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械加工 专利正文
一种互联网数据交换服务器端口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互联网数据交换服务器端口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端口成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互联网数据交换服务器端口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和发展,互联网使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形成庞大的数据,互联网数据交换服务器是数据交换的中转站,在人们进行数据交换和传输时需要使用联网数据交换服务器端口进行连接。
3.随着人们对数据交换和传输的需求日益增加,人们需要不断生产和制造联网数据交换服务器端口,通常使用的互联网数据交换服务器端口成型的方式是利用热压使互联网数据交换服务器端口挤压成型,这样的操作方式复杂,而且成型后的端口不易取出。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操作简单,能够快速成型,而且方便取出的互联网数据交换服务器端口成型的装置,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热压使互联网数据交换服务器端口挤压成型,这样的操作方式复杂,而且成型后的端口不易取出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操作简单,能够快速成型,而且方便取出的互联网数据交换服务器端口成型装置。
5.技术方案是:一种互联网数据交换服务器端口成型装置,包括:底板,两个底板顶部左右对称设置有凸块,两个底板顶部的凸块上均前后对称开有滑槽,两个底板顶部凸块滑槽上均滑动式设置有卡板;第一弹性件,两个底板顶部凸块滑槽内均设置有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一端与滑槽内侧壁连接,第一弹性件另一端与卡板连接;第一导向杆,两个底板顶部均左右对称设置有第一导向杆;固定板,四个第一导向杆上部均贯穿固定板;气缸,固定板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有气缸;推杆,气缸的伸缩杆上连接有推杆;推块,推杆上部设置有推块;压块,推杆底部设置有压块;第一固定座,四个第一导向杆之间滑动式设置有第一固定座;第二弹性件,四个第一导向杆下部均套接有第二弹性件,四个第二弹性件一端与第一固定座连接,四个第二弹性件另一端与底板连接;第一顶板,第一固定座底部左右对称设置有2个第一顶板。
6.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导向杆,压块下部中间位置的前侧壁和后侧壁均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导向杆;推板,压块下部中间位置前侧壁上的两个第二导向杆之间滑动式设置有推板,压块下部中间位置后侧壁上的两个第二导向杆之间滑动式设置有推板;第三弹性件,第二导向杆上均套接有第三弹性件,第三弹性件一端与压块连接,第三弹性件另一端与推板连接。
7.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固定座,四个第一导向杆之间滑动式设置有第二固定座;固定块,四个第一导向杆下部均设置有固定块;第四弹性件,第一导向杆中部套接有第四弹性件,第四弹性件一端与第二固定座连接,第四弹性件另一端与固定块连接;第二顶板,第
二固定座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二顶板,两个第二顶板与两个推板配合。
8.进一步地,还包括:把手,第二固定座前侧中心位置设置有把手。
9.进一步地,所述压块为镍铬合金钢。
10.进一步地,所述把手上设置有橡胶套。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启动气缸,气缸带动压块下压,挤压铁片,推块带动第一固定座下压将卡板挤压向中间移动,压块和卡板配合将铁片挤压成型,本装置操作简单,能快速将铁片挤压成型。
12.2、工作人员通过推动推板,将成型的铁片推出一定距离,方便取出。
13.3、工作人员通过下压第二固定座,带动第二顶板推动推板,使得工作人员更好的推动推板,将成型的铁片取出。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部分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部分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序号:1_底板,2_卡板,3_第一弹性件,4_第一导向杆,5_固定板,6_气缸,7_推杆,8_推块,9_压块,10_第一固定座,11_第二弹性件,12_第一顶板,13_第二导向杆,14_推板,15_第三弹性件,16_第二固定座,161_固定块,17_第四弹性件,18_第二顶板,19_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
