叶进行,并不能高效快速降温,故而其无法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带材的输送存在难题、无法高效冷却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纳米非晶带材余温冷却装置。
7.(二)技术方案
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9.一种纳米非晶带材余温冷却装置,包括冷却壳体,所述冷却壳体内壁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冷却机构,冷却壳体内部贯通连接有输送机构,输送机构内部设置有辅助架,输送机构外部固定有传输电机,所述冷却机构包括运气管,运气管与冷却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运气管内壁的顶部固定有进气嘴,进气嘴两侧均设置有制冷片,运气管两侧均贯通连接有排气管,排气管外部固定有安装架,安装架一端与冷却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安装架靠近冷却壳体中心的一侧固定有传动轮,传动轮前端固定有转动电机,传动轮远离安装架的一侧通过螺纹连接有导动杆,导动杆远离转动电机的一侧固定有转动风叶,转动风叶内部转动连接有冷气喷嘴,冷气喷嘴与排气管贯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运输壳体,运输壳体内部设置有传输带,传输带与传输电机的输出轴套接,传输带内部设置有挤压座,挤压座上端与传输带固定连接,挤压座下端与辅助架滑动连接,挤压座内部固定有按压弹簧,按压弹簧下端固定有传动杆,传动杆下端
固定有按压板。
11.优选的,所述制冷片共有八个并呈矩形状分布在运气管的内部。
12.优选的,所述辅助架内壁的尺寸大小与待冷却的纳米非晶带材相适配。
13.优选的,所述排气管与运气管、安装架贯通连接部分为金属管,其余部分为塑性软件管。
14.优选的,所述按压板靠近辅助架的一侧经过使其表面摩擦力增大的处理。
15.(三)有益效果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纳米非晶带材余温冷却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7.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四个导动杆可以有效的在多角度对带材的余温进行冷却,同时通过挤压座、按压弹簧、按压板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有效的根据带材的冷却情况对其施加夹持力;
18.2、本实用新型通过制冷片制冷,使得运气管内的空气温度降低形成冷空气,同时转动电机运行带动传动轮进行转动,进而带动转动风叶转动形成气流,气流冷空气一同吹向带材,如此便达到了自动多角度对带材进行余温冷却的效果;
19.3、本实用新型通过带材余温传导至挤压座内,从而使得挤压座内部的压强增大,进而拉动传动杆运动,传动杆运动带动按压板运动对带材进行挤压,如此便达到了可自动稳定的输送带材的效果。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面剖视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冷却机构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输送机构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冷却壳体;2、冷却机构;3、输送机构;4、辅助架;5、传输电机;201、运气管;202、进气嘴;203、制冷片;204、排气管;205、安装架;206、传动轮;207、转动电机;208、导动杆;209、转动风叶;210、冷气喷嘴;301、运输壳体;302、传输带;303、挤压座;304、按压弹簧;305、传动杆;306、按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6.实施例一
27.参照图,一种纳米非晶带材余温冷却装置,包括冷却壳体1,冷却壳体1内壁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冷却机构2,冷却壳体1内部贯通连接有输送机构3,输送机构3内部设置有辅助架4,辅助架4内壁的尺寸大小与待冷却的纳米非晶带材相适配,输送机构3外部固定有传输电机5,冷却机构2包括运气管201,运气管201与冷却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运气管201内壁的顶部固定有进气嘴202,进气嘴202两侧均设置有制冷片203,制冷片203共有八个并呈
矩形状分布在运气管201的内部,运气管201两侧均贯通连接有排气管204,排气管204外部固定有安装架205,排气管204与运气管201、安装架205贯通连接部分为金属管,其余部分为塑性软件管,安装架205一端与冷却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安装架205靠近冷却壳体1中心的一侧固定有传动轮206,传动轮206前端固定有转动电机207,传动轮206远离安装架205的一侧通过螺纹连接有导动杆208,导动杆208远离转动电机207的一侧固定有转动风叶209,转动风叶209内部转动连接有冷气喷嘴210,冷气喷嘴210与排气管204贯通连接。
28.本实施例中,在输送机构3将带材运输至冷却壳体1内部时,此时进气嘴202开始向运气管201内排放空气,从而同时制冷片203开始运行制冷,使得运气管201内的空气温度降低形成冷空气,冷空气会经由排气管204流至冷气喷嘴210内,再经由冷气喷嘴210排出,在此过程中,转动电机207的电源被打开开始运行,从而带动传动轮206进行转动,传动轮206转动带动导动杆208转动,进而带动转动风叶209转动从而形成气流,这个气流带着自冷气喷嘴210内排出的冷空气一同吹向带材,由于导动杆208共设有四个并呈矩形状分布在冷却壳体1内,如此便达到了自动多角度对带材进行余温冷却的效果。
29.实施例二
30.参照图,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更优选的在于,输送机构3包括运输壳体301,运输壳体301内部设置有传输带302,传输带302与传输电机5的输出轴套接,传输带302内部设置有挤压座303,挤压座303上端与传输带302固定连接,挤压座303下端与辅助架4滑动连接,挤压座303内部固定有按压弹簧304,按压弹簧304下端固定有传动杆305,传动杆305下端固定有按压板306,按压板306靠近辅助架4的一侧经过使其表面摩擦力增大的处理。
31.本实施例中,在使用时将成型后的带材经由辅助架4装入至输送机构3内,此时带材的部分余温便会逐渐的经由按压板306传导至挤压座303内,从而使得挤压座303内部的压强增大,而增大的压强则会对按压板306施加一个推力,这个推力会拉动按压弹簧304使其伸展后带动传动杆305进行运动,传动杆305运动从而带动按压板306运动对带材进行挤压,此时再启动传输电机5的电源使其运动带动传输带302进行转动,传输带302转动从而带动挤压座303转动,进而带动带材运动,而在带材经过冷却之后,其温度降低从而挤压座303内部的温度同步降低,进而使得按压弹簧304复位松开对带材的挤压,如此便达到了可自动稳定的输送带材的效果。
3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