23.实施例1
24.一种互联网数据交换服务器端口成型装置,如图1-6所示,包括有底板1、卡板2、第一弹性件3、第一导向杆4、固定板5、气缸6、推杆7、推块8、压块9、第一固定座10、第二弹性件11和第一顶板12,两个底板1顶部左右对称设置有凸块,两个底板1顶部的凸块上均前后对称开有滑槽,两个底板1顶部凸块滑槽上均滑动式设置有卡板2,两个底板1顶部凸块滑槽内均设置有第一弹性件3,第一弹性件3的一端与滑槽内侧壁连接,第一弹性件3的另一端与卡板2连接,两个底板1顶部均左右对称通过焊接的方式设置有第一导向杆4,四个第一导向杆4上部均贯穿固定板5,固定板5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有气缸6,气缸6的伸缩杆上连接有推杆7,推杆7上部设置有推块8,推杆7底部设置有压块9,四个第一导向杆4之间滑动式设置有第一固定座10,四个第一导向杆4下部均套接有第二弹性件11,四个第二弹性件11一端与第一固定座10连接,四个第二弹性件11另一端与底板1连接,第一固定座10底部左右对称设置有2个第一顶板12。
25.当要使用本装置时,工作人员先将铁片分别放到两个底板1上的两个卡板2之间,
然后工作人员启动气缸6,气缸6带动推杆7向下推动,推杆7带动推块8和压块9向下移动,当压块9与铁片接触,压块9将铁片中部位置挤压变形,推杆7带动推块8继续向下移动,推块8接触到第一固定座10,继而推块8带动第一固定座10向下运动,然后压块9继续向下挤压铁片,第一固定座10带动第一顶板12向下运动,第二弹性件11压缩,第一顶板12的斜面挤压卡板2,使得两个底板1左右两边的卡板2向中间移动,第一弹性件3被压缩,通过压块9的持续向下压使铁片两侧向上挤压,第一顶板12也持续向中间推动,继续将铁片两边向中间推使得铁片成型,铁片成型后,工作人员关闭气缸6,气缸6带动压块9向上移动复位,压块9上的推块8不再向下压第一固定座10,第二弹性件11将复位,第二弹性件11复位带动第一固定座10复位,第一顶板12将不再挤压卡板2,第一弹性件3复位,第一弹性件3复位带动卡板2复位,完成互联网数据交换服务器端口成型,本装置操作简单,能快速将铁片挤压成型。
26.实施例2
27.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1、图5、图6和图7所示,还包括有第二导向杆13、推板14和第三弹性件15,压块9下部中间位置的前侧壁和后侧壁均左右对称通过焊接的方式设置有两个第二导向杆13,压块9下部中间位置前侧壁上的两个第二导向杆13之间滑动式设置有推板14,压块9下部中间位置后侧壁上的两个第二导向杆13之间滑动式设置有推板14,第二导向杆13上均套接有第三弹性件15,第三弹性件15一端与压块9连接,第三弹性件15另一端与推板14连接。
28.当铁片成型后,气缸6带动压块9向上移动复位,工作人员将两个推板14分别向前后两侧推动,第三弹性件15压缩,压块9上成型的铁片将被推板14推出一定的距离,然后工作人员将推板14上成型的铁片取出,当工作人员不再推动推板14时,第三弹性件15将复位,第三弹性件15复位带动推板14复位。
29.还包括有第二固定座16、固定块161、第四弹性件17和第二顶板18,四个第一导向杆4之间滑动式设置有第二固定座16,四个第一导向杆4下部均设置有固定块161,第一导向杆4中部套接有第四弹性件17,第四弹性件17一端与第二固定座16连接,第四弹性件17另一端与固定块161连接,第二固定座16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二顶板18,两个第二顶板18与两个推板14配合。
30.当铁片成型,工作人员要将其取出时,工作人员将第二固定座16向下压,第四弹性件17将被压缩,第二固定座16带动第二顶板18向下压,第二顶板18的斜面挤压两边的推板14,推板14将压块9上成型的铁片推出一定距离,然后工作人员将推板14上成型的铁片取出,当工作人员不再继续下压第二固定座16,第四弹性件17将复位,第四弹性件17复位带动固定座复位,固定座复位带动第二顶板18复位,第二顶板18复位带动推板14复位。
31.还包括有把手19,第二固定座16前侧中心位置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设置有把手19。
32.工作人员通过下压把手19带动第二固定座16向下运动,使得第二固定座16能更好的带动第二顶板18移动到合适位置。
33.所述压块9为镍铬合金钢,具有较强的硬度和较好的抗疲劳性能。
34.把手19上设置有橡胶套,工作人员在下压把手19时,橡胶套能起到防滑的作用,使得工作人员操作时安全性更高。
3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
